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562篇“ FOLLOW-UP“的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随访和人工随访的一致性研究:以高血压共病糖尿病患者为例
2025年
目的评价人工智能(AI)随访和人工随访在高血压共病糖尿病患者中的一致性。方法于2021年7月17日-12月10日,对981名在管高血压共病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人工随访和AI随访。比较两种随访方式的异常报告率,并采用Kappa方法分析随访结果一致性。结果AI随访接通率为90.09%,信息采集率为70.72%,各年龄组间接通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双休日的接通率和采集率均显著高于工作日(P<0.001),拨打时段中9:00~12:00的采集率高于其他时段(P=0.010)。两种随访方式在“烦躁”“面色苍白或潮红”和“不规律活动”条目中的异常报告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I随访和人工随访在症状类条目中的一致性水平在较差和高度之间波动,在行为类条目中的一致性水平较高。结论AI随访可用于慢性病健康管理。未来需绘制患者数字画像,定制个性化随访计划;优化AI随访内容,采用AI随访与人工随访相结合方式。
吴静王思源陈秋艳王玉恒杨沁平张晟徐璐璐吴萃程旻娜
关键词:慢性病高血压共病电话随访
糖尿病患者对人工智能电话随访的意愿及需求的质性研究
2025年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对人工智能电话随访的意愿及需求,为构建更符合实际需求的人工智能电话随访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自拟提纲对2023年12月至2024年5月在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1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一对一深入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希望接受人工智能电话随访服务;希望人工智能电话随访明确表明医院身份;希望人工智能电话随访提供个性化的随访指导(老年患者个性化随访需求、个性化饮食指导的需求、定制化血糖管理指导、心理支持需求);希望人工智能电话随访和人工随访相结合(融合人工智能与人工随访的需求、对人工随访的期待、多模态信息提供的需求)。结论糖尿病患者希望接受人工智能电话随访。建议医院构建人工智能电话随访系统,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专业和个性化的电话随访服务,并结合人工随访与多模态方法提高随访的可靠性和效果。
黄晴茵吴燕刘佳李翠怡龙文丽贺嘉嘉
关键词:糖尿病人工智能电话随访意愿延续护理
联合家庭支持的云随访系统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采取联合家庭支持的云随访系统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联合家庭支持的云随访护理,两组均持续护理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随访管理情况、健康行为依从性、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复诊及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健康行为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家庭支持的云随访系统可提升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随访管理效果,进一步提升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故患者对随访方式更加满意和认可。
聂晨赵蓓王美兰方正旭朱小金王丽丽
关键词:老年心血管病家庭支持生活质量
Cardiovascular involvement in 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and midterm follow-up from a pediatric tertiary center in India
2025年
BACKGROUND In 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MIS-C)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here was paucity of data from low-income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on cardiovascular involvement and its longitudinal outcomes.We planned to estimate the pattern of cardiovascular involvement among children with MIS-C and its mid-term outcomes.AIM To determine association between cardiovascular abnormalities and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parameters.To study the time-line for resolution of various abnormalities.METHODS In this prospective study done in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270 were recruited from June 2020 to January 2022.Baseline demographic data and clinical presentation were recorded.Laboratory parameters and echocardiography were done at admission.Follow-up was done at 2 weeks,3 months,6 months and 1 year after diagnosis.Descriptive statistics were used for parametric and non-parametric data.Risk factors were identified by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RESULTS The 211(78.2%)had cardiac involvement and 102 needed intensive care unit(ICU)admission.Cardiovascular abnormalities observed were shock 123(45.6%),coronary dilatation 28(10.4%),coronary aneurysm 77(28.5%),left ventricular(LV)dysfunction 78(29.3%),mitral regurgitation(MR)77(28.5%)and pericardial effusion 98(36.3%).Coronary artery aneurysm/dilatation during follow-up at 2 weeks and 1 year were 25.7%and 0.9%respectively.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breathlessness[odds ratio(OR)=3.91,95%CI:1.25-12.21,P=0.019]and hi-flow nasal cannula(HFNC)support(OR=8.5,95%CI:1.06-68.38,P=0.044)as predictors of cardiovascular involvement.Higher mean age(OR=1.16,95%CI:1.02-1.32,P=0.026),breathlessness(OR=4.99,95%CI:2.05-12.20,P<0.001),gallop(OR=4.45,95%CI:0.41-2.52,P=0.016),MR(OR=3.61,95%CI:1.53-8.53,P=0.004)and invasive ventilation(OR=4.01,95%CI:1.28-12.58,P=0.017)were predictive of LV dysfunction.Altered sensorium(OR=4.96,95%CI:2.23-11.02,P<0.001),headache(OR=6.61,95%CI:1.46-29.92,P=0.014),HFNC(OR=7.03,95%CI:2.04-24.29,P=0.002),non-rebreathing mask usage(OR=2
Poovazhagi VaradarajanRitchie Sharon SolomonSeenivasan SubramaniRamesh SubramanianGomathy SrividyaElilarasi Raghunathan
靶向药物治疗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近期随访
2025年
目的 探讨肺动脉高压诊疗中心就诊的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特点并观察靶向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肺动脉高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收集了2016年1月至2021年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次住院的肺动脉高压患者124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病因、首发症状等;观察靶向药物治疗后总体疗效;总结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以女性患者为主[103例(83.1%)],发病中位年龄38.0(27.5, 51.0)岁。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85.0%)。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占比最高(49.2%)。>38岁组心功能较差且具有高的脑钠肽水平(P<0.05)。以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的两联治疗方案最为常见(88.0%),高危患者占比明显下降。结论 肺动脉高压患者以女性多见,年龄越大心功能越差,以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肺动脉高压多见,靶向药物治疗效果显著,1年生存率显著提高。心指数是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保护因素。
孙楠楠黄玮王诚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随访
基于ROS的自主跟随式医疗辅助机器人设计
2025年
随着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医疗行业对无接触跟随式机器人的需求不断增长。为提升跟随式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响应时间和跟随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ROS)并融合了交互式多模型算法(IMM)的设计方案。通过硬件部分设计和软件系统搭建,结合多个运动学模型来完成目标跟随。利用贝叶斯估计对模型进行实时更新,可提高系统对不确定环境的适应性和决策的准确性。
张茜郭博雨
关键词:交互式多模型算法
个性化随访干预结合艾灸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观察个性化随访干预结合艾灸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医院就诊的6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口服西药降压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性化随访干预结合艾灸干预。比较两组血压控制率、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率优于对照组,其治疗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随访干预结合艾灸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应用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更利于患者较好地控制血压水平,提高血压控制率。
廖蓉周红英桂小琪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艾灸血压控制
曲轴随动磨削的变角速度运动学建模
2025年
加工曲轴连杆颈等偏心圆零件广泛采用随动磨削方法,但恒角速度进给造成较大的磨削力波动,引起圆度误差和粗糙度等质量问题。为抑制磨削力波动研究磨削点运动和磨削力的关系,进而建立曲轴随动磨削变角速度运动模型,通过优化砂轮移动速度和连杆颈转速抑制磨削力波动,对所建模型进行了仿真并通过在Rexroth MTX数控系统台架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给定工艺参数和工件参数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砂轮移动和主轴转动的特定运动关系,实现变角速度对随动磨削过程磨削力波动的补偿,改善随动磨削平稳性及磨削表面质量。
刘乃羽张为民张欣哲何剑喜薛峰
关键词:曲轴连杆颈运动学建模磨削力
基于本体的生殖医学随访知识库构建研究
2025年
本文以生殖医学专科随访相关的专科指南、专家共识和专业书籍内容作为知识范畴,结合临床实际随访流程,使用本体构建工具protégé5.5构建生殖医学随访知识库,从而将静态文本形式的专科随访相关的医学知识转换成可查询、可推理的知识库,并建立关于生殖随访知识相关概念、属性及其关系的检索模型。通过生殖随访知识库的构建,帮助医护人员快捷识别及精准定位患者的知识需求、并给予标准化、专业化、个体化的宣教建议,旨在为辅助生殖全过程或妇产科等更多领域推广循证支持下的知识库建立提供参考及借鉴。
霍然周金阳黄林芬李爱芳刘畅
关键词:辅助生殖技术知识库随访
高危儿随访依从性调查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影响高危儿随访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高危儿随访管理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19年—2021年在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建立档案的高危儿完整资料675份,分析影响随访依从性的因素。结果随访依从性好的高危儿占49.6%(335/675)。在本地居住、高危因素较多、母亲受教育程度较高、养育人为父母同时有他人、对医疗机构信任、相关知识获取途径为医疗机构的高危儿随访依从性较高(P均<0.05)。结论通过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增强家长的保健意识;同时加强卫生保健人员尤其是基层保健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能力,并提供方便可及的保健服务,从而提高高危儿的随访依从性,促进其健康发展。
张瑞芳刘蕊杜晓娟范果叶
关键词:高危儿影响因素

相关作者

梁国标
作品数:311被引量:858H指数:13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内治疗 颅内动脉瘤 显微手术治疗 颅内 动脉瘤
高旭
作品数:82被引量:293H指数:10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内治疗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颅内 脑动静脉畸形
李志清
作品数:112被引量:31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内治疗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颅内 栓塞
仓彦
作品数:22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踝臂指数 心因性 下肢外周动脉病 冠心病 FOLLOW-UP
徐亚伟
作品数:411被引量:1,628H指数:17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疾病 左心耳 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