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76篇“ 高二氧化碳血症“的相关文章
一种用于麻醉后恢复室处理患儿二氧化碳血症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尘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麻醉后恢复室处理患儿二氧化碳血症的装置,包括主管道,主管道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具有弹性的第一单向瓣膜;主管道侧壁开设有连通槽,主管道对应连通槽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多个具有弹性的...
黄汶聪
文献传递
二氧化碳血症与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入院时二氧化碳血症状态对其短期预后的影响,为治疗该病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4月—2021年4月琼海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151例老年AH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血气分析中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分为二氧化碳血症组(n=83)和无二氧化碳血症组(n=68)。随访患者入院1个月内的预后状态,再分为预后良好组(n=114)和预后不良组(n=37)。收集并比较2组的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明确二氧化碳血症对老年AHF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同非二氧化碳血症组相比,二氧化碳血症组患者预后不良比例显著升(P<0.05)。同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的年龄更大、糖尿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比例更、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比例更、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更低和二氧化碳血症的比例更(均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龄(OR=1.53)、糖尿病(OR=1.74)、慢性肾功能不全(OR=1.43)、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OR=2.99)和二氧化碳血症(OR=3.09)是老年AHF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而血氧饱和度(OR=0.88)是其保护性因素。多因素模型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8,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84%和81.48%。结论 二氧化碳血症可能是老年AHF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积极处理二氧化碳血症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高元标吴媛媛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力衰竭高二氧化碳血症预后
过度通气结合二氧化碳血症对七氟烷麻醉复苏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过度通气结合人工二氧化碳血症对七氟烷麻醉复苏时间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全麻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过度通气结合二氧化碳血症组)和对照组(单纯过度通气组),每组30例。两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案相同,术毕时试验组调整氧气流量至8 L/min,呼吸频率及潮气量不变,关闭钠石灰通道,同时给予回路内间断CO22 L/min冲入,维持ETCO245~50 mmHg;对照组术毕时调整氧气流量至8 L/min,呼吸频率及潮气量不变。记录患者术毕至出现呛咳反射或睁眼时间(T1-T0)、术毕至拔除气管导管时间(T2-T0),拔管时及拔管后15 min(T3)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记录PaCO2。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出现呛咳反射或睁眼时间及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拔管时动脉血PaCO2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拔管后15 min两组动脉血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度通气结合二氧化碳血症可显著缩短七氟烷麻醉复苏的时间,同时二氧化碳血症可通过患者自主呼吸的代偿15 min后自行纠正。
陈肖张琛
关键词:过度通气高二氧化碳血症七氟烷
腹膜后腔镜手术并发二氧化碳血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腹膜后腔镜手术二氧化碳血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其相关因素,为麻醉管理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择期腹膜后腔镜手术患者40例,观测并记录气腹前(T0)、气腹后30min(T1)、气腹后60min(T2)、气腹后90min(T3)、停气腹后30min(T4)各时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血氧饱和度(SpO2);并同时行动脉血气分析,观察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如患者合并皮下气肿,对其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结果全手术过程中所有患者的PaO2均>100mmHg,SpO2均为100%,患者的HR、SBP、DBP和MAP基本平稳。与T0相比,T1、T2、T3患者PaCO2和PETCO2呈进行性升,pH明显降低(P<0.05),T1、T2、T3二氧化碳血症(PaCO2>50mmHg)发生率分别为10%、41%、75%;30例发生皮下气肿,其中轻度13例、中度12例、重度5例,5例重度皮气肿患者PaCO2最超过80mmHg,PETCO2最超过50mmHg;另有1例术中出现气胸。结论腹膜后腔镜手术易发生二氧化碳血症,气腹时间、皮下气肿严重程度等都为相关因素,提示麻醉期间应警惕二氧化碳血症,以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贾强夏中元詹丽英
关键词:高二氧化碳血症皮下气肿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以二氧化碳血症为主要表现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并重度呼吸衰竭的临床探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以二氧化碳血症为主要表现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并重度呼吸衰竭的疗效,进一步拓宽NPPV的临床适应证。方法对51例COPD合并以二氧化碳血症为主要表现的重度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进行治疗,监测上机前、上机后4、24h及3d后的血气分析,观察患者的治疗转归及NPPV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51例患者中,经NPPV治疗后,有11例改为有创机械通气,有3例自动出院,有7例拒绝行有创通气,共有30例患者经NPPV治疗后,PaO2有所升,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PaCO2明显降低(P<0.05),pH值明显升(P<0.05)。有效率为58.82%。结论NPPV对以二氧化碳血症为主要表现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并重度呼吸衰竭的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二氧化碳的排出效果显著。但是要加强护理及病情的观察,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陈庆梁宗安刘跃建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高二氧化碳血症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呼吸衰竭
氦-氧混合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并二氧化碳血症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观察氦-氧混合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合并二氧化碳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合并二氧化碳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例,吸入He-O2)和对照组(9例,吸入N2-O2),通过自制重复利用氦气的循环式氦-氧混合气辅助呼吸装置进行呼吸,实验中患者依次吸入FiO2分别为21%、40%、60%、80%的氦-氧(实验组)或空-氧(对照组)混合气,观察肺功能及血气的变化。结果:氦-氧混合气可以降低吸气负荷,促进氧合及体内二氧化碳排除;起效迅速,但后续效应短暂;氦-氧混合气的理想治疗浓度为40%~79%氦。结论:临床初步应用证明吸入氦-氧混合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合并二氧化碳血症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解立新刘又宁马迎民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二氧化碳血症氦氧混合气
氦-氧混合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二氧化碳血症的临床研究
1998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临床广泛采用鼻(面)罩呼吸机治疗,但疗效并不令人满意。氦气(Helium,He)是一种作者单位:100853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呼吸内科(解立新、刘又宁、马迎民)进修医生(梁学文)小分子惰性气体,可明显降低呼吸负荷,节...
解立新梁学文刘又宁马迎民
关键词:阻塞性肺疾病高二氧化碳血症氦-氧混合气
硬膜外麻醉时出现二氧化碳血症1例
2002年
程先恩李诗冬杨升辉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高二氧化碳血症病例病因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治疗效果及可行性研究
2021年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多种致病因素共同影响所导致的患者睡眠时由于上气道阻塞产生的反复性的呼吸暂停、低氧血症二氧化碳血症为特征的一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1]。长期的低氧血症二氧化碳血症,极易促使局部甚至全身炎症的产生,C反应蛋白(CRP)作为一种炎性标记物,相关文献报道,该类患者CRP水平往往较
李霞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高二氧化碳血症全身炎症上气道阻塞
供氧气管导管对改善患者麻醉复苏期二氧化碳蓄积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全麻患者在麻醉复苏期间因通气不足或二氧化碳重复吸入等原因,均会不同程度存在二氧化碳蓄积,从而引起二氧化碳血症,对患者生命体征和内环境均会造成不良的影响[1],临床工作中多采用静脉用药及控制呼吸来加以纠正,而改进设备的研究鲜有报道。随着腔镜手术的普及,二氧化碳气腹和患者在麻醉复苏期间由于潮气量不足等原因增加了二氧化碳血症发生的几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历时短并不需追加肌松药,本研究采用供氧气管导管应用于此类手术,以期观察患者在麻醉复苏期间在不使用呼吸辅助设备的同时是否能够获得足够的供氧和维持正常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谢鹏程李占芳吴一鸣杨京利王清秀
关键词:二氧化碳蓄积麻醉复苏期气管导管供氧高二氧化碳血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相关作者

倪崇俊
作品数:30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文献复习 非小细胞肺癌 肺炎 甲羟孕酮 慢性呼吸衰竭
刘又宁
作品数:781被引量:6,836H指数:3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机械通气 抗菌药物 SARS 急性肺损伤 抗生素
马迎民
作品数:142被引量:865H指数:1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研究主题:机械通气 哮喘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氦-氧混合气 支气管哮喘
解立新
作品数:312被引量:1,799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脓毒症 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危重症患者 预后
肖正华
作品数:122被引量:844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足 糖尿病 糖尿病足溃疡 成纤维细胞 糖尿病足部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