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94篇“ IL-12基因“的相关文章
- HSV-tk基因和IL-12基因抑制VEGF的表达及对鼻咽癌荷瘤裸鼠模型放射增敏作用的实验研究
- 2023年
- 目的:研究HSV-tk基因和IL-12基因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对鼻咽癌荷瘤裸鼠模型放射增敏作用。方法:建立鼻咽癌荷瘤裸鼠模型,将42只成瘤鼠随机分成IL-12组、IL-12+放射治疗组、HSV-tk/GCV组、HSV-tk/GCV+放射治疗组、IL-12+HSV-tk/GCV组、IL-12+HSV-tk/GCV+放射治疗组、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采用瘤内注射分别给予相对应的重组腺病毒液(AdKDR-tk)、重组逆转录腺病毒液IL-12及生理盐水,24 h后重复注射1次。次日起HSV-tk/GCV组、HSV-tk/GCV+放射治疗组、IL-12+HSV-tk/GCV组、IL-12+HSV-tk/GCV+放射治疗组连续10 d每天腹腔内注射GCV 100 mg/(kg·d),连续10 d。各放射治疗组第3周开始给予6MV-X照射,每天2 Gy,连续5 d。治疗结束后处死裸鼠,检测裸鼠肿瘤质量及肿瘤生长抑制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及VEGF阳性细胞灰度值。结果:IL-12+HSV-tk/GCV+放射治疗组裸鼠瘤体质量明显低于IL-12组、IL-12+放射治疗组、HSV-tk/GCV组、HSV-tk/GCV+放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2+HSV-tk/GCV+放射治疗组的肿瘤生长抑制率最高,达71.7%。IL-12+HSV-tk/GCV+放射治疗组微血管密度均低于其他各组,VEGF阳性细胞灰度值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HSV-tk基因和IL-12基因联合应用在鼻咽癌荷瘤裸鼠模型放疗中可抑制移植瘤的生长,为鼻咽癌的放疗产生增敏作用。
- 周玉华朱欠元曾友根李宝金
- 关键词:鼻咽癌HSV-TK基因IL-12基因
- IL-12基因多态性与慢阻肺患者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关系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基因rs2243115、rs3212227位点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京东中美医院收治的96例COPD继发肺部IFI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未继发肺部IFI的COPD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IL-12基因rs2243115、rs3212227位点多态性和临床病例资料,并分析其与肺部IFI的关系。结果研究组IL-12 rs2243115位点GG基因型、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IL-12 rs3212227位点CC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733、12.092、13.143、14.550,P均<0.05)。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史(OR=3.918,P=0.004)、糖尿病(OR=3.499,P=0.006)、使用皮质类固醇(OR=5.871,P<0.001)、机械通气(OR=3.467,P=0.003)、抗生素使用时间>2周(OR=4.336,P<0.001)、血清白蛋白≤35 g/L(OR=3.139,P=0.006)、IL-12 rs2243115基因(OR=5.146,P=0.004)、IL-12 rs3212227(OR=5.236,P=0.004)基因均为影响COPD患者肺部IF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L-12rs2243115位点G基因和IL-12 rs3212227位点C基因是COPD患者肺部IFI的易感基因。
- 田悦明谢建新姜敏捷张帅高超
- 关键词:侵袭性真菌白细胞介素-12基因多态性
- 携带HPV16 E7 shRNA和IL-12基因的重组短双歧杆菌抗小鼠宫颈癌移植瘤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评价口服携带HPV16 E7 shRNA和IL-12基因的重组短双歧杆菌在小鼠体内抗宫颈癌移植瘤的效果。方法:将p MG36e-E7 shRNA、pMG36e-mIL-12D质粒分别转化短双歧杆菌,经筛选鉴定并扩增获得携带HPV16 E7 shRNA和IL-12基因的重组短双歧杆菌。通过小鼠皮下宫颈癌细胞移植建立荷瘤小鼠模型。口服重组短双歧杆菌1、7 d后,检测小鼠主要器官(心、肝、脾、肺、肾)和肿瘤组织匀浆液或血清在PYG培养基中形成的菌落数量,评价短双歧杆菌的肿瘤靶向性,以小鼠体内肿瘤生长曲线评估重组短双歧杆菌的抗肿瘤效果,通过主要器官切片H-E染色和检测荷瘤小鼠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评价口服重组短双歧杆菌的安全性。结果:成功制备重组短双歧杆菌和宫颈癌TC-1细胞移植瘤小鼠。7 d后,移植瘤组织匀浆液和血清的菌落数量证实短双歧杆菌具有靶向体内瘤组织的定殖能力,口服重组短双歧杆菌明显抑制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P<0.05或P<0.01),但联合使用携带HPV16 E7 shRNA和IL-12基因的重组双歧杆菌的肿瘤抑制率与单独使用的并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未见对荷瘤小鼠主要器官的损伤和血清中IL-12及IFN-γ的水平明显变化。结论:短双歧杆菌可用作靶向肿瘤的治疗性基因分子递送载体,其对宫颈癌移植瘤的疗效明显且安全可控。
- 得丽扎尔·热合曼卡得了亚·哈依沙尔王中香刘丹李轶杰
- 关键词:短双歧杆菌宫颈癌HPV16SHRNA
- 基于非病毒系统传递免疫蛋白IL-12基因及PD-1/PD-L1抑制剂抗肿瘤研究
- 目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疾病数据统计,恶性肿瘤已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疾病负担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易转移、放化疗效果有限等。肿瘤免疫疗法可以增强或恢复人体正常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 冉孟妮
- 关键词:非病毒载体白细胞介素-12
- 青海地区藏、回、汉族TNF -α, INF-γ, IL-10和IL-12基因多态性与脊柱结核易感性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究脊柱结核潜在的生物标记物,为脊柱结核的大范围筛查、早期诊断提供辅助依据。方法运用生物学技术和信息学分析,研究了青海地区(结核高发地区)脊柱结核患者不同民族(藏族、回族和汉族)间TNF-α308、IFNG rs2430561、IL-10(-1082G/A,-592C/A)、IL-12(IL12RB1 rs436857)位点的基因多态性。结果青海地区藏族脊柱结核患者中TNF-α308 A、IFNG rs2430561 A、IL-10-1082 A、IL12RB1 rs436857 A等位基因均存在差异性表达(过度或抑制),其基因多态性与青海地区藏族脊柱结核的发病可能相关;IL-10-592C/A基因多态性与青海地区藏族脊柱结核的发病可能没有关系。TNF-α308、IFNG rs2430561、IL-10(-1082G/A,-592C/A)、IL12RB1 rs436857基因多态性与青海地区藏、回族脊柱结核的发病可能无相关性。结论TNF-α308、IFNG rs2430561、IL-10(-1082G/A,-592C/A)、IL12RB1 rs436857基因多态性与脊柱结核发病可能与病人所属民族有关。
- 曹太见鲍剑峰赵丽苏占海米明珊杜鹏赵洋洋孙金琳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多态位点脊柱结核易感性
- 人IL-12基因载体的构建及其在T细胞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究T细胞携载人IL-12基因对T细胞生长和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表达人IL-12基因的PiggyBac转座子载体,在电转下,将携载IL-12基因的转座子系统导入新鲜分离的淋巴细胞获得持续稳定表达。通过T细胞表型分析及体外功能实验研究初步探讨T细胞携载IL-12基因的可行性。结果:借助电转可将携载有IL-12基因的PiggyBac转座子系统高效导入新鲜分离的淋巴细胞并获得高效稳定表达;IL-12的分泌可促进T细胞增殖,增加CD4阳性细胞百分比;携载IL-12基因的T细胞在肿瘤细胞刺激下可进一步促进IL-12分泌,增强T细胞的杀瘤活性。结论:在电场作用下,Piggybac转座子系统可将人IL-12基因高效载入并整合至T细胞基因组获得持续稳定表达,分泌的功能性IL-12可促进T细胞增殖,增强杀瘤活性。
- 邹云莲胡边张李琛张进萍朱学锴黄行许严新民
- 关键词:IL-12基因工程T细胞PIGGYBAC转座子
- 半夏泻心汤对过表达IL-12基因BMSCs靶向治疗胃癌的增效作用研究
- 目的 构建慢病毒介导过表达IL-12基因的BMSCS,观察IL-12基因转染的BMSCs对胃癌移植瘤模型裸鼠的抑瘤作用,探讨半夏泻心汤与IL-12基因转染BMSCs联合对胃癌移植瘤模型裸鼠的抑瘤作用是否有协同增效作用。...
- 吕洋超
-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胃癌IL-12基因
- 文献传递
- IL-12基因治疗对兔VX2肝癌的微血管及免疫微环境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研究白介素12(interleukin 12,IL-12)基因治疗对介入栓塞后兔VX2肝癌模型的肿瘤微血管,以及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探讨IL-12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成功建立VX2移植性肝癌模型的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1组为对照组,经动脉灌注生理盐水,2组行肝动脉碘油化疗栓塞(超液态碘油+丝裂霉素),3组经肝动脉灌注治疗基因(编码人IL-12的重组基因),4组行肝动脉内碘油化疗栓塞+经肝动脉灌注治疗基因(超液态碘油+丝裂霉素+肝动脉内灌注编码人IL-12的重组基因).于治疗后第14天处死所有实验兔,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值与CD3^+、CD4^+、CD8^+效应性T细胞,以及Fox P3^+调节性T细胞.结果:化疗栓塞组肿瘤微血管密度、Fox P3^+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CD3^+、CD4^+、CD8^+T细胞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I L-12基因治疗后肿瘤微血管密度明显低于化疗栓塞组与对照组,而CD3^+、CD4^+、C D8^+T细胞高于化疗栓塞组与对照组,两个基因治疗组(3组与4组)之间无明显差异.IL-12基因治疗后,Fox P3^+细胞变化不明显,3组与1组之间差异、4组与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L-12基因治疗可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并且诱导CD3^+、CD4^+、CD8^+效应性T细胞浸润,但存在于肿瘤中以及化疗栓塞后高表达的Fox P3^+调节性T细胞可能会限制IL-12的抗肿瘤作用.
- 夏向文李欣刘一鸣梁斌郑传胜冯敢生梁惠民
- 关键词:白介素12化疗栓塞基因治疗肿瘤血管生成免疫微环境
- 包含改进的IL-12基因构建体的组合物和疫苗、免疫治疗剂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核酸分子和组合物,其包含:编码IL‑12p35亚单位或其功能片段的核酸序列,和/或编码IL‑12p40亚单位或其功能片段的核酸序列。本发明还公开了还包含编码免疫原的核酸序列的核酸分子和组合物。本发明公开了调节...
- D·B·韦纳M·P·莫罗严健
- 文献传递
- IL-12基因修饰DC中SOCS1基因沉默对体外诱导特异性CTL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利用重组腺病毒载体pAd CMV/V5-DEST-IL-12转染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IL-12/DC),探讨SOCS1基因沉默IL-12/DC在体外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效能,及其免疫杀伤肺癌细胞株LLC的能力。采用重组腺病毒介导IL-12基因和SOCS1SiRNA基因共同修饰C57BL/6小鼠骨髓来源的DC,经反复冻融法提取LLC抗原,致敏基因修饰的DC;用ELISA法检测各组DC分泌IL-12和IL-10的水平,及各组DC刺激后的T细胞分泌IFN-γ的水平;MTT法检测DC刺激同源小鼠T细胞的增殖能力,微量细胞毒法检测CTL的活性并收集刺激后的T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CD8+/CD4+比例和CD4+CD25+Treg的水平;统计学分析各组间的差异。SOCS1SiRNA和IL-12基因共同修饰能有效下调DC中SOCS1蛋白的表达并上调IL-12蛋白的表达;IL-12的分泌水平也明显高于SOCS1SiRNA或IL-12单基因转染组;基因共同修饰的DC表型更加成熟,能明显促进CTL的增殖和活化,减少Treg的生成;CTL分泌高水平的IFN-γ,产生对LLC特异性的细胞免疫。
- 田晓静史兵伟韩金玲金文涛钱高潮
- 关键词:白介素-12SOCS1
相关作者
- 郑传胜

- 作品数:329被引量:957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肝癌 治疗肝癌 肺炎 化疗栓塞
- 冯敢生

- 作品数:151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肝癌 治疗肝癌 栓塞治疗 介入方法
- 吴孟超

- 作品数:1,498被引量:10,861H指数:4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 研究主题:肝肿瘤 肝癌 原发性肝癌 肝细胞癌 肝切除术
- 李欣

- 作品数:65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化疗栓塞 IL-12基因 VX2 白细胞介素12 磁共振成像
- 张会东

- 作品数:65被引量:124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 研究主题:钩端螺旋体 结核分枝杆菌 赖型钩端螺旋体 ESAT-6 外膜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