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21篇“ 髌骨骨折手术“的相关文章
- 3D手术训练系统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髌骨骨折手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分析3D手术训练系统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髌骨骨折手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试验对照方法,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选取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参加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24名学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2名学员采用3D手术训练系统教学,对照组12名学员采用传统方式教学。通过理论考核、实践考核和满意度调查3种方式评价教学效果。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理论考核中,试验组学员的理论考核总成绩[(81.42±4.68)分]高于对照组学员[(75.42±6.5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9,P=0.017)。实践考核中,试验组学员和对照组学员的复位时间[(20.25±5.26)分钟比(23.67±4.83)分钟]、透视次数[(2.75±1.06)次比(3.00±1.28)次]、术中出血量[(97.92±10.10)毫升比(100.40±7.82)毫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学员的张力带时间[(32.92±6.20)分钟]少于对照组学员[(38.42±3.63)分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5,P=0.015);试验组学员手术总时间[(86.17±11.42)分钟]少于对照组学员[(100.20±12.22)分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0,P=0.008)。对照组学员完成所有考核内容后参与试验组学员的课程学习,并参加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22名(91.7%)学员“愿意推荐3D手术训练系统教学方法”,20名(83.4%)学员认为“3D手术训练系统教学方法令人印象深刻”。结论应用3D手术训练系统有助于提升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对于髌骨骨折手术教学中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并缩短手术总时间,同时具有较高的教学满意度和教学效果。
- 薛明迪孙玉东王泓霖周弘杨佳铭孙伟何书明王毅谢卯叶哲伟
- 关键词:医师髌骨骨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效果
- 一种髌骨骨折手术用复位固定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髌骨骨折手术用复位固定装置,包括左支臂和右支臂,所述左支臂和右支臂之间通过连接件可分离连接,所述右支臂底部安装有旋转件,所述旋转件连接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连接右支臂。本装置解决了其他导向器械没有复位固定精准...
- 刘立峰李国风何志博方楠武乐刘刚陈春华陈大伟
- 一种用于髌骨骨折手术的中空式钢丝导入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髌骨骨折手术的中空式钢丝导入器,属于骨科导引器领域,包括中空金属导管和中空金属手柄,通过中空金属导管设有的弧形管实现对钢丝的导引,设有外径较大的直管在不影响钢丝导入的前提下,增加刚性,通过设有通孔...
- 王虎安宏利张大鹏崔德利吴伟倪明宇王亚林吕雪松李树东张国军
- 股神经阻滞麻醉在髌骨骨折手术应用的效果及在基层医院应用的意义
- 2024年
- 探讨股神经阻滞麻醉在髌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截取的时间区间为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纳入研究的50例对象均是在我院进行髌骨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分成常规组(25)和研究组(25),分析麻醉效果。结果 Tl、T2、T3、T4时,研究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更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后4小时VAS分数、不良反应均更低,P<0.05;研究组麻醉满意度及效果均更高,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在髌骨骨折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甘学凤
- 关键词:髌骨骨折股神经阻滞麻醉效果
- 三维捆扎复位技术在髌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2024年
- 目的观察三维捆扎复位技术在髌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0例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55例。常规组实施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采用三维捆扎复位技术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康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步态评估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不同治疗方案下,试验组的术中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步长、步速、步频均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试验组的HSS、Lysholm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三维捆扎复位技术在髌骨骨折手术中有较高应用价值,对缩短术中透视时间、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并促进患者步态、膝关节功能恢复均有积极意义。
- 张小雷张仕锋刘明辉
- 关键词: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膝关节功能
- 髌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目前髌骨骨折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主要有聚髌器固定、钢板固定、张力带固定、张力带联合其他技术固定、空心钉固定、钢丝环扎法固定以及髌骨切除术固定髌骨,但每种方法都有其适应证与禁忌证,以及各种方法的优势及不足,尽管克氏针及张力带技术一直是髌骨手术治疗的主流,但是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此种方法,为此学者们都在寻找最适合患者的手术方式来固定髌骨,能够为广大患者带来最佳的福音。
- 唐国强段大鑫张鑫郭晓虹杨子霆崔海峰
- 关键词:髌骨骨折聚髌器张力带空心钉
-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靶控用于髌骨骨折手术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 2023年
-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靶控用于髌骨骨折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探讨其在围术期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12月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择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对照组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及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后10 min(T_(2))、麻醉后30 min(T_(3))、手术结束前5 min(T_(4))及手术结束时(T_(5))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R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 h、12 h及24 h时的VAS评分低于术后2 h,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时,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有助于减轻髌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应激反应,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胡琼宝
- 关键词:丙泊酚靶控髌骨骨折麻醉效果
- 髌骨骨折手术治疗方式的对比研究进展
- 2022年
- 髌骨是膝关节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髌骨骨折会破坏其在伸膝时的杠杆功能,导致膝关节活动受限、稳定性下降、股四头肌力量丧失等不良后果。随着外科技术和材料学的快速发展,涌现了改良张力带、髌骨钢板、镍钛合金复位固定器、关节镜下微创等新技术。临床中应根据骨折特点选择单一术式或联合其他术式,为术中恢复关节面的解剖位置,术后早期负重、功能锻炼制定最合适的手术方案。本文将对这些手术方式的优缺点及适应症进行总结论述。
- 王缤繁尚剑
- 关键词:髌骨骨折手术治疗
- 超声引导经髂筋膜间隙神经阻滞在髌骨骨折手术的应用
- 2022年
- 评价超声引导经髂筋膜间隙神经阻滞在髌骨骨折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择期髌骨骨折手术患者48例,随机数分为两组:超声组(U组)、硬膜外麻醉组(E组),每组24例。U组行超声引导经髂筋膜间隙神经阻滞麻醉,E组进行硬膜外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30分钟(T1)、返回病房时(T2)MAP、HR,术中地佐辛使用量、补液量,是否改用全身麻醉。记录术后即刻(V0)、术后12小时(V1)、术后24小时(V2)疼痛评分,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尿潴留、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T0、T1、T2时间点MAP、H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T0与T1、T2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P、HR变化趋势比较,分别在T1、T0时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使用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液量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都未改用全身麻醉。结论:超声引导经髂筋膜间隙神经阻滞临床疗效确切,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能提供完善术后镇痛,对排尿影响小,利于术后快速康复。
- 胡鹏芦智波刘敏梁然刘萍
- 关键词:超声引导髌骨骨折
- 髌骨骨折手术合并肺心病患者应用髂筋膜间隙阻滞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肺心病患者髌骨骨折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可行性,并与椎管内麻醉作对比。方法 选择2015年至2019年来我院治疗的单侧髌骨骨折合并肺心病手术患者20例,肺功能测定显示:轻度通气功能障碍14例,中度通气功能障碍4例,重度通气功能障碍2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10例。ASAⅡ-Ⅲ级,年龄55~75岁,A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单点髂筋膜间隙阻滞麻醉,B组行L3-4椎管内麻醉。结果 记录两组麻醉开始(T0),麻醉后30分钟(T1),手术切皮时(T2),切皮后15分钟(T3),手术结束后1小时(T4),手术结束后8小时(T5)的心率、脉博氧、无创血压、患者满意度调查、VAS评分,术后早期下地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20例患者的手术均能顺利完成,A组围术期生命体征平稳,患者满意度评分(8±2)分,VAS评分(7±1.5)分(P<0.05),术后下地时间(1±0.5)h,恶心、呕吐1例;B组麻醉后30分钟内(T1)血压有一定下降,头痛及恶心发生率较高,术后下地时间均在4小时以上,2例由于下肢水肿、呼吸困难当天未能下地;B组术后疼痛强度较高,均需行术后镇痛治疗。结论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肺心病患者单侧髌骨骨折手术中有一定的优势,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式。
- 谢文张近菊吴雄峰陈江琴刘金生
- 关键词:神经阻滞肺心病
相关作者
- 郭琼

- 作品数:10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手术配合 微创技术 护理 血液动力学 脊柱侧弯手术
- 刘登杰

- 作品数:3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成都铁路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髌骨骨折手术 体位垫 体位摆放 手术体位 手术
- 唐俊

- 作品数:13被引量:54H指数:5
- 供职机构:英德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内固定治疗 弧形小切口 锁骨骨折 减压术 肩锁关节脱位
- 张继成

- 作品数:1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研究主题:后遗疼痛 髌骨骨折手术 髌骨骨折 术后疼痛 针刺治疗
- 魏尧森

- 作品数:53被引量:15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丽水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疗效分析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治疗 空心螺钉 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