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9篇“ 黄瓜菌核病“的相关文章
设施黄瓜菌核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2023年
菌核病是设施栽培黄瓜的一种主要真菌性害。植株受害后,大大降低了黄瓜产量和品质,减少了农户的种植收入。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有效地防治害是保持黄瓜优质高产、增加收入的重要保障。本文根据生产经验,从设施栽培黄瓜菌核病的发症状、传播途径、发生规律进行分析,提出综合防控措施,为设施黄瓜生产中更好地防控菌核病提供技术支持。
李英
关键词:黄瓜菌核病
棚室栽培黄瓜菌核病的为害及防治被引量:1
2022年
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加之重复栽培和田间管理不当,黄瓜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虫害,影响了黄瓜的品质和产量。菌核病黄瓜生产中一种常见的土传性真菌害,保护地黄瓜菌核病发生较严重,苗期至成株期均可侵染,主要为害叶片、茎蔓和果实,引起茎蔓软腐、瓜条腐烂,一般后可减产10%~20%,严重时减产50%以上,给菜农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合理有效地防治菌核病是保证黄瓜优质高产的关键。
孟英华
关键词:黄瓜菌核病棚室栽培茎蔓真菌病害软腐黄瓜生产
黄瓜菌核病生防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防效被引量:1
2022年
通过平板涂布法、平板对峙法和含毒介质菌碟法,从土壤中筛选并获得1株对黄瓜菌核病原菌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拮抗真菌,基于形态观察并结合ITS、BenA和CaM联合基因利用贝叶斯法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其为耐盐青霉Penicillium halotolerans,编号为Ph-120。拮抗菌株Ph-120的发酵液对8种原菌的抑菌效果表明:拮抗菌株对原菌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抑菌作用,对人参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番茄早疫菌Alternaria solani、玉米大斑菌Exserohilum turcicum和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4种原菌的抑制率达到60%以上。对菌株Ph-120无菌发酵液进行了盆栽防效试验,相对防效为69.8%。研究结果为生防菌剂开发及防治黄瓜菌核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张丹孙西琳王国宇马馨悦王晓梅
关键词:黄瓜菌核病生防真菌抑菌率
北京的黄瓜菌核病被引量:2
2020年
11月正值黄瓜菌核病初发时期,其会延续到翌年的4—5月份。蔬菜菌核病的寄主非常广泛,不只为害黄瓜,还为害其他瓜类、茄果类和多种叶菜。症状表现黄瓜菌核病可发生在叶片、卷须、茎秆、花(雌花更多)、瓜条上。在叶片上开始见到的是大型水浸状斑,后变为淡绿或淡褐色,较易破裂,可见稀疏白色霉层(封底图1),严重时会使整个叶片萎蔫枯死;卷须发除腐烂外,也可长出白霉。茎上的斑往往是由叶经叶柄扩展到上部的,开始也可见到水浸状斑,但很快会被白色的霉层覆盖(封底图2),时间久后,白色的霉层中出现水珠(封底图3),霉层的菌丝聚结.
李明远
关键词:黄瓜菌核病茄果类症状表现叶菜瓜类
冀中南温室黄瓜菌核病防治技术经验被引量:2
2016年
黄瓜菌核病是保护地栽培中常见的一种重要害,多在春季至秋季发生,该主要危害黄瓜果实和蔓叶。害严重时产量损失较大。笔者总结了黄瓜菌核病因以及流行情况,结合冀中南温室栽培防治经验归纳如下,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王芳
关键词:菌核病防治温室黄瓜冀中南保护地栽培
黄瓜菌核病无公害防治技术
2014年
受高温、高湿、封闭和连作种植等因素影响,黄瓜菌核病在商洛黄瓜种植区的露地和保护地栽培中普遍发生并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当地黄瓜产量的重要害因素之一。为此,我们在黄瓜集中种植区进行了黄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与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取得明显效果,现总结如下:
张亚媛周珊南璐
关键词:无公害防治技术地黄瓜菌核病保护地栽培露地
李宝聚博士诊手记(三十四)--黄瓜菌核病的诊断、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被引量:1
2011年
黄瓜菌核病(Cucumber Sclerotiniarot)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发生以来,随着蔬菜产业的不断发展,在全国各个黄瓜种植区的露地和保护地中普遍发生并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春、秋露地及冬季保护地黄瓜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2009~2010年的蔬菜害调查过程中发现,在我国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华北地区河北、山东、北京、山西,西北地区新疆、甘肃、陕西等地普遍都有黄瓜菌核病的发生。
周慧敏李宝聚江厚春黄大野石延霞谢学文
关键词:保护地黄瓜菌核病病害调查
黄色链霉菌T111发酵产物性质及其对黄瓜菌核病菌作用方式初探
为进一步了解放线菌Tlll菌株的拮抗作用方式,以黄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为指示菌测定了该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优化了发酵条件,并对发酵液进行了抗菌谱测定、理化性质分析,从而为进一步生防...
尚玉珂
文献传递
BSH-4菌株对黄瓜菌核病的防治作用及其鉴定被引量:1
2009年
从日光温室黄瓜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1株拮抗细菌菌株BSH-4。采用平板对峙法结合显微镜观察确定BSH-4对黄瓜菌核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导致菌丝粗大、弯曲,菌丝体内原生质褐化、聚集,并延迟菌核形成的时间。BSH-4发酵液对离体叶片接种引起的黄瓜菌核病防效为81.6%,盆栽土壤接种防效为68.3%;对田间发茎秆治愈率为74.4%,明显优于对照药剂菌核净,且对种子出苗率无影响,对瓜苗有促长作用。经形态特性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该菌株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于婷潘金菊车亚莉慕卫刘峰
关键词:拮抗细菌短小芽孢杆菌黄瓜菌核病
培养条件对枯草芽孢杆菌G8抗菌蛋白含量的影响及蛋白液对黄瓜菌核病的生防效果被引量:13
2009年
为确定不同培养条件对枯草芽孢杆菌G8抗菌蛋白含量的影响,用硫酸铵沉淀法提取了不同pH,以及不同温度、装液量和培养时间下获得的发酵液中的抗菌粗蛋白,测定了其浓度和对黄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Luria Bertani培养基条件下,适宜发酵产生抗菌蛋白的pH值、温度、装液量、培养时间和摇床转速分别为7.0、37℃、75mL/250mL(250mL容器中装75mL液体)、36h和180r/min。在此优化条件下,1L发酵液经硫酸铵沉淀后的蛋白量达48.4mg。对在上述条件下获得的G8抗菌粗蛋白进行了温室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浓度为310.5μg/mL的G8对黄瓜菌核病的保护效果和防治效果分别为76.14%和69.30%;G8抗菌粗蛋白与高岭土1∶2(V∶W)制成的膏剂对田间黄瓜茎部菌核病斑的治愈率为65.07%。
石怀兴尚玉珂季静慕卫刘峰
关键词:黄瓜菌核病抗菌蛋白发酵条件

相关作者

孙娜波
作品数:81被引量:135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黄瓜灰霉病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杀菌活性 生物活性 功夫
童建颖
作品数:39被引量:142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黄瓜菌核病 褐斑病 黄瓜霜霉病 黄瓜
刘幸海
作品数:434被引量:436H指数:12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除草活性 杀菌活性 杀菌剂 类化合物 吡唑
范文忠
作品数:95被引量:192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田间药效试验 药剂 生物学特性 杀菌剂 毒力
石延霞
作品数:448被引量:2,005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研究主题:黄瓜 多主棒孢 番茄 诊病 芽胞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