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9 篇“ 麻黄加术汤 “的相关文章
基于《金匮要略》麻黄 加 术 汤 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风寒表实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风寒表实证采用《金匮要略》麻黄 加 术 汤 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小儿哮喘患儿15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基于《金匮要略》麻黄 加 术 汤 治疗,在治疗前后测定患儿肺功能指标、中医证候积分,观察哮鸣音消失时间,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证候积分、肺功能、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哮鸣音消失时间观察组患儿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风寒表实证采用基于《金匮要略》麻黄 加 术 汤 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改善风寒表实证中医证候,应广泛推广。 赵淑敏关键词:金匮要略 麻黄加术汤 小儿支气管哮喘 麻黄 加 术 汤 治疗间擦糜烂型足癣病例一则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探究麻黄 加 术 汤 在治疗间擦糜烂型足癣病中的作用。方法 1例患者经辨证论治结合相关文献论述,以麻黄 加 术 汤 加 减,嘱其外用浸泡足趾,每天2次,疗程3周左右。结果 患者左足第4、5足趾间糜烂皮损均痊愈,趾间可见少许白色浸渍面,足底可见黄色浆痂,符合足癣疗效评定标准。结论 麻黄 加 术 汤 外用治疗寒湿蕴表型足癣病疗效显著,值得开展进一步临床研究。 徐诚 王洁华 方泓关键词:麻黄加术汤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麻黄 加 术 汤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潜在作用机制 被引量:2 2022年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究麻黄 加 术 汤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潜在作用机制。通过数据库检索、筛选得到麻黄 加 术 汤 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和Drugbank数据库筛选得到类风湿关节炎疾病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PPI(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网络;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对麻黄 加 术 汤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靶点进行GO(gene ont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使用AutoDock软件对关键成分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得到麻黄 加 术 汤 的潜在活性成分共131个,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关键靶点133个,主要成分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等,关键靶点包括IL-6、TNF、TP53、STAT3等。GO和KEGG分析显示生物过程2250条,细胞成分89条,分子功能152条,富集通路主要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Phaseol和甘草酚与AKT1、PTGS2、MAPK1、MAPK8等关键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研究发现麻黄 加 术 汤 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方式发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信息。 李晓丽 应天昊 唐一迪 祝璇 孙萌萌 余涛 赵佳宁 张雷明关键词:麻黄加术汤 类风湿关节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麻黄 加 术 汤 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网络药理学机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分析麻黄 加 术 汤 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可能靶标。【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筛选麻黄 加 术 汤 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标;采用Cytoscape 3.7.0软件绘制出麻黄 加 术 汤 活性成分-风湿性心脏病作用靶标网络;应用STRING数据库建立靶标相互作用网络并运用Network Analyzer进行网络分析;最终在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中进行基因本体论(GO)生物过程分析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预测并筛选出麻黄 加 术 汤 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120个活性成分,其中麻黄 22个,桂枝6个,苦杏仁16个,甘草88个,白术 4个(活性成分在药物之间有重复)。活性成分作用靶标有103个。麻黄 加 术 汤 治疗风湿性心脏病GO生物过程结果显示与化学刺激、氧化应激、炎症产生等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涉及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TLR)信号通路、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分化通路、T细胞受体(TCR)信号通路等。【结论】麻黄 加 术 汤 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主要机制可能是方剂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减低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蛋白激酶Bα(AKT1)等介导的氧化应激,减少一氧化氮合酶2(NOS2)、过氧化物酶增生激活受体(PPARG)、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XCL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等炎症因子的表达,干预IL-17、TNF、TLR、Th17、TCR等免疫与炎症相关通路,从而发挥抗炎作用,保护心肌细胞。 谭静琳 褚庆民 李秋明关键词:麻黄加术汤 风湿性心脏病 氧化应激 炎症 网络药理学 麻黄 加 术 汤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探析2021年 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应用麻黄 加 术 汤 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中蒙医医院就诊时间为近5年(2015年1月-2020年2月)的7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类风湿性关节炎西药治疗,观察组联合麻黄 加 术 汤 干预,评定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西药联合麻黄 加 术 汤 )ODI、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单一西药治疗) (P<0.05)。观察组(西药联合麻黄 加 术 汤 )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单一西药治疗)(P<0.05)。结论:RA患者应用中西结合方案(西药麻黄 加 术 汤 +)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功能障碍,临床价值高。 李元喜关键词:麻黄加术汤 类风湿性关节炎 麻黄 加 术 汤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分析探讨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麻黄 加 术 汤 的治疗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麻黄 加 术 汤 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并对比2组患者症状改善的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查看2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对比,观察组患者关节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麻黄 加 术 汤 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关节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安全性高,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黄裕成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麻黄加术汤 中医药疗法 安全性 麻黄 加 术 汤 方证解析被引量:9 2017年 麻黄 加 术 汤 是仲景运用微汗法治疗风湿痹证的代表方剂,文章通过对《金匮要略》相关经文以及该方方药的解读对仲景运用微汗法的原因以及该方发微汗的作用机理做了简要探析。 韩军 路琼琼 钟相根关键词:麻黄加术汤 苍术 麻黄 加 术 汤 配合针灸刺络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麻黄 加 术 汤 配合针灸刺络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结节囊肿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9例采用麻黄 加 术 汤 配合针灸刺络治疗,对照组20例单纯口服异维A酸胶丸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结节囊肿数目及大小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8.9%,对照组为4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4周后,2组囊肿数目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2、3、4周的囊肿数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麻黄 加 术 汤 配合针灸刺络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确有疗效。 蔡国林关键词:痤疮 麻黄加术汤 针灸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经麻黄 加 术 汤 干预前后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通过检测比较麻黄 加 术 汤 含药血浆干预R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明确麻黄 加 术 汤 对RA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RA患者及健康者抽取外周血,分为RA实验组和健康对照组,RA实验组外周血平均分为2管,分别为干预前组和干预后组;运用血浆药理学的方法对药物干预后组T淋巴细胞进行麻黄 加 术 汤 药物血浆干预;3组均运用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D3+、CD4+、CD8+的表达率,比较3组差异。结果:RA患者外周血CD3+细胞药物干预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4+、CD4+/CD8+比值药物干预后较干预前降低,CD8+细胞药物干预后较干预前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麻黄 加 术 汤 可调节RA患者T细胞亚群比例平衡,表明其可能通过调节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而发挥治疗作用。 徐琦 王红梅 谭达全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T细胞亚群 麻黄加术汤 麻黄 加 术 汤 对寒湿环境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寒湿环境因素对正常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以及麻黄 加 术 汤 的治疗作用。方法借助人工气候箱模拟寒湿外邪环境,通过体外细胞培养、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分析寒湿外邪及麻黄 加 术 汤 对病毒感染小鼠免疫状态产生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病毒组和寒湿组均使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01)。与病毒模型组和寒湿病毒模型组分别比较,麻黄 加 术 汤 和利巴韦林均使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升高(P<0.001);与病毒+麻黄 加 术 汤 组比较,寒湿病毒+麻黄 加 术 汤 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寒湿环境对上呼吸道感染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较呼吸道合胞病毒滴鼻更加 显著。麻黄 加 术 汤 可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而其对寒湿病毒所致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的改善不及病毒所致,可能是由于寒湿病毒较病毒使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更显著所致。 李艳彦 李俊莲 高鹏 郭彩云 郭晓峰 马彦平 陶功定
相关作者
李俊莲 作品数:101 被引量:534 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西中医学院 研究主题: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 清热抗感冲剂 中医药 病机 李艳彦 作品数:110 被引量:822 H指数:16 供职机构:山西中医学院 研究主题:黄芪桂枝五物汤 模型大鼠 骨关节炎 动物模型 肝郁脾虚证 陶功定 作品数:59 被引量:222 H指数:8 供职机构:山西中医学院 研究主题:《黄帝内经》 生态医学思想 生态医学 外邪 环境因素 徐琦 作品数:34 被引量:140 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大承气汤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名中医 学术性 郭晓峰 作品数:24 被引量:172 H指数:7 供职机构:山西中医学院 研究主题:肿瘤 病机 气血理论 衰老 中医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