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7篇“ DIQUAT“的相关文章
Vascular endothelium,a promising target for effectively treating fulminant diquat intoxication?
2024年
Following the withdrawal of paraquat,diquat(DQ)has emerged as the predominant herbicide.When people come into contact with or ingest DQ,may lead to poisoning and potentially fatal outcomes.Reports suggest that the mortality of DQ poisoning can be as high as 50%.DQ poisoning can be categorized as mild,moderate to severe or fulminant.In cases of fulminant poisoning,victims often succumb to multiple organ failure within 48 h.This present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in the clinical management.Scholars have discovered that oxidative stress,inflammatory injury,and cell apoptosis play crucial roles in the DQ poisoning.However,the underlying connection of the extensive organ damage remains unknown.The abnormal function and activity of endothelial cells(EC)should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issue damage caused by DQ due to rich microcirculation and high sensitivity to perfusion in the vulnerable organs.However,reports on DQ-induced EC injury is rare.We made a preliminary discovery-the presence of severe vascular endothelial damage in the kidneys and lungs affected by DQ.Therefore,we hypothesize that DQ poisoning may be attributed to EC damage,ultimately resulting in multiple organ failure.
Xiang-Ying CenYi ChenYong-An XuGuang-Yao Zhong
敌草快中毒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2024年
随着除草剂敌草快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临床敌草快中毒病例也逐渐增加。敌草快中毒机制可能涉及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免疫毒性等,可导致人体多器官功能障碍。由于目前尚无特效敌草快中毒的解毒药,敌草快中毒后患者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目前临床敌草快中毒的治疗重点在于减少毒物在人体内部的吸收、加快毒物的清除,而线粒体自噬靶向抗氧化剂及免疫抑制剂有望成为新的敌草快中毒治疗方案。未来,深入研究敌草快中毒的机制及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为敌草快中毒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姚景襦张骁慧马敏青张金英
关键词:毒性机制中毒治疗
槲皮素抑制铁死亡对敌草快中毒急性肾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2024年
敌草快(Diquat,DQ)是一种高肾毒性联吡啶除草剂,进入人体内后,迅速刺激机体产生大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导致氧化应激损伤、脂质过氧化等,诱发铁死亡,造成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槲皮素(Quercetin,QCT)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铁螯合和直接清除ROS的能力,是很强的抗氧化剂和天然的铁螯合剂。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研究,深入阐述QCT通过抑制铁死亡对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为DQ中毒导致的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治疗寻找新途径。
魏学婷李铁刚曹宁
关键词:槲皮素急性肾损伤
敌草快混合百草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2024年
目的分析敌草快混合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急救方案与护理措施,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3例敌草快混合百草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收集临床资料,比较不同预后两组患者器官功能受损情况,以及使用血液灌流(HP)比例、使用灌流器平均数、血液净化比例、平均血液净化时间和HP串联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比例的差异.结果53例敌草快混合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男性27例(50.94%),女性26例(49.06%);年龄14~86岁,平均(38.13±19.68)岁.52例为自行口服中毒,1例为误服.检测出的敌草快血药浓度57.38~119762.00μg/L,百草枯血药浓度60.12~71244.89μg/L.40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其中38例最终进展为多器官衰竭,以消化道、肾脏、肝脏等靶器官损伤为主;经积极救治和护理后,13例(24.53%)患者两种药物血药浓度均下降至<50μg/L,最终好转出院,住院4~34 d;32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随访后确认死亡,住院1~4 d;8例患者院内死亡,住院1~3 d,共死亡40例(75.47%).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患者神经系统、肾脏、呼吸系统、肝脏损伤率均明显升高[神经系统:90.00%(36/40)比15.38%(2/13),肾脏:95.00%(38/40)比69.23%(9/13),呼吸系统:97.50%(39/40)比30.77%(4/13),肝脏损伤:85.00%(34/40)比46.15%(6/13),均P<0.05];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使用灌流器平均数、平均血液净化时间均明显降低[使用灌流器平均数(个):4.35±2.42比6.62±1.17,平均血液净化时间(d):1.53±1.09比5.23±3.90,均P<0.05].结论敌草快混合百草枯中毒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实施系统性治疗的同时给予个体化、动态化护理支持,密切观察受累器官系统的表现与检验指标,优化死亡高峰期流程,以期降低敌草快混合百草枯患者病死率.
黄明榕唐亚慧吴莉娜陈潇荣吴斌卢中秋胡颖颖
关键词:中毒百草枯混合中毒护理
国家早期预警评分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对急诊科敌草快中毒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EWS)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对急诊科敌草快中毒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6月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敌草快中毒患者9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后30 d内预后情况分为痊愈组(n=68)和死亡组(n=25)。比较两组一般资料、NEWS分级、APACHEⅡ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取NEWS和APACHEⅡ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UC),分析二者对敌草快中毒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组中毒剂量、NEWS分级和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EWS、APACHEⅡ评分对急性敌草快中毒患者预后均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AUC>0.7,P<0.001),且二者联合的AUC最大。结论:NEWS和APACHEⅡ评分对敌草快中毒患者预后均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联合两种评分系统有助于提高评估准确度。
梁玉鹃曾润生
关键词:预后
竹叶黄酮对敌草快应激大鼠肝脏损伤、抗氧化功能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024年
旨在以大鼠为模型,研究竹叶黄酮(Bamboo leaf flavonoids,BLF)对敌草快(Diquat,DQ)应激动物肝脏损伤、抗氧化功能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32只5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将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1000mg/kg竹叶黄酮添加组(BLF)、DQ应激组(DQ)、1000mg/kg竹叶黄酮+DQ应激组(BLF-DQ)。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DQ组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水平显著减少(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同时,肝脏血红素氧合酶-1(HO-1)、GPX、CAT、SOD1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灌胃1000mg/kg BLF组大鼠血清AST和谷丙转氨酶(ALT)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T-AOC、GPX、CAT和SOD水平显著增强(P<0.05),肝脏HO-1、GPX、CAT、SOD1、Nrf2和醌氧化还原酶1(NQO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DQ组相比,灌胃1000mg/kg BLF大鼠肝脏指数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AST和ALT含量显著减少(P<0.05),同时肝脏中CAT、GPX、T-AOC水平显著增加(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HO-1、GPX、CAT、SOD1和Nrf2的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结果表明,BLF能够缓解DQ应激引起的大鼠肝脏损伤,改善肝脏抗氧化功能抑制状态,激活Nrf2信号通路和PINK/Parkin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表达。
吴超卢姝婉史雪艳杨彩梅曾新福张瑞强刘金松
关键词:肝脏损伤竹叶黄酮抗氧化功能
急性敌草快中毒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敌草快中毒(acute diquat poisoning,ADQP)患者近期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州市职业病防治医院2015年8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ADQ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中毒后30 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来院后首次实验室检查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认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指标对ADQP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9例ADQP患者,其中存活组40例,死亡组39例。存活组和死亡组的年龄、中毒剂量、白细胞计数、谷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肌酐、血尿素、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毒剂量(OR=1.018,95%CI:1.001~1.035,P=0.033)、血肌酐(OR=1.049,95%CI:1.005~1.095,P=0.028)、SII(OR=1.001,95%CI:1.000~1.002,P=0.029)是影响ADQP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中毒剂量、血肌酐、SII三者联合的曲线下面积为0.968,敏感度为0.949,特异度为0.900,均较优于单独指标预测。结论敌草快中毒剂量、血肌酐、SII是影响ADQP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检测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判断ADQP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
谢梓萌田质光赵宁军燕宪亮
关键词:预后肌酐
敌草快诱导肉鸡氧化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2024年
旨在建立敌草快诱导的肉鸡氧化损伤模型,并初步揭示其分子机制。将160只1日龄肉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低剂量组(T1)、中剂量组(T2)和高剂量组(T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在第16日龄(第一阶段)时,每个重复抽取5只鸡,第37日龄(第二阶段)时抽取剩余5只鸡,称取肉鸡体重,计算每组平均体重,腹腔注射敌草快。T1、T2和T3组分别腹腔注射5、10、20 mg·kg^(-1)的敌草快,对照组注射相应剂量的生理盐水。两次注射后的当天和第5天,每个重复抽取2只,采血并取样。结果表明:两次注射敌草快后,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肉鸡精神沉郁、饮食减少,T3组注射后6 h有2只鸡出现死亡,注射后72 h和96 h试验组肉鸡体重均极显著降低(P<0.01);2)T2和T3组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均极显著(P<0.01)升高;3)T2和T3组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极显著降低(P<0.01),丙二醛(MDA)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第二阶段T3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4)试验组各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5)试验组出现炎性细胞浸润,部分肝细胞空泡样变,细胞质疏松明显,且各肠段绒毛脱落较为严重;组织学评分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2组与T3组肝脏和小肠评分均极显著升高(P<0.01),除第二阶段十二指肠评分外,T1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6)各试验组肉鸡肝脏和空肠中ZO-1和OCLDN 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7)肝脏中T2组HO-1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T1组(P<0.05);空肠中T2组和T3组Nrf2和HO-1 mRNA表达量较T1组均极显著降低(P<0.01)。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建立敌草快诱导的肉鸡氧化损伤模型,且以10 mg·kg^(-1)的注射剂量为建立氧化损伤模型最为适宜,同时发现敌草快可能通过Nrf2/HO-1信号通路来诱导炎症相关因子生成且抑制抗�
胡月伊婷乔家运李玉鹏李海花
关键词:炎症反应
敌草快中毒神经系统损伤机制及影像学表现——附2例中毒病例
2024年
敌草快(diquat,DQ)中毒引起的神经系统损伤在临床较为常见。影像学资料表明,神经系统损伤主要发生于脑干。因中毒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无特效解毒剂。本文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例DQ中毒所致神经损伤病例,结合DQ中毒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DQ中毒神经系统损伤机制和影像学特点,为DQ中毒机制研究提供新的途径,为制定DQ中毒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崔瑾吴晓玲张博泉
关键词:中毒神经损伤影像学表现
敌草快中毒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被引量:1
2024年
敌草快(diquat,DQ)是一种非选择性、落叶型除草剂,其中毒往往引起肝肾功能损伤,而对肺的损伤较为轻微。目前国内外对于DQ中毒的报道多集中在肝肾损伤,而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肺部损伤的报道较少。本文回顾分析了2例成分明确标注为敌草快中毒的病例,均表现出ARDS,且在出现ARDS时病情急剧进展,虽经积极救治,最终患者均死亡。
王猛张曦木
关键词:中毒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相关作者

余冰
作品数:538被引量:2,257H指数:24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动物抗病营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断奶仔猪 仔猪 饲粮 基因表达 肉品质
陈代文
作品数:900被引量:4,583H指数:31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
研究主题:仔猪 断奶仔猪 饲粮 生长猪 基因表达
郑萍
作品数:228被引量:917H指数:17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
研究主题:断奶仔猪 仔猪 肉品质 饲粮 肠道健康
李驰
作品数:7被引量:23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育肥猪 季节性 冷刺激 采食行为 氧化应激
徐静
作品数:22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氧化应激 茶多酚 SA215 模型构建 猪细小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