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715篇“ 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相关文章
免疫相关基因对头颈部细胞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5年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头颈部细胞(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患者的基因表达进行分析,寻找影响HNSCC患者预后的免疫相关基因,探索HNSCC新的治疗靶点。方法本研究基于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下载HNSCC和非肿瘤组织样本的RNA测序数据。分别对两数据库样本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筛选免疫相关基因。采用单因素Cox回归、Lasso回归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识别出与HNSCC预后显著相关的基因,并以此为基础计算每个TCGA样本的风险评分,构建相关预后模型。根据风险评分中位数将样本分为高、低风险组;对高、低风险组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揭示不同免疫态下的基因表达变化,并对差异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发现MS4A1、IL12RB2、DMBT1、LTF是影响HNSCC患者预后的免疫相关基因。其中MS4A1和IL12RB2在HNSCC中高表达,DMBT1和LTF低表达。HNSCC死亡组的风险评分显著高于生存组。风险评分可作为HNSCC的独立预后指标。高、低风险组差异基因显著富集于免疫应答调节细胞表面受体信号通路。结论MS4A1、IL12RB2、DMBT1、LTF可用于HNSCC的风险评估、疾病监测和疗效评估。免疫反应在HNSCC患者的预后中至关重要,进一步的研究有望推动新治疗策略的开发。
史晨雪许敏许雨欣王剑邬振华
关键词: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免疫预后生物信息学
食管细胞患者放化疗疗效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食管细胞患者放化疗疗效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患者原始的RNAseq测序数据,对转录组数据的表达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FPKM;步骤S2、将处理后的表达矩阵输入到构建好的LASSO模型...
杨洋冯小兵沙雏淋
食管细胞患者放化疗疗效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食管细胞患者放化疗疗效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患者原始的RNAseq测序数据,对转录组数据的表达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FPKM;步骤S2、将处理后的表达矩阵输入到构建好的LASSO模型...
杨洋冯小兵沙雏淋
HALP评分、RLR、LAR预测口腔细胞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HALP评分、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淋巴细胞绝对值(ALC)比值(RLR)、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B)(LAR)预测口腔细胞(OSCC)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3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126例OSCC患者(OSCC组),另选取同期100例体检健康的志愿者(健康对照组).比较健康对照组和OSCC组HALP评分、RLR、LAR.126例OSCC患者随访3年,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89)和死亡组(n=37).比较不同预后OSCC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OS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特征(ROC)曲线分析HALP评分、RLR、LAR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OSCC患者预后的效能.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OSCC组HALP评分更低,RLR、LAR更高(P<0.05).126例OSCC患者随访3年,死亡37例,生存89例,总生存率为70.63%.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89)和死亡组(n=37).OSCC患者不同预后与年龄、吸烟史、TNM分期、组织学分级、神经周围侵犯、淋巴结转移、HALP评分、RLR、LAR有关(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TNM分期Ⅲ~Ⅳ期、组织学分级低分化、HALP评分降低、RLR升高、LAR升高为OSCC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HALP评分、RLR、LAR单独及联合预测OSCC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0.95CI)为0.789(0.707~0.857)、0.737(0.651~0.812)、0.708(0.620~0.785),及0.905(0.840~0.950),三者联合预测OSCC患者预后的效能高于单独检测(Z=2.110、3.215、3.561,P均<0.05).结论:TNM分期Ⅲ~Ⅳ期、组织学分级低分化、HALP评分降低、RLR升高、LAR升高与OSCC患者的预后有关,联合检测HALP评分、RLR、LAR可辅助预测OSCC患者的预后.
许海凤季炼陈志飞候德强
关键词:LAR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
食管细胞患者血清外泌体miR-124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通过筛选在食管细胞(ESCC)患者血清外泌体(Exo)中高表达的微小RNA(miRNA)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Exo来源的miRNA是否具有成为ESCC临床辅助诊断标志物的潜力。方法:采集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45例ESCC初诊患者和50例健康受试者的血清及相关临床资料,分别作为ESCC组和对照组。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和qPCR法筛选、鉴定出ESCC患者血清表达升高的候选miRNA-miR-1246,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miR-1246对ESCC的诊断效能,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ESCC患者临床特征进展的关系,χ^(2)检验分析其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离纯化受试者血清中的Exo并进行表征验证,qPCR检测Exo中miR-1246的表达。常规培养ESCC KYSE150和KYSE30细胞,用Lipofectamine 2000分别将mimics-NC、miR-1246 mimics转染至KYSE150细胞,将inhibitor-NC和miR-1246 inhibitor转染至KYSE30细胞,分别记为mimics-NC、miR-1246mimics、inhibitor-NC和miR-1246-inhibitor组。用mimics-NC和miR-1246 mimics组KYSE150细胞来源的Exo处理KYSE150和KYSE30细胞。用CCK-8法、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WB法检测Exo标志物及各组细胞中上皮间皮转化相关蛋白及Tet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2(TET2)和细胞黏附分子1(CADM1)蛋白的表达。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246与TET2和CADM1的靶向结合关系。结果:生物信息学筛选ESCC患者血清中差异表达最为显著的miRNA为miR-1246。试验提取患者的血清Exo符合典型Exo表征。Ⅰ~Ⅱ期ESCC患者血清Exo-miR-124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受试者(P<0.01);Ⅲ~Ⅳ期ESCC患者的血清Exo-miR-1246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1)。ROC曲线分析表明,血清中的Exo-miR-1246对ESCC有较高的辅助鉴别诊断价值(P<0.05),并且Exo-miR-1246对ESCC患者临床进展的辅助诊断效能高于CEA与SCC
赵薇崔雯瑄黄焙炫尚晓雅王振达杜彦艳赵红峥焦文静马鸣
关键词:外泌体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黏附分子1
血清HGF、uPA、IL-17、IL-24对口腔细胞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尿激酶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uPA)、白介素-17(IL-17)和白介素-24(IL-24)对口腔细胞(OS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OSCC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术前血清HGF、uPA、IL-17、IL-24的含量,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模型评估各指标对预后的影响,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各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结果显示,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上述血清学指标的含量均是影响OSCC预后的独立因素;各指标预测预后的曲线下面积的值较高。结论:血清HGF、uPA、IL-17、IL-24水平变化与OSCC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重要的预后评估指标。结合临床特征有助于预测预后风险并指导个体化治疗。
洪虓廖圣恺周晶李建成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
基于SEER数据库的下咽细胞患者预后列线图模型构建及验证
2025年
目的构建及验证预测下咽患者预后的列线图。方法从SEER数据库下载和提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下咽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最小绝对值选择与收缩算子(lasso)回归对自变量进行筛选,最小误差处自变量个数为7,进行多因素Cox回归,选择向后LR法筛选自变量,最终纳入5个自变量,包括:T分级、M分级、年龄、骨转移、AJCC分期,构建预后模型A;建模组通过lasso回归筛选自变量,选择1se处自变量个数为3,包括:T分级、M分级、年龄,构建预后模型B;构建T分级、N分级、M分级模型定义为模型C,通过不同模型间相互比较,选择最佳模型。构建列线图预测下咽患者1年、3年、5年的生存概率,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及准确度,临床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临床适用价值。结果共纳入1941例患者,包括建模组(n=1370)和验证组(n=571)。将模型A与模型B进行对比,P>0.05,模型A赤池信息准则(AIC=9844.6406)大于模型B赤池信息准则(AIC=9801.332),故选择模型B为下咽预后模型。经lasso回归和Cox回归分析表明,T分级、M分级、年龄是影响下咽的独立危险因素。模型B建模组和验证组的c-index分别为0.66(95%CI:0.63~0.68)和0.66(95%CI:0.62~0.69),建模组1年、3年、5年对应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699、0.692、0.693;验证组1年、3年、5年对应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698、0.667、0.677,建模组和验证组的AUC结果表明,该列线图具有良好的准确性。校准曲线表明观察值和预测值一致。结论T分级、M分级、年龄是下咽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比传统的TNM分期系统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胡晶廖红明何本超
关键词:下咽肿瘤总生存率
头颈细胞患者CTCF、FAT1基因突变特征与表达水平及其对预后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头颈细胞(HNSCC)患者CTCF、FAT1基因的突变特征及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口腔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2例HNSCC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基因组测序检测突变,分析患者突变情况,进一步探讨突变与其性别和分期的关系。结合网络TCGA数据库,分析44例HNSCC旁组织和528例HNSCC组织中12种基因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分析组织中FAT1和CTCF基因的高低表达对预后的影响。比较CTCF和FAT1在不同分期、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HNSCC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22例患者中,TP53和TERT的突变出现频率较高。在突变频率较高的12个基因(TP53、TERT、ERBB2、PIK3CA、FAT1、CTCF、AKT1、PDK1、PIK3R1、EGFR、MTOR、NOTCH1)中,男性和女性患者的各个基因突变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期的FAT1、CTCF突变频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AT1突变均出现在Ⅲ期患者,而CTCF突变均出现在Ⅳ期患者。结合网络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发现,ERBB2和PIK3R1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显著下调,TERT、PI3KCA、AKT1、PDK1、FAT1、CTCF、EGFR、MTOR和NOTCH1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FAT1表达(风险比=1.22,P=0.15)、CTCF表达(风险比=1.04,P=0.78)与HNSCC患者的预后均无显著影响。FAT1和CTCF在不同分期HN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CF在男性HNSCC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女性;在年龄≤60岁的患者HNSCC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年龄>60岁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CF和FAT1在HNSCC患者中表现出突变,并与分期有一定相关性,但其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不显著;FAT1和CTCF的表达态上调,但并不是预后可靠指标。
李丹杨瑞刘兵孙丁禹汤雨龙
关键词:头颈鳞状细胞癌预后
未手术行放化疗的喉原发性细胞患者生存分析及预后模型构建
2025年
目的对未手术行放化疗的喉原发性细胞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并构建预后模型。方法采用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中2000—2020年诊断为喉(C32.0)的患者资料814例。按照患者在随访结束时的生存态分为预后良好组(660例)和预后不良组(154例);对2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患者的结局指标分为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指标纳入LASSO回归分析模型;基于筛选出的5个特征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随访时间为1~3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5个月,患者1年的累计总生存率约73.4%,1年的累计无病生存率约89.6%;经LASSO和多因素分析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可知,性别、年龄、T分期、N分期以及M分期均为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当P=0.87时,约登指数为0.79达到最大,模型预测效果较好;ROC曲线和校准曲线检验得出,预测模型本研究中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准确性。结论构建未手术行放化疗的喉原发性细胞患者的预后模型可以有效评估喉原发性细胞患者生存情况,对患者预后存在一定的预测价值。
赵逸帆朱江
关键词:预后模型
基于TCGA数据库资料评估头颈细胞患者Klotho基因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资料评估头颈细胞(hea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患者Klotho基因表达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通过检索TCGA数据库收集HNSCC患者Klotho基因、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MAPLC3)、NOP2/Sun RNA甲基转移酶2(NOP2/Sun RNA methyltransferase 2,NSUN2)的表达及随访预后资料,根据Klotho基因表达水平分为低表达组(n=87例)、中表达组(n=87例)和高表达组(n=88例)。描绘Kaplan-Meier曲线分析Klotho基因表达对临床预后的影响,同时评价Klotho基因表达与MAPLC3及NSUN2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组别患者一般临床特征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表达组患者中位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显著高于低表达组(P<0.05)。与高表达组相比,低表达组风险比为0.62(95%CI:0.44~0.87,P<0.05)。HNSCC患者中Klotho基因与MAPLC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19,P=0.00),而与NSUN2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17,P=0.00)。结论Klotho基因表达与HNSCC患者临床预后有关,同时该基因可能影响下游MAPLC3及NSUN2的表达。
张学聪陈秉辉徐常艳常方远曹华

相关作者

郭传瑸
作品数:452被引量:1,462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口腔鳞状细胞癌 上颌骨缺损 口腔癌 颅底 口腔颌面部
梁立中
作品数:37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研究主题:下颌骨重建 计算机辅助设计 口腔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患者 下颌骨
魏炜
作品数:21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鳞状细胞癌患者 甲状腺肿瘤 鳞状细胞 乳头状瘤病毒
毛驰
作品数:247被引量:1,260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上颌骨缺损 口腔癌 游离组织瓣 游离腓骨瓣 外科皮瓣
石琦
作品数:108被引量:14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朊病毒 朊病毒病 蛋白 朊蛋白 病例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