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33篇“ 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文章
- 恩替卡韦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
- 【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国家;尽管乙肝疫苗的广泛使用显著减少了新发病例的数量,然而,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目前全球至少2.96亿人感染了HBV。根据Polari...
- 代恒毅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恩替卡韦抗病毒疗效
- 乙型肝炎病毒前基因组RNA评估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对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疗效,并观察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前基因组RNA(pgRNA)水平、评估其疗效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东莞广济医院收治的确诊为HBeAg阳性的78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ETV治疗12个月后HBeAg是否获得完全应答分为获得组(35例)和未获得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ETV治疗12个月,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清HBV pgRNA水平及谷丙转氨酶(ALT)各时间点动态变化,并探讨ETV治疗后患者获得应答情况与HBV pgRNA水平及AL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6、12个月的血清HBV pgRNA水平显著低于入组时,且获得组低于未获得组(P<0.05);血清HBV pgRNA水平与获得完全应答呈负相关(P<0.05)。两组患者治疗3、6、12个月的ALT水平显著低于入组时,且获得组低于未获得组(P<0.05);ALT水平与获得完全应答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HBV pgRNA、ALT水平与HBeAg阳性CHB患者ETV的疗效具有相关性,可用于评估疗效。
- 徐国球李平生吴细妹
- 关键词:恩替卡韦乙型肝炎E抗原慢性乙型肝炎
- 艾米替诺福韦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艾米替诺福韦在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21年6~8月就诊于我院的82例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富马酸替诺福韦酯治疗,试验组给予艾米替诺福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能相关指标、肝纤维化相关指标和不良反应,并分析患者停药24周的临床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2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GGT、Tbil、Ⅳ-C、PC-Ⅲ、LN、HA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低于对照组的31.71%(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临床复发率为14.63%,对照组患者为34.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84,P=0.036)。结论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艾米替诺福韦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且药物安全性良好,有利于患者短期预后。
- 王明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抗原阳性
- 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 2023年
-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单药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本院门诊治疗的8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单独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恢复情况、抗病毒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4%,高于对照组的8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TBiL、ALT、AS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ALB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TBiL、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乙肝病毒载量(HBV-DNA)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病毒学突破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南云郑林陈亮
- 关键词:恩替卡韦长效干扰素HBEAG慢性乙型肝炎
- 不同药物联合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 2022年
- 研究临床上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e抗原(HBeAg)阳性条件下联合不同药物的治疗作用。方法 试验共60例病例,疾病名称均为HBeAg阳性+CHB,均在2021.10~2022.05内完成治疗,试验前按排号将例病例均分为2组(30例/组),甲乙组分别对应单双号。甲组药物类型为单一聚乙二醇(PEG)干扰素(IFN)α-2a,乙组药物类型为PEG-IFNα-2a联合替诺福韦酯 (TDF)。比对指标涉及血清指标、副作用类型及占比、疗效总占比及预后满意率等。结果 疗程完毕对ALT指标、HBeAg水平、HBV-DNA水平等展开对照处理,统计结论中乙组各指标值为更优项(P<0.05)。疗程完毕对副作用率展开对照处理,统计结论中乙组指标总占比为更优项(P<0.05)。疗程完毕对疗效总占比展开对照处理,统计结论中乙组指标占比为更优项(P<0.05)。疗程完毕对预后满意率展开对照处理,统计结论中乙组指标总占比为更优项(P<0.05)。结论 临床上CHB患者HBeAg阳性条件下联合PEG-IFNα-2a+TDF的疗效更优,可对肝功予以改善,对HBV复制和病情进展加以抑制,副作用少,用药安全,患者满意,有深入研究的意义。
- 徐晓丹郑静孙艳凤徐晓宁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不同药物E抗原阳性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许昌市人民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96例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肝功能、炎症因子、乙型肝炎标志物及病毒水平、T细胞亚群。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较对照组(66.67%)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水平低于对照组,白蛋白(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介素(IL)-6、IL-10、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效果较好,可有效清除乙型肝炎病毒,促进肝功能恢复,抑制炎症反应,调节患者免疫功能。
- 张霞李俊红袁方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E抗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阿德福韦酯
- 不同药物联合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 2020年
- 目的研究替诺福韦酯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治疗e抗原阳性CHB患者11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观察组58例采用替诺福韦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统计对比两组HBeAg血清学转换、HBsAg血清学转换、HBV DNA转阴、ALT复常等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HBV DNA转阴、ALT复常、HBeAg、HBsAg血清学转换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24%(10/58)与对照组12.07%(7/5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诺福韦酯、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治疗e抗原阳性CHB患者,可提升HBV DNA转阴率及ALT复常情况,改善HBeAg血清学转换,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 李国涛臧珂殷荣坤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替诺福韦酯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 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分别联合长效干扰素在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患者来自濮阳市人民医院,就诊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数量为90例,按照1:1比例分组,观察组45例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对照组45例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长效干扰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和甲胎蛋白(AF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S–CH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更为明显,总体效果优于阿德福韦酯联合长效干扰素方案,可作为首选治疗药物组合。
- 王震
- 关键词: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长效干扰素
- 恩替卡韦联合逍遥散加减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恩替卡韦联合逍遥散加减治疗e抗原阳性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性、安全性,评估其临床疗效,以便为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疾病提供诊疗依据,提高诊治疾病的有效率,扩大其使用率。 材料与方法: 通过...
- 王叶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逍遥散加减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胸腺肽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治疗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治疗,研究组采用胸腺肽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治疗。统计两组治疗3、6个月HbeAg转阴率、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复常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肝纤维化指标[血浆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水平、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4+、CD3+、CD8+)]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研究组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AS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血清HA、Ⅳ-C、PC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CD4+、CD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治疗能改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有效清除HBV-DNA,抑制肝纤维化进程。
- 史赞
- 关键词:胸腺肽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