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1篇“ JEFFERSON骨折“的相关文章
- 交通事故造成Ⅰ型Jefferson骨折伴桥脑延髓沟撕裂1例
- 2023年
- 1案情资料1.1简要案情死者,男,39岁。行走时遭受来自后方的SUV汽车撞击当场死亡。监控视频显示,受害者遭受撞击后直接向右前方摔跌,身体未抛撞前机盖,头部未与前挡风玻璃接触,摔跌过程中身体未抛起,头部未与地面及周边物体碰撞。依据事故现场监控视频测算肇事车辆行驶速度约为53 km/h。因体表损伤不明显,为解决死因争议,进行系统尸体解剖检验。
- 杜宇贾琼任鹏
- 关键词:JEFFERSON骨折挥鞭样损伤法医病理学
- 不同方式颈椎融合手术对上颈椎Jefferson骨折稳定效果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建立人体上颈椎C0~3节段Jefferson骨折有限元模型,分析后路寰枢椎融合(posterior atlantoaxial fusion,PSF)和枕颈融合(occipitocervical fusion,OCF)对颈椎椎体生物力学特性和钉棒系统力传导特性的影响。方法基于CT图像建立人体上颈椎C0~3节段Jefferson骨折模型,依据临床手术方案实施PSF、OCF1和OCF2内固定术,施加50 N集中力和1.5 N·m力矩于枕骨底部,研究上颈椎C0~3节段在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运动时,颈椎椎体的应力分布和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钉棒系统最大应力以及椎间盘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OCF1和OCF2椎体ROM较PSF增加,钉棒应力减少,OCF具有较好的固定效果。结论PSF、OCF1、OCF2固定术式均可减少上颈椎ROM,重建上颈椎的稳定性,使椎体和椎间盘应力分布趋向正常水平。研究结果可为临床手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 毕厚海赵改平许海飞董自强杨加静王宏杰
- 关键词:上颈椎JEFFERSON骨折寰枢椎融合术枕颈融合术
- 保守治疗Jefferson骨折并寰枢椎不稳定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Jefferson骨折并寰枢椎不稳定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4例Jefferson骨折并寰枢椎不稳定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保守治疗,即卧床颅骨牵引复位。随访观察患者治疗后颈椎各方向(前区、后伸、左旋、右旋、左侧区、右侧区)活动度、颈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44例随访患者经治疗后均无明显Jefferson骨折并寰枢椎不稳定的现象,寰枢椎旋转等功能恢复至正常范围。其中,右旋功能治疗后6周恢复至(38±2)°,治疗后8周恢复至(46±3)°,治疗后12周恢复至(51±0)°。愈合时间为1~2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1.5个月。44例随访患者经治疗后颈椎功能优良率为93.18%(41/44)。结论保守治疗Jefferson骨折并寰枢椎不稳定患者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保守治疗费用低,患者容易接受,尤其是对于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患者可节省其治疗费用,减轻其负担。
- 李伟龙
- 关键词:保守治疗JEFFERSON骨折寰枢椎不稳定临床疗效
-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辅助复位固定治疗寰椎骨折(Jefferson骨折)疗效分析
-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辅助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寰椎骨折(Jefferson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5例寰椎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下复位,钉...
- 漆伟吴春宝唐勇刘颖
- 关键词: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椎弓根螺钉辅助复位
- 经口咽微型钢板与后路钉板单节段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分析经口咽及后入路单节段治疗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6年10月,笔者治疗的36例不稳定型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A、B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n=16)采用经口咽单节段微型钢板寰椎骨折复位固定术,B组(n=20)采用后入路单节段钉板寰椎骨折内固定术,随访并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的R-J距离(寰椎椎体下缘连线中点到基底线的垂直距离)、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Frankel分级以及术后颈椎活动度;另外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随机抽取200例正常颈椎侧位X线片进行R-J线的测量,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所有的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Frankel分级两组患者均恢复到E级;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颈椎活动度均接近正常,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B两组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内固定无断裂、脱落;术后两组的R-J线测量均提示枕-寰-枢复合体高度恢复,术后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手术出血量明显较B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咽及后路单节段内固定治疗Jefferson骨折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通过重建寰椎环恢复寰椎的稳定性,利用R-J线的测量间接验证了枕-寰-枢复合体的高度的恢复,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枕-寰-枢关节的功能,使患者术后的颈椎活动度接近正常,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两种手术方式的适应证及手术风险有一定的差异,在临床上根据病情评估进行选择。
- 赵朵李小峰农桔安杨渊
- 寰枢椎后路优势侧单边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 目的比较单侧和双侧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和骨性融合率。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22例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患者资料,包括术前颈椎X线片,CT+三维重建...
- 胡勇张蛟袁振山董伟鑫赖欧杰孙肖阳朱秉科许建忠陈绪国徐荣明
- 关键词: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JEFFERSON临床疗效分析
- 寰枢椎弓根螺钉置入单节段固定治疗Jefferson骨折合并不稳定齿状突骨折被引量:5
- 2017年
- 背景:Jefferson骨折合并不稳定齿状突骨折比较少见,临床报道较少。目前多采用枕颈融合手术治疗,造成患者颈椎活动度严重丧失,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很大,疗效较差。目的:为了避免枕颈融合,保留枕寰关节活动度,应用寰枢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Jefferson骨折伴不稳定性齿状突骨折,评价其可行性及修复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5例Jefferson骨折合并枢椎齿状突骨折患者行寰枢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合并齿状突AndersonⅡ型骨折13例,Anderson浅Ⅲ型骨折2例,伴有寰椎横韧带断裂5例。入院后给予患者颅骨牵引,术前行三维CT检查,于CT片中测量寰椎椎弓根钉道并选择合适尺寸螺钉。全麻下行寰枢椎弓根螺钉置入、寰枢椎复位,对横韧带断裂患者行寰枢椎植骨融合,其余患者采用单纯固定。采用ASIA分级及目测类比评分比较术前、术后神经功能和疼痛改善情况,术后随访时观察寰枕关节活动度。结果与结论:(1)平均手术时间(150±41)min(120-270 min);平均失血量(246±95)mL(160-500 mL);(2)所有患者寰枢椎弓根螺钉成功置入,术中无脊髓、神经根和椎动脉损伤发生。寰枢骨折脱位复位良好;(3)术后随访12-36个月。脊髓不完全损伤者共9例,7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术后1年目测类比评分(1.20±1.40)分较术前(8.15±0.62)分明显改善(P<0.05);(4)所有骨折及植骨全部愈合,无内固定断裂和松动;术后寰枕关节活动度平均(14.6±2.8)°;(5)综上,寰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修复Jefferson骨折合并枢椎不稳定性齿状突骨折的有效方法,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可避免枕颈融合,保留寰枕活动度。
- 屈巍闫亮宋宗让刘继军吴起宁郝定均
- 关键词:JEFFERSON骨折单节段固定
- 经口咽JeRP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的生物力学和初期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 :评估Jefferson骨折复位钢板(Jefferson fracture reduction plate,Je RP)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的生物力学实验结果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2012年5月~2014年3月于郑州市骨科医院收集人体上颈椎尸体标本6例,2014年6月模拟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中的前弓双骨折类型,以Je RP内固定系统模拟进行复位内固定术,并以三维运动实验机对标本C0-3节段在正常、骨折、内固定3种状态的负载(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加载的水平方向载荷为20N,左旋转、右旋转采用的载荷为2.0N·m的力矩)六向运动中性区及运动范围(ranges of motion,ROM)进行检测及分析。(2)2008年4月~2014年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患者8例,男6例,女2例;年龄29~67岁,平均39岁;均以颈项部疼痛、活动受限为主,其中7例无脊髓及神经损伤症状,1例合并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为D级,寰椎环3处骨折5例,单侧前后弓骨折3例;术前MRI均显示寰椎横韧带完整。8例均采用经口咽Je RP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并应用CT扫描及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评估寰枢椎稳定性。结果:骨折组中性区与正常组中性区在屈伸、侧屈、旋转3个运动维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的三维中性区值均明显大于正常组;固定组的中性区与正常组中性区在3个运动维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组的ROM与正常组ROM在3个运动维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例患者术后随访6~15个月,平均7.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枕颈部疼痛不适症状均获得改善,1例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术后6个月Frankel分级由D级改善至E级。所有患者口咽后壁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发生,术后CT示骨折均达良好复位;术后6个月CT示骨折均骨性愈合,未见寰枢椎失稳及活动受限,初期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结论:Je RP内固定系统固定在实现对�
- 焦云龙尹庆水夏虹马向阳艾福志
- 关键词:JEFFERSON骨折寰椎
- 寰枢椎后路优势侧单边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不稳定Jefferson骨折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单侧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不稳定Jefferson骨折的临床疗效和骨性融合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22例不稳定Jefferson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4例;年龄35~67岁,平均52.9岁。视觉模拟评分(VAS)4~8分,平均6.09分。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分级为D级2例,C级1例;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平均12.3分。根据置钉难易程度,15例行双侧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双侧组);7例因骨折块极度不稳或椎弓根螺钉骨性通道过细导致寰枢椎后路双侧椎弓根螺钉置入困难,仅行寰枢椎完整性优势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单侧组)。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并发症。应用VAS评估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6,12个月颈枕区疼痛改善情况。采用ASIA分级及JOA评分评估伴有神经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在X线片上测定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6,12个月寰齿前间隙(ADI)评估寰枢椎复位情况。在寰枢椎CT上评价螺钉位置及融合情况。结果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9.5±21.2)min;术中出血量(280.1±83.1)m1。术中共置入74枚寰枢椎螺钉,术后CT显示螺钉位置满意。术中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13~33个月,平均20.7个月。两组术后VAS均较术前改善(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脊髓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双侧组2例ASIA分级由D级恢复至E级,单侧组1例由C级恢复至D级;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提高至平均15.7分。两组术后ADI均较术前减小(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法进行寰枢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的不�
- 胡勇张蛟徐荣明袁振山董伟鑫赖欧杰孙肖阳朱秉科许建忠陈绪国
- 关键词:寰枕关节脊柱融合术
- Jefferson骨折复位钢板在临床上的应用进展
- 2016年
- Jefferson骨折作为寰椎骨折各型中危险性比较高的类型,必须及时予以治疗解除压迫、保持稳定性和尽量保留结构功能。复位钢板的应用相对安全,出血少,也是符合生理的、合理的生物学固定。特别是当前随着各种钢板的问世,Jefferson骨折复位钢板的治疗有了质的飞跃。本文首先概述了Jefferson骨折的含义与发病机制,对Jefferson骨折的临床诊断进行了论述,重点探讨了Jefferson骨折复位钢板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综述了Jefferson骨折复位钢板在临床上的应用进展。
- 李昭凡周皓甦王光林
- 关键词:JEFFERSON骨折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