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1 篇“ 鼻内镜外科手术 “的相关文章
一种鼻 内镜 外科手术 用多功能吸引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鼻 内镜 外科手术 用多功能吸引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吸引箱,所述吸引箱内顶壁的右侧安装有两个独立的吸引盒,所述吸引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吸引活塞,所述吸引活塞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小型电动推杆,所述小... 罗振峰儿童颅底肿瘤经鼻 内镜 外科手术 治疗分析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分析鼻 内镜 手术 在治疗儿童颅底肿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鼻 颅底外科 2010年6月-2019年11月收治确诊为颅底肿瘤并行鼻 内镜 治疗的患儿共44例,其中鼻 咽纤维血管瘤17例,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7例,骨化纤维瘤5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2例,横纹肌肉瘤2例,脑膜瘤2例,间叶性软骨错构瘤1例,颅咽管瘤1例,表皮样囊肿1例,血管纤维脂肪瘤1例,生殖细胞瘤1例,骨母细胞瘤1例,脊索瘤1例,侵袭性垂体腺瘤1例,纤维瘤病1例。结果44例患儿中43例在鼻 内镜 下完全切除,仅1例鼻 咽纤维血管瘤分期切除。术后44例均进行定期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9年。5例失访,其中骨母细胞瘤1例,脑膜瘤1例,横纹肌肉瘤1例,鼻 咽纤维血管瘤2例;12例术后接受放化疗,其中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7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2例,横纹肌肉瘤1例,脊索瘤1例,生殖细胞瘤1例,随访至今患儿状况良好,均无复发及转移;1例鼻 咽纤维血管瘤复发;再次手术 后治愈;其余26例患儿术后未见复发。结论鼻 内镜 颅底手术 治疗儿童颅底肿瘤是可行、有效及安全的。 付依雯 蒋卫红 张俊毅 章华 彭洲莹 廖璨 谢志海关键词:鼻内镜 颅底肿瘤 儿童 颅底手术 鼻 咽癌复发及鼻 内镜 外科手术 的应用被引量:4 2019年 鼻 咽癌传统治疗方式为放射治疗,虽然5年生存率有了较大提高,但依然有不少鼻 咽癌复发或残留。复发或残留病灶的处理原则包括再程放疗、化疗和手术 治疗。根治性放疗和再程放疗后出现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目前的手术 治疗方式有开放式手术 和内镜 下微创手术 ,开放式手术 可以提供一个足够开放的操作视野,但损伤也较大。内镜 下鼻 咽癌切除术开展较晚,需要严格的手术 适应证、娴熟的内镜 颅底外科 技术支撑,需要长期的随访观察。 姜彦关键词:鼻咽肿瘤 复发 挽救性手术 鼻 内镜 外科手术 用多功能吸引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鼻 内镜 外科手术 用多功能吸引器,其结构为,从现有吸引设备的吸引管适当高度处分叉引出一条内置吸引管,在吸引管分叉处设置三通球阀,分别与总吸引管、常规吸引管和内置吸引管相连接,控制常规吸引管和内置吸引管的开启、... 张秋航 冯燕军文献传递 鼻 内镜 外科手术 用多功能吸引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鼻 内镜 外科手术 用多功能吸引器,其结构为,从现有吸引设备的吸引管适当高度处分叉引出一条内置吸引管,在吸引管分叉处设置三通球阀,分别与总吸引管、常规吸引管和内置吸引管相连接,控制常规吸引管和内置吸引管的开启、... 张秋航 冯燕军文献传递 鼻 内镜 外科手术 用多功能吸引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鼻 内镜 外科手术 用多功能吸引器,其结构为,从现有吸引设备的吸引管适当高度处分叉引出一条内置吸引管,在吸引管分叉处设置三通球阀,分别与总吸引管、常规吸引管和内置吸引管相连接,控制常规吸引管和内置吸引管的开... 张秋航 冯燕军文献传递 SBS法在研究生鼻 内镜 外科手术 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 被引量:4 2013年 鼻 内镜 外科 对耳鼻 咽喉头颈外科 学研究生的临床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教学难点,采用层递法(step by step,SBS)教学方式,对该部分进行了探索与应用。文章简介了SBS法的概念、溯源、优点,并通过6W的具体策略,逐步深入的对鼻 内镜 外科 教学要点进行讲解指引,对研究生在这一部分的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逐步掌握鼻 内镜 外科 相关疾病的基础理论、内镜 外科 技能、个体化方案制定、循证医学的临床研究思路等,值得进一步总结推广。 钟诚 张学渊 姜振东 袁伟 魏运军关键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鼻内镜外科 教学方法 SBS 蝶窦肿瘤病变并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和鼻 内镜 外科手术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蝶窦肿瘤病变并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和鼻 内镜 外科手术 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蝶窦肿瘤病变并侵袭性神经系统损害患者的临床特征,鼻 内镜 术后随访神经系统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①侵袭性神经系统损害主要为脑神经受损,9例视神经、7例动眼神经、4例滑车神经、4例外展神经及1例三叉神经损害;其次为3例垂体功能减退,2例偏瘫失语。②鼻 内镜 治疗后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术后当日或次日,4例头痛及眼部症状减轻;术后3~7d,9例头痛和眼部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2周8例视力不同程度好转,9例头痛、1例复视、2例上睑下垂、1例眼球固定、2例面部疼痛、2例眶周麻木消失。随访期间无脑脊液漏、脑水肿、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出现。结论:蝶窦肿瘤病变侵袭性神经系统损害特点以脑神经受损为主要临床表现,其次为垂体功能受损。鼻 内镜 手术 治疗可有效遏制蝶窦肿瘤病变的侵袭性神经系统损害。 李成君 倪富强 刘丕楠 周晖 吴胜田 李智关键词:鼻肿瘤 垂体功能 慢性鼻 窦炎鼻 内镜 外科手术 中额窦的处理 2005年 目的探讨慢性鼻 窦炎手术 中额窦开口的手术 处理原则,以提高慢性鼻 窦炎鼻 内镜 手术 的治疗效果.方法经鼻 内镜 手术 治疗慢性鼻 窦炎113例(226侧),根据额窦口和额隐窝的不同病变和解剖特征,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局部病变.结果术中可见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中鼻 道阻塞.额窦口和额隐窝情况:局部没有气房阻塞,仅有肿胀黏膜、息肉样变黏膜或者息肉阻塞者89侧(39.3%);额隐窝被发育过度的鼻 丘气房、筛泡气房或终末气房挤压导致额窦引流通道狭窄者80侧(35.4%);额隐窝完全被发育过度、呈蛋壳样气房阻塞者为36侧(15.9%);额窦自然开口狭窄者21侧(9.4%).额窦内病变情况:积脓、黏膜充血肿胀58侧;黏膜肿胀61侧;黏膜充血90侧,黏膜未见明显病变17侧.随访6~20个月,其中治愈198侧(87.7%),好转21侧(9.29%),无效7侧(3.01%),未见严重手术 并发症.结论窦口、鼻 道复合体和额隐窝的阻塞是慢性额窦炎的主要原因,额隐窝和额窦口阻塞有4种病变状态,应根据不同的病变采用不同的手术 方式. 晁杰伟关键词:鼻窦炎 额窦 慢性鼻窦炎 额窦开口 鼻内镜外科 局部病变 鼻丘气房 鼻 内镜 外科手术 解剖学 本书包含了作者30年来从事鼻 内镜 手术 的独特经验,内容广博,覆盖鼻 、鼻 窦,直至眼眶、颅底等的解剖、病变及鼻 腔镜下及CT、MRI的影像所见。全书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介绍鼻 外科 的基本解剖及先进的分离技术,包括泪囊鼻 腔吻合术、眼... (美)Roy
相关作者
宋西成 作品数:326 被引量:1,013 H指数:16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鼻内镜下 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 喉肿瘤 加速康复外科 姜彦 作品数:233 被引量:567 H指数:10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内镜 鼻腔 外伤性视神经病 颅底 儿童 张庆泉 作品数:403 被引量:1,036 H指数:15 供职机构:烟台毓璜顶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手术 外科手术 鼻内镜下 喉肿瘤 姜绍红 作品数:66 被引量:153 H指数:8 供职机构:烟台毓璜顶医院 研究主题:茎突综合征 鼻内镜外科手术 鼻中隔穿孔 茎突 气管肿瘤 王强 作品数:333 被引量:1,881 H指数:2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脑卒中 脑卒中偏瘫患者 偏瘫 脑卒中后 脑卒中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