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97篇“ AGNORS“的相关文章
A Correlation between Histochemical Patterns of Connective Tissue Fibers and AgNORs in Breast Lesions
2019年
Background: The precise histopathologic diagnosis of a breast lesion is the first step towards the most appropriate inclusive patient’s managemen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istochemical patterns of connective tissue fibers and NORs in breast lesions. Methodology: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n = 25) were ascertained as the case group, and those with benign breast lesions were ascertained as a control group (n = 25). Histochemical evaluations of elastic fibers, reticular fibers and mean AgNORs count were performed for all study subjects. Results: Elastic fibers intensity was brought into being lessening in benign lesions and upturns in the direction of malignant lesions. The intensity of elastic fibers was found to intensify with rises of neoplastic changes in breast cancer and this was found to b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Conclusion: Demonstration of connective tissue fibers (particularly elastic fibers) can strength the diagnostic evidence for conventional histopathology diagnosis. Mean AgNORs count can merge as an important quantitative marker in breast cancer diagnosis.
Abdelbaset Mohamed Elasbali
关键词:BREASTFIBERRETICULARFIBERAGNORSBREASTLESIONS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的检测
2013年
目的观察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LMDF)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区嗜银蛋白染色(AgNORs)情况和应用氨苯砜和转移因子联合治疗前、后患者免疫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对30例LMDF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进行检测,同时予氨苯砜及转移因子注射液联合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并以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结果 LMDF患者治疗前AgNORs的测定值[(6.35±0.45)%]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7.85±0.49)%]和其治疗后[(7.74±0.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好于治疗2个月时。结论 AgNORs测定可以反映LMDF的免疫状况,氨苯砜联合转移因子治疗LMDF疗效较好。
胡亚红苗国英张西克郑凤兰高顺强王琪
关键词:AGNORS氨苯砜
喉鳞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表达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背景与目的: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rgyrophilic nucleoar organizer regions,AgNORs)检测已在恶性肿瘤诊断、预后判断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检测T淋巴细胞的AgNORs含量可用于反映恶性肿瘤的预后及复发。研究发现AgNORs定量分析是咽癌、多发性骨髓瘤、男性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独立的预后因素。本研究检测喉鳞癌患者外周血AgNORs的表达,分析其与年龄、性别、临床分期、T分期、N分期、解剖分区、病理分级、切缘和复发等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科2001年2月—2004年6月初治的喉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KL型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喉鳞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的含量;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进行Log-rank检验,因素间的相关关系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结果:AgNORs表达阳性组5年生存率(58%)较阴性组(7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年龄、解剖分区、临床病理分期、T分期、N分期、切缘、复发和AgNORs阳性表达是影响喉癌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AgNORs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T分期、复发和切缘相关(P<0.05);声门上型喉鳞癌AgNORs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38),切缘阴性患者中AgNORs阳性表达与复发相关(P=0.046);年龄和复发是影响喉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术后切缘阴性的喉鳞癌患者AgNORs表达阳性推荐术后行积极治疗,声门上型喉癌中AgNORs表达阳性提示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大,可考虑行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
门倩倩欧阳电丁卫泉苏旋杨安奎
关键词:喉鳞癌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预后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拉米夫定和α干扰素序贯治疗后T淋巴细胞AgNORs含量及绝对值变化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拉米夫定与α干扰素序贯治疗后,进行T淋巴细胞AgNORs含量检测及亚群绝对值变化分析,来观察两组药物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62例没有接受任何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患者,一组(64例)接受序贯治疗,另一组(98例)单独接受拉米夫定治疗。所有淋巴细胞经过体外培养、增殖、银染,在KL型免疫图像系统上机进行读片,分析AgNORs。结果序贯治疗组患者与拉米夫定治疗组患者治疗48周时,T淋巴细胞AgNORs含量与基线(0周)对比,外周血嗜银蛋白含量有显著提高;序贯治疗组与拉米夫定治疗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拉米夫定和干扰素序贯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性,增强患者机体细胞免疫活性。
张静徐维家王青王楠石铭
关键词:拉米夫定Α干扰素序贯治疗T淋巴细胞
FCM与AgNORs在Wistar大鼠腭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和银染核仁组织区(AgNORs)2种方法在诊断Wistar大鼠腭黏膜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化学诱导法建立大鼠口腔癌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银染核仁组织区法对7例正常黏膜和63例不同癌变发展阶段黏膜细胞的DNA含量和细胞增殖状态进行检测,并对结果做相关性分析。结果:DNA指数(DI)、异倍体率和AgNOR颗粒计数随着组织病理学分级增加而逐渐增加,异常增生、原位癌、浸润鳞癌与正常黏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DNA指数和AgNOR颗粒计数呈正相关(r=0.713,P﹤0.05)。结论:流式细胞仪检测和银染核仁组织区两种方法可以作为口腔癌诊断的辅助检测手段,2种方法相结合可以提高口腔黏膜病变的检出率。
岳阳丽刘进忠杜少华
条件培养基对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LDH及AgNORs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以乳酸脱氢酶(LDH)及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为评价指标,观察条件培养基对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的影响。方法灌注法获取21d虫龄的日本血吸虫虫体,冷消化法制备细胞悬液,调细胞为1×106个/ml,联合法接种细胞。将接种于小盖玻片上的血吸虫细胞随机分为对照(0h)组和24、48、72h3个实验组共4组。对照组用常规培养基即RPMI-1640含20%小牛血清附加常量抗生素(青霉素1×105U/L,链霉素100mg/L)培养,实验组培养基为常规培养基分别与培养24、48、72h的鼻咽癌细胞上清液的条件培养基1∶1的混合液。培养第7天,对培养细胞进行LDH及AgNORs染色;每组随机选取300个LDH染色细胞、50个AgNORs染色细胞输入HPIAS-2000图像分析仪测定培养细胞的吸光度(A)值,并作统计分析。结果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在不同条件培养基作用下,其LDH及AgNORs着色均比对照组深,其中72h组细胞着色最深,其次是48h组,再是24h组,对照组细胞着色最浅,条件培养基培养的各组细胞,LDH含量及AgNORsA值显著大于对照组细胞(q24=8.5287,q48=15.4253,q72=27.6207,P均<0.01;q24=13.5690,q48=18.7288,q72=27.0356,P均<0.01)。72h的条件培养基作用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后,培养细胞的LDH含量及AgNORsA值明显较对照组高(q0/72=27.6207,P<0.01;q0/72=27.0356,P<0.01),亦高于其他组(q24/72=19.0919,q48/72=11.8426,P均<0.01;q24/72=13.5690,q48/72=18.7288,P均<0.01)。结论条件培养基可明显增强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LDH的活性及增加AgNORs的含量,且72h的条件培养基对童虫培养细胞的影响最大。
罗超明珍平钟沁萍叶青蒋明森董惠芬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条件培养基
体外循环对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单个核细胞AgNORs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究小儿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体外循环(ECC)前后T细胞亚群比例和单个核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化学染色,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停体外循环即刻、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7天5个时间点测定36例在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的静脉血标本的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百分率和单个核细胞AgNORs的数量。结果与麻醉诱导后比较,CD3+细胞、CD4+细胞在停体外循环即刻时降低(P<0.05),术后第1、3天均显著降低(P<0.01),术后第1天降到最低值,术后第3天回升,术后第7天恢复至麻醉诱导后水平(P>0.05);CD4+/CD8+在术后第1天时显著降低(P<0.01),术后第3天即恢复到麻醉诱导后水平(P>0.05);CD8+细胞和单个核细胞AgNORs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在单个核细胞AgNORs功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体外循环后免疫功能下降,应于体外循环前后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患儿免疫力,以减少围术期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杨永辉刘延芹张隆魏文志吕娜纪惠娟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体外循环单个核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
体外循环对小儿VSD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单个核细胞AgNORs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系统探讨小儿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患者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前后T细胞亚群的比例和单个核细胞核仁组成区(nucleoar organizer regions,NORs)嗜银蛋白(AgNORs)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化学染色测定32例行VSD修补术的患儿静脉血标本5个时间点的T细胞亚群细胞百分率和单个核细胞AgNORs的数量。结果与麻醉诱导后比较,成熟T淋巴细胞(CD3+细胞)及Th细胞(辅助性/诱导性T淋巴细胞,CD4+细胞)在停ECC即刻时降低(P<0.05),术后第1、3天均显著降低(P<0.01),术后第1天降到最低值[(46±6)%与(21.5±4.0)%],术后第3天时回升,术后第7天时恢复至麻醉诱导后水平(P>0.05);Th/Tc(抑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8+细胞)比值在术后第1天时显著降低至(1.34±0.38)(P<0.01),术后第3天即恢复到麻醉诱导后水平(P>0.05);Tc细胞和单个核细胞AgNORs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T淋巴细胞总数、Th细胞的比例变化和Th/Tc比值变化有可能作为评价ECC后小儿VSD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的重要指标;在单个核细胞AgNORs功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于ECC前后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患儿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增加抗感染能力,减少VSD小儿围ECC期并发症的发生。
杨永辉刘延芹张隆赵砚丽吕娜纪惠娟
关键词:体外循环室间隔缺损细胞AGNORS
FCM与AgNORs在诊断Wistar大鼠腭黏膜癌变过程中的实验研究
背景   口腔癌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全身恶性肿瘤中占第六位。而口腔癌中最多的是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占90%以上。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
杜少华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
体外循环对小儿法洛四联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比例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小儿法洛四联症患者体外循环(ECC)前后各单个核细胞比例变化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的变化。方法选取择期于ECC下行法洛四联症纠治术的患儿23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0),停ECC即刻(T1),术后第1天(T2),术后第3天(T3)及术后第7天(T4)共5个时间点采取静脉血标本,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CD4+、CD8+、CD14+、CD19+、CD16+56+细胞百分率;采用组织化学方法进行AgNORs染色,并在全自动数码显微镜下测定出每个细胞核中AgNORs的个数。结果不同时间CD3+、CD4+、CD4+/CD8+、CD14+、CD19+、CD16+5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1、T2及T3时刻CD3+较T0时刻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及T3时刻CD4+较T0时刻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刻CD4+/CD8+较T0时刻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刻CD14+较T0时刻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刻CD14+较T0时刻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刻CD19+较T0时刻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及T2时刻CD16+56+较T0时刻明均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gNORs形态类型为单一型,大都呈规则的圆形,不同时间AgNORs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洛四联症患儿ECC后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的降低及调节功能失调,增加了术后患儿的易感性,应积极采取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方法并结合临床规范化治疗减少法洛四联症患儿围ECC期并发症的发生。
杨永辉刘延芹张隆赵砚丽吕娜纪惠娟
关键词:体外循环法洛四联症

相关作者

刘国廉
作品数:79被引量:296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博莱特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形态计量学 细胞转化 体外诱发 AGNORS Γ射线
曹珍山
作品数:139被引量:302H指数:10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形态计量学 贫铀 气溶胶 基因突变 DMSO
涂开成
作品数:55被引量:122H指数:6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形态计量学 形态计量学研究 AGNORS 细胞转化 Γ射线
崔玉芳
作品数:237被引量:719H指数:15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淋巴细胞 伤口愈合 细胞凋亡 凋亡 BAX
王德文
作品数:778被引量:3,244H指数:23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电磁脉冲 电磁辐射 伤口愈合 挤压伤 高功率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