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7篇“ 黑杨无性系“的相关文章
美洲无性系生物质能源林初选试验
2025年
为了探讨美洲(Populus deltoides)作为生物质能源林的可行性,并进一步筛选更有潜力的适合作为生物质能源林的无性系,以8个美洲无性系为参试对象,按照随机区组试验营造生物质能源林,并测定了胸径、株高等17个指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个无性系均为生物质能源林的重要树种,其中,2号无性系最优,其次为4号和3号无性系。采用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拟定了单株生物量(W)与胸径(D)、株高(H)的回归方程,为W=2.878 7D+0.655 3H-16.528 0,通过测定胸径和株高,可以快速估算其生物量,从而为美洲生物质能源林经营提供重要参考。
郭新安胡学孙洪刚张源长
关键词:美洲黑杨无性系能源林
美洲无性系生长和干形性状遗传变异分析与选择
刘鑫悦
不同性别南方型无性系叶片对土壤短期间歇性干旱的生理响应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南方型(Populus spp.)栽培区的干旱问题日渐严重,限制了人工林的生产力提升。研究南方型应对土壤短期间歇性干旱的性别生理响应差异,探讨不同性别的干旱适应能力及策略,为基于性别的造林无性系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南方型栽培区重点推广的4种雌性和3种雄性无性系当年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水的方式进行土壤短期间歇性干旱(干旱—复水—干旱)处理,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性别无性系在土壤短期间歇性干旱过程中叶片质膜稳定性、渗透调节、抗氧化统,以及光合色素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分析南方型在叶片生理响应和干旱耐受性方面应对土壤短期间歇性干旱的性别差异。【结果】受土壤干旱影响,雌、雄叶片均出现电导率上升、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叶绿素含量下降等现象,表明叶片膜和光合统受到一定损伤,而复水(解除干旱)后均恢复至正常水平。但雌、雄在生理响应的水平和模式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雌性在干旱胁迫时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波动较大,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维持较高的水平,而复水后叶绿素含量可以快速恢复,但膜脂过氧化程度维持较高水平;雄性在干旱胁迫时通过保持较高的细胞膜稳定性和稳定的抗氧化酶活性以提高抗旱性,同时降低叶绿素含量以减少水分损耗。表明在干旱条件下,雌性继续维持一定的光合和生长能力,但抗旱能力较低,而雄性相应具有较强的干旱耐受能力。此外,雄性无性系在应对干旱胁迫时表现出较为一致的生理响应,而雌性无性系间存在较大差异。【结论】雄性无性系整体上具有较高且稳定的抗旱能力,而雌性抗旱能力相对较弱,且无性系间差异较大,但复水后的干
马坛田野王书军李文昊段启英张庆源
关键词:干旱胁迫性别差异抗氧化酶系统
美洲无性系生长和材性性状遗传变异与选择被引量:2
2023年
本研究为了解美洲无性系生长与木材材性性状遗传变异及相关性,以泗洪县陈圩林场11个美洲无性系为材料,通过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算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无性系生长性状与材性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及性状间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树优良无性系生长与材性性状的联合选择。结果发现,生长与材性各性状变异在无性系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树高、胸径和材积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735、0.760和0.764,遗传变异数分别为9.14%、15.40%和32.33%,生长性状的变异主要来源于各无性系遗传基础的差异。基本密度、气干密度、抗弯强度、抗压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818、0.708、0.635、0.238和0.320,遗传变异数分别为6.15%、5.67%、6.30%、3.96%和4.82%,表明前3个材性性状变异主要来源于无性系遗传差异,后2个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美洲树高、胸径和材积之间正相关极显著;基本密度、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等材性指标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生长性状与材性性状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利用综合指数选择法开展了美洲11个无性系的生长与材性联合选择,选择出2个速生优质无性系,分别为无性系4-45、4-6,材积生长量增益较高(达19.79%),树遗传改良效果较好。这些分析结果为树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严艳兵张衡潘惠新
关键词:美洲黑杨无性系
美洲无性系苗木对不同光周期处理的生长与生理响应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研究不同光周期处理下美洲无性系苗木生长性状表现,筛选高效评价美洲光周期敏感性的性状指标,明确光周期对不同敏感度美洲生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以26个美洲无性系为研究材料,利用人工气候室设置2种光周期处理(光照16 h/暗期8 h,光照8 h/暗期16 h),通过对不同光周期处理下美洲12个生长性状多时间点连续观测分析,利用隶属函数法和主成分分析,获取美洲生长性状光周期敏感性综合评价D值。采用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筛选适合美洲光周期敏感性评价的直接效应指标,选择不同光周期敏感度美洲无性系进行与生长监测同步的生理指标测定分析。【结果】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美洲12个生长性状在不同光周期处理下存在显著差异(P<0.05),短日照下美洲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均显著大于长日照下的观测值,而苗高生长净值、地径生长净值、叶片干质量、茎段鲜质量、根鲜质量、茎段干质量、根干质量和节间数观测值均显著小于长日照处理。2)美洲光周期敏感性综合评价D值分析结果表明,茎段鲜质量、节间数、地径生长净值、苗高生长净值等指标对光周期敏感度综合评价值的直接效应较大(0.113~0.338),可以作为评价美洲光周期敏感性的性状指标,其中苗高生长净值更适合生产实际应用。3) 12个性状的光周期敏感度综合比较发现,相同种源内不同无性系光周期敏感度不同,26个美洲无性系中光周期综合敏感度最高的为LS8、TN3、WA1,最低的为QB7、LS5、TN6,结合苗高生长表现评选出3个高生长高光周期敏感度无性系LS9、LS4、TN4,3个低生长低敏感度无性系QB7、QB2、QB4。4)高生长高敏感度无性系在长日照处理下的Rubisco活性、磷酸丙糖异构酶活性、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活性均随处理时间
李政宏丁昌俊张伟溪张静沈乐张腾倩丁密苏晓华吴钟亲方发之
关键词:美洲黑杨光周期敏感性生理指标
I--107和窄冠无性系生长特性分析
曲婷
美洲无性系苗期初步评价被引量:1
2022年
利用386个美洲无性系一年生苗高、地径进行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算发现,各性状在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苗高、地径遗传变异数分别为24.47%、40.48%,表型变异数分别为25.77%、41.52%,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90、0.95,均较大,说明美洲无性系苗期各性状变异广泛,主要受遗传控制,可进行优良无性系选择。分别以中菏1号、I-69和T-66为对照,采用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法对美洲无性系苗高、地径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77个优良无性系,其群体苗高、地径遗传增益分别为6.14%、8.19%,现实增益分别为6.46%、9.09%,选择效果显著。筛选出的优良无性系可进一步营造区域化试验林,进而选育高产优质、适地适品种的优良无性系
朱瑞强陈莹韩友吉张传余苑正赛仲倚林李善文董玉峰
关键词:美洲黑杨无性系苗期测定
无性系间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差异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研究对比不同无性系木材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为优良无性系选育与定向培育以及木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采自湖南岳阳君山树人工林试验示范基地的14年生无性系83、86、58、80以及69的木材为研究对象,按照国家标准测量其基本密度、全干干缩率、抗弯及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硬度等10个性状,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6,SPSS Statistics 2.1等软件进行不同无性系间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数据统计及方差分析。【结果】5个无性系木材的基本密度为0.382~0.427 g·cm^(-3),全干差异干缩1.35~1.80,顺纹抗压强度41.06~48.44 MPa、抗弯强度67.83~97.22 MPa,抗弯弹性模量7367.83~9228.94 MPa,径面硬度、端面硬度和弦面硬度测量值范围分别为1.83~2.05、3.25~3.56、2.21~2.61 kN。以上各指标相应最大值分别为无性系58(0.427 g·cm^(-3))、无性系80(1.80)、无性系83(48.44 MPa)、无性系86(97.22 MPa)、无性系86(9228.94 MPa)、无性系86(2.05、3.56和2.61 kN),最小值分别为无性系80(0.382 g·cm^(-3))、无性系83(1.35)、无性系69(41.06 MPa)、无性系83(67.83 MPa)、无性系69(7367.83 MPa)、无性系80(1.83、3.25和2.21 kN)。【结论】供试5个无性系的隶属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无性系86(0.634)>无性系83(0.604)>无性系58(0.482)>无性系80(0.324)>无性系69(0.306),表明无性系86、83以及58各项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均比较理想,在木材加工利用过程中稳定性较高,进一步丰富了资源遗传育种基础。
杨艳汤玉喜唐洁李永进黎蕾
关键词:美洲黑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不同无性系
5种引进意大利无性系幼苗抗旱性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为了选择适宜的树抗性杂交育种亲本,以新引进意大利La、Pa、Ta、Ti、Qg及中林46和107的1年生扦插苗为材料,利用人工盆栽称重控水法,研究轻度(田间持水量的60%)、重度(30%)干旱胁迫下各无性系幼苗较对照生长、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合主成分分析并聚类,综合评价各无性系抗旱能力强弱。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加剧,不同无性系间生长量、生物量、渗透调节等11个指标差异显著,均可作为抗旱性评价指标。主成分分析表明,4个主成分能反映各无性系幼苗95.78%的抗旱信息,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Qg和107幼苗受胁迫影响较小,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而Ta幼苗受干旱胁迫影响最大。综合评价各无性系幼苗抗旱性强弱为Qg>107>La>Ti>Pa>中林46>Ta。
俞永玮程玮哲高建社周永学樊军锋
关键词:抗旱性综合评价
镉胁迫下美洲无性系‘中菏1号’转录组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和分析,发掘美洲无性系‘中菏1号’耐镉关键功能基因,揭示美洲在镉胁迫下的响应机制。【方法】以‘中菏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沙培试验法对处在不同质量浓度(0 mg/L(ZH1C0),10 mg/L(ZH1C1),20 mg/L(ZH1C2))Cd^(2+)环境下的无性系进行胁迫处理,而后采集叶片,提取RNA,并使用Illumina HiSeqTM2500统对转录组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主成分分析确定PC1作为区分不同Cd^(2+)浓度样本的标准;经过差异表达分析,在ZH1C0和ZH1C2之间共检测到4109条差异基因,其中2741条基因显著上调表达,1368条基因显著下调表达;在ZH1C1和ZH1C2之间检测到3710条差异基因,其中1969条基因显著上调表达,1741条基因显著下调表达;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注释表明Cd^(2+)不仅会影响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的微结构,而且会干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电子传递。转录因子分析发现,WRKY、MYB、ZIP、ERF、bHLH在镉胁迫响应和耐受中具有重要作用。【结论】在‘中菏1号’中,异戊二烯化植物蛋白在阻止Cd^(2+)进入细胞内部发挥了重要作用;谷胱甘肽不仅可以促进细胞内Cd^(2+)的螯合,还可以缓解细胞内的氧化胁迫;ABC家族蛋白和MATE家族蛋白是‘中菏1号’体内转移Cd^(2+)螯合蛋白的关键载体。
宋润先李翔毛秀红王丽陈香丽姚俊修赵曦阳李善文
关键词:镉胁迫转录组

相关作者

苏晓华
作品数:253被引量:1,636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研究主题:杨树 美洲黑杨 欧洲黑杨 林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沈应柏
作品数:160被引量:1,406H指数:21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合作杨 光合作用 毛白杨 盐胁迫 植物
李守勇
作品数:11被引量:200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冬枣 黑杨无性系 种质资源 无性系 叶片性状
张曦
作品数:36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湿加松 标记基因 年龄 黑杨 植物
樊军锋
作品数:165被引量:1,187H指数:19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油松 杨树 奥地利黑松 美洲黑杨 抗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