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490篇“ CT成像技术“的相关文章
- 血管CT成像技术在外伤性脑出血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意义
- 2024年
- 目的观察血管CT成像技术在外伤性脑出血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0月-2023年9月60例外伤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CT技术检查,研究组应用血管CT成像技术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诊断效能(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检出率(基底节出血、脑叶出血、丘脑出血、脑干出血)、检查情况(扫描完成时间、图像减影时间、辐射剂量)、图像质量。结果研究组确诊为外伤性脑出血的患者28例,对照组确诊为外伤性脑出血的患者21例。两组诊断特异度、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漏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扫描完成时间、图像减影时间、辐射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图像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CT成像技术在外伤性脑出血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获取患者清晰影像,准确鉴别患者实际病情,检查速度快,图像质量高,值得应用。
- 罗萍
- 关键词:外伤性脑出血
- 能谱CT成像技术在肿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2024年
- 目前,应用最普遍的常规CT成像技术主要从形态学、密度的差异和强化幅度的不同上检出病变、对病变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2009年能谱CT问世,它不仅能够更好地显示解剖结构及病变形态,还可以多参数、定量地评价病变组织,为满足临床需求提供了更多可能,尤其在肿瘤的早期检出、定性诊断、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方面均展现了巨大的潜力。
- 周广敏(综述)王芳陈伟(综述)江浩川(综述)江海涛
- 关键词:CT成像技术病变形态诊断及鉴别诊断疗效评估病变组织
- 冠脉CT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冠脉CT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行冠脉CT成像和冠脉造影诊断。统计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以冠脉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冠脉CT成像的诊断价值。结果:冠脉造影共检出病变血管78支,非病变血管141支;冠脉CT成像检出病变血管73支,非病变血管146支。以冠脉造影诊断为金标准,冠脉CT成像技术的诊断准确率为97.72%。冠脉CT成像技术与冠脉造影检出斑块性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6、1.652、1.134,P>0.05)。结论:临床上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冠脉CT成像技术诊断,不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任何形式的损伤,并且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
- 杨莎莎
- 关键词:冠心病
- 双能量CT成像技术在肺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 2024年
- 双能量CT(DECT)应用两种能量、两套探测器,根据不同能量下物质衰减特性的差异进行定性及定量的数据采集。DECT具有高分辨率、易获得等优势,通过后处理技术,从形态学、功能学两方面获取疾病信息。近年来,DECT在肺血管疾病如肺栓塞、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动脉型肺动脉高压、肺静脉闭塞性疾病/肺毛细血管瘤等诊治中展现出优越的作用。现从DECT的技术原理及其在肺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 丁兆慧奚群英
- 关键词:双能量CT肺灌注成像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 太赫兹CT成像技术
- 由于太赫兹射频硬件的限制,产生大带宽太赫兹信号的非常具有挑战性,从而限制了频调制连续波(FMCW)雷达的三维成像分辨率。虽然高载波频率可以提供更大的带宽,但随之而来的穿透性差和功率低的问题限制了太赫兹FMCW成像系统的实...
- 胡伟东许志浩刘庆国蒋环宇
- 关键词:太赫兹无损检测调频连续波
- 分析冠脉CT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方式及效果
- 2024年
- 分析冠脉CT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4年9月收治的1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入院均采取CTA和冠脉造影检查(CAG),以CAG为诊断金标准,分析CTA的诊断价值。结果 CTA诊断冠心病的准确度、特异度与灵敏度,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分别为97.00%(97/100)、90.00%(9/10)、97.78%(88/90)、98.88%(88/89)、81.82%(9/11),Kappa检验一致性0.865,与CAG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诊断轻度、中度和重度狭窄的特异度、灵敏度与准确度与CAG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一致性0.785、0.781、0.811;CTA诊断左前降支的特异度、灵敏度与准确度分别87.50%、93.02%、92.16%,Kappa检验一致性0.794;对左回旋支的特异度、灵敏度与准确度分别100.00%、83.33%和87.50%,Kappa检验一致性0.797;对右冠脉的特异度、灵敏度与准确度分别为90.00%、92.31%和91.30%,Kappa检验一致性0.801,与CAG对比相当(P>0.05)。结论 CTA对冠心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用于诊断冠脉狭窄程度和病变部位。
- 张雪娣
- 关键词:冠心病冠脉造影检查冠脉狭窄程度
- 一种基于CT成像技术的混凝土材料内部损伤三维重建方法
-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健康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CT成像技术的混凝土材料内部损伤三维重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依据规范标准制作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步骤二、对步骤一所制作的混凝土立方体试块进行不同程度的单轴压缩试验...
- 张强强景鑫王玉徐阳
- 震动波CT成像技术在《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 2024年
- 基于新常态和新工科背景下采矿工程和智能采矿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文章分析了《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课程回采工作面采动应力场分布教学为例,通过引入震动波CT成像新技术,提出并采用课堂理论教学+案例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转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和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研究兴趣,为未来从事专业科学研究和工程项目技术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 周坤友杨科李家卓段敏克阚吉亮
- 关键词:采动应力场实践教学案例分析
- 128排螺旋CT成像技术对结肠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 2024年
- 探讨128排螺旋CT成像技术在结肠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66例疑似结肠癌患者,先后进行128排螺旋CT检查和常规腹部超声检查,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检查准确性,并分析128排螺旋CT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结果 检查结果中,128排螺旋CT共检出结肠患者46例(69.70%),高于常规腹部超声的43例(65.15%);经病理学检查分析,128排螺旋CT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5.74%、94.74%、95.45%,均高于常规腹部超声的87.23%、89.47%、87.88%;CT成像中,结肠癌患者与非结肠癌患者的成像特征差异明显,P<0.05。结论 128排螺旋CT成像技术在结肠癌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准确获取患者的病理特征,有助于加强病情评估与观察,提高该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 刘顺平
- 关键词:结肠癌
- 基于X射线CT成像技术的芒果内部缺陷判别与品质检测研究
- 宁亚倩
相关作者
- 许茂盛

- 作品数:303被引量:863H指数:13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体层摄影术 冠状动脉 X线计算机
- 魏彪

- 作品数:262被引量:638H指数:13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CF 中子 CT 中子源 CONTOURLET变换
- 吴汉江

- 作品数:207被引量:614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研究主题:股前外侧皮瓣 舌癌 口腔癌 股前外侧 缺损重建
- 张强强

- 作品数:40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 研究主题:石墨烯 钇钡铜氧 同轴 石墨 分散液
- 王玉

- 作品数:278被引量:1,096H指数:15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研究主题:营养状况 儿童 维生素A 锌 膳食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