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7篇“ CT仿真内镜“的相关文章
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在早期结直肠癌诊断中的筛查价值及准确性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在早期结直肠癌诊断中的筛查价值及准确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0例疑似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常规CT检查和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常规CT检查和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检查的准确率。结果:经病理检查确诊有120例为恶性结直肠癌,另外40例为良性结直肠肿瘤;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良性预测值、恶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常规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54、9.842、9.830、17.245、19.472,P<0.05);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检查的DLP、CTDlw显著低于常规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143、127.114,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能够准确的诊断筛查早期结直肠癌,并能够获得比CT更高的诊断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刘居上李楠馨李慧芳
关键词:早期结直肠癌
探究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在早期结直肠癌诊断中的筛查价值及准确性
2024年
分析探究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在早期结直肠癌诊断中的筛查价值及准确性。方法 以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名疑似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标准CT扫描及低剂量螺旋CT虚拟结肠镜检查,将病理检测的结果作为参考基准,进而比较并分析传统CT检查与低剂量螺旋CT虚拟结肠镜技术在诊断准确性上的差异。结果 通过病理检测,120个案例为恶性结直肠癌,另外40个案例被诊断为良性结直肠肿瘤。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在检测灵敏度、特异性、良性预估值、恶性预估值以及整体诊断准确性方面,表现出了显著优于传统CT检查的效果,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重要意义(χ2分别为17.954、9.842、9.830、17.245、19.472,所有P值均小于0.05)。同时,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的辐射剂量(DLP)和CT剂量指数(CTDlw)均显著低于常规CT检查,这一差异同样在统计学上得到了验证(t值分别为385.143、127.114,所有P值均小于0.05)。结论 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不仅能够精准地识别早期结直肠癌,还能够提供更高水平的诊断灵敏度、准确性和特异性,展现出其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价值。
赵瑞芳
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在早期结直肠癌诊断中的筛查价值研究
2023年
分析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在早期结直肠癌(coloretal cancer,CRC)诊断中的筛查价值。方法 以我院2021年1月至12月内收治的62例早期CRC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析低剂量螺旋CT检查组(31例,行常规低剂量螺旋CT检查)和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检查组(31例,行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检查),统计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1)低剂量螺旋CT检查与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对早期CRC的特异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对早期CRC的阳性检出率及灵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CT剂量扫描检查(P<0.05);(2)低剂量螺旋CT检查组与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检查组的CT剂量指数与剂量长度乘积等辐射参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早期CRC诊断中,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可取得较高的诊断价值。
张文君
关键词:结直肠癌仿真内镜技术
IDose快速迭代重组技术联合低管电压CT仿真内镜对结肠癌成像质量的影响评估
2023年
目的:分析IDose快速迭代重组技术联合低管电压CT仿真内镜对结肠癌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10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IDose快速迭代重组技术联合常规管电压CT仿真内镜检查;观察组采取IDose快速迭代重组技术联合低管电压CT仿真内镜检查。比较两组CT图像质量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1)两组CT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SD值低于对照组,SNR值、CNR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Dose快速迭代重组技术联合低管电压CT仿真内镜在确保结肠癌成像质量的同时,可以减少辐射剂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王捷孙莉薇康江河陈巧红
关键词:结肠癌
基于CT仿真内镜与3D打印技术的困难气道管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T仿真内镜与3D打印技术的困难气道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困难气道的患者进行头颈部薄层CT扫描,获取CT扫描数据;S2:通过CT三维重建气管内腔,利用CT仿真内镜技术进行困难气道插管路...
姚文龙陈玉叶周志强万里张传汉
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在早期结直肠癌诊断中的筛查价值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探讨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CTVE)在早期结直肠癌诊断中的筛查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7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375例疑似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常规CT和低剂量CTVE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金标准(病理检查结果)分析检查结果,并比较其辐射效果。结果 375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恶性315例,良性60例;常规CT检查发现:真恶性290例,真良性46例,误诊14例,漏诊25例。低剂量CTVE结果显示,真恶性312例,真恶性58例,误诊2例,漏诊3例。与常规CT检查比较,低剂量CTVE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恶性预测值、良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CTVE检查的CTDlw、DLP与常规CT检查相比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低剂量CTVE对早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检查,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敏感性较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于文东张艳艳薛瑶许克宁李存瑞赵春龙殷少龙唐建坡冯龙
关键词:早期结直肠癌
多层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在结直肠癌诊断中与手术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分析多层低剂量螺旋CT(MSCT)仿真内镜在结直肠癌诊断中与手术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张家口市第一医院2016年5月~2021年5月接诊的425例高度疑似结直肠癌患者,分别给予低剂量MSCT仿真内镜、钡灌肠检查,将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本次研究的金标准,对比低剂量MSCT仿真内镜、钡灌肠诊断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Kappa检验低剂量MSCT仿真内镜、钡灌肠与手术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对比低剂量MSCT仿真内镜、钡灌肠对不同直径病灶检出率。结果低剂量MSCT仿真内镜诊断准确率(89.65%)、灵敏度(69.77%)均高于钡灌肠(82.35%、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MSCT仿真内镜特异度(94.69%)与钡灌肠(95.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MSCT仿真内镜与手术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67),钡灌肠与手术病理诊断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0.578)。低剂量MSCT仿真内镜对直径<0.5 cm(10.26%)、0.5 cm~<1.0 cm(14.10%)、1.0 cm~<2.0 cm病灶检出率(17.95%)均高于钡灌肠(0、2.33%、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MSCT仿真内镜对直径≥3.0 cm病灶检出率(35.90%)与钡灌肠(53.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MSCT仿真内镜在诊断结直肠癌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尤其是对于直径<2 cm的病灶,检出率较高,与手术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好。
于文东冯龙薛瑶许建生崔金涛赵春龙殷少龙唐建坡许克宁李存瑞
关键词:仿真内镜结直肠癌手术病理诊断
一种应用于小肠CT仿真内镜检查的导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小肠CT仿真内镜检查的导管,包括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一端焊接安装有挡板,导管的另一端内侧壁焊接安装有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呈平行对应设置且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形成一组充气仓...
彭庆慧游晓娟李小安何远静
CT仿真内镜对艾滋病合并支气管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1年
目的探讨CT仿真内镜(computed tomography virtual endoscop,CTVE)对艾滋病合并支气管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9年7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为艾滋病且临床表现符合支气管结核的43例病例,行CT薄层连续容积扫描并用CT横断图像及CTVE图像对支气管病灶进行评估,以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为参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支气管病灶的检出率方面,CT横断面图像和CTVE图像分别为62.8%(27/43)和83.7%(36/4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CTVE与支气管镜检查对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5)。结论CTVE对支气管结核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是一种非侵袭性的检查方式,易于被艾滋病患者接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刘特杨根东刘文浩郑广平曾旋黎翠竹彭宇张辉王展
关键词:艾滋病结核支气管结核CT仿真内镜
64层螺旋CT仿真内镜联合CT靶扫描对中央型小细胞肺癌支气管表征改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仿真内镜联合CT靶扫描在中央型小细胞肺癌(SCL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中央型SCLC患儿7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中央型良性病变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MSCT仿真内镜CT靶扫描图像。结果观察组CT靶扫描特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和空泡征比例分别为33.33%、75.00%和51.39%,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CT靶扫描特征中形态不规则、空气支气管征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仿真内镜与纤维支气管镜结果一致性Kappa值为0.782(P<0.05);MSCT仿真内镜联合CT靶扫描诊断中央型SCLC的敏感度、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CT靶扫描(P<0.05);MSCT仿真内镜联合CT靶扫描、CT靶扫描诊断中央型SCLC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仿真内镜联合CT靶扫描在中央型SCLC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使用。
潘静朱晓强施健叶莉
关键词: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CT靶扫描

相关作者

郭英
作品数:130被引量:49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显微手术 颅内动脉瘤 外科手术 显微外科手术 CT仿真内镜
胡冰
作品数:61被引量:24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CT仿真内镜 320排CT MRI 多发性硬化
蔡梅钦
作品数:64被引量:269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经蝶入路 CT仿真内镜 显微手术 垂体瘤 内镜
凌聪
作品数:50被引量:18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经蝶入路 CT仿真内镜 糖尿病 垂体瘤 显微手术
李文胜
作品数:73被引量:30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显微手术 颅内动脉瘤 CT仿真内镜 垂体瘤 显微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