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7篇“ FREUNDLICH模型“的相关文章
餐厨垃圾生物炭对重金属污染修复性能研究
2025年
由于生物炭的可持续性和低成本,其在水溶液与土壤处理中的适用性受到关注。本文研究不同温度下餐厨垃圾制备生物炭(FWB-350、FWB-450和FWB-550)的物化性质及对水体与土壤中重金属固化性能。其中,FWB-450有较高的pH,最高的含氧官能团密度和比表面积。FWB对溶液Cu^(2+)和Cr^(3+)吸附等温线更接近Freundlich模型,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40.283 mg·g^(−1)和31.310 mg·g^(−1)。在10%添加量下,FWB-450有效降低了土壤重金属不稳定态(酸溶态与可还原态之和)含量,使重金属的流动性与浸出毒性减弱。
刘亮刘文斌卿梦霞贺梓航刘馨予尹艳山
关键词:FREUNDLICH模型赋存形态浸出毒性
二乙烯三胺改性磁性生物炭对Cr(Ⅵ)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23年
为解决水体重金属Cr(Ⅵ)的环境污染问题,以棉秆为原料制备生物炭(BC),再采用液相沉淀法将BC赋磁,得到磁性生物炭(MBC)。以二乙烯三胺(DETA)为改性试剂,对MBC进行氨基改性,制备出氨基改性磁性生物炭吸附剂DETA@MBC。用XRD、SEM、FT-IR、VSM对DETA@MBC进行表征,证实了Fe_(3)O_(4)成功负载在BC表面,MBC的氨基改性没有破坏Fe_(3)O_(4)的晶体构型,DETA@MBC表面有丰富的氨基功能团,且饱和磁强度良好。研究其作为吸附剂在不同条件下对Cr(Ⅵ)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溶液pH值、吸附剂投加量、竞争性离子和温度等因素均会影响吸附效果。DETA@MBC对Cr(Ⅵ)的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K F=25.287 mg^(1-(1/n))·L^(1/n)·g^(-1),n=2.538,吸附容易进行,对Cr(Ⅵ)的吸附为自发的吸热过程。
杨鑫宇张全悦武中豪张娜张娜胡立兵
关键词:生物炭氨基改性FREUNDLICH模型动力学
磁性Fe_(3)O_(4)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Pb(II)的吸附被引量:3
2023年
为解决磁性纳米Fe_(3)O_(4)易被腐蚀、团聚等问题,可对其进行功能化修饰。在超声波辐照下首先制备磁性纳米Fe_(3)O_(4)颗粒,然后选用2,5-二氨基苯磺酸(SP)和间苯二胺(mPD)单体为引入剂进行功能化修饰,制备得到富含氨基、磺酸基和亚氨基活性官能团的金属基复合材料Fe_(3)O_(4)-mPD/SP(95∶5),并采用FTIR、TEM、XRD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证实了超声波辐照法制得的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稳定性好、反应活性高、粒径小和比表面积更大等特点。同时考察其对Pb(II)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mPD和SP摩尔比、溶液pH值、竞争性阳离子种类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均会影响吸附效果;等温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吉布斯自由能ΔG^(0)<0,吸附是一个自发过程;Pb(II)的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速率常数k_(2)=3.61×10^(-3) g·mg^(-1)·min^(-1),平衡吸附量q_(e)=63.297 mg·g^(-1);推测得到吸附机制主要为离子交换、络合吸附和静电引力等。
包国庆吴纯鑫赵德明
关键词:磁性金属基复合材料FREUNDLICH模型
板栗壳活性炭对中性红和活性蓝19的吸附行为被引量:3
2022年
以板栗壳为原料制备板栗壳活性炭,以振荡时间、pH和温度3个单因素考察了板栗壳活性炭对中性红和活性蓝19的吸附效果,分析了等温吸附过程并从吸附动力学角度探讨了两种染料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板栗壳活性炭对中性红染料的最佳吸附条件是pH 4、温度为35℃、振荡时间为120 min;对活性蓝19最佳吸附条件是pH 2、温度为40℃、振荡时间为150 min。板栗壳活性炭对两种染料的吸附过程与Freundlich模型拟合度更高,该过程主要是多分子层吸附。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9)比准一级动力学方程更适合描述板栗壳活性炭对两种染料的吸附特性。板栗壳活性炭对两种染料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
韦琴周帆
关键词:中性红FREUNDLICH模型
U(Ⅵ)在土壤中Freundlich线性吸附临界值被引量:2
2020年
选择甘肃嘉峪关地区砂土、粘土两种代表性土壤介质,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U(Ⅵ)的线性吸附临界值.实验结果表明:U(Ⅵ)在砂土、粘土中的平衡吸附等温线均符合Freundlich模型. U(Ⅵ)-砂土体系,平衡浓度在0~7.72×10-4 mol·L-1时,吸附等温线趋近于线性,分配系数是等温线斜率KF为16 mL·g-1;平衡浓度在7.72×10-4~5.17×10-3 mol·L-1时,等温线指数α为1.78,吸附平衡参数KF为4.12 L·g-1,分配系数从19.74 mL·g-1增加至71.25 mL·g-1,线性吸附临界值为7.72×10-4 mol·L-1. U(Ⅵ)-粘土体系,平衡浓度在0~7.50×10-4 mol·L-1时,吸附等温线趋近于线性,分配系数是等温线斜率KF为46 mL·g-1;平衡浓度在7.50×10-4~2.72×10-3 mol·L-1时,等温线指数α为1.89,吸附平衡参数KF为27.39 L·g-1,分配系数从79.08 mL·g-1增加至144.73 mL·g-1,线性吸附临界值为7.50×10-4 mol·L-1.
朱君李婷陈超谢添张艾明
关键词:砂土粘土FREUNDLICH模型
新型除氟载铁(Fe^3+)螯合絮凝剂的制备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以聚丙烯酰胺絮凝剂为原料,利用铁盐对氟离子的还原作用,将絮凝剂载铁改性得到载铁螯合絮凝剂,该改性絮凝剂能达到从水中除去F-的目的。通过改变改性实验中絮凝剂的用量、铁离子的浓度、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来确定除氟剂的最佳制备参数,用等温吸附模型描述对其除氟过程进行拟合,并探究干扰离子对载铁絮凝剂除氟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改性实验的最佳反应条件为4 mL亚氨基二乙酸接枝聚丙烯酰胺絮凝剂,0.013 mol/L三氯化铁溶液,pH值为2.1,在35℃下反应50 min,除氟率可达97%,除氟过程可用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描述。Na2SO4对除氟效果影响严重,KCl和CaCl2次之,用改性载铁絮凝剂除氟时,要先除去干扰离子,避免减弱除氟效果。方法不会在水中引入其他离子、成本低、操作易、除氟效果好、可用于大规模含氟水处理。
赵欢卢奕彤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FREUNDLICH模型
功能化磁性纳米复合材料Fe3O4-mPD/SP吸附Cr(Ⅵ)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在超声波条件下先制得纳米Fe3O4颗粒,再在超声波辐照下一步合成氨基、亚氨基和磺酸基修饰的功能化磁性纳米复合材料Fe3O4-mPD/SP(50∶50),采用TEM、XRD、IR、TGA、VSM及BET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溶液pH对Cr(Ⅵ)吸附影响显著,pH=2时,吸附效果最好;吸附剂投加量、竞争性阴离子(Cl-,NO3-,SO42-)、温度等均会对吸附Cr(Ⅵ)造成一定影响。等温吸附数据符合Freundlich模型,KF=34.464 mg1-(1/n)·L1/n·g-1,n=3.861;对Cr(Ⅵ)的吸附为自发过程,?G0<0,?S0=73.368 J·mol-1·K-1,?H0=19.375kJ·mol-1;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很好地描述Cr(Ⅵ)在Fe3O4-mPD/SP (50∶50)上的吸附行为,k2=1.324×10-3g·mg-1·min-1,qe=77.157 mg·g-1;推测出吸附机理包括静电吸附,氧化还原和离子交换。
杨鑫宇吴杰张建庭吴纯鑫赵德明
关键词:复合材料FREUNDLICH模型动力学
人工湖水入渗过程中氨氮的吸附-解吸特征实验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氨氮在人工湖底沉积物的吸附解吸特征和规律.方法选取沈阳市浑南区拟建人工湖现状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吸附-解吸动力学及热力学静态和动态模拟实验,分析氨氮在沉积物中的吸附-解吸过程,建立吸附-解吸模型.结果拟建人工湖包气带土壤对氨氮的吸附-解吸动力学中,准二级的拟合效果较准一级效果好,其相关系数均达到0.99以上,在氨氮的吸附-解吸热力学中,在初始质量浓度为35~45mg/L时,吸附量呈线性增加,且增加速度很快,对氨氮的吸附量在4h左右达到平衡,符合Freundlich拟合方程.结论通过3种吸附-解吸模型对氨氮的吸附-解吸过程拟合发现,Freundlich模型是描述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解吸过程的最优模型,其中参数值KF能较好地反映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能力.
潘俊杨乐方永荟
关键词:人工湖沉积物氨氮吸附解吸FREUNDLICH模型
活性炭纤维对铜离子的吸附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废水中的铜离子用活性炭纤维作为吸附剂去除,测量了吸附等温线,采用Freundlich和Langmuir模型对吸附动态平衡实验数据作了线性回归,对吸附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对动力学数据用准二级方程进行了线性拟合。结果表明,活性炭纤维对废水中铜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作为废水中去除重金属铜离子较好的吸附剂。
朱立国
关键词:活性炭纤维LANGMUIR模型FREUNDLICH模型
莠去津在5种不同土壤中的吸附行为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19年
采用批平衡法,室内模拟5种土壤对莠去津的吸附特性,并就土壤的不同组分对吸附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对莠去津的吸附是动态平衡过程,24 h达到吸附平衡,最佳土水比例为1∶5。莠去津在5种土壤中的吸附可以用Linear、Langmuir、Freundlich 3种模型拟合,且Freundlich模型最优。土壤对莠去津的吸附为轻微非线性吸附,吸附系数(Kf)为1.16~4.68,在土壤中表现为难吸附,莠去津解吸附系数(Kfdes)与吸附系数(Kfads)相当,易解吸。5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是影响莠去津吸附的主要因子。
崔彦丽岑江杰谭头云郑欢图李俊杰黄慧
关键词:莠去津FREUNDLICH模型有机质PH值

相关作者

张伟
作品数:10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土壤 FREUNDLICH模型 吸附-解吸 磺酰脲类除草剂 淋溶
秦蓁
作品数:34被引量:179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厅
研究主题:土壤 病毒检测 脱毒马铃薯 FREUNDLICH模型 植物检疫
王进军
作品数:420被引量:2,326H指数:27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研究主题:柑橘全爪螨 嗜卷书虱 桔小实蝇 橘小实蝇 书虱
谭成侠
作品数:506被引量:486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吡唑 杀菌活性 除草活性 杀菌剂 类化合物
张佳志
作品数:3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主题:大孔吸附树脂 FREUNDLICH模型 芳香化合物 纳米银粒子 芳香族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