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538 篇“ 高甘油三酯血症 “的相关文章
治疗严重高 甘油三酯 血症 的组合物和方法 本文提供了用于治疗严重高 甘油三酯 血症 的突变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肽缀合物的组合物、方法和治疗方案。 H·H·曼斯巴赫 C·M·曾高 甘油三酯 血症 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2025年 高 甘油三酯 血症 性急性胰腺炎(HTG-AP)多因原发性或继发性脂蛋白代谢异常导致,发病机制主要有游离脂肪酸损害机制(Havel理论)、胰腺动脉循坏障碍(高 黏滞理论)、钙离子超载与内质网应激等,若治疗不及时容易转变为重症胰腺炎。快速降低血脂在HTG-AP的治疗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常用降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贝特类、烟酸、ω-3脂肪酸、低分子肝素和胰岛素等。此外,中医治疗(中药、针灸)、血液净化(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基因治疗(针对载脂蛋白C⁃Ⅲ反义抑制剂Volanesorsen基因)、外科手术(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袖状胃切除术)等均在HTG-AP的治疗中发挥一定作用。 黄瑄 林岩 黄赞松 覃月秋关键词:高甘油三酯血症 急性胰腺炎 发病机制 降脂治疗 基于“浊毒困脾”探讨黄连温胆汤防治高 甘油三酯 血症 性急性胰腺炎 2025年 在中国,高 甘油三酯 血症 已超过酒精成为急性胰腺炎的第二大病因。与其他类型的胰腺炎相比,高 甘油三酯 血症 性急性胰腺炎(HTG-AP)的炎症反应更严重,胰腺囊肿发生率及死亡率更高 。本文从中医“浊毒”角度出发探讨了HTG-AP的发病机制,并深入探讨了黄连温胆汤在预防和治疗HTG-AP中的作用机制。创新性地提出“浊毒困脾”是HTG-AP发病的核心病机,并强调可采用黄连温胆汤以斡旋中焦,降浊解毒,为HTG-AP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冯彬彬 王天麟 韩俊泉 曲鹏飞 杨朝帅 张雨田 梁磊 王红关键词:浊毒 黄连温胆汤 中药 血脂康胶囊对高 甘油三酯 血症 患者血脂及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分析血脂康胶囊对高 甘油三酯 (TG)血症 患者血脂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影响。方法选取高 TG血症 患者200例,采取双盲信封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口服血脂康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指标[TG、总胆固醇(TC)、高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PWV。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 于对照组的74.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TC、LDL-C、载脂蛋白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载脂蛋白A水平均高 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TG(1.64±0.19)mmol/L、TC(5.13±0.37)mmol/L、LDL-C(2.71±0.11)mmol/L、载脂蛋白B(0.91±0.06)g/L均低于对照组的(1.89±0.20)mmol/L、(5.76±0.35)mmol/L、(3.16±0.12)mmol/L、(0.99±0.07)g/L,HDL-C(1.73±0.19)mmol/L、载脂蛋白A(1.45±0.13)g/L均高 于对照组的(1.36±0.15)mmol/L、(1.10±0.14)g/L(P<0.05)。治疗后,两组PWV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PWV(1510.69±28.10)cm/s低于对照组的(1574.65±29.78)cm/s(P<0.05)。结论血脂康胶囊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研药物,为高 TG血症 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其独特的成分和作用机制,使其在调节血脂、改善血管功能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周立宏关键词:血脂康胶囊 高甘油三酯血症 脉搏波传导速度 构建高 甘油三酯 血症 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短期复发再入院预警模型并验证 2025年 目的分析高 甘油三酯 血症 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TG-AP)患者短期内复发再入院的相关因素,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1月收治的176例HTG-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短期内是否复发再入院分为复发再入院组(n=53)和非复发再入院组(n=123),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53例HTG-AP患者进行模型的外部验证。结果176例HTG-AP患者短期内出现复发再入院的概率为30.11%。根据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评分≥8分、Ranson评分≥3分、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清淀粉酶、乳酸脱氢酶为HTG-AP患者短期内出现复发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Ca^(2+)为其保护因素(P<0.05)。176例HTG-AP患者根据H-L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5.212,P=0.735;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77(P<0.001,95%CI:0.824~0.931),敏感度为86.80%,特异性为73.20%,最大约登指数为0.600;53例HTG-AP患者根据H-L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3.391,P=0.907;AUC为0.881(P<0.001,95%CI:0.791~0.971),敏感度为78.10%,特异性为81.00%,最大约登指数为0.591。研究结果证明该模型预测HTG-AP患者短期内复发的拟合优度良好,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结论HTG-AP患者短期内复发再入院受多重因素综合影响,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与区分度。 谢芬 余娇 宋思蓓 黄琳关键词:风险预警模型 清肝降脂汤治疗肿瘤患者湿热蕴脾型高 甘油三酯 血症 的临床效果 2025年 目的探究清肝降脂汤治疗肿瘤患者湿热蕴脾型高 甘油三酯 血症 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5月毕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54例肿瘤合并湿热蕴脾型高 甘油三酯 血症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7例)。观察组采用苯扎贝特联合清肝降脂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苯扎贝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血脂水平、中医证候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甘油三酯 (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高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肝降脂汤治疗肿瘤患者湿热蕴脾型高 甘油三酯 血症 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且能控制患者血脂水平,还可改善各项不良症状,值得研究和推广。 宋晓溪 陈燕 杨娅 葛晶 何贵菊 郝家鹏关键词:肿瘤 湿热蕴脾 高甘油三酯血症 清肝降脂汤 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合并高 甘油三酯 血症 -腰围表型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合并高 甘油三酯 血症 -腰围表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某三 甲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5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患者分别进行健康信息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按基线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分组(Q1:CRP<1.00 mg/L;Q2:1.00~1.99 mg/L;Q3:2.00~2.99 mg/L;Q4:CRP≥3.00 mg/L)。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合并高 甘油三酯 血症 -腰围表型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反应蛋白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 甘油三酯 血症 -腰围表型的预测价值。结果5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239例(41.20%)具有高 甘油三酯 血症 -腰围表型。与非高 甘油三酯 血症 -腰围表型组相比,高 甘油三酯 血症 -腰围表型组的身高 、体重、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血尿酸、腰围、臀围水平均较高 (P<0.05)。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高 甘油三酯 血症 -腰围表型与C反应蛋白分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未调整混杂因素的模型一中,Q4组发生高 甘油三酯 血症 -腰围表型的风险比Q1组高 6.800倍(P<0.05,95%CI=2.540~18.202),在仅调整年龄和性别的模型二中,Q4组发生高 甘油三酯 血症 -腰围表型的风险比Q1组高 8.103倍(P<0.05,95%CI=2.912~22.546),进一步调整饮酒等生活方式的模型三 中,Q4组发生高 甘油三酯 血症 -腰围表型的风险比Q1组高 7.523倍(P<0.05,95%CI=2.703~20.939)。C反应蛋白预测2型糖尿病合并高 甘油三酯 血症 -腰围表型高 危风险人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53,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42和0.54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 甘油三酯 血症 -腰围表型与C反应蛋白密切相关,C反应蛋白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 甘油三酯 血症 -腰围表型高 危人群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作为辅助筛查的有效指标。 熊小梅 常峪文 王育珊关键词:C反应蛋白 2型糖尿病 高 甘油三酯 血症 性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对糖代谢紊乱的作用与机制2025年 急性胰腺炎后糖尿病(post-acute pancreatitis diabetes mellitus,PPDM-A)是最常见的胰腺外分泌型糖尿病(diabetes of the exocrine pancreas,DEP)之一。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病因众多,包括胆石症、高 甘油三酯 血症 (hypertriglyceridemia,HTG)和酗酒等。近年来,高 甘油三酯 血症 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TG-AP)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高 甘油三酯 血症 性急性胰腺炎后糖尿病(HTG-PPDM-A)的发生率随之上升,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因此,识别HTG-PPDM-A的危险因素并了解其相关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关于HTG-PPDM-A的研究有限。本文旨在探讨HTG-AP的危险因素对糖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以期为未来的科研和临床诊疗提供方向。 王一曼 袁乐 李拓关键词:高甘油三酯血症 急性高 甘油三酯 血症 胰腺炎患者血清IL-17、NF-κB水平与病情进展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急性高 甘油三酯 血症 胰腺炎(HTG-AP)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核因子-κB(NF-κB)水平与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4年8月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HTG-AP患者142例,均检测血清IL-17、NF-κB水平和统计HTG-AP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分析HTG-AP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及IL-17、NF-κB与HTG-AP患者病情进展的关系。结果142例HTG-AP患者中有41例进展为SAP,发生率为28.87%(41/142),纳入SAP组,其余101例中MAP 56例,MSAP 45例,纳入NSAP组。SAP患者血清IL-17、NF-κB水平高 于MSAP和MAP患者,MSAP患者IL-17、NF-κB水平高 于MAP患者(P<0.05)。SAP组患者血清IL-17、NF-κB水平高 于NSAP组患者(P<0.05)。血清IL-17、NF-κB水平与HTG-AP患者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血清IL-17、NF-κB水平联合预测HTG-AP患者病情进展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大于单一指标的预测值(P<0.05)。结论无论是否调整混杂因素,血清IL-17、NF-κB水平升高 均会增加HTG-AP患者病情进展风险。血清IL-17、NF-κB有望作为预测患者病情进展情况的潜在指标。 谭菊容 黄竹英 易岑 庄建云关键词:核因子-ΚB 白细胞介素-17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时机对高 甘油三酯 血症 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时机对高 甘油三酯 血症 性重症急性胰腺炎(HTG-SAP)患者的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本院102例HTG-SAP患者,分为早期组(入院72 h内使用抗生素,n=50)和延迟组(入院72 h后使用,n=52)。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感染情况及临床指标。结果:停药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下降,且延迟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延迟组(P<0.05),早期预防组患者住院期间感染发生率、全因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症监护室时间、总住院时间显著低于早期组(P<0.05)。结论:入院72h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能够有效减轻高 甘油三酯 血症 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炎症反应,降低院内感染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刘敬波 钟强关键词:抗生素 预后 炎症因子
相关作者
刘秉文 作品数:199 被引量:920 H指数:18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研究主题: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载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 氧化修饰 受体 刘英华 作品数:256 被引量:716 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高甘油三酯血症 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 血糖 2型糖尿病 肥胖 白怀 作品数:112 被引量:370 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基因多态性 多态性 中国人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载脂蛋白 刘宇 作品数:101 被引量:402 H指数:11 供职机构:安徽建筑大学 研究主题: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中国人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基因多态性 载脂蛋白 高甘油三酯血症 王觐 作品数:98 被引量:199 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高甘油三酯血症 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 2型糖尿病 微量营养素 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