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0篇“ CU含量“的相关文章
- Cu含量对Al-Cu-Li合金淬火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采用薄板叠层末端淬火的方法,通过强度测试、连续冷却转变(CCT)和时间-温度-转化率(TTT)曲线计算及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微观组织表征方法,研究了Cu含量(3.15%、3.63%和3.88%)对Al-Cu-Li合金淬火敏感性的影响,结合理论分析,从析出驱动力和形核位点的角度分析了Cu含量影响淬火敏感性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Cu含量的增加,晶格畸变能增加,Li的溶解度降低,淬火态合金中位错和残留第二相增多,含Li相的析出驱动力和非均匀形核位点增加,淬火沉淀相增多;随着临界冷却速率的增大,鼻尖温度孕育期缩短,强度残存率减小,Al-Cu-Li合金淬火敏感性提高。T8态合金强度受Cu含量和淬火速率共同作用,淬火速率较高时,主要受Cu含量的影响;淬火速率较低时,Cu含量的影响减小。
- 刘锦勋李红英杨惠钧林海涛郑子樵
- 关键词:AL-CU-LI合金CU含量淬火敏感性
- Cu含量对Al-Cu-Mg-Ag合金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 2024年
- Cu元素是Al-Cu-Mg-Ag合金的主要合金元素之一,对合金性能有重要影响。采用Cu元素质量分数分别为3.08%、3.39%、3.93%的3种Al-Cu-Mg-Ag合金,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常温拉伸力学性能测试和晶间腐蚀试验、电化学试验研究了Cu含量对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Cu含量增加,铸态Al-Cu-Mg-Ag合金的晶粒尺寸逐渐减小,T8态处理的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提高,延伸率略有下降,合金中Ω相的数量增加;随着Cu含量增加,合金耐腐蚀性能先提升后下降,w(Cu)=3.39%的合金耐腐蚀性能相对较好。
- 谭鸿乐罗兵辉向思贵欧阳祚琼
- 关键词:AL-CU-MG-AG合金CU含量Ω相晶间腐蚀
- Cu含量对Al-1Mg-0.6Si-xCu合金板材韧性及弯曲性能的影响
- 2024年
- 采用室温拉伸、Kahn撕裂以及弯曲实验,结合数字图像分析法和扫描透射电镜等手段,探究了Cu含量对Al-1Mg-0.6Si-xCu合金板材韧性及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含量的增加,合金的伸长率、均匀伸长率、均匀断裂能和单位面积裂纹形核功逐渐增加,合金的弯曲性能变好,均匀阶段韧性提升,而合金的失稳伸长率、失稳断裂能及单位面积裂纹扩展功下降,合金失稳阶段韧性变差。随着Cu含量的增加,Al-1Mg-0.6Si-xCu合金中强化相β″的密度增加,且在0.5-Cu合金中出现Q′相和L相,晶内析出相密度增加,使得合金在形变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增加;晶界析出相间距增加,从而提高合金的韧性及弯曲性能。
- 欧阳瑞丁赵磊蒋海春唐建国叶凌英刘胜胆张勇张勇胡西艳卢冯恺
- 关键词:AL-MG-SI-CU合金CU含量
- Cu含量对电弧熔丝增材制造Al-Cu合金高温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2024年
- 为研究Cu含量对电弧熔丝增材制造Al-Cu合金堆积体高温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对Al-Cu合金堆积进行200℃保温30 min处理,通过金相、SEM、EDS及拉伸试验,分析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高温下随Cu的质量分数由5%增至6.3%,Al-Cu合金堆积体晶粒尺寸无变化,未固溶θ相的数量增多、尺寸增大;晶粒内部平衡θ相的数量先增多后稳定变化;Al-Cu合金堆积体高温力学性能先升后降,Cu的质量分数为5.65%的Al-Cu合金堆积体具有最优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为355 MPa,屈服强度为345 MPa,伸长率为6.5%。
- 邱相儒王帅及红娟韩志远明珠
- 关键词:AL-CU合金
- Cu含量以及Cu/Mg比对Al-Si-Cu-Mg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2024年
- 研究了Cu含量和Cu/Mg比对Al-Si-Cu-Mg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Si-Cu-Mg合金凝固组织是否形成Mg_(2)Si、Q-Al_(5)Cu_(2)Mg_(8)Si_(6)以及θ-Al_(2)Cu取决于Cu含量以及Cu/Mg比。当Cu/Mg比相对低时形成Mg_(2)Si中间相,而Cu/Mg比高时则倾向于生成Q-Al_(5)Cu_(2)Mg_(8)Si_(6)和θ-Al_(2)Cu相。当Cu/Mg比相同时,高Cu含量和高Mg含量都会促进Q相θ相的形成。通过观察T6热处理后的组织发现Cu含量以及Cu/Mg比控制了初生相的溶解以及析出相的形成,从而影响合金的强度与韧性。通过控制Cu含量及Cu/Mg比使Al-9Si-2Cu-0.5Mg合金中析出较少数量的初生相,再通过热处理析出大量的Q′强化相,使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相对适中的伸长率。
- 顾琪周鹏飞
- 关键词:CU含量力学性能
- 不同Cu含量的Cu(X)/SSZ-13分子筛催化剂同时消除炭烟和NO_(x)的性能研究
- 2024年
- 柴油机由于其较强的动力性与耐久性等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运输、农业、建筑等重工业领域。然而,柴油机排放的尾气污染物,如炭烟颗粒和氮氧化物(NO_(x)),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因此,消除柴油机尾气中的炭烟颗粒和氮氧化物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控制原料中CuSO_(4)的添加量,采用一锅法合成了含有不同Cu含量的Cu(X)/SSZ-13分子筛催化剂。通过XRD、N_(2)吸附-脱附、SEM、H_(2)-TPR、NO-TPO、NH_(3)-TPD、Soot-TPR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制备的Cu(X)/SSZ-13分子筛催化剂的形貌和物理化学性质,并测试了所合成的催化剂在同时消除炭烟和NO_(x)方面的活性。结果表明,不同Cu含量的Cu(X)/SSZ-13分子筛在同时消除炭烟和NO_(x)方面的活性存在明显差异,Cu含量还会影响Cu(X)/SSZ-13分子筛的形貌、比表面积和氧化还原性能。当Cu含量为1.25时,制备的Cu(1.25)/SSZ-13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其在153~427℃温度范围的NO转化率超过90%,炭烟燃烧的峰值温度(T_(m))为504℃。
- 周生冉陈心宇高思宇张春雷于迪王斓懿于学华赵震
- 关键词:分子筛
- 热处理对低Cu含量铸造Al-Si-Mg-Cu合金组织性能影响
- 2024年
- 采用低Cu含量铸造Al-Si-Mg-Cu合金,通过光学显微镜、SEM和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其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时间增长,合金的强度及伸长率呈先增高后下降趋势,此时合金中共晶Si形貌会随着固溶时间而逐渐趋于球化。随着150℃下时效时间的延长,合金的强度逐渐升高,在时效14 h后抗拉强度达到339.87 MPa,而伸长率呈先下降后升高最后下降的趋势。在165℃下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合金的强度先升高后下降,在10~14 h达到峰值,伸长率则持续降低。合金在热处理后析出W-Al_(2)Cu_(5)Si_(4)Mg_(4)及Mg_(2)Si相,两相弥散分布于基体中,形成第二相强化和弥散强化,提高合金的强度,但降低塑韧性。
- 孙纪航周亚军张康杨锋靳灵钧丁宏升
- 关键词:固溶处理时效处理显微组织
- Cu含量对K4061合金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
- 2024年
- 随着我国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推力的不断提高,亟需一种强度更高、抗富氧燃烧性能更好的新型高温合金材料。K4061合金属于第二代抗富氧烧蚀高温合金,与第一代抗富氧烧蚀高温合金相比,合金成分的显著特点是添加了Cu元素。但是,目前关于Cu在高温合金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少。因此,本工作在热力学相平衡计算的基础上,结合DSC、SEM以及TEM实验,研究了添加(1%~10%)Cu(质量分数)对K4061合金析出相以及Cu元素分布的影响。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K4061合金在平衡凝固过程中,首先从液相中析出γ基体,随着液相溶质元素成分逐步提高,在凝固末期又从液相中析出MC型碳化物。此外,Cu的添加对于K4061合金的平衡凝固路径没有显著影响,但会降低K4061合金的固/液相线温度和MC的析出温度。实验结果表明,与平衡凝固不同,在K4061合金的实际凝固过程中,除了γ基体和MC型碳化物之外,在凝固末期还会析出δ相。不同Cu含量的K4061合金中析出相种类并未改变,这与热力学计算结果一致,但是在添加Cu的K4061合金中未观察到富Cu相并且Cu元素也没有偏聚到晶界或者碳化物相中。TEM观察结果表明,Cu富集在强化相内,且会增大强化相尺寸。此外,Cu的添加会降低合金的室温和750℃高温抗拉强度。
- 曹姝婷赵剑巩桐兆张少华张健
- 关键词:镍基高温合金凝固析出相CU
- Cu含量对Q420钢在货油舱内底板环境下腐蚀行为的影响
- 2024年
- 对Q420钢进行适当的Cu合金化功能性改进,制备出不同Cu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5%、1.0%、1.5%和2.0%)的新型低合金实验钢。利用浸泡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对含Cu低合金钢在货油舱内底板点蚀坑内环境(pH 0.85的10%(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的腐蚀规律与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铁素体+珠光体为组织特征的1.0Cu低合金钢能够保证在Q420钢强度的水平下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5种不同Cu含量钢的腐蚀速率整体呈下降趋势。Cu含量为1%时,腐蚀速率降到0.29 mm/a,与Q420基准钢相比降低了43%。实验证明Cu的添加对Q420钢在货油舱内底板环境下的均匀腐蚀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 刘超代文贺王克俊陈增耀安雁军刘智勇
- 关键词:CU低合金钢
- Cu含量对铝锂合金局部腐蚀行为的影响
- 2024年
- 通过晶间腐蚀、剥落腐蚀和电化学实验,结合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组织的观察,研究了三种Cu含量对铝锂合金局部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Cu含量铝锂合金(3.15Cu、3.63Cu和3.88Cu合金)的抗腐蚀性能由好到差依次为3.15Cu合金、3.88Cu合金、3.63Cu合金。3.15Cu合金中粗大相和T1相的数量最少,腐蚀深度最浅,腐蚀电流密度最小,EIS容抗弧半径最大,具有最好的抗腐蚀性能。与3.15Cu合金相比,3.63Cu和3.88Cu合金中粗大相和T1相的数量较多,导致合金腐蚀更容易萌生和扩展,使抗腐蚀性能变差;与3.63Cu合金相比,3.88Cu合金中粗大相与基体间的电位差减小,使抗腐蚀性能略有提升。
- 杨惠钧唐建国李响刘锦勋李红英肖翔林海涛王姝俨
- 关键词:铝锂合金CU含量晶间腐蚀剥落腐蚀
相关作者
- 陈康华

- 作品数:371被引量:2,231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 研究主题: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铝合金 再结晶 铝合金组织
- 姚美意

- 作品数:252被引量:526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研究所
- 研究主题:锆合金 显微组织 耐腐蚀性能 过热蒸汽 氧化膜
- 陈志武

- 作品数:110被引量:190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SUB 钛酸铋 无铅压电陶瓷 水热 铁电陶瓷
- 卢振亚

- 作品数:169被引量:123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压敏电阻 压敏陶瓷材料 SUB 压敏
- 潘志勇

- 作品数:16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AL-CU合金 液力偶合器 半固态加工 CU含量 铝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