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79篇“ GLY“的相关文章
- 一种连接子MC-Gly-Gly-Phe-Gly-OH的合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子MC‑Gly‑Gly‑Phe‑Gly‑OH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Fmoc‑Phe‑OH和甘氨酸叔丁酯盐酸盐为原料,依次合成第一中间体Fmoc‑Phe‑Gly‑OBu和第二中间体H‑Phe‑Gl...
- 江文李家国赵夏夏唐智豪徐峰周俊伟
- 咔啉并六氢吡嗪-1,4-二酮-3-乙酰-Gly-Gly,及其制备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下式结构的咔啉并六氢吡嗪‑1,4‑二酮‑3‑乙酰‑Gly‑Gly化合物,公开了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并进一步确认了咔啉并六氢吡嗪‑1,4‑二酮‑3‑乙酰‑Gly‑Gly化合物具有优秀的抗炎活性。因而提出本发明...
- 张筱宜杨一帆赵明彭师奇
- 基于FAERS数据库对布地格福及氟替美维不良事件信号挖掘与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布地格福与氟替美维的不良事件报告,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收集布地格福和氟替美维上市后的不良事件报告,利用报告比值比法(ROR)、比例报告比值法(PRR)、贝叶斯置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BCPNN)及多变量伽马—泊松分布缩检法(MGPS)对药物不良事件报告进行信号检测。使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DRA)(27.1版)对不良事件报告数据进行标准化描述和分类。结果分别检索到以布地格福和氟替美维为主要怀疑对象的不良事件报告18898份和43956份,主要的上报国家为美国,主要的上报人群为消费者,年龄主要分布在65~74岁,女性略多于男性,主要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给药途径多为吸入方式,且在用药后的0~30 d内发生不良事件的比例最高。2种药物的不良事件信号主要集中于“各类损伤、中毒及操作并发症”。咳嗽、发声困难、感染性肺炎、念珠菌感染、尿潴留等不良事件与药品说明书中的不良事件相吻合。此外,还分别发现布地格福和氟替美维17个和15个新的不良事件风险信号,其中死亡、呼吸困难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两者共有的新的不良事件风险信号。结论临床实践中必须重视患者是否正确使用这两种药物,特别是布地格福对患者的口手协调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应关注新的不良事件风险信号,对长期使用布地格福和氟替美维可能引发的感染和死亡风险应进行密切监测,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黄桂红邓丽琳林云
- 血清tRNA-Gly-GCC-1-1在干燥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 2025年
- 目的检测并鉴定干燥综合征(SS)患者血清样本中差异表达的tRNA来源的小RNA(tsRNA)标志物,初步探究其在SS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南京鼓楼医院风湿科确诊为SS的患者以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对照血清样本进行小RNA测序,筛选出差异表达的tsRNA。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在2组研究对象血清样本中进行验证。采用ROC曲线评估其诊断SS的临床效能。使用KEGG及GO富集分析预测tRNA-Gly-GCC-1-1在S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潜在机制。结果与健康人对照组[13.34(10.45,18.74)fmol/L]相比,SS组血清样本中tRNA-Gly-GCC-1-1[8.82(7.26,12.20)fmol/L]水平显著降低(P<0.0001),其区分SS患者及健康人对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766(95%CI:0.671~0.861),当cut-off值为9.97 fmol/L时,其敏感性为83.33%,特异性为64.58%:生物信息分析提示血清tRNA-Gly-GCC-1-1参与了PI3K-Akt等信号通路的调控。结论tRNA-Gly-GCC-1-1在SS患者血清样本中呈显著低表达,具有潜在辅助诊断SS的临床应用价值。
- 史波陈菲刘文静杨平李智洋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生物学标志物
- 一种用于胃癌筛查的高表达的分子标志物5'-tiRNA<SUP>Gly</SUP>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胃癌筛查的高表达的分子标志物5'‑tiRNA<SUP>Gly</SUP>,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胃癌筛查的高表达的分子标志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标志物为5'‑tiRNA<SUP>G...
- 鞠少卿张玉顾心亮申娴娟
- B_(el)亚型新等位基因(c.803G>T,p.Gly268Val)的家系研究
- 2025年
- 目的:分析1个家系B_(el)亚型基因突变及其遗传机制。方法:通过血清学试验鉴定ABO血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进行ABO基因分型,对ABO基因1-7外显子、侧翼内含子区域进行Sanger测序,7外显子单链测序确认突变点位置。利用Missense3D软件预测该突变点导致的蛋白质结构改变。结果:常规血清学试验未能检测到先证者及其3个家族成员的红细胞B抗原,只能通过吸收放散试验发现有微量的B抗原表达。DNA分析显示,在正常ABO基因基础上,第7外显子803位置出现G>T替换,导致第268位氨基酸由Gly转变为Val。进一步单链测序分析发现该突变位点位于B基因上。结论:该家系中先证者及其父、其子、其女均因B基因第7外显子发生c.803G>T新的点突变导致B型糖基转移酶活性降低,B抗原只能通过吸收放散的方法才能够被检出,该点突变能够稳定遗传给子代。
- 马晓莉董文安杨贺才耿明璐王丽萍于洋
- 关键词:ABO亚型血清学测序
- 一种糖基化喜树碱类化合物Gly-CPTR及其制药用途、药物或前药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一种糖基化喜树碱类化合物Gly‑CPTR及其制药用途、药物或前药及制备方法”属于化学药物领域。所述一种糖基化喜树碱类化合物Gly‑CPTR为糖基分子通过醚键与喜树碱衍生物CPTR相连的化合物。本发明还提供糖基分子...
- 李学兵程水红习淦李晨宁吕迅许明悦
- Gly33的缺失和突变对hTrx-1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讨人硫氧还蛋白hTrx-1活性位点保守序列中Gly33残基在还原氧化性蛋白过程中是否必不可少,通过合成突变基因对hTrx-1的Gly33残基进行缺失和替换(G→A)。合成的突变基因随后在原核细胞中表达并进一步纯化及检测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无论是Gly33残基的缺失还是突变为Ala,突变的hTrx-1均能在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暗示2种突变型hTrx-1均能形成“Trx折叠”结构。抗氧化活性检测表明Gly33残基缺失的情况下,其抗氧化能力有所下降,当Gly33突变为Ala时,其抗氧化能力大幅下降到接近失去抗氧化能力。推测Trx-1活性中心保守氨基酸残基的改变影响了活性中心区域的几何构象,从而导致底物蛋白难以从空间上靠近。参与形成二硫键巯基的含量检测结果表明,突变型hTrx-1中形成二硫键巯基的含量明显低于野生型hTrx-1中形成二硫键巯基的含量,推测突变型hTrx-1的Cys32与Cys35形成二硫键的能力受到影响。
- 郭席君杨吉康黄君维王彤刘馨乔齐兴柱
- 关键词:抗氧化二硫键
- ADRB1 Arg389Gly多态性对比索洛尔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索ADRB1 Arg389Gly多态性对比索洛尔疗效的影响,为比索洛尔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从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系统性搜索与比索洛尔和ADRB1 Arg389Gly多态性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5月。根据研究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提取相关文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估。使用RevMan 5.4软件对相关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项研究,共计1339人次。其中4项研究涉及比索洛尔治疗前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变化量(ΔSBP和ΔDBP),有4项研究涉及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量(ΔLVEF)。研究结果显示,比索洛尔对ADRB1 Arg389Gly野生组(AA)和突变组(AG+GG)血压改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ΔSBP[SMD=0.17,95%CI(-0.97,1.31),P=0.77]、ΔDBP[SMD=-0.01,95%CI(-0.65,0.62),P=0.97]};比索洛尔对两组ΔLVEF改善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SMD=-0.61,95%CI(-2.74,1.53),P=0.58]。结论ADRB1 Arg389Gly多态性对比索洛尔改善心血管患者SBP、DBP和LVEF的作用无显著影响。
- 张天齐李婷张田赵紫楠纪立伟
- 关键词:比索洛尔基因多态性META分析
- 熊果酰-Tyr-Gly-Phe-Gly-Gly,其合成,活性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一种熊果酰‑Tyr‑Gly‑Phe‑Gly‑Gly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的熊果酰‑Tyr‑Gly‑Phe‑Gly‑Gly具有通式I所示的结构。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所述化合物的抗骨质疏松活...
- 赵明张筱宜冯琦琦原笑笑
相关作者
- 赵明

- 作品数:1,397被引量:518H指数:1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抗血栓 抗血栓活性 残基 吲哚 活性
- 彭师奇

- 作品数:1,273被引量:232H指数:8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抗血栓 抗血栓活性 吲哚 残基 修饰
- 张筱宜

- 作品数:208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动脉血栓 抗肿瘤转移 活性 吲哚 静脉血栓
- 吴建辉

- 作品数:556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抗血栓活性 吲哚 抗炎药物 二酮 抗肿瘤转移
- 赵淑锐

- 作品数:19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脂肪 GLY 免疫抑制作用 免疫抑制活性 增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