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0篇“ CAJAL样间质细胞“的相关文章
胆囊Cajal间质细胞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9年
胆囊胆固醇结石(CG)是我国胆道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CG的病因复杂,其中胆囊动力下降在CG形成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人体和豚鼠胆囊组织中的Cajal间质细胞(ICLC)对胆囊动力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ICLC丢失和(或) ICLC起搏电位减弱以及ICLC对胆囊收缩素反应性降低等功能障碍均可能促进CG的形成,ICLC丢失可能与氧化应激反应、c-kit/干细胞因子通路抑制、胆汁组成成分变化以及炎症反应等有关,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及相关性仍需进一步研究的确定。
赵健楠范莹吴硕东
关键词:胆囊胆固醇结石CAJAL样间质细胞胆囊动力
胆固醇对体外分离培养的豚鼠胆囊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胆固醇对体外分离培养的豚鼠胆囊Cajal间质细胞(ICLCs)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豚鼠胆囊ICLCs,用含不同质量浓度[0 mg/L(空白组)及12.5、25、50、100 mg/L(实验组)]的胆固醇培养液作用于细胞24 h后,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受体酪氨酸激酶(c-kit)蛋白的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c-kit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用含25、50、100 mg/L质量浓度胆固醇的培养液培养ICLCs后,与空白组相比,实验组ICLCs的增殖率明显下降(P<0.05);ICLCs的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c-kit蛋白表达及c-kit 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高浓度的胆固醇能够抑制ICLCs的增殖并促进ICLCs的凋亡,ICLCs增殖率下降可能是SCF/c-kit信号通路受阻所致。
许金煌范莹
关键词:CAJAL样间质细胞胆固醇凋亡
胆固醇对体外分离培养的豚鼠胆囊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
目的:胆囊胆固醇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病因复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常见的病因例如:饮食因素、遗传因素、胆汁成分的改变、胆囊动力障碍等都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胆囊胆固醇结石的...
许金煌
关键词:CAJAL样间质细胞胆固醇CCK-8蛋白印迹
Cajal间质细胞调控oddi括约肌运动及在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发病中的作用
背景自1887年Oddi括约肌(sphincter of Oddi,SO)被发现以来,人们对其结构及功能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且清楚地认识到其对胆胰正常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前期的一系列研究发现SO的解剖及功能异常...
邓天麟
关键词:CAJAL样间质细胞ODDI括约肌C-KITSCF
文献传递
豚鼠胆囊Cajal间质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
2017年
目的探讨豚鼠胆囊Cajal间质细胞(ICLC)的原代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方法健康豚鼠5只,4周龄,体质量300~350 g,雌雄不限。禁食12 h,颈椎脱臼处死。在无菌条件下取出胆囊。在解剖显微镜下剖开胆囊,剥去胆囊黏膜和黏膜下层。将肌条剪碎,经消化、离心及过滤后制备胆囊组织单细胞悬液。用含有干细胞因子(SCF)的M199培养液培养。于倒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用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c-kit特异性抗体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细胞类型。结果培养1周,胆囊ICLC保持其固有特征,多突起,核大,细胞有2~3个短突起。4周时,细胞形态清晰,突起为细长。c-kit抗体免疫荧光染色,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呈阳性,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复染细胞核呈蓝色荧光。结论酶解法分离豚鼠胆囊ICLC并培养成功,为胆囊ICLC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胆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关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付倍蓓范莹谢博王锴
关键词:胆囊CAJAL样间质细胞细胞培养
人干细胞白血病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Cajal间质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构建含人干细胞白血病(SCL)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并转染体外培养的Cajal间质细胞(ICC),为进一步利用慢病毒表达载体行体内实验奠定基础。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将人SCL基质粒内的遗传物质扩增,与慢病毒载体质粒GV287-EGFP结合,构建重组质粒GV287-EGFP/SCL,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及基因测序对阳性克隆进行鉴定,并测定病毒滴度。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ICC,重组慢病毒载体以感染复数(MOI)值为0.5、1.0、5.0、10.0、50.0和100.0时,分别转染ICC,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计算不同MOI值的转染效果,确定最佳MOI值。重组慢病毒载体以最佳MOI值感染ICC作为实验组,以空载体转染的ICC(空载体组)及未转染的ICC(空白组)作为对照,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SCL基因在ICC中的表达。结果经Western blot检测及基因测序鉴定SCL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成功转染ICC,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强绿色荧光。MOI为10时转染效果最佳,转染效率>85%;RT-PCR结果表明,实验组SCL基因的表达量高于空载体组和空白组。结论成功制备人SCL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并能高效转染ICC,介导SCL基因在ICC中表达。
于建超王江平李应龙钱彪倪钊王新敏李强王勤章
关键词:慢病毒载体转染CAJAL样间质细胞
经尿道灌注SCL基因重组慢病毒的DCP豚鼠膀胱Cajal间质细胞数量、分布及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观察经尿道灌注干细胞白血病(SCL)基因重组慢病毒的糖尿病膀胱病(DCP)豚鼠膀胱Cajal间质细胞(ICC)的数量、分布及超微结构变化。方法构建SCL基因重组慢病毒且标定滴度。选择雄性豚鼠70只,单次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12周后构建DCP豚鼠模型,将成功造模的27只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9只。实验组、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豚鼠分别经尿道灌注(转染)SCL基因重组慢病毒、空慢病毒和等量PBS液。分别于转染后7、14、28 d每组各处死3只豚鼠,取膀胱组织,制作切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膀胱ICC数量及分布变化,透射电镜下观察膀胱ICC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实验组随转染时间延长,ICC数量逐渐增多(P均<0.01),分布越发密集,但绿色荧光逐渐减退;空白组和对照组未见绿色荧光,随转染时间延长,ICC数量逐渐减少(P均<0.05),分布稀疏;转染14、28 d时,实验组ICC数量较空白组和对照组增加(P均<0.01)。实验组随转染时间延长,ICC细胞器数量增多,形态趋于正常,细胞内空泡减少,胞周突起延长变多,ICC超微结构处于不断恢复之中;而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ICC超微结构病理变化逐渐加重。结论经尿道灌注SCL基因重组慢病毒转染DCP豚鼠膀胱后,膀胱ICC数量增多,分布更加密集,细胞超微结构得到修复,提示SCL基因对DCP可能有一定治疗效果。
王子雄王勤章钱彪
关键词:CAJAL样间质细胞糖尿病膀胱病
胆囊组织中的Cajal间质细胞与胆石形成的关系
2017年
Cajal间质细胞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平滑肌组织中的特殊间质细胞,在消化系统中被认为是消化道慢波的起搏细胞。该细胞分布于胆道系统之中,并与胆道系统运动功能密切相关,其数量在胆石症患者的胆囊组织中明显减少。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疾病,在其发病机制中胆道运动功能减弱被认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复习近年关于Cajal间质细胞与胆石症关系的文献,就Cajal间质细胞的形态、分类、起源、功能及与胆石症的关系做一综述。
丁润宇许静涌韦军民
关键词:CAJAL样间质细胞胆石症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患者胆囊组织中Cajal间质细胞数量变化及与胆囊收缩功能及术后排便改变的关系
目的: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试探究胆囊结石患者胆囊收缩功能与胆囊组织中的Cajal间质细胞数目及与行胆囊切除术后排便改变(排便次数增加或性状改变)之间的关系。  方法:对于我院普通外科入院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入组,根据...
丁润宇
关键词:CAJAL样间质细胞胆囊功能
文献传递
胆道Cajal间质细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Cajal问质细胞是位于胃肠道肌群的一种特殊间质细胞,其与平滑肌细胞,神经元细胞有密切联系,参与胃肠道的蠕动和神经信号传导,是胃肠道慢波的起搏细胞。存在于胆道、尿道、膀胱等胃肠道外器官的Cajal间质细胞被命名为Cajal间质细胞(ICLC),笔者就ICLC在胆道系统的形态、鉴别、分类、功能、分布及其与胆道系统疾病的关系等方面作一综述。
王锴范莹
关键词:CAJAL样间质细胞胆道胆道疾病

相关作者

王勤章
作品数:284被引量:827H指数:13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
研究主题:肾结石 CAJAL样间质细胞 膀胱 CAJAL间质细胞 膀胱癌
丁国富
作品数:173被引量:575H指数:11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膀胱 CAJAL样间质细胞 后腹腔镜 腹腔镜 膀胱肿瘤
范莹
作品数:118被引量:43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单孔腹腔镜 腹腔镜 单孔 胆囊 CAJAL样间质细胞
李应龙
作品数:111被引量:407H指数:10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CAJAL样间质细胞 后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 肾肿瘤
王江平
作品数:71被引量:199H指数:7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膀胱 CAJAL间质细胞 CAJAL样间质细胞 肾肿瘤 膀胱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