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42篇“ 黄瓜白粉病菌“的相关文章
- 黄瓜白粉病菌胁迫相关基因CsRab11A及应用
-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黄瓜白粉病菌胁迫相关基因CsRab11A及应用。该基因全长编码区序列见SEQ ID NO.1,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见SEQ ID NO.2。以黄瓜新泰密刺为试材,克隆CsRa...
- 范海延陈秋敏孟祥南刘凌昊马章通马立峰施彦冰陈庆磊屈梦琦
- 黄瓜白粉病菌对哒螨灵的室内抗性风险评估
- 黄瓜白粉病是黄瓜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黄瓜叶片。其病原菌潜育期较短且侵染性强,通常利用气流或雨水进行传播。随着近年来黄瓜保护地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黄瓜白粉病发病率也显著提高,严重影响着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哒螨灵...
- 南宁
- 关键词:哒螨灵黄瓜白粉病菌敏感性抗性突变体风险评估
- 黄瓜白粉病菌胁迫相关基因CsRab11A及应用
-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黄瓜白粉病菌胁迫相关基因CsRab11A及应用。该基因全长编码区序列见SEQ ID NO.1,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见SEQ ID NO.2。以黄瓜新泰密刺为试材,克隆CsRa...
- 范海延陈秋敏孟祥南刘凌昊马章通马立峰施彦冰陈庆磊屈梦琦
- 黄瓜白粉病菌在不同抗性黄瓜材料上的侵染过程被引量:8
- 2021年
- 白粉病是黄瓜生产中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主要病害之一。pm5.1和PM5.2是黄瓜上的2个白粉病抗性位点,本文对7份不同抗病基因型的黄瓜自交系进行了黄瓜白粉病抗性鉴定,并开展了黄瓜白粉病菌侵染过程的研究,对侵染后12、24、72 h的萌发率、菌丝形成率及菌落形成率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基因型为PM5.1PM5.1 pm5.2pm5.2时,黄瓜病情指数最高,表现为高感白粉病;当基因型为PM5.1PM5.1PM5.2 PM5.2和pm5.1pm5.1pm5.2pm5.2时,表现为中感白粉病;当基因型为pm5.1pm5.1PM5.2PM5.2时黄瓜自交系病情指数最低,表现为抗白粉病。分生孢子在抗、感黄瓜自交系植株叶片上均能萌发,但只能在感病黄瓜材料上完成整个无性生长周期,产生分生孢子。此外,黄瓜白粉病菌分生孢子在感病材料上的萌发率、菌丝形成率及菌落形成率均高于抗病材料。
- 高启帆孙敬贤王刚何欢乐蔡润潘俊松
- 关键词:黄瓜黄瓜白粉病菌抗病基因侵染过程
- 新型杀菌剂氟苯醚酰胺对黄瓜白粉病菌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被引量:2
- 2021年
- 旨在研究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型杀菌剂氟苯醚酰胺与同类型杀菌剂在黄瓜白粉病上防效的差异。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法和大田常规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30%氟苯醚酰胺SC的EC50值为0.817 mg/L,对黄瓜的白粉病有很强的防效,显著优于50%啶酰菌胺WG等同类药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推荐剂量下,3种药剂对黄瓜白粉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效,其中30%氟苯醚酰胺SC在制剂用量为415.5 mL/hm^(2)和499.5 mL/hm^(2)时,防效显著,其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83.31%和86.07%。由此可见,30%氟苯醚酰胺SC对防治黄瓜白粉病有效。
- 罗大成李培玲李海静李义涛张磊时春喜
- 关键词:白粉病毒力
- 一株生防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在防治黄瓜白粉病菌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株(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命名为TB1501,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16069;保藏时间为:2018年7...
- 田涛孙冰冰石皓文魏军
- 文献传递
- 黄瓜白粉病菌拮抗真菌鉴定及生防效果评价被引量:7
- 2017年
- 本文对黄瓜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拮抗真菌进行了筛选和鉴定及防治效果的评价。结果表较高的拮抗活性。菌株JK-13发酵液处理白粉菌孢子48 h后,其对孢子萌发抑制率为89.93%;发酵液处理发病的离体叶片和盆栽幼苗7 d后,其防治效果分别为88.02%和76.34%。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该菌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 卢幸蓉陈大为张树武刘佳徐秉良
- 关键词:黄瓜白粉病拮抗真菌生物防治
- 黄瓜白粉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敏感性及室内抗性突变体生物学性状被引量:15
- 2015年
- 为明确山西省黄瓜白粉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抗药性现状,采用叶盘漂浮法测定了不同地区119株菌株对甲基硫菌灵的敏感性,用紫外线照射和药剂驯化方式诱导获得了甲基硫菌灵抗性突变体,并比较了亲本菌株与突变体的生物学性状。结果表明,119株菌株的EC50在0.48~14.37μg/m L之间,平均EC50为2.89±2.69μg/m L。不同地区菌株敏感性差异较大,采自未使用过任何杀菌剂的忻州市菌株敏感性最高,平均EC50为1.03±0.27μg/m L,可作为黄瓜白粉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敏感基线;运城市菌株敏感性最低,平均EC50为7.02±3.12μg/m L,其中菌株YC01的EC50是敏感基线的13.98倍。3株室内诱导突变体均为高抗,突变体XZ11-2的抗性倍数达到94.96倍,抗性突变频率为1.5×10-3。无药剂处理条件下,突变体的侵染频率、病情指数、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均显著低于亲本敏感菌株;抗∶感菌株分生孢子以80∶20混合培养7代后,抗性菌株频率变化不明显;以20∶80混合培养7代后,抗性频率降低甚至消失。表明黄瓜白粉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抗性在选择压力低的情况下有可能丧失。
- 任璐赵彬彬韩巨才刘慧芹刘慧平
- 关键词:黄瓜白粉病菌甲基硫菌灵适合度
- 黄瓜白粉病菌对氟吡菌酰敏感基线的建立及其抗药性风险评估
- 本研究以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氟吡菌酰胺为供试药 剂,测定了其抗菌活性谱;以专性寄生菌黄瓜白粉病菌 为靶标菌,建立了黄瓜白粉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敏感性基线,并进行了黄瓜白粉 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室内和田间抗药性风险评估,...
- 李良孔
- 关键词:抗菌谱黄瓜白粉病菌敏感性基线抗药性风险评估
- 文献传递
- 黄瓜白粉病菌生防菌筛选及生防机制初步研究被引量:11
- 2010年
- 通过土壤微生物的分离筛选获得有效控制黄瓜白粉病的生防菌株,再通过孢子萌发抑制试验、温室盆栽苗药效试验,田间防病试验共筛选到4株编号为H2、H1、H3和H7的菌株对黄瓜白粉病防效显著。结果表明:其防治效果分别为91.25%、87.77%、82.7%和75.29%。对该4株生防细菌的防病机理初步研究证明,它们的胞外代谢产物具有防病作用。
- 范瑛阁龚明福朱丽霞
- 关键词:黄瓜白粉病生防菌生防机制
相关作者
- 王文桥

- 作品数:301被引量:1,518H指数:23
-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 研究主题:杀菌剂 抗药性 敏感性 田间防效 复配杀菌剂
- 韩秀英

- 作品数:266被引量:1,273H指数:22
-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 研究主题:杀菌剂 敏感性 抗药性 田间防效 复配杀菌剂
- 任红敏

- 作品数:12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大黄酚 黄瓜白粉病菌 黄瓜白粉病 BS 防御酶
- 马志强

- 作品数:223被引量:1,268H指数:22
-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 研究主题:杀菌剂 复配杀菌剂 敏感性 抗药性 田间防效
- 孟润杰

- 作品数:53被引量:337H指数:14
-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 研究主题:田间防效 杀菌剂 复配杀菌剂 吡唑醚菌酯 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