搜索到633篇“ L型菌“的相关文章
- L型菌所致肺部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提高培养L型菌检出率的方法,了解L型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谱,为防治L型菌所致的肺部感染提供检测依据。方法:对200例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进行常规与L型菌培养的检测,对分离培养出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出细菌39株,其中L型菌21株,占53.8%,普通细菌18株,占46.2%;L型菌以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最多,各占42.8%。药敏试验对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及部分头孢类抗生素较为敏感,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结论:L型菌在肺部感染性疾病中比例较高,应将L型菌检测作为常规实验开展,以减少漏诊。同时,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能减少L型菌的产生及提高治疗效果。
- 孔山忽胜和陈体仙张群智
- 关键词:L型菌肺部感染耐药性
- 痰结核杆菌阴性L型菌阳性肺结核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了解痰结核杆菌(-)L型菌(+)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对204例痰抗酸染色涂片及结核杆菌培养均阴性的肺结核患者做痰标本结核杆菌L型菌分离培养,比较分析60例L型菌(+)组及144例L型菌(-)的肺结核组的主要症状、X线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痰结核杆菌阴性肺结核L型菌检出率为29.4%,L型菌(+)组患者的干酪病灶和干酪空洞多于L型菌(-)组,L型菌(-)组患者的病灶显吸率高于L型菌(+)组。结论结核杆菌L型菌的存在,提示病变有活动性,结核病的治疗必须坚持合理的全程化疗,直至痰中消灭结核杆菌L型菌。
- 林明贵金关甫王巍王金河梁建琴陈志
- 关键词:肺结核
- 尿路感染细菌及其L型菌242株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通过对尿路感染患者尿标本的细菌(普通型和L型)检测及其药敏试验的分析,以确定L型菌检测的临床价值,了解尿路感染菌及耐药性的变迁。方法采用常规和特殊(L型菌)培养法对临床标本检测,对检出菌采用K-B法做药敏试验。结果478份标本检出细菌及L型菌共242株,细菌总检出率为50.4%,其中L型菌162株(单独检出L型菌41株),肠杆菌科细菌占55.8%、革兰阳性菌占28.5%、非发孝菌占9.9%、白色念珠菌占5.8%。结论肠杆菌科细菌在尿路感染中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增加L型菌的培养,可明显提高尿路感染的细菌阳性检出率。细菌L型耐药率和普通型一样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 王玉萍李杰
- 关键词:尿路感染药敏试验L型菌
- 588份血液标本需氧菌、厌氧菌、L型菌同步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 2004年
- 夏小明郑晔文
- 关键词:血液标本需氧菌厌氧菌L型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
- 细菌培养标本加做L型菌培养452例药敏分析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通过对452例送检标本做细菌常规培养并加做L型菌培养和药敏分析,了解L型菌的培养意义和耐药情况,为医生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452例标本同时做两种培养,对检出的L型菌返祖后进行鉴定并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常规培养细菌的检出率为20.35%,常规培养阴性标本中,L型菌检出率为30%。两种培养的总检出率与常规培养的检出率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常规培养中未加做L型菌培养是导致临床感染漏诊、误诊的原因之一,L型菌培养不仅能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且能指导医生合理用药,临床上应得到重视。
- 衡湘军刘阳
- 关键词:L型菌检出率药敏分析标本细菌培养养阴
- L型菌的培养、药敏与其所致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概述了L型菌培养、药敏及其所致感染性疾病。方法 :查阅国内外近年有关文献资料分析归纳。结果 :综述了L型菌培养、药敏及其所致感染性疾病的研究现状。结论 :血琼脂培养基、高糖培养基可用于分离L型菌并保持传统的L型菌的特性 ,L型菌能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 ,并对青霉素、磺胺等抗生素耐药。
- 张群智周惠平
- 关键词:L型菌药敏感染性疾病耐药性青霉素磺胺
- 痰菌阴性L型菌阳性的60例肺结核病人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为了解痰菌阴性(- )L型菌阳性 (+)肺结核病人的临床表现和特点 ,对 2 0 4例痰涂片及培养均阴性的肺结核病人做痰标本L型菌分离培养 ,依据L型菌分离培养的结果分为 6 0例L型菌 (+)组及 14 4例L型菌 (- )组 ,并将其主要症状、X线表现及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 0 4例痰菌阴性肺结核L型菌检出率为 2 9 4 % ,L型菌 (+)组的干酪病灶和干酪空洞多于L型菌 (- )组 ,L型菌 (- )组病灶的显著吸率 (病灶吸收≥5 0 % )高于L型菌 (+)组。作者认为 ,L型菌的存在提示病变有活动性 ,结核病的治疗必须坚持合理的全程化疗 。
- 金关甫林明贵陈红兵庄玉辉
- 关键词:肺结核
- 细菌加L型菌组合培养在慢性盆腔炎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 2003年
- 目的探索慢性盆腔炎致病菌的培养与治疗方法.方法(1)对519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宫腔分泌物进行"细菌加L型菌组合培养及药敏试验";(2)根据药敏结果在经期进行周期性治疗.结果(1)阳性率高达69.56%,其中单纯细菌(B)30.64%,单纯L型菌(L)15.22%,细菌与L型菌混合型(B+L)23.70%.高敏抗生素依次为: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哌酮钠、头孢三嗪钠及头孢唑啉钠、诺氟沙星、吡哌酸.(2)经前后期用药有效率高达.81.73%.结论(1)加做L型菌培养可明显提高病原菌检出率.(2)结合女性月经期盆腔充血的特点,可有效指导临床经期用药以提高疗效,同时还为医疗保健机构监控慢性盆腔炎,提高女性生殖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 宋向前张亚兰李林萍岳帮振闫秀珍
- 关键词:细菌L型菌细菌培养慢性盆腔炎
- 医院环境微生物的L型菌研究被引量:5
- 2002年
- 由于抗生素及消毒设施的使用 ,致使许多细菌转化为L型菌 ,增加了医院感染的隐患。为了解医院环境的L型菌污染情况 ,在日常监测的基础上增加L型菌培养 ,同时采用紫外线及含氯消毒剂诱导L型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枯草杆菌。结果 :L型菌普遍存在于物体表面、空气及消毒液中 ,碘伏棉球中未见L型菌 ,酒精棉球中 60 %为有菌生长 ;次氯酸钠浓度 <5∶10 0 0 0 ,作用时间 <3 0min时 ,易诱导出L型菌 ,次氯酸钠浓度 >5∶10 0 0 0时 ,未诱导出L型菌 ;采用紫外线照射 60min时 ,可诱导出L型菌。说明增加L型菌培养 ,可明显增加细菌检出率。
- 邢浩莉
- 关键词:医院环境L型菌细菌培养次氯酸钠紫外线照射
- L型菌尿症细菌学特点及抗菌药物的应用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尿液中L型细菌的存在比例及其耐药性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提高对这类细菌引起疾病的治愈率。方法 将 2 0 1例L型菌尿症标本放入L型平板和血平板上 ,用无菌环涂抹均匀 ,干后放入35℃ 5 %~ 10 %CO2 环境中培养 ,逐日观察 ,对照分析。结果 葡萄球菌伴L型和大肠埃希菌伴L型是主要的病原菌 ,该菌对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高度耐药 ,对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等呈低度耐药。结论 L型细菌对红霉素、氯霉素、利福平等显示出相对较低的耐药性 。
- 李大印陈凤华
- 关键词:L型细菌菌尿症耐药分析
相关作者
- 李杰

- 作品数:13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L型菌 药敏试验 医院感染 耐药性 细菌培养
- 王和

- 作品数:159被引量:471H指数:11
-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
- 研究主题:细菌L型 细胞壁缺陷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性 沙门菌
- 李凤云

- 作品数:51被引量:126H指数:5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
- 研究主题:解脲脲原体 伤寒沙门菌 细胞凋亡 巨噬细胞 细菌L型
- 唐素兰

- 作品数:69被引量:283H指数:8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
- 研究主题:细菌L型 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 胃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钩端螺旋体
- 张宏

- 作品数:206被引量:1,252H指数:18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白念珠菌 筋脉通 高糖培养 汉防己甲素 氟康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