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02篇“ 高职化工专业“的相关文章
创新创业意识融入高职化工专业教学的路径研究
2024年
在当前中国大力倡导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将创新创业意识融入高职化工专业教学显得尤为关键。文章致力于探索创新创业意识与高职化工专业教学的融合路径。通过实证研究和对化工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内在联系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教学路径,即优化课程设计,融入创新创业元素;开展实战训练,强化创新创业能力;鼓励自主创新与深度学习,培养创新思维;建立创新创业导师指导制度,提供个性化指导。实践表明,这些路径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深化了学生对化工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实践操作能力的掌握,显著提高了就业成功率。研究结果对于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进一步推动高职化工教育改革有所裨益。
何春霞
关键词:化工专业创新创业能力高职教育改革
高职化工专业“双师型”教师团队培养策略研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革新的不断推进,高职化工专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需要建立起一支强大、专业化且具备双师型特点的教师团队。双师型教师...
罗娟
关键词:高职化工专业双师型教师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化工专业教学改革
2024年
培养高职生职业能力能够彰显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办学特色,为社会企业培养更多能够胜任专业岗位的复合型人才。文章从职业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研究高职化工专业教学改革,分析职业能力内涵以及专业教学特点、现状,从完善基础课程、创新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组织综合教学活动、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四个层面提出具体教学建议,以供参考。
张力川
关键词:高职化工专业教学改革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化工专业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研究
2024年
本文论述了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化工专业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研究所遇到的问题,通过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学校与企业合作育人模式研究,实现了四融合:教学体系与岗位职责;人才培养与行业动态;实训体系与1+X证书;功能建设与管理机制。这一模式为化工专业的校企合作育人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对推动产业发展和培养高素质化工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叶宛丽
关键词:校企合作化工专业育人模式
高职化工专业学生数字素养现状分析及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4年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素养水平直接影响了工作和生活质量。本文从数字素养的概念和内涵出发,针对化工专业学生数字化素养与技能的现状,包括存在数字意识薄弱、数字资源获取能力不够、数字资源使用与创新能力不足、数字安全意识有待提高等问题,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提出了以“岗课赛证”为抓手提升数字化职业素养与技能的途径,为化工专业数字化改革和数字化人才培养提供思路与参考。
王艳珍张继华
关键词:高职学生数字教育
高职化工专业基于“产学研创赛”融合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1
2023年
高职院校立足于地方,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持,“产学研创赛”融合能够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让学校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同时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企业为学校提供投资赞助,以弥补高职院校办学资金的不足,从而达成互惠互利的局面。
邹静张军科
关键词: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创新创业
高职化工专业“1+X”证书制度“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建设探讨
2023年
“1+X”证书制度的应用是高职教育升级改革的重要举措。而“双师型”教师则是高职院校教学的主力军,承担着教授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的重任。“1+X”证书制度的实施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发展情况,需要从思想教育观念、职业素养、理论知识储备、实践技能水平等多个角度对教师进行全面培养,构建完善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制,为教育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叶宛丽
关键词:教师培育化工专业
高职化工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3年
高职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高职化工专业教师在思想认知、开发设计、组织实施、协同配合、成果展示和评价诊改等方面的课程思政能力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夯实高职化工专业教师思的政工作基础、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整合课程思政资源、开展专项能力培训、构建多元融合教师团队等策略协同发力,能够有效促进高职化工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王东
关键词:高职化工专业教师能力
高职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2023年
化工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综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作为化工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也需要加快转变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在“三教改革”引领下,高职院校应提倡从教材、教法、教师三方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基于此,文章从“三教改革”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了高职院校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改进措施。
张玉星
关键词:高职院校化工专业
高职化工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23年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广泛的应用。这种模式通过将学术理论和实际工作经验相结合,重塑了高职教育的传统模式,为高职学生提供了一条创新、特色化的教育之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这种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还可以促进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和互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
成文文张敬文吕梦棣霍宁波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

相关作者

叶宛丽
作品数:63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化工 制图 化工专业 理实一体 课程改革
梁建军
作品数:136被引量:257H指数:8
供职机构: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高职 化工设备 教学 高职院校 化学史教育
文艺
作品数:29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催化合成 高职 课程改革 高职化工专业 酯化
蔡敏
作品数:41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高职 复合电极材料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二氧化锰
郗伟
作品数:39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发色基团 H 过氧化氢 高职化工专业 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