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70篇“ 高等农林院校“的相关文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高等农林院校的人才培养路径探索研究
2025年
在乡村振兴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高等农林院校具备自身优势,肩负重要使命,应与时俱进地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更有竞争力的人才。高等农林院校要立足社会需求、政府需求和产业需求,突出科技创新,成立学术委员会,确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跨学科组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指导课程建设;通过学校、专家、企业、政府多方评价,形成一系列评价指标指导人才培养,输出农林优质人才,服务乡村振兴。
吴星杰李丽于跃
关键词:高等农林院校
“四位一体”育人模式助力高等农林院校来华研究生高质量培养
2025年
来华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是宣传和提升国家形象、加快融入世界的重要措施。当前,我国农业科学发展迅速及影响力日益提升,成为国际留学生来华学习的重要领域。作物学作为农林高校重要学科,肩负我国农林高校来华研究生高质量国际化培养的重任。作物学科兼具学科特色和局限性,因此,如何培养高质量来华研究生成为作物学学科亟需解决的问题。据此,该文提出以教学为根基,科研为核心,实践为桥梁,国际化为视野的“教学-科研-实践-国际化”四位一体育人模式,旨在培养具有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实践技能高和国际竞争力优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助力我国高等农林院校来华研究生高质量培养。
王超乔星星冯美臣朱慧森范秉相杨武德
关键词:作物学育人模式农林院校
教育部高等农林院校理科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示范教材 大学物理实验 第3版
本教材是教育部高等农林院校理科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示范教材,包括绪论、物理实验中的几个重要环节、物理实验常用仪器及其使用方法、基本实验、初级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研究性实验、近代物理实验共9章内容。本...
刘金龙
新工科背景下西部高等农林院校环境类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工科教育从顶层作出的整体布局,也对传统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此,文章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探索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如何通过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创新训练和完善质量评价反馈机制等途径改革西部高等农林院校环境类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引领未来发展的卓越工程人才。
夏天骄王刚黄懿梅
关键词:环境类
多重嵌入:高等农林院校茶文化实践育人体系的探索
2024年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茶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丰富的内涵,将茶文化融入到高校生态实践育人中,有助于培养品格优良、道德高尚、情操高雅的高素质人才,也是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体现。本文旨在通过“多重嵌入”的分析架构,从文化嵌入、关系嵌入、结构嵌入、制度嵌入四方面入手,创新性、针对性地将茶文化嵌入到高等农林院校实践育人体系中,培养特色鲜明的“现代茶人”,为茶文化、茶产业和茶科技发展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
余乐
关键词:高等农林院校茶文化实践育人
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水平的影响因素
本文从学院因素、学校因素、政府因素等构建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水平的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通过对高等农林院校教师和管理人员405人的实地调研,运用logit模型对影响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水平的因素...
罗荷花刘慧婷李明贤
关键词: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
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被引量:1
2024年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针对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意识不足、专业课程与思政功能严重脱节、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尚未明确的问题,结合农林院校的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特色,并基于CIPP模型构建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从背景、输入、过程、成果四个环节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从而更好地推动课程思政的系统建设和评估机制的完善,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的农林人才。
何静李珂
关键词:教学评价高等农林院校
高等农林院校研究生就业教育的三维导向及实践路径
2024年
高等农林院校研究生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后备力量,其就业水平和质量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关乎各项重大国家战略落实落地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研究生就业不仅面临着就业形势严峻的巨大压力,而且也存在毕业研究生到农、林、牧、渔业就业的比例低以及部分研究生盲目追求个人价值、服务“三农”的就业意愿消减等问题。与此同时,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研究生就业教育存在薄弱环节,就业教育的价值引导缺位,忽视从思想上引导研究生形成正确的行业认知;就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缺乏融合,甚至与国家战略需求错位;就业教育模式单一,理论与实践分离,未能充分发挥实践在就业思想和观念引导中的积极作用。为此,本研究提出加强高等农林院校研究生就业教育的思路,即必须坚持三维导向。其中,坚持价值导向,引导就业取向兼顾个人成长成才与报效祖国建功立业,激励研究生担当服务“三农”的重任;坚持战略导向,使高等农林院校研究生培养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需求同向同行,促进研究生自觉地将乡村振兴战略与自我职业发展相结合;坚持实践导向,将历史的实践经验与未来的实践指向相联结,通过从过往的实践事迹和成果中赓续甘于奉献、为国为民的实践精神和汲取实践经验,帮助研究生掌握服务“三农”的实践本领、树立服务“三农”的信心、厚植服务“三农”的情怀。据此,进一步提出从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等2个路径开展高等农林院校研究生就业教育实践。一是以职业生涯教育作为高等农林院校研究生显性就业教育的主要形式,通过大力宣传和细致解读“三农”政策、开展全方位和立体化的就业形势教育、开展专业化的个人评估和就业的团体辅导等,引导研究生在“三农”事业中找到�
张铭垚潘佳佳林子琪
关键词:高等农林院校就业教育显性教育隐性教育
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高等农林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路径
2024年
高等农林院校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应在构建坚实的生态安全屏障、修身治学、树木树人方面,始终坚持不懈地努力。文章围绕完善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实践环节、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营造绿色校园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工作的策略,对培养具备绿色低碳理念、适应绿色低碳社会、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晓灿张佳薇乜晓燕雷鸣曹立志
关键词:高等农林院校绿色低碳发展
基于OBE的高等农林院校计算方法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
2024年
针对高等农林院校计算方法类课程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课程目标过于侧重数学理论而忽视工程实践应用、基础知识与高级算法之间衔接不足、教学时间有限以及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引入了成果导向教育教学理念。通过实施以行业相关案例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改革,构建了一个全面的课程教学改革框架。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教学评价的各个角度,详细分析了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研究旨在为计算方法类课程提供一个明确的路径,以培养学生在农林工程领域解决问题的实际计算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同类课程改革提供实证参考和理论支持。
张健张韬王宇航贾娜袁峰
关键词:计算方法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相关作者

罗荷花
作品数:126被引量:553H指数:12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普惠金融 影响因素 融资约束 实证分析 企业
王洪来
作品数:43被引量:153H指数:8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高等农业院校 高等农林院校 农业院校 教学管理 综合评价
周孟亮
作品数:137被引量:1,014H指数:17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农村金融 普惠金融 小额信贷 金融扶贫 普惠
段玉玺
作品数:578被引量:2,194H指数:21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大豆胞囊线虫 大豆 线虫 南方根结线虫 胞囊线虫
张丽
作品数:141被引量:331H指数:9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高校 边鸡 HMW-GS 高等农业院校 高等农林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