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39 篇“ CT动态增强扫描 “的相关文章
CT 动态 增强 扫描 诊断原发性肝癌效能分析2024年 目的探讨CT 动态 增强 扫描 对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PLC)的诊断效能。方法2018年2月~2023年5月我院诊治的120例肝硬化合并肝内结节患者,均接受CT 动态 增强 扫描 ,经细针穿刺或手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判CT 动态 增强 扫描 诊断的效能。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肝细胞癌(HCC)84例(70.0%),诊断肝内局灶性增生性结节(FPN)36例(30.0%);HCC病灶动脉期呈高增强 为100.0%,门脉期呈等增强 为56.0%,延迟期呈低增强 为97.6%,而FPN病灶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呈等增强 者分别为88.9%、94.4%和100.0%;在120例肝硬化合并肝内结节患者中,CT 动态 增强 扫描 诊断PLC者83例(69.2%),FPN者37例(30.8%),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的Kappa值为0.902,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4%、94.4%、95.8%、91.9%和97.6%。结论CT 动态 增强 扫描 可以通过各期表现特点准确诊断肝硬化合并PLC病灶,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邓娜 郑玉凤 刘旭红 韩晓兵 丁碧娇 曾纬阳 刘娜红 黄莹 陈梅桂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肝硬化 CT动态增强扫描 CT 动态 增强 扫描 联合纹理分析对结肠癌的评估效果2024年 目的分析CT 动态 增强 扫描 联合纹理分析对结肠癌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93例高度疑似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接受CT 动态 增强 扫描 、纹理分析,以结肠镜下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 动态 增强 扫描 联合纹理分析对结肠癌的评估价值。结果93例高度疑似结肠癌患者,经结肠镜下活检证实为结肠癌69例,占比74.19%,剩余24例均为溃疡性结肠炎,占比25.81%。结肠癌患者静脉期P90、静脉期熵、延迟期变异数差均高于非结肠癌患者(P<0.05),纹理分析各参数对结肠癌评估的曲线下面积均>0.7,静脉期P90、静脉期熵、延迟期变异数差最佳截断值分别取82.940、2.820、2.845时,可获取理想的敏感度及特异度。CT 动态 增强 扫描 结果、纹理分析与结肠镜下活检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分别为0.565、0.585,P均<0.001),联合扫描 与结肠镜下活检结果的一致性好(Kappa=0.801,P<0.001)。联合评估的敏感度、准确度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 动态 增强 扫描 、纹理分析(P<0.05)。结论CT 动态 增强 扫描 联合纹理分析评估结肠癌与结肠镜下活检一致性较好,可提高对结肠癌的评估价值。 李长海关键词:结肠癌 结肠炎 CT动态增强扫描 纹理分析 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CT 动态 增强 扫描 变化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肝硬化(HC)合并原发性肝癌(PLC)患者CT 动态 增强 扫描 变化,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7月我院125例HC患者资料,所有受试者均行病理组织学检测及CT 动态 增强 扫描 ,统计所有患者病灶大小及分布情况,CT 动态 增强 扫描 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病灶检出情况,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CT 动态 增强 扫描 对HC患者PLC的诊断价值、HC患者与HC并PLC患者血流灌注参数大小及不同肝功能CT P分级下血流灌注参数变化。结果125例HC患者共检出161个病灶,其中直径<1 cm 8个,1~3 cm 53个,4~5 cm 63个,>5 cm 37个,肝右前叶、肝右后叶者居多,分别为45及69个;CT 动态 增强 扫描 动脉期检出病灶149个,检出率92.55%;门脉期检出病灶134个,检出率83.23%;延迟期检出病灶142个,检出率88.20%;125例HC患者中病理学检查显示75例PLC阳性,50例PLC阴性,CT 动态 增强 扫检测HC并PLC的敏感度为94.67%,特异度为94.00%,准确率为94.40%,阳性预测值为95.95%,阴性预测值为92.16%,Kappa值为0.884,具有较高的一致性;HC组HAP、HPI值均显著低于HC并PLC组,PVP、TLP值均显著高于HC并PLC组(P<0.05);125例HC并PLC患者中CT P A级41例,CT P B级46例,CT P C级38例,CT P A级HAP、HPI值显著低于CT P B、C级(P<0.05),PVP、TLP值均显著高于CT P B、C级(P<0.05),CT P B级HPI值与CT P C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 动态 增强 扫描 可多方位多角度显示HC病灶情况,且对PLC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其中肝脏血流灌注参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为PLC诊断和肝功能分级提供参考。 邓江丽 蒋锐 杜飞舟 盛金平 伍发关键词: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CT动态增强 肝脏血流灌注 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CT 动态 增强 扫描 变化及诊断价值 2024年 研究肝硬化(HC)合并原发性肝癌(PLC)患者CT 动态 增强 扫描 变化以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肝硬化(HC)患者,实施CT 动态 增强 扫描 ,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对患者诊断结果进行观察。结果 100例HC患者中病灶共137个;HC患者经扫描 后,动脉期病灶高于延迟期高于门脉期。CT 动态 增强 扫描 和病理检查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0.75);HC伴PLC患者肝脏血流关注参数和HC组比较(P<0.05);不同肝功能分级(CT P)的患者肝脏血流灌注参数比较(P<0.05)。结论 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通过CT 动态 增强 扫描 ,其扫描 价值高,值得推广。 刘倩关键词: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CT动态增强扫描 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技术与CT 动态 增强 扫描 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2024年 目的分析比较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MRI-DWI)技术与CT 动态 增强 扫描 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在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4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RI-DWI扫描 和GE Revolution128层螺旋CT 动态 增强 扫描 。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扫描 方法的结果、检查时间和费用。结果3种检查方法误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DWI扫描 和病理检查结果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 动态 增强 扫描 误诊率高于病理检查、MRI-DWI扫描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DWI扫描 检查时间长于CT 动态 增强 扫描 ,检查费用高于CT 动态 增强 扫描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DWI扫描 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具有非常显著的价值,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在临床诊断中更具有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周伟 陈小华 彭辉 丁爱民 刘磊关键词:CT动态增强 结直肠癌 术前分期 CT 动态 增强 扫描 在周围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CT 动态 增强 扫描 在周围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征。方法:筛选2020年1月—2023年1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收治的160例疑似周围型肺癌患者,均给予胸部CT 平扫和CT 动态 增强 扫描 ,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式对周围型肺癌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160例疑似周围型肺癌患者经病理检查显示非周围型肺癌58例,包含15例结核球,24例炎性假瘤,19例炎性肉芽肿;周围型肺癌102例,包含13例小细胞肺癌,54例腺癌,35例鳞癌。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CT 动态 增强 扫描 诊断灵敏度为86.27%、特异度为81.03%、准确率为84.38%,均高于胸部平扫CT 诊断的67.65%、72.41%、69.38%,其中灵敏度、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T 动态 增强 扫描 对周围型肺癌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毛刺征、支气管气象征、血管集束征的检出率高于胸部CT 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周围型肺癌患者应用动态 增强 CT 扫描 可以获得更高的准确率,应用价值较高。 沈弘 陈辰关键词:CT动态增强扫描 周围型肺癌 准确率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及CT 动态 增强 扫描 诊断胆道狭窄性质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及CT 动态 增强 扫描 诊断胆道狭窄性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十堰市郧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胆道狭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学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根据胆道狭窄性质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即良性组(60例)和恶性组(40例)。两组均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及CT 动态 增强 扫描 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结合病理学检查结果发现,应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及CT 动态 增强 扫描 对两组患者病灶定位的准确率均为100%。两组患者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的结果显示,良性组患者狭窄胆管长度、壁厚及上方扩张段末端管径分别为(9.56±1.06)mm、(1.99±0.16)mm、(8.67±0.43)mm,均短于恶性组患者的(14.68±2.06)mm、(3.02±0.46)mm、(11.36±0.56)mm(P<0.05);良性组患者狭窄胆管管径为(2.86±0.65)mm,长于恶性组患者的(1.60±0.78)mm(P<0.05)。两组患者行CT 动态 增强 扫描 检查的结果显示,良性组患者延迟期、门静脉期、动脉期狭窄段管壁强化程度分别为(23.87±2.16)Hu、(27.57±1.48)Hu、(15.68±1.06)Hu,低于恶性组患者的(42.56±2.45)Hu,(44.98±2.51)Hu,(29.98±2.06)Hu(P<0.05)。结论:对胆道狭窄患者进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及CT 动态 增强 扫描 检查各具优势,均有助于鉴别诊断胆道狭窄的性质,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临床可将两者结合使用。 李智关键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CT动态增强扫描 CT 动态 增强 扫描 在肺部孤立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2024年 目的:探析CT 动态 增强 扫描 在肺部孤立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11月日照港口医院收治的70例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患者均进行CT 检查,包括CT 常规扫描 及CT 动态 增强 扫描 ,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 动态 增强 扫描 在肺部孤立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病理结果证实,70例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中,47例(67.14%)为恶性,23例(32.86%)为良性。CT 动态 增强 扫描 诊断肺部孤立性结节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极好,Kappa值=0.935;CT 常规扫描 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尚可,Kappa值=0.670。CT 动态 增强 扫描 诊断肺部孤立性结节的灵敏度97.87%、准确率97.14%、阴性预测值95.65%均高于CT 常规扫描 的80.85%、84.29%、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肺部孤立性结节不同时间点的动态 增强 CT 值均高于良性肺部孤立性结节(P<0.05)。结论:CT 动态 增强 扫描 在肺部孤立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可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辛全亮关键词:肺部孤立性结节 CT动态增强扫描 非小细胞肺癌CT 动态 增强 扫描 定量参数与病理类型及靶向治疗远期预后的关系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CT 动态 增强 扫描 定量参数与病理类型及靶向治疗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予以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靶向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行CT 动态 增强 扫描 ,获取定量参数[灌注值、强化峰值(PH)、肿块强化达到峰值时间(Tp)],并根据患者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30例)和存活组(86例),分析灌注值、PH、Tp与病理类型及靶向治疗远期预后的关系。结果:治疗前,不同病理类型患者CT 动态 增强 扫描 定量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灌注值、PH水平下降,Tp更大(均P<0.05)。治疗后,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灌注值、PH水平更低,Tp更大(P<0.05)。ROC曲线显示,灌注值预测NSCLC患者远期预后的AUC和截点值分别为0.822、0.19 mL·min^(-1)·mL^(-1),PH预测的AUC和截点值分别为0.780、57.61 HU,Tp预测的AUC和截点值分别为0.741、89.92 s;三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60,高于单一参数预测(P<0.05)。结论:NSCLC患者CT 动态 增强 扫描 定量参数与病理类型无关,与靶向治疗远期预后密切相关。 温建安 舒进鹏 周旭嘉 陈涛 赵艳玲关键词:动态增强扫描 病理类型 靶向治疗 预后 多层螺旋CT 动态 增强 扫描 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及漏诊的原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 动态 增强 扫描 (MSCT )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及漏诊的原因。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2年3月283例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SCT 检查淋巴结转移情况,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较,分析MSCT 的诊断价值。根据漏诊情况将确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分为漏诊组(n=41)和未漏诊组(n=128)。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MSCT 漏诊的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性。结果283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淋巴结转移169例,MSCT 检查出淋巴结转移128例,漏诊41例。MSCT 诊断阳性符合率为92.75%,阴性符合率为71.72%,总符合率为81.98%。ROC曲线显示,MSCT 的AUC为0.741(95%CI:0.723~0.826),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高分化、Ki-67阴性、间质浸润深度<1/2是MSCT 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漏诊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大小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准确性。结论MSCT 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良好。但对于肿瘤大小<4cm、高分化、Ki-67阴性、间质浸润深度<1/2的患者可能出现漏诊,对此类患者应结合其他辅助检查进行诊断。 李洋洋关键词: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 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漏诊
相关作者
蔡春仙 作品数:25 被引量:138 H指数:7 供职机构: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CT动态增强扫描 孤立性肺结节 罗良平 作品数:218 被引量:953 H指数:15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META分析 MRI 徐秋贞 作品数:84 被引量:572 H指数:14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研究主题:肺结节 动态CT增强 能谱CT 肺癌 影像诊断 杨明 作品数:148 被引量:714 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听觉皮层 肺结节 动态CT增强 肺癌 陈金城 作品数:95 被引量:535 H指数:1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CT X线计算机 X线诊断 MRI 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