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14篇“ AUSTRALIS“的相关文章
滨海湿地不同水盐生境下芦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变化及其环境解释
2025年
全球变暖后的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会进一步影响滨海湿地的地下水位和土壤水盐条件,明确滨海湿地植物应对土壤水盐环境变化的生态响应策略,可为滨海湿地植被的保护和恢复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因而,选择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优势植物芦苇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不同地下水位梯度下芦苇的化学计量特征与土壤理化指标,探讨芦苇化学计量特征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生长季内芦苇叶片N含量与N/P均表现为降低的趋势。生长季中期,芦苇叶片14
董林水刘京涛宋爱云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化学计量土壤环境因子
模拟氮沉降对入侵植物藿香蓟与伴生种铁苋菜竞争关系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氮沉降对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竞争关系的影响,阐明其如何改变物种竞争能力并影响入侵植物。【方法】以入侵植物藿香蓟和本地植物铁苋菜为对象,开展de Wit替代竞争试验。通过浇灌不同浓度的NH 4Cl溶液模拟不同氮沉降水平对植物株高、地上生物量和分枝数的影响。相对邻株效应指数(R NE)和取代系列图表被用来评估两者的竞争关系。【结果】单种栽培时,中高氮处理(6和12 g·m^(-2)·a^(-1))对藿香蓟收获时株高生长和地上生物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氮处理组显著提高了铁苋菜收获时株高生长和地上生物量。两种混栽时,不管哪种栽培比例下,藿香蓟收获时株高在各个氮处理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收获时高氮组的铁苋菜株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高氮处理显著提高了藿香蓟在中高栽培比例(0.50和0.75)下的分枝数;高氮处理显著提高了铁苋菜在高栽培比例下的分枝数。R NE表明藿香蓟在高栽培比例时,铁苋菜对其氮处理组的竞争作用并不显著;铁苋菜在高栽培比例时,氮处理提高了藿香蓟的竞争力,低氮处理(3 g·m^(-2)·a^(-1))时其竞争最为明显。取代系列试验图表明,在任何混种方式下铁苋菜实际生物量均低于预期;低氮处理时,高栽培比例下的藿香蓟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混种总生物量均高于预期值。【结论】氮沉降显著影响了藿香蓟与铁苋菜的生长及其种间竞争关系。氮沉降特别是低氮沉降增加了藿香蓟的竞争优势。
陈旭波陈健春张亚芬骆争荣贾静
关键词:氮沉降种间关系藿香蓟铁苋菜
澳洲鳗鲡(Anguilla australis)基于海水的生物学耐受性研究
2024年
澳洲鳗鲡(Anguilla australis)属于洄游性鱼类,为探索其对海水的生物学耐受性特征,以澳洲鳗鲡不同生长阶段的黑仔、幼鳗和成鳗为对象,在海水条件下,开展了其耗氧率、窒息点、水温、pH、非离子氨、亚硝酸盐、盐度等生态因子的耐受性试验。结果表明,黑仔、幼鳗和成鳗的昼间与夜间耗氧率都随体质量增大而下降,但昼夜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黑仔、幼鳗和成鳗的窒息点溶解氧浓度随体质量增大而下降;3~35℃为澳洲鳗鲡海水适温范围,25~29℃为黑仔最适生长温度,23~29℃为幼鳗和成鳗最适生长温度,随体质量增加对水温的耐受性增强;澳洲鳗鲡适宜盐度范围0~36,0~36为黑仔适宜生长盐度,0~30为幼鳗和成鳗适宜生长盐度,黑仔对盐度的耐受性较幼鳗和成鳗范围更广;澳洲鳗鲡在pH 4.0~10.0范围内均能存活;水中非离子氨对黑仔、幼鳗和成鳗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00、1.76和1.28 mg/L,安全浓度为0.30、0.18和0.13 mg/L,黑仔的耐受性最强。亚硝酸盐氮对黑仔、幼鳗和成鳗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66.93、825.18和1 001.77 mg/L,安全浓度为6.69、82.52和100.18 mg/L。
侯旗江兴龙
关键词:耗氧率窒息点非离子氨
Acalypha australis L.extract inhibits B16 melanoma cell metastasis through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2024年
Background:Melanoma is a deadly skin tumor resulting from the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melanocytes.It is highly malignant and invasive,with the highest mortality rate among skin cancers.Acalypha australis L.(AAL),a plant with dual medicinal and culinary purposes,is commonly regarded as an edible wild vegetable in southern China.Additionally,AAL has a long history of medicinal use in China,often employed for its hemostatic,anti-diarrheal,and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Modern pharmacology has demonstrated that AAL possesses functions such as weight loss,antimicrobial activity,antiviral effects,and treatment for ulcerative colitis.However,there is currently no research available regarding its effectiveness and mechanisms of action on melanoma.Methods:In this investigation,we used 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assay to detect cell viability,transwell assay to detect cell migration and invasion ability,and Western blot assay to detect relevant signaling pathways.Results:The present study reveals that 2 mg/mL AAL effectively suppresses the metastasis of B16 cells,while simultaneously triggering the expression of key apoptosis-related proteins,including Bcl-2,Bax,and cleaved caspased 3.Subsequent investigations demonstrate that AAL exerts this inhibitory effect via the PI3K/AKT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as evidenced by the observed deficits in Ras,AKT,p-AKT,and PI3K expression levels.Conclusion:Thes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AAL could be a valuable therapeutic option for reducing the metastatic potential of B16 melanoma cells.
Zhi-Zhong WangTie-Shan YiYu-Yang HeQin ZhouBo Chen
关键词:MELANOMA
基于MaxEnt模型的芦苇中国潜在分布区预测
2024年
研究基于338条芦苇分布数据和6个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对芦苇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进行模拟,结合环境变量的贡献率、置换重要性、刀切法检验结果以及单变量响应曲线综合分析影响芦苇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及其适宜范围。结果表明:MaxEnt模型在RM=1、FC=LQHP组合参数下的AUC均值为0.909,表明预测结果准确度极高;芦苇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主要位于甘肃、山西、陕西等地区,其中高、中适生区面积分别为1.25×10^(9)、1.88×10^(9) hm^(2);影响芦苇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是年平均气温、最湿月降水量、等温性、最冷季度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变化范围;当年平均气温为14~22℃、最湿月降水量为108~284 mm、等温性低于24、最冷季度降水量小于50 mm、年平均气温变化范围低于28.5℃时,芦苇的分布概率较高。
王二国游澜清易自力杜卫红
关键词:芦苇环境因子
基于VOSviewer的芦苇研究现状与可视化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芦苇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发展态势与热点,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1992~2022年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芦苇相关核心期刊文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与可视化方法分析发文数量、研究机构、论文被引情况与关键词共现。结果:1992~2022年发文数量共计2602篇,发文数量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发文量前3的研究机构分别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高被引论文数量占发文总量的39.01%,并且研究机构主要为高校。当前研究热点主要包括芦苇、湿地、人工湿地、黄河三角洲、互花米草、湿地植物与芦苇湿地等。结论:遥感监测、植物固碳与植物入侵可能是未来研究重点。
岳喜元岳伟
关键词:芦苇
多斑矢车菊在我国的适生性分析及入侵风险评估
2024年
分析危险性杂草多斑矢车菊在我国的适生性,预测其在国内的潜在分布区,评估其侵入风险,可为相关的预警、检疫工作提供依据。利用MaxEnt模型对多斑矢车菊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并采用多指标赋值法对其入侵我国的风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多斑矢车菊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占比达26.13%,其高度、中度、低度适生区面积分别为1.48万、44.81万、204.61万km^(2)。综合评估其危险性,入侵风险值R=2.16,处于高度危险水平,应提高警惕。
袁俊杰龙阳李凯兵徐晗虞赟袁淑珍
关键词:入侵风险
镉胁迫对南方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为揭示南方苋(Amaranthus australis)萌发和幼苗期对镉胁迫的适应性及生理特征,研究了不同镉浓度(0,10,20,40 mg·kg^(-1))对其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镉对南方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影响不显著,但显著降低了活力指数;随着镉胁迫浓度的升高,生长量显著下降,表现为胚根和胚芽长度下降,株高降低,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减少,叶片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显著下降,非蛋白巯基(Non-protein thiols,NPTs)、植物螯合肽(Phytochelatins,PCs)、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地上和地下部镉含量以及转移系数和富集系数均显著升高。研究结果表明,南方苋具有较强的耐镉、镉转运和富集能力,并能通过提高细胞内的NPT,PCs和GSH等重金属络物来缓解镉对细胞的毒害作用。
李孟盈胡龙兴向佐湘
关键词:镉胁迫种子萌发生理特性转运系数
芦苇、南荻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基质化利用研究进展
2024年
该研究分析了我国近年来芦苇、南荻栽培食用菌的优势,对芦苇、南荻在食用菌基料配方的筛选、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针对芦苇、南荻基质特性研究不系统、栽培配套技术缺乏标准化以及基质与子实体品质相关性研究不深等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芦苇、南荻产业转型升级以及食用菌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循环农业发展。
张卓亿谢晓方王霞谢旖谭欣懿肖淑媛
关键词:芦苇食用菌栽培基质循环农业
中国芦苇沼泽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
2024年
明确大尺度物种丰富度的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一直是生态学及生物地理学领域的核心议题之一,其对于预测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的响应和制定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保护方案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全国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野外调查数据,结合气候、地理、土壤等环境因子,探讨了中国芦苇沼泽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中国的芦苇沼泽植物物种丰富度总体表现为亚热带湿润区和温带湿润半湿润区较高,青藏高原区、温带干旱半干旱区和滨海区较低的特点;(2)芦苇沼泽植物物种丰富度与年降水、土壤有机碳、土壤总氮、纬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年均温、最冷月最低温、土壤pH值、海拔之间表现为显著负相关;(3)土壤因子特别是土壤pH值是影响芦苇沼泽植物物种丰富度的最主要因素,其次分别为淹水状况、气候因子和地理因子;(4)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土壤因子、淹水状况和气候因子直接影响植物物种丰富度,而地理因子通过调控土壤因子、淹水状况与气候因子间接影响植物物种丰富度。总体而言,中国芦苇沼泽植物物种丰富度具有空间异质性,其分布格局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土壤因子是影响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的关键环境因素。
孟敬慈王国栋曹光兰胡楠林赵美玲赵延彤薛振山薛振山刘波朴文华
关键词:物种丰富度土壤因子

相关作者

张秀丽
作品数:4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
研究主题:融合蛋白 原核表达 AUSTRALIS 原核 INTEIN
年高磊
作品数:13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致病型 禾谷胞囊线虫 禾谷孢囊线虫 黄淮麦区 抗性评价
张煜
作品数:15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引物 小麦 禾谷孢囊线虫 禾谷胞囊线虫 黄淮麦区
孙君伟
作品数:17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禾谷胞囊线虫 致病型 黄淮麦区 小麦 禾谷孢囊线虫
付博
作品数:37被引量:22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禾谷孢囊线虫 烟草品质 生物制剂 小麦 烟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