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74篇“ DNA条形码技术“的相关文章
DNA条形码技术被引量:25
2012年
DNA条形码是一种利用短的DNA序列对物种进行鉴定的技术。文中简略介绍了DNA条形码的背景知识和原理,举例说明其在物种分类、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广泛应用研究,并讨论了该技术在生物分类应用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马英鲁亮
关键词:DNA条形码物种鉴定
DNA条形码技术融入普通昆虫学实验教学
2024年
为了提升普通昆虫学实验教学质量,以DNA条形码技术为例,尝试将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与普通昆虫学实验教学进行融合。介绍了植物保护专业学生掌握DNA条形码技术的必要性,分析了在普通昆虫学实验教学中开展DNA条形码实验的可行性,在样品保存、DNA提取、PCR扩增、电泳检测、测序和分析等方面优化了以COI基因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开展分子鉴定的具体流程,设计了开展DNA条形码专题实验或者将其与传统分类实验结合的实施和考核方案。DNA条形码技术的融入改变了普通昆虫学实验传统教学模式,也为探索创新性实验教学提供了思路。
康泽辉孙丽娟郑桂玲张晓
关键词:普通昆虫学课程改革
DNA条形码技术在蛇类鉴别中的应用
2024年
从NCBI中GenBank数据库下载蛇类细胞色素b基因(Cytb)序列7329条,以MT765098.1序列为标准进行对比和修剪,获得蛇类Cytb序列4665条。对蛇类Cytb序列进行核苷酸饱和度、遗传多样性、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计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基于Kimura–2–Parameter模型,蛇类平均种内遗传距离为3.3%,普遍小于6.7%,而平均种间遗传距离为19.96%,普遍高于9.3%,说明蛇类物种间遗传距离存在较大差异。根据蛇类物种间遗传距离,识别出蛇类23个物种的亚种,Pareas和Hydrophis属物种含有复合体,Atractus dunni、A.iridescen和A.occidentali互为姐妹物种。
李晓冰方来杉陈洪博陈洪博尹会方林秀娇尹会方
关键词:细胞色素B基因DNA条形码
DNA条形码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4年
DNA条形码技术是一种有效、实用的分子鉴定手段,能有效弥补传统鉴定方法在中药鉴定方面的不足,与色谱、代谢组学等结合,科学地判断中药的真伪与品质优劣。现基于DNA条形码在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方面的应用现状作以综述,以期为中药的鉴定研究和质量评价提供思路。
崔俊丽侯林
关键词:DNA条形码分子鉴定中药饮片中成药
DNA条形码技术在桃蚜寄生蜂鉴定上的应用
2024年
桃蚜(Myzus persicae)是桃树上最重要的害虫之一,为明确其寄生性天敌的物种多样性,该研究对江苏沿海地区桃园内桃蚜僵蚜进行采集,待僵蚜中寄生蜂成虫羽化后采用形态学和DNA条形码的方法相结合进行鉴定。目前调查共发现该地区桃蚜寄生蜂有2科5种,分别为蚜小蜂科(Aphelinidae)的短矩蚜小蜂(Aphelinus abdominalis)和褐带蚜小蜂(Aphelinus maculatus);茧蜂科(Braconidae)的细长径蚜茧蜂(Lipolexis gracilis)、棉蚜茧蜂(Binodoxys communis)和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该研究提取了5种寄生蜂的COI基因,通过构建进化树的方法,发现分子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证明了DNA条形码技术在鉴定寄生蜂这类小型昆虫中的准确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孙星星陈永成王凡蒋颖洁王凯王凯高波高波李红阳顾慧玲
关键词:DNA条形码寄生蜂COI基因生物防治桃蚜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大亚湾春季鱼卵种类组成研究
2024年
为了解大亚湾海域鱼类早期资源的空间分布和种类组成,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该区域鱼卵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于2022年4月在大亚湾的14个站点进行了采样调查,采用线粒体DNA的CO I(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片段作为分子标记,利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定了大亚湾海域春季的鱼卵种类。结果发现,大亚湾春季鱼卵种类共36种,隶属于7目16科26属,其中31种鉴定到种,有3种鉴定到属,2种鉴定到科。鱼卵的平均密度为10.12 ind/m3,密度最大的站点(37.3ind/m3)为S7。鱼卵的优势种(优势度≥0.02)为项斑项鲾(Nuchequulanuchalis)、十棘银鲈(Gerres decacanthus)、克氏副叶鲹(Alepes kleinii)、岛屿侧带小公鱼(Stolephorus insularis)、中颌棱鳀(Thryssa mystax)、叶鲱(Escualosathoracata)、黄斑光胸鲾(Photopectoralisbindus)。环境因子分析表明,本研究中环境因子与优势种鱼卵分布无强相关性,主要是由于优势种鱼卵种类是广温广盐性鱼类,对海域环境适应性很强。结果显示,大亚湾海域是多种鱼类的产卵场,但鱼卵种类仍然以小型化和低值化为主,应进一步加强对大亚湾渔业资源的保护,恢复其鱼类优良种质资源场的功能。
胡凯李敏张帅蒋佩文蔡研聪陈作志徐姗楠
关键词:DNA条形码鱼卵
DNA条形码技术在乌头属植物鉴别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乌头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但市场上乌头属植物药材品种混乱,伪品、相似品过多,存在鱼目混珠现象,严重影响了乌头药材的疗效与安全。因此,正确识别乌头属植物十分重要。乌头属植物传统的鉴别方法(比如基源鉴定等)存在主观性强、对专业人员依赖性高等缺陷。随着DNA条形码技术的发展,其在乌头属植物鉴别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对当前DNA条形码技术在乌头属植物鉴别中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为促进乌头属植物的鉴定技术与方法的进一步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王金换吴婷巩京慧
关键词:DNA条形码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佛手及其近缘种的鉴定研究
2024年
目的从常用DNA条形码序列中筛选合适的序列对佛手及其近缘种进行鉴定,并对其亲缘关系进行简单探讨。方法分别采用4对通用引物对佛手和枸橼样品的ITS2、psbA-trnH、matK、rbcL序列进行PCR扩增,再从GenBank和BOLD数据库下载相似度高的DNA序列。采用MEGA-X软件对所有序列进行比对分析,计算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同时利用ITS2数据库预测各样本的ITS2二级结构,比较各样本间ITS2序列二级结构的差异。结果佛手和枸橼遗传差异小,系统发育树常聚为一支,二级结构也基本一致,4个序列均不能将两者区分;matK序列对佛手的鉴别能力优于其他3个序列;psbA-trnH序列在佛手和其他亲缘关系较远的柑橘属物种间表现出较高的种间差异。结论matK序列和psbA-trnH序列可鉴别佛手与其遗传距离较远的近缘种,佛手和枸橼亲缘关系最近,还需筛选其他DNA片段对二者进行鉴别。
袁春红朱敏凤林海霞
关键词:佛手DNA条形码近缘种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神农架国家公园川金丝猴食性研究
2024年
川金丝猴湖北亚种(Rhinopithecus roxellana hubeiensis)是种群数量最少的川金丝猴(R.roxellana)亚种,评估其食物组成及季节变化有助于了解其觅食策略和同域分布物种间的竞争关系,对物种保护及栖息地恢复等具有重要意义。分别于2023年冬季(2月)、春季(5月)和秋季(10月)在神农架国家公园采集金丝猴新鲜粪便样品,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分析了粪便中的食源植物及其季节变化。研究共鉴别出127种金丝猴食源植物,分属于110个属62个科,科水平上相对序列丰度最高的为蔷薇科(Rosaceae),属水平上相对序列丰度最高的为花楸属(Sorbus),种水平上相对序列丰度最高的是地海椒(Archiphysalis sinensis)。在不同季节食物组成中,冬季有56种,春季有76种,秋季有70种,其中春季偏好的食物为花楸属植物(Sorbus sp.)(27.34%)植物和藤山柳(Clematoclethra scandens)(16.56%);秋季偏好的食物为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22.12%)和花楸属植物(16.52%);冬季偏好的食物为地海椒(33.49%)和花楸属植物(28.13%)。3个季节的共有食物有20种,冬季的特有食物有16种,春季有29种,秋季有27种。冬季特有食物有地海椒等,春季特有食物有菱叶茴芹(Pimpinella rhomboidea)等,秋季特有食物有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等。春季和秋季之间的重叠食物种类最多有35种,春季和冬季的重叠食物种类有32种而冬季和秋季重叠食物种类最少仅有28种。不同季节食物多样性指数存在差异,冬季食物多样性指数最低,秋季较高,春季最高。食物多样性的季节变化与神农架植被物候特性一致。研究结果揭示了神农架川金丝猴的食物组成和季节变化,以及DNA条形码技术在食性研究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为川金丝猴的种群繁育和保护管理等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程铭昊李劲张溢丛微张宇蒋军黄天鹏梅玉娇李书航张于光
关键词:食性分析DNA条形码川金丝猴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徐闻角尾海域夏、秋季仔稚鱼鉴定研究
2024年
采用DNA条形码技术的标准COⅠ基因片段作为DNA条形码,对徐闻角尾珊瑚礁海域夏、秋季仔稚鱼进行分子鉴定,并探讨其在鱼类早期阶段物种鉴定的适用性。本研究共获得199条仔稚鱼样品COⅠ序列,其中有69个序列鉴定到种水平、110个序列鉴定到目、科、属水平。本研究共成功鉴定了32个类群,隶属6目19科20属,其中17个类群鉴定到种的水平,5个类群鉴定到属的水平,9个类群鉴定到科的水平,1个类群鉴定到目的水平,另有9个类群未能鉴定。在科级水平上,虾虎鱼科种类和数量最多,种类数占比为17.07%,数量占比为31.16%;其次为鲾科,种类数占比为7.31%,数量占比为8.04%。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依据DNA条形码技术鉴定徐闻珊瑚礁海域的仔稚鱼,鉴定到种的水平比例偏低,成鱼DNA条形码序列的缺乏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亟需构建本海域分布的鱼类DNA条形码数据库,并结合传统形态学方法,以便更加准确地鉴定仔稚鱼物种。
王思进王锦润陈妍颖侯刚
关键词:仔稚鱼DNA条形码物种鉴定珊瑚礁

相关作者

石林春
作品数:87被引量:929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DNA条形码 ITS2 混伪品 中药材 分子鉴定
鲁亮
作品数:161被引量:1,032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DNA条形码 恙虫病 小型兽类 巴尔通体 鼠类
马英
作品数:78被引量:236H指数:7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鼠疫 蜱螨亚纲 小型兽类 DNA条形码技术 寄生蚤
刘金欣
作品数:58被引量:445H指数:13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
研究主题:DNA条形码 中药资源 种子 混伪品 中药材
李海龙
作品数:51被引量:175H指数:7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鼠疫 小型兽类 DNA条形码技术 疗效 家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