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6267篇“ AC/A“的相关文章
AC/DC转换器布置
在一种AC/DC转换器布置中,提出:AC断路器(1)的输入形成所述布置的AC输入(8),所述AC断路器(1)的输出连接至整流器(21)的输入(9),平滑电容器(4)将所述整流器(21)的第一输出(10)连接至第二输出(1...
K·阿斯坎
AC 3300 V电压掘进机技术研究
2025年
针对传统掘进工作面电缆过长、压降过大引发的电机过热、效率降低、故障增多等一系列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将掘进工作面额定电压由传统的AC 1140 V提升至AC 3300 V。主要对AC 3300 V掘进用隔爆电机的研制、AC 3300 V掘进机电气系统的设计、适应恶劣工况的标准化电气功能单元的研制和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掘进参数匹配与截割参数优化及传统掘进机易发生故障的部位提出了改进建议。该技术可为未来煤矿掘进技术发展趋势提供一定的方向指引。
吴海岭郎国军鲍东旭
关键词:掘进机电压
一级AC/AC变换系统、高低电压治理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级AC/AC变换系统、高低电压治理系统,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了一级能量变换实现了AC/AC变换,替代主流的AC/DC+DC/AC两级架构,不仅可以能量双向流动,电路双向运行,同时,采用储能电容串...
汪洪亮黄光鸿孙进杰吴婷婷令狐波涛岳秀梅
两级式AD/DC变换器的改进自抗扰控制
2025年
为改善两级式AC/DC变换器的动态性能,提升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出两级式变换器的改进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首先,根据开关周期平均法和扩展描述函数法分别对前级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or,PFC)电路和后级LLC(inductor-inductor-capacitor)谐振变换电路进行小信号分析,建立电路的数学模型;随后,将二倍频纹波看作内部扰动,在ADRC的基础上加入扰动抑制律,使观测器快速预估扩张状态,进而分析不同扰动抑制律对系统动态性能和抗扰能力的影响,给出控制器参数设计方法;最后,采用仿真实验测试控制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ADRC和PI(proportional integral)控制器,改进ADRC能在较低的电流谐波下,改善负载突变时输出电压的超调量和调节时间,提升系统的动态性能。
陈俊伟武鹏李学举陈蓓
关键词:自抗扰控制动态性能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一种新型高频隔离LCL型谐振双变压器AC/DC变换器
2025年
为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并网性能,提出了1种新型的高频隔离LCL型谐振双变压器AC/DC变换器结构,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这种改进结构通过减少元器件数量,实现了更高的功率因数和传输效率。该拓扑结构将原边的双谐振槽结构移至副边进行整合,并通过移相控制输出功率,因此,该变换器可以采用一种简单且稳定的方式进行控制,实现全范围软开关操作。并基于稳态分析,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参数设计方案,进行了样机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变换器改进的可行性、高效性和实用性。
周圣植龚勇镇汤家华曾倩瑜
关键词:AC/DC变换器软开关技术
基于就地量测信息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功率协调控制
2025年
为解决新能源随机波动、负荷暂态冲击给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稳定运行造成的问题,提出一种无互联通信下功率自主互支撑方法。互联直流-交流(DC-AC)变换器通过引入频率-直流电压自适应控制,基于就地量测双边交直流子系统频率及直流电压等信息,将交直流子系统有机耦合,通过感知双边频率/直流电压波动自适应调整其互联传输功率,为受扰子系统提供实时功率支援。对交、直流子系统中分布式松弛单元采用下垂控制,以使其能够按照额定容量比合理承担扰动功率,最终实现交直流系统间功率协同互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时,仅仅利用就地量测信息即实现了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全局相互支撑,这大大提升了非计划性暂态冲击下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及控制灵活性。
李鹏飞乔海岩许慧敏陈灵强赵伟康
基于布谷鸟算法的直接式AC/AC变换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本发明公开基于布谷鸟算法的直接式AC/AC变换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具体为:S1、选取关键参数为变量,建立总的状态空间方程;S2、将步骤S1中最后得到的AC/AC变换器状态空间方程进行离散化处理,并计算出AC/AC变换器在...
付宇泽王伟陈宇周宏伟祝英杰刘亚东侍哲于非桐高松张海锋张懿夫韩沐霖赵凤越李瑞峰郭东波
半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EGFR/ERK/Sp1/MUC5AC通路的影响
2025年
目的观察半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EGFR/ERK/Sp1/MUC5AC通路的影响,探讨半夏治疗COPD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10只为空白组,50只建立COP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不同剂量半夏治疗组(半夏L组、半夏M组、半夏H组)。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溶于生理盐水灌胃,半夏L组、半夏M组、半夏H组分别给予半夏提取物10、30、60 g/kg(相当于生药剂量)灌胃,干预4周后,比较各组大鼠肺灌洗液和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β、IL-6含量,肺组织病理切片及EGFR、ERK、Sp1、MUC5AC蛋白表达量。结果半夏可显著改善COPD大鼠受损的肺功能,降低COPD大鼠肺灌洗液和肺组织中TNF-α、IL-1β、IL-6含量,且均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Western blot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表明,半夏可显著降低COPD大鼠肺组织中EGFR、ERK、Sp1、MUC5AC蛋白表达量(P<0.05或P<0.01)。结论半夏可显著改善COPD大鼠的肺功能,其机制是抑制高度活化的EGFR/ERK/Sp1/MUC5AC通路。
彭加兵张凤陈丽娟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半夏黏蛋白5AC
3.0T核磁共振成像及血清黏蛋白5AC、异常糖链糖蛋白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3.0T核磁共振成像(NMRI)及血清黏蛋白5AC(MUC5AC)、异常糖链糖蛋白(TAP)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7例疑似胰腺癌患者,接受NMRI检查及血清MUC5AC、TAP水平检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3.0T NMRI及血清MUC5AC、TAP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87例疑似胰腺癌患者中,胰腺癌37例,胰腺炎50例。NMRI及血清MUC5AC、TAP联合检测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为94.59%,特异度为90.00%,准确度为91.95%,阳性预测值为87.50%,阴性预测值为95.74%,均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3.0T NMRI及血清MUC5AC、TAP联合检测诊断胰腺癌的价值较高,或可提高临床胰腺癌的早期检出率。
杨惠娅沈丽萍陈建新
关键词:胰腺癌核磁共振成像黏蛋白5AC
DC/A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本申请涉及逆变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DC/A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DC/AC变换器包括直流侧桥臂、交流侧桥臂、连接在所述直流侧桥臂和所述交流侧桥臂之间的变压器、以及与所述直流侧桥臂、交流侧桥臂连接的控制器;在所述DC/AC...
施科研邓金溢禹红斌赵一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