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41篇“ CASHMERE“的相关文章
- 陕北白绒山羊体重预测数学模型的建立
- 2025年
- 体重是陕北白绒山羊生长发育和经济性状的关键指标。本研究拟分析陕北白绒山羊体重与不同体尺指标和年龄的相关性,从而建立体重预测数学模型,为陕北白绒山羊的选育提供便捷方法。选择健康、发育正常且达到体成熟的2~6岁陕北白绒山羊公羊12只、母羊570只,测定并统计其体高(X_(1))、体长(X_(2))、胸围(X_(3))、十字部高(X_(4))和管围(X_(5))5项体尺指标及年龄(X_(6))与体重(Y),利用Excel 2021和SPSS 27.0软件对体重和各体尺指标及年龄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和筛选最优的体重预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陕北白绒山羊成年公、母羊的体尺指标中,与体重相关系数最高的均是胸围(分别为0.817和0.857);建立的陕北白绒山羊成年公羊体重预测的最优线性回归方程为Y=0.797X_(3)-22.568(R^(2)=0.667,P<0.01),成年母羊体重预测的最优线性回归方程为Y=0.665X_(2)+0.674X_(3)+0.078X_(4)-72.850(R^(2)=0.849,P<0.01)。综上,陕北白绒山羊成年公羊的胸围与体重密切相关,成年母羊的胸围、体长和十字部高与体重密切相关;建立的体重预测模型可应用于生产实践,通过体尺指标预测体重,为后期陕北白绒山羊的本品种选育提供了便捷方法。
- 靳盼豪田湘钰张磊罗国洋侯龙飞万鹏飞屈雷董书伟
- 关键词:陕北白绒山羊体重体尺
- 不同年龄阶段藏西北紫绒山羊屠宰性能与羊肉营养成分检测分析
- 2025年
- 为研究放牧条件下藏西北紫绒山羊的肉用性能,该研究选取西藏阿里地区14只不同年龄阶段(小于等于3岁的6只和大于3岁的8只)的藏西北紫绒山羊母羊,测定其屠宰性能和羊肉基本营养成分指标。结果表明:(1)藏西北紫绒山羊净肉率和肉骨比在两个年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羊肉中水分、pH、蛋白质、脂肪含量分别为71.96%、5.9、19.56%和4.96%,均符合国家标准;胆固醇含量平均为44.92 mg/100 g,属于低胆固醇食物;挥发性盐基氮为10.39 mg/100 g,低于国家标准(≤15 mg/100 g),符合安全标准;各指标在两个年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氨基酸含量丰富,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的含量平均为1.79%,必需氨基酸为7.61%。(4)饱和脂肪酸在两个年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分别为45.32%和4.34%,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含量在小于等于3岁年龄组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在大于3岁的年龄组含量(P=0.006)。(5)矿物质元素种类丰富,微量元素中锌、硒含量最高达到29.61 mg/kg和0.05 mg/kg,属较高水平;重金属元素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维生素E和维生素B 1含量高,且维生素B 1在小于等于3岁年龄组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在大于3岁的年龄组含量(P=0.035)。上述结果表明,藏西北紫绒山羊肉质中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含量高,同时有害金属元素等含量低,肉用性状优良,符合国家绿色食品标准,是优质的羊肉产品。
- 阿旺措吉仁青措姆达娃普赤普布次仁罗布边巴次仁尼琼平措
- 关键词:肉品质脂肪酸氨基酸矿物质
- 显性效应对内蒙古绒山羊产绒量和绒纤维直径育种值估计准确性的影响
- 2025年
- 旨在分析动物遗传评估模型中加入显性效应是否可以有效提高内蒙古绒山羊绒毛性状育种值预测的准确性。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积累的健康状况良好的内蒙古绒山羊(阿尔巴斯型)2256只个体的70K SNP芯片测序数据,收集整理1至8岁个体的绒毛性状(绒纤维直径和产绒量)生产性能数据和系谱记录,根据是否考虑显性效应,建立两个动物模型,利用BLUP和GBLUP方法进行遗传参数及育种值的估计,进一步通过交叉验证的方法评价绒毛性状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确定最佳遗传评估模型。最后建立多变量动物模型进行两个性状的遗传相关及育种值准确性估计,对比单性状和多性状模型下估计遗传参数及育种值准确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当遗传评估模型中不考虑显性效应时,基于BLUP和GBLUP法估计产绒量的加性遗传力分别为0.156和0.215,育种值估计准确性分别为27.58%和60.33%;绒纤维直径的加性遗传力为0.252和0.292,育种值估计准确性为28.08%和62.33%。在动物模型中同时考虑加性和显性效应时,基于BLUP和GBLUP法估计产绒量的加性遗传力分别为0.150和0.200,显性遗传力为0.147和0.070,育种值估计准确性分别为38.50%和72.62%;绒纤维直径的加性遗传力为0.263和0.290,显性遗传力为0.288和0.026,育种值估计准确性为39.66%和65.97%。最佳模型下,产绒量和绒纤维直径的遗传相关为0.3400,表型相关为0.0385。产绒量和绒纤维直径育种值估计准确性比基于单性状下的育种值估计准确性分别提高9.81%~19.43%和14.01%~21.97%。综上所述,产绒量属于中等偏低遗传力,绒纤维直径属于中等偏高遗传力,两个性状的遗传相关相对较小,说明对产绒量的选育提高不会造成绒纤维直径的变粗。GBLUP法的估计的各性状育种值准确性显著高于BLUP法,产绒量提高了10.92%~12.29%,绒纤维直径提高了3.64%~11.58%。基于多性状动物模型下育种值估�
- 习海娇李金泉张燕军张燕军王瑞军梅步俊王娜苏蕊苏蕊
- 关键词:内蒙古绒山羊产绒量显性效应
- 陕北白绒山羊几种非常规饲料营养成分、体外发酵参数和酶活性研究
- 2025年
-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几种非常规饲料营养成分、体外发酵参数和酶活性,筛选适宜陕北白绒山羊高效利用的非常规饲料资源。试验测定柳枝稷、菊芋秸秆、葵花头、沙打旺、马铃薯秧、花生秧、羊草和玉米秸秆的常规营养成分、相对饲用价值(RFV)和有效能值,结合体外发酵产气试验,测定产气量、甲烷产量、发酵参数和发酵液酶活性等指标,进行综合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1)葵花头和沙打旺粗蛋白质(CP)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6种饲料(P<0.01),菊芋秸秆和马铃薯秧粗灰分(Ash)和钙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6种饲料(P<0.01),羊草中性洗涤纤维(NDF)(玉米秸秆除外)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7种饲料(P<0.01)。2)菊芋秸秆干物质采食量(DMI)极显著高于其他7种饲料(P<0.01),葵花头总可消化养分(TDN)含量以及RFV和相对牧草品质(RFQ)最高,羊草DMI(玉米秸秆除外)、TDN含量以及RFV和RFQ极显著低于其他7种饲料(P<0.01)。3)葵花头和沙打旺消化能(DE)、代谢能(ME)和增重净能(NEg)极显著高于其他6种饲料(P<0.01)。4)各种饲料72 h发酵累积产气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葵花头>菊芋秸秆>沙打旺>柳枝稷>玉米秸秆>羊草>花生秧>马铃薯秧,花生秧和马铃薯秧甲烷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6种饲料(P<0.01)。5)菊芋秸秆发酵液pH极显著高于其他7种饲料(P<0.01);菊芋秸秆、马铃薯秧和葵花头发酵液氨态氮(NH 3-N)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5种饲料(P<0.01);花生秧、马铃薯秧和葵花头发酵液微生物蛋白(MCP)含量较高;花生秧、葵花头和菊芋秸秆发酵液乙酸含量较高;柳枝稷发酵液乙酸/丙酸值最低;葵花头发酵液总挥发性性脂肪酸含量最高。6)花生秧发酵液α-淀粉酶、葵花头发酵液胰蛋白酶、沙打旺发酵液纤维素酶以及菊芋秸秆发酵液果胶酶活性均分别显著高于其他7种饲料(P<0.05),柳枝稷、羊草、玉米秸秆和花生秧发酵液脂肪�
- 李陇平吴仪王旭辉杜媛媛曹萌霜李托屈雷李强
- 关键词:陕北白绒山羊非常规饲料营养价值
- 羊绒织物泡沫染色工艺
- 2025年
- 研究适用于羊绒织物的泡沫染色工艺。考察染料用量、阴离子发泡剂SDS用量、稳定剂的类型及用量以及渗透剂JFC用量对染液黏度、润湿性以及泡沫发泡力、稳定性的影响,优化泡沫染色工艺。结果表明,优化泡沫染色工艺为:发泡剂SDS 3.0 g/L,羧甲基纤维素钠1.0 g/L,聚丙烯酰胺0.5 g/L,渗透剂JFC 3.0 g/L,轧辊转速2 m/min;随着染料用量的增大,染色后织物的K/S值更高,固色率高于89%。
- 郝景标袁向琴王闻宇牛家嵘
- 关键词:羊绒织物泡沫染色毛用活性染料汽蒸
- 双面羊绒服装制作工艺研究
- 2025年
- 双面羊绒是将两面不同颜色的山羊绒混色后编织而成的产品,原料为优质山羊绒,颜色亮丽、手感柔软,被称为“软黄金”。双面羊绒服装市场潜力巨大,需求量逐年递增,但因为很多企业对双面羊绒服装的制作工艺不够了解,加之成本限制,目前国内生产双面羊绒服装的企业很少。针对这种情况,文章对双面羊绒服装的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 于江玲
- 关键词:服装
- 可食用型染料染色的山羊绒纤维及纱线性能的研究
- 2025年
- 随着近年来消费者健康安全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内外法规要求,越来越多的食用色素被应用于山羊绒纤维及制品的染色。本文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可食用型染料制得山羊绒纱线进行核心指标性能测试研究,并同现有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对比,最终确定可食用染料染色山羊绒纱线的性能指标参考范围。为制定可食用型染料山羊绒类产品及制品标准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填补环保型羊绒产品性能研究的空白,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数据参考及质量依据。
- 谈峰吴丽张曼
- 关键词:羊绒纱线
- 绿色认证体系对羊毛羊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
- 2025年
- 本文阐述了我国羊毛羊绒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绿色认证体系对羊毛羊绒产业的发展趋势的影响,为加快推进新疆羊毛羊绒绿色生产和认证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为羊毛羊绒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 关鸣轩赵璐洁魏佩玲张蓉银许艳丽种丽伟宫平无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 山羊绒国内外质量标准比对分析研究
- 2025年
- 本文旨在探索山羊绒品质控制的国际接轨与本土化策略。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山羊绒质量标准的发展历程,对比分析了各国在纤维细度、长度、强度、清洁度等方面的规定,揭示了标准间的异同与发展趋势。通过详实的数据和深入的统计分析,揭示了中国山羊绒标准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与挑战,尤其是在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研究发现,虽然中国标准在某些指标上与国际接轨,但在品质分级体系、测试方法创新和环保要求上仍有提升空间。此外,文章还就如何优化我国山羊绒质量标准,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绿色转型,提出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建议。本文为研究我国山羊绒产业的标准化建设、产品质量提升以及国际市场的拓展提供了参考,对推动我国山羊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李岩贾向春张铎
- 关键词:山羊绒本土化策略
- FGF5和FGF21对绒山羊毛乳头细胞增殖的影响
- 2025年
- 【背景】绒山羊毛囊周期分为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成纤维生长因子5(fibroblast growth factor5, FGF5)和成纤维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1, FGF21)是毛囊周期转换的重要调控因子。然而,FGF5和FGF21在皮肤组织中的定位以及调控毛囊周期转换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而且FGF21在毛囊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尚存在争议。毛乳头细胞(dermal papilla cells, DPCs)位于毛囊的毛乳头区域,当其功能缺失时,毛囊不能发育,使毛囊周期停滞在休止期,导致脱发。【目的】通过检测FGF5和FGF21在绒山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定位,探究FGF5和FGF21对DPCs增殖的影响,并对其调控机制进行解析,丰富成纤维生长因子家族基因调控毛囊周期转换的机制,为进一步阐明绒山羊毛囊周期转换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 RT-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FGF5、FGF21及其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1, FGFR1)在绒山羊生长期和休止期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合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其在绒山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定位,并利用组织免疫荧光技术进行验证;通过构建过表达腺病毒载体在绒山羊DPCs中过表达FGF5和FGF21,利用MTT、EdU、流式细胞周期等方法检测其对绒山羊DPCs增殖的影响,并利用RT-qPCR、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FGFR1及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利用RT-qPCR、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探究FGF5和FGF21影响绒山羊DPCs增殖的作用机制。【结果】FGF5、FGF21及其受体FGFR1在绒山羊生长期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休止期(P<0.05);FGF5、FGF21及其受体FGFR1均定位于绒山羊DPCs,提示FGF5和FGF21可能参与调控绒山羊DPCs的生物学功能;FGF5和FGF21过表达腺病毒在绒山羊DPCs中的过表达效果良好,其处理时间在84 h最佳(P<0.001);FGF5
- 王妞史昕冉张卫东王昕
- 关键词:绒山羊FGF5增殖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相关作者
- 张文广

- 作品数:251被引量:754H指数:14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绒山羊 内蒙古绒山羊 毛囊 山羊 绵羊
- 李金泉

- 作品数:428被引量:1,657H指数:20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绒山羊 内蒙古绒山羊 毛囊 山羊 皮肤毛囊
- 曹贵方

- 作品数:221被引量:368H指数:7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蒙古绵羊 绵羊 GHRELIN Β-防御素 输卵管上皮细胞
- 李蘅

- 作品数:30被引量:213H指数:9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微生物学 绒山羊 铁载体 纤维素降解菌 上线
- 英迪

- 作品数:6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 研究主题:转杯纺 并条机 牵伸力 羊绒混纺 精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