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4篇“ CTP评分“的相关文章
PC/SD、FIB-4指数、CTP评分、MELD评分、MELD-Na评分在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套扎术后1年内再出血的价值评估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探讨并比较PC/SD、FIB-4指数、CTP评分、MELD评分、MELD-Na评分这5种评分模型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 EVB)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sophageal varices ligation, EVL)术后1年内再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从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首次因肝硬化EVB行EVL患者,收集其相应临床资料,以EVL术后1年内再出血为终点事件,终止随访。采用ROC曲线评估5种评分模型对EVL术后1年内再出血的预测价值,筛选出最佳预测评分模型。结果 共纳入196例肝硬化EVB行EVL患者,其中1年内再出血患者63例(32.1%)。再出血组与未再出血组在PLT、DBIL、PT、INR、脾长、门静脉主干内径、红色征阳性、食管静脉曲张严重度、PC/SD、FIB-4指数、CTP评分及分级、MELD评分及MELD-N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种潜在预测模型对肝硬化EVB患者行EVL术后1年内再出血的预测均具有一定价值,相互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其中CTP评分、MELD评分、MELD-Na评分、FIB-4指数相互之间呈正相关,而PC/SD与CTP评分、MELD评分、MELD-Na评分、FIB-4指数之间呈负相关。各模型AUC经正态性Z检验比较发现,PC/SD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MELD评分、MELD-Na评分、FIB-4指数,而与CT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CTP评分与MELD评分、MELD-Na评分、FIB-4指数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种潜在预测模型对肝硬化EVB患者行EVL术后1年内再出血的预测均具有一定价值,PC/SD的预测效能要优于MELD评分、MELD-Na评分、FIB-4指数;CTP评分与MELD评分、MELD-Na评分、FIB-4指数的预测效能相似。在非脾脏切除患者中,PC/SD可能是肝硬化EVB患者行EVL术后1年内再出血的最佳预测模型,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顾达童聪赵祥安向晓星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CONUT联合CTP评分预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23年
背景:肝性脑病(HE)是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早期评估肝硬化合并HE病情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况(CONUT)联合CTP评分对肝硬化合并HE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初诊的168例肝硬化合并H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建立新的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价不同评分对HE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患者生存情况。结果:死亡组ALT、AST、TBIL、INR、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ALB、总胆固醇、血清钠、纤维蛋白原、淋巴细胞明显低于生存组(P<0.05)。CONUT(OR=1.499,95%CI:1.092~2.057,P=0.012)、CTP评分(OR=1.474,95%CI:1.178~1.844,P=0.001)是肝硬化合并HE患者90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CTP、CONUT、CONUT⁃CTP三种评分模型的AUC分别为0.90、0.94、0.95。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CONUT⁃CTP评分≥7.50分组的生存率明显低于<7.50分组(P<0.0001)。结论:CONUT⁃CTP评分对肝硬化合并HE患者预后有良好的预测价值,≥7.50分提示患者预后不佳。
卞兆连邵建国薛红
关键词:肝硬化肝性脑病预后
探讨MELD、CTP评分联合血脂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MELD、CTP评分联合血脂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90天)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1月至2022年07月在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249例慢加急肝衰竭患者,研究血脂相关指标与慢加急...
李俊娜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血脂预后
MELD、CTP评分及MLR联合预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22年
目的利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肝功能Child-Turotte-Pugh(CTP)评分联合单核/淋巴细胞比值(MLR)建立经人工肝治疗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预后评估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于该院行人工肝治疗的HBV-ACLF患者101例,根据患者治疗后90 d的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通过单因素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影响HBV-ACLF患者90 d死亡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价值。结果101例患者入院之日起至随访的90 d,共死亡34例,存活67例,死亡率为33.7%。生存组年龄、感染率、MLR、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清肌酐(Crea)水平、年龄-总胆红素-INR-Crea评分、MELD评分CTP评分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MELD、CTP评分及MLR是经人工肝治疗90 d后HBV-ACLF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MELD-CTP-MLR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6,明显高于CTP评分和MELD评分(P<0.05)。结论高MLR、MELD及CTP评分是经人工肝治疗HBV-ACLF患者9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MELD、CTP评分联合MLR对HBV-ACLF患者经人工肝治疗90 d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杜菲杨玉香强丽孙长峰吴刚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人工肝预后
CTP评分评估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探讨△CTP评分评估肝硬化患者6个月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选择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168例患者,分别统计入院时、入院1个月CTP评分并计算△CTP评分,同时计算MELD评分,以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统计各评分肝硬化患者6个月生存率,绘制工作特征曲线并统计各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UC)。-10分≤△CTP<0分患者6个月生存率92.3%(12/13)、0≤△CTP<4分患者6个月生存率84.0%(100/119)、4分≤△CTP≤10分患者6个月生存率27.8%(10/36),各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TP评分、MELD评分、△CTP评分的AUC分别为0.885、0.828、0.939,△CTP评分CTP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38,P<0.05),△CTP评分与MELD评分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Z=4.406,P<0.05)。△CTP评分可作为肝硬化患者6个月短期预后预测指标,其准确率较CTP评分、MELD评分明显升高。
张耀弟
关键词:肝硬化预后CTP评分MELD评分
终末期肝病模型及CTP评分系统对土三七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和Child-Tureotte-Pugh评分(CTP评分)系统预测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7月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地坛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家医院收治的土三七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49例,随访3年,终点事件为死亡。根据患者入院时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资料,计算患者MELD和CTP评分,根据CTP评分将患者分为3组:CTP A级组(评分5~6分)(n=8)、CTP B级组(评分7~9分)(n=23)及CTP C级组(评分≥10分)(n=18);根据随访期间患者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n=12)和生存组(n=37)。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等级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用于判定CTP、MELD评分对死亡的预测能力。Kaplane-Meier生存曲线用于判定不同CTP、MELD评分患者的长期预后情况,采用log-rank进行比较。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两种评分系统对患者死亡的预测效能。结果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MELD评分中位数为13.443(8.792~18.379),死亡组MELD评分为19.844(15.487~25.412),明显高于生存组11.578(8.597~15.785)(Z=-3.511,P <0.001)。CTP分值在6~12分,CTP A、B、C级组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6.3%(8例)、46.9%(23例)及36.7%(18例)。随着CTP评分增加,患者病死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078,P <0.05)。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A、B、C级组病死率分别为:0、13.0%、50%(χ~2=10.343,P <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MELD <14.294 4组(n=26)患者3年预后显著优于MELD≥14.294 4组(n=23)(χ~2=14.893,P <0.001)。CTP评分等级越高,患者3年转归越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083,P <0.05)。CTP分级对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预后预测的AUC为0.780(95%CI:0.639~0.922),MELD评分的AUC为0.840(95%CI:0.722~0.958),两种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63,P> 0.05)。结论 MELD及CTP评分
刘贞利范作鹏柳雅立张晶
关键词:肝静脉闭塞性疾病终末期肝病模型CHILD-PUGH评分
CTP评分系统及MELD相关评分体系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应用CTP评分系统及MELD相关评分体系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短期预后(3个月)进行预测,比较这几种评分方法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及它们相互间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1日-2014...
刘杰玉
关键词: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CTP评分短期预后
文献传递
MELD-Na与CTP评分评估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短期预后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MELD-Na与CTP评分这两种评分模型对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为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和迅速判定预后提供线索及依据。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肝病...
陈铿
关键词: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
双能CT碘定量法评价肝硬化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肝功能储备CTP评分相关性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应用双能CT的碘定量功能,探讨肝硬化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肝功能储备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相关性。方法选择55例临床确诊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及26例健康者(对照组),对肝硬化组进行肝功能CTP评分及分级(Child-Pugh A/B/C=30/15/10),所有对象均行双能CT三期增强扫描,应用能谱分析软件得到肝实质动脉期碘浓度Ia及门静脉期碘浓度Ip,并计算出肝动脉碘分数(AIF=Ia/Ip),静脉期与动脉期碘浓度之差即门静脉碘浓度(PVIC=IpIa),对照组及不同CTP分级肝硬化组的灌注参数进行单因素分析,组间两两比较,灌注参数与CTP评分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分析,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肝硬化组Child-Pugh C级Ia高于对照组及Child-Pugh A、B;肝硬化组Child-Pugh A、B、C级Ip、PVIC均分别低于对照组;肝硬化组ChildPugh B、C级肝动脉碘分数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CTP评分与Ia(r=0.649,P<0.01)、AIF(r=0.848,P<0.01)呈正相关,与Ip(r=-0.291,P=0.033)、PVIC(r=-0.548,P<0.01)呈负相关。结论肝硬化组与正常肝脏组间动脉期、门静脉期碘浓度及比例存在差异,且与肝功能储备CTP评分存在不同程度相关。
唐润辉王成林邓乾华丁贺宇谢婷婷黎永滨刘龙平
关键词:肝硬化双能CT血流动力学
MELD-Na与CTP评分评估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短期预后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 探讨MELD-Na评分和Child-Turcorto-Pugh(CTP评分对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339例,研究MELD-Na评分CTP评分对疾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比较采用正态Z检验. 结果 肝衰竭晚期MELD-Na评分显著高于中期及早期(P值均<0.01),肝衰竭中期MELD-Na评分显著高于早期(P<0.01),肝衰竭早、中、晚期CT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肝衰竭分期与MELD-Na评分的相关性(rs=0.485,P< 0.01)比CTP评分的相关性高(rs=0.306,P< 0.01);肝衰竭早、中、晚期患者短期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MELD-Na评分高于生存组(P<0.01),死亡组与生存组相比CTP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MELD-Na、CTP评分的增加,短期病死率逐渐升高(P<0.01);MELD-Na和CTP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3、0.823,预测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比CTP评分,MELD-Na评分在预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短期预后上略占优势;应用上可以MELD-Na为主,两评分模型互为补充,并密切结合临床实际.
陈铿曹欣郑茵许敏彭劼
关键词:预后慢加急性肝衰竭CTP评分

相关作者

高国生
作品数:142被引量:427H指数:11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乙型肝炎病毒 高尔基体蛋白73 原发性肝癌 聚乙二醇干扰素Α 甲胎蛋白
胡爱荣
作品数:189被引量:505H指数:12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乙型肝炎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丙型肝炎 肝组织 病毒基因分型
胡耀仁
作品数:102被引量:405H指数:12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聚乙二醇干扰素Α 乙型肝炎病毒 阿德福韦酯
何金秋
作品数:92被引量:375H指数:9
供职机构:南昌市第九医院
研究主题:重型肝炎 肝衰竭 血浆置换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 人工肝支持系统
蒋忠胜
作品数:153被引量:493H指数:10
供职机构:柳州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艾滋病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肝纤维化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