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96篇“ 黄曲霉毒素类“的相关文章
-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类检测方法和降解产物的研究
-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与人类健康高度相关,为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世界各国对不同食品中的AFT制定了严格的限量标准。在AFT污染食品种类中,多数食品和制品基质复杂,亟需开发准确稳定的检测方法,以满足...
- 伊秀娟
- 关键词:液相色谱法质谱法降解产物毒性评价
- 文献传递
- 黄曲霉毒素类ELISA方法的建立及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s)是由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和寄生曲霉(Aspergillusparasiticus)等真菌产生的一类结构相似的有毒次生代谢产物的总称,毒性极强,具有明显的致...
- 陈婷
-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半抗原酶联免疫反应试剂盒
- 喹诺酮类、磺胺类和黄曲霉毒素类小分子化合物特异性单链抗体的研制及体外进化
- 温凯
- 关键词:小分子化合物单链抗体体外进化
- 用于黄曲霉毒素类化合物检测的分离-电离集成式质谱电离元件、装置及应用
-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类化合物检测的分离‑电离集成式质谱电离元件、装置及应用。分离‑电离集成式质谱电离元件包括:导电基底;修饰导电基底的第一萃取层,其包括共价有机框架聚合物;修饰第一萃取层的第...
- 张峰 谢昀许秀丽王秀娟
- 去除土榨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Sub>1</Sub>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土榨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Sub>1</Sub>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按重量分数计,其包括如下成分:滑石粉45%‑55%、白土25‑35%、硅藻土10‑15%、钙基膨润土5‑10%。制备步骤...
- 成莲曾石峭于金辉
- 去除土榨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Sub>1</Sub>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土榨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Sub>1</Sub>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按重量分数计,其包括如下成分:滑石粉45%‑55%、白土25‑35%、硅藻土10‑15%、钙基膨润土5‑10%。制备步骤...
- 成莲曾石峭于金辉
- 文献传递
- 生姜中黄曲霉毒素液质联用高通量检测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同时测定生姜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含量。方法采用甲醇-水(80∶20,V/V)提取生姜,氮气吹干浓缩;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A相)-0.1%甲酸-甲醇(B相),梯度洗脱,流速0.35 ml/min;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扫描模式,多反应离子监测。结果4种黄曲霉毒素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在0.125~20.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样品检出限在0.125~0.300μg/kg之间,定量限在0.125~1.000μg/kg之间,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1.7%~96.0%,RSD均小于7.53%。结论所建立的UPLC-MS/MS方法简单、快速、灵敏,检出限低,可用于生姜中痕量黄曲霉毒素残留的测定。
- 张莹刘文超杨艳丽舒志强李浪
- 关键词:生姜串联质谱法黄曲霉毒素类
- 一种婴幼儿营养米粉中的24种真菌毒素的测定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婴幼儿营养米粉中的24种真菌毒素的测定方法,涉及的目标化合物有黄曲霉毒素类、镰刀菌烯醇类、伏马毒素类、赭曲霉毒素类、T‑2毒素及H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及其衍生物、杂色曲霉素和O‑甲基杂色曲霉素。该方法...
- 郑红于文江尹丽丽孙立臻刘艳明薛霞王骏周传静孙姗姗赵慧男朱辉
- 文献传递
- 重庆地区黄曲霉毒素暴露与原发性肝癌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 分析黄曲霉毒素(AFB1)暴露与原发性肝癌(PHC)发生的关联性.方法 于2013年12月至2016年5月,收集来自重庆市3所医院的214例新确诊PHC患者.病例组纳入符合PHC的诊断标准,排除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损伤、脂肪肝、胆结石等病因明确引起的肝癌病例;对照组来自同医院内同时期非肿瘤、无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以性别、年龄(±3岁)与病例组进行1:1匹配.收集患者外周血和尿,通过生化仪检测血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采用ELISA检测血清AFB1-ALB加合物和尿AFB1-N7-GUA加合物.通过问卷调查患者基本信息、生活习惯和疾病史.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AFB1-ALB加合物和尿AFB1-N7-GUA加合物含量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HC危险因素,并利用Andersson方法计算AFB1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强度指数(S).结果 病例组年龄为(50.74±9.67)岁,对照组为(51.15±9.90)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HBV在PHC发生过程中OR值为46.3(95%CI:23.3~88.0).病例组血清AFB1-ALB加合物的中位数(146.23 ng/g白蛋白)高于对照组(74.42 ng/g白蛋白)(P〈0.001),但病例组与对照组尿AFB1-N7-GUA加合物的中位数(0.17比0.14 ng/mg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0),两种加合物高暴露组PHC发生的调整OR值分别为1.9(95%CI:1.1~3.4)、2.1(95%CI:1.0~4.2).AFB1和HBV、饮酒、糖尿病存在正交互作用,AFB1-ALB加合物与这3个因素的S值分别为4.7(95%CI:2.8~7.9)、3.5(95%CI:1.0~12.0)、12.4(95%CI:1.8~84.2),AFB1-N7-GUA加合物与这3个因素的S值分别为1.9(95%CI:1.1~3.1)、2.0(95%CI:1.1~3.6)、2.0(95%CI:1.1~3.6).结论 HBV依然是重庆地区PHC最主的危险因素,而AFB1暴露也是该地区PH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HBV、饮酒、糖尿病存在正交互作用.
- 郑传芬曾惠王佳林辉冯晓彬陈济安邱志群罗教华徐安伟王灵巧谭瑶陈妹江鹏舒为群
-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类病例对照研究
- 免疫亲和柱-HPLC柱后光化学衍生法测定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B_1、B_2、G_1、G_2的含量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建立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AF)B1、B2、G1、G2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收集中药饮片87批,用免疫亲和柱进行AF的分离处理,采用高液相色谱(HPLC)柱后光化学衍生化法测定中药饮片中AFB1、AFB2、AFG1、AFG2含量并进行方法学分析。结果:被测定的AFB1、AFB2、AFG1、AFG2的检出限分别为0.7、0.3、0.6和0.3μg/kg,在选定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准确度试验及标准样品验证试验结果均良好,87批中药饮片均未检出黄曲霉毒素。结论:免疫亲和柱-HPLC柱后光化学衍生化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检测中药饮片中AFB1、AFB2、AFG1及AFG2的含量准确可靠。
- 朱迪谭丹向文英孙佳李勇军王爱民
- 关键词:中药饮片黄曲霉毒素类
相关作者
- 刘秀梅

- 作品数:192被引量:2,829H指数:29
- 供职机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 研究主题:食品 食源性疾病 微生物学 微生物分析 卫生学
- 王君

- 作品数:212被引量:1,460H指数:20
- 供职机构: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抑郁 老年人 男男性行为者 抑郁症状 影响因素
- 严霞

- 作品数:123被引量:656H指数:16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杂色曲霉素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体外培养 黄曲霉毒素 小鼠
- 孙桂菊

- 作品数:401被引量:2,234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研究主题:食管癌 枸杞多糖 营养 菊花 2型糖尿病
- 王俊灵

- 作品数:111被引量:683H指数:16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杂色曲霉素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黄曲霉毒素 流式细胞术 体外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