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96篇“ CYCLIND1基因“的相关文章
JMJD3与CyclinD1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Jumonji结构域包含蛋白3(JMJD3)与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2112月该院肿瘤科收治的80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取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JMJD3和CyclinD1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JMJD3和CyclinD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JMJD3阳性率分别为48.75%、17.50%,CyclinD1阳性率分别为60.00%、20.00%,喉鳞状细胞癌组织JMJD3和CyclinD1的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吸烟史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JMJD3和CyclinD1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声门型、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为Ⅲ~Ⅳ期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JMJD3与CyclinD1阳性率更高;癌组织JMJD3与CyclinD1表达呈正相关(r=0.661,P<0.05)。结论JMJD3和CyclinD1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均呈过度表达,并且二者呈正相关,说明与癌细胞的病情进展、侵袭性、恶性程度有关,在癌细胞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刘玉娟郭明艳
关键词:喉鳞状细胞癌细胞周期素D1
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上皮组织中P53、CyclinD1基因表达的关系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P53、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基因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宫颈上皮组织中表达情况,并分析P53、CyclinD1与HR-HPV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本院完成宫颈活检的100例宫颈上皮组织标本的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根据病变程度分为子宫颈癌组(n=47)、宫颈上皮内瘤变组(n=27)及正常组(n=26)。比较三组P53、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HR-HPV阳性检出率,分析P53、CyclinD1与HR-HPV的关系。结果:子宫颈癌组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P53、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率、HR-HPV阳性检出率均高于正常组,且子宫颈癌组中P53、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率、HR-HPV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P<0.05)。HR-HPV阳性宫颈上皮组织中P53、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HR-HPV阴性的宫颈上皮组织(P<0.05)。HR-HPV感染与宫颈上皮组织中P53、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均呈正相关(τ=0.459、0.565,P<0.05)。结论:HR-HPV感染与宫颈上皮组织中P53、CyclinD1基因阳性表达存在一定联系。
欧阳良良袁育珺汪红
关键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P53细胞周期蛋白D1
火针调控脊髓损伤后神经干细胞Ngn1、CyclinD1基因表达的离体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观察火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干细胞Ngn1和Cyclin D1基因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5只)、假手术组(5只),剩余大鼠按照1天、3天、7天、10天、14天时间点随机分为模型组、火针组,每组5只;采用改良的Allen’s法对模型组和火针组造模,相应时间点取大鼠腹主动脉血清置于神经干细胞培养皿中培养72 h,通过RT-PCR技术检测目的基因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1天时模型组和火针组Ngn1基因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天、10天时火针组Ngn1基因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1天时模型组和火针组Cyclin D1基因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天、7天、10天时火针组Cyclin D1基因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可调控脊髓损伤神经干细胞Ngn1和Cyclin D1基因表达。
徐家淳赵志恒程素利王雪焦召华蔡志敏周震刘保红李岩
关键词:火针脊髓损伤CYCLIND1神经干细胞
氟化钠对人成骨细胞CyclinD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转录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构建人原代成骨细胞氟中毒模型,检测不同剂量氟化钠对人成骨细胞中CyclinD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从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的表观遗传学角度探索氟中毒发生机制。方法在知情同意原则下,收集贵州航空工业集团贵阳医院骨科外伤手术健康人(车祸)髂骨或股骨松质骨。采用酶消化法分离人原代成骨细胞,以碱性磷酸酶及钙化结节染色进行细胞鉴定;以0、125、250、500及1 000μmol/L氟化钠处理细胞72 h。以硫化测序PCR法(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检测CyclinD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以实时荧光定量PCR(QT-PCR)检测CyclinD1基因转录mRNA相对表达量;以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检测CyclinD1蛋白表达。结果分别以0、125、250、500及1 000μmol/L氟化钠处理细胞72 h后,CyclinD1基因启动子区未检测到甲基化;CyclinD1基因mRNA转录相对表达量在0、125、250、500及1 000μmol/L Na F剂量组分别为0.414±0.093、0.742±0.089、0.796±0.122、1.114±0.260、1.140±0.171,NaF剂量组均高于对照组(F=18.89,P<0.05)。CyclinD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04±0.014、0.395±0.020、0.511±0.042、0.565±0.028、0.719±0.047,NaF剂量组均高于对照组(F=71.80,P<0.05)。CyclinD1基因转录mRNA及其蛋白表达随氟化钠剂量的升高均相应上升(P<0.05)。结论氟化钠上调人成骨细胞中CyclinD1基因转录与表达,是氟致人成骨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周期时相分布发生改变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但未观察到CyclinD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参与其表达上调过程。
严威敏廖玉丹罗鹏潘雪莉
关键词:人成骨细胞CYCLIND1基因
姜黄素对结肠癌HT-29细胞生长增殖、细胞周期分布及CyclinD1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生长增殖、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对数生长的人结肠癌HT-29细胞,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1640培养基进行培养。选取24、48、72h时间节点,观察细胞生长的形态学差异。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姜黄素对HT-29细胞的生存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加入姜黄素前后HT-29细胞的周期分布改变,并对药物处理前后的CyclinD1基因表达进行检测比较。结果在加入姜黄素稀释液后,HT-29细胞生长明显变慢,形状由饱满变得细长,脱壁增多。MTT提示姜黄素能明显抑制HT-29细胞生长,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显示姜黄素能诱导明显的G0/G1期阻滞,24、48、72h时G1期比例分别为38.2%、44.6%、49.3%,相对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发现姜黄素能明显降低HT-29细胞中的CyclinD1基因表达,并随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更强。结论姜黄素能明显抑制人结肠癌HT-29细胞细胞周期CyclinD1基因表达,并诱导细胞G1期阻滞。
方丽周进谢华姚文秀周行魏阳王理扬
关键词:姜黄素HT-29CYCLIND1
Rb、p16和cyclinD1基因在早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Rb、p16和cyclin D1基因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Rb、p16和cyclin D1基因在22例早期胃癌、23例异型增生和1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cyclin D1胃癌早期的过表达率高于正常胃黏膜(P<0.05);Rb与p16胃癌早期的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正常胃黏膜(P<0.05)。结论 Rb、p16和cyclin D1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他们的变化是胃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CDK4/cyclin D1/p16/Rb途经在胃癌的早期发生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刘卫梅
关键词:RBP16CYCLIND1早期胃癌
CyclinD1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和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针对小鼠cyclinD1基因构建质粒并进行慢病毒包装,转染小鼠神经干细胞,检测其表达水平。方法:根据cyclinD1基因信息,采用DNA重组技术将Nestin promoter-Ccnd1基因插入plenti6慢病毒表达载体,重组获得慢病毒载体plenti-D1;经测序鉴定后,转染293T细胞生产病毒液,并检测病毒滴度。设立空白对照组、阴性病毒对照组及过表达慢病毒感染组。将病毒转染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经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析转染前后3组cyclinD1表达情况,MTT法检测不同MOI值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测序结果证实cyclinD1基因正确插入载体中,成功构建小鼠cyclinD1基因过表达载体。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过表达慢病毒感染组cyclinD1 mRNA较其他2组明显升高;Western Blot鉴定cyclinD1蛋白表达成功。plenti-D1的MOI值为10、20、50时均明显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结论:cyclinD1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能感染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外源基因稳定表达。cyclinD1基因过表达能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
马俊芳崔博沈东超崔丽英
关键词:CYCLIND1过表达神经干细胞
A型肉毒毒素对增生性瘢痕中TGF-β1和cyclinD1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对增生性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中TGF-β1和cyclinD1表达的影响。方法:组织块法培养增生性瘢痕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的成纤维细胞,用不同浓度的BTXA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检测MTT值;利用RT-PCR分析用药前后TGF-β1和cyclinD1m RNA表达的变化及其他们的相关性。结果:BTXA在体外能明显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TGF-β1和cyclinD1m RNA的表达。结论:BTXA对增生性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BTXA能抑制TGF-β1和cyclinD1m RNA的表达有关;同时在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过程中,TGF-β1和cyclinD1m RNA的表达并无相关性。
武凤莲朱东来王嘉欣汤云阳王连英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增生性瘢痕
脑胶质瘤中P16、CyclinD1基因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脑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难以根治性手术切除,即使术后辅以放、化等治疗,患者预后仍然很差。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最重要的恶性肿瘤治疗手段,在胶质瘤治疗中,通过研究与胶质瘤发生相关...
张倩
关键词:脑胶质瘤细胞周期蛋白D1P16基因病理特征预后判断
哈蟆油对雌性衰老大鼠子宫组织p21和cyclinD1基因表达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哈蟆油(OR)对D-半乳糖所致雌性衰老大鼠子宫组织细胞增殖调控因子p21和cyclin D1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OR延缓雌性大鼠生殖器官衰老机制。方法:SPF级SD雌性青年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D-gal组)、维生素E(VE组)、哈蟆油高剂量组(OR-H组)、中剂量组(OR-M组)、低剂量组(OR-L组),每组8只,D-半乳糖颈背部皮下注射42 d,建立亚急性衰老模型。另取雌性青年大鼠8只,同样部位每日注射生理盐水,作为空白组。第15天开始灌胃给药,给药时间28 d。给药结束后,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法检测衰老大鼠子宫组织p21和cyclin D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雌性衰老大鼠各组子宫组织q RT-PCR结果显示p21和cyclin D1基因表达相比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D-gal组p21基因表达与Normal组比较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OR各剂量组p21基因表达与D-gal组比较下降,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OR-L组作用较为明显。D-gal组cyclin D1基因表达与Normal组比较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OR各剂量组cyclin D1基因表达与D-gal组比较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表达随着OR剂量增加而升高。结论:OR可降低雌性衰老大鼠子宫组织细胞增殖负性调控因子p21基因表达,提高正性调控因子cyclin D1基因表达,促进衰老雌性大鼠子宫细胞增殖。OR延缓雌性生殖器官衰老作用可能通过调控子宫组织p21-cyclin D1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范青红姚晖郑红丽李晓莹黄志恩谢伟贤
关键词:哈蟆油衰老子宫D-半乳糖

相关作者

姚晖
作品数:127被引量:506H指数:13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补阳还五汤 哈蟆油 家兔 衰老大鼠 血小板活化因子
曹亚
作品数:255被引量:1,073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研究主题:鼻咽癌 EB病毒 肿瘤 潜伏膜蛋白1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
李春辉
作品数:166被引量:397H指数:8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胃癌 胃癌组织 肝纤维化 胃肿瘤 CYCLIND1
朱海波
作品数:3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CYCLIND1基因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病理学特征 EML4-ALK 肺肿瘤
范青红
作品数:9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黄芪桂枝五物汤 药品说明书 老年人用药 中老年人 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