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8 篇“ 髋部骨密度 “的相关文章
ROI缺失对髋部 骨密度 测量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使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测定髋部 骨密度 时,股骨 头和股骨 颈交界区外、上部感兴趣区(ROI)缺失对全髋骨密度 值及T值的影响,为扫描后处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在2018年5月28日-2021年8月17日的符合检测技术标准并存在髋部 ROI缺失的受检者中,根据标画前的T值,选取正常组、骨 量减少组和骨 质疏松组各50例。通过对缺失ROI进行人工标画,对比标化前后骨密度 值、T值的变化,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及问题造成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方案。同时对2021年5月1日-5月31日接受DXA检测的所有门诊女性患者568例进行了髋部 ROI缺失发生率的调查。结果髋部 ROI缺失,会造成91.3%受检者的全髋骨密度 增加,平均上涨5.0×10^(-3)g/cm^(2);6%受检者骨密度 无变化;2.7%受检者骨密度 降低,平均降低1.0×10^(-3)g/cm^(2)。30%受检者共45人全髋T值增加,其中44人T值增加0.1,1人T值增加0.2,其余70%受检者T值无变化。结论使用DXA进行髋部 骨密度 扫描时,ROI缺失会导致全髋骨密度 增加,甚至造成T值的改变。为了给临床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应对缺失的骨 缘进行人工标画。 轩艳姣 马超逸 王策 程晓光关键词:骨密度 骨 折病史对中老年人群髋部 骨密度 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利用NHANES数据库分析50岁之前骨 折病史是否影响患者50岁后的髋部 骨密度 。方法纳入NHANES数据库5个调查年份的人群数据,通过筛查选出完成髋部 骨密度 检查并完成自我报告骨 折病史调查者,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骨 折组与非骨 折组髋部 骨密度 的差异。结果共纳入研究个体10476例,其中非骨 折组9536人,骨 折组940人,骨 折组男性比率明显高于女性。骨 折组人群平均年龄(62.8±9.1)岁,BMI值(29.24±5.77)kg/m^(2),非骨 折组人群平均年龄(64.7±9.5)岁,BMI值为(28.55±5.59)kg/m^(2),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 折组人群的合并症中肾功能障碍及关节炎显著高于非骨 折组。协方差分析结果提示骨 折组的髋部 骨密度 ,股骨 颈、大转子、转子间及Ward三角骨密度 均显著下降。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髋部 骨 折组及腕部骨 折组的骨密度 均显著下降,而脊柱骨 折组患者骨密度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50岁之前骨 折病史将会导致患者50岁之后髋部 骨密度 显著下降,尤其是腕部骨 折及髋部 骨 折病史。 谢晓明 刘志 刘光辉 朱勇 林涨源 赵树山关键词:骨密度 髋部 NHANES 超高龄人群脊柱与髋部 骨密度 差异及其在髋部 骨 折风险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通过比较超高龄人群(年龄≥80岁)脊柱与髋部 骨密度 (BMD)差异,分析不同部位BMD在超高龄髋部 骨 折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22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 科收治的超高龄髋部 骨 折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中心超高龄体检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通过组间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测量得到的脊柱和髋部 BMD差异;通过组内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自身脊柱与髋部 BMD的差异。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腰3椎体(L3)[(-2.7±1.5)比(-1.8±2.2),t=-2.275,P<0.05]、腰4椎体(L4)[(-2.4±1.5)比(-1.6±2.1),t=-2.137,P<0.05]、腰1~4椎体整体值(L1~4)[(-2.7±1.4)比(-2.0±1.9),t=-2.023,P<0.05]以及全髋部 (TH)[(-3.0±1.1)比(-2.2±1.3),t=-2.618,P<0.05]BMD均低于对照组。组内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L1 BMD低于TH BMD[(-3.630±1.209)比(-3.040±1.147),t=-2.313,P<0.05],对照组患者L3[(-1.753±2.249)比(-2.647±0.986),t=3.306,P<0.05]、L4[(-1.527±1.999)比(-2.647±0.986),t=4.830,P<0.05]及L1~4[(-2.183±1.828)比(-2.647±0.986),t=2.340,P<0.05]BMD均高于股骨 颈(FN)BMD,L4 BMD高于TH BMD[(-1.527±1.999)比(-2.165±1.255),t=3.046,P<0.01]。结论超高龄髋部 骨 折患者腰椎部分节段和髋部 BMD与同龄未骨 折人群相比存在差异,该差异对超高龄人群髋部 骨 折风险预测有一定价值。 李龙域 冷子宽 李劲峰 陈松峰 寇红伟 尚国伟 尚春风 苏会芳 宋宗冕 王义生 时利军 刘宏建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 髋部骨折 骨密度 老年女性骨 质疏松患者髋部 骨 折的危险因素及骨 转换标志物、髋部 骨密度 与25-羟基维生素D和雌激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9 2023年 目的:分析老年女性骨 质疏松患者髋部 骨 折的危险因素及骨 转换标志物、髋部 骨密度 与25-羟基维生素D[25(OH)D]和雌激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6例老年女性骨 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髋部 骨 折分为骨 折组(n=61)与未骨 折组(n=95)。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老年女性骨 质疏松患者髋部 骨 折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老年女性骨 质疏松患者25(OH)D和雌激素与髋部 骨密度 、股骨 颈骨密度 (FN-BMD)、转子间骨密度 (IT-BMD)、股骨 干骨密度 (FS-BMD)、骨 转换标志物Ⅰ型原胶原氨基端肽(P1NP)及Ⅰ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β-CTX)的相关性。结果:骨 折组BMI、高血压史、孕次、产次、绝经年龄、母乳喂养时间及β-CTX、P1NP水平均高于未骨 折组,髋部 骨密度 、FN-BMD、IT-BMD、FS-BMD、25(OH)D和E2水平均低于未骨 折组(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髋部 骨密度 、FN-BMD、IT-BMD、FS-BMD、25(OH)D及E2水平降低是影响老年女性骨 质疏松患者髋部 骨 折的危险因素(P<0.05),BMI、绝经年龄、P1NP和β-CTX水平降低是影响老年女性骨 质疏松患者髋部 骨 折的保护性因素(P<0.05)。血清β-CTX、P1NP与25(OH)D和雌激素均呈负相关(P<0.05),髋部 骨密度 、FN-BMD、IT-BMD和FS-BMD与25(OH)D和雌激素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影响老年女性骨 质疏松患者髋部 骨 折的危险因素较多,25(OH)D和雌激素与骨 转换标志物呈负相关,与骨密度 呈正相关,临床应加强对合并危险因素患者的防治工作,并重视25(OH)D和雌激素在骨 质疏松性骨 折中的作用。 刘志鹏 宋昊 徐又佳 华俊关键词:髋部骨折 骨密度 25-羟基维生素D 雌激素 骨转换标志物 男女腰椎及髋部 骨密度 在原发性骨 质疏松症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2022年 探讨男女腰椎及髋部 骨密度 在原发性骨 质疏松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20年6月在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就诊的老年患者,均为浙江地区居民共300例进行分析,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为男女两组,其中男性103例,女性197例。对比男女腰椎及髋部 骨密度 T值水平比较。结果:由表1可见,男性腰椎各节段L1-L4、L1-4、股骨 颈、Wards区、全髋骨 BMD水平高于女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9.42,-10.84,-10.66,-9.72,-11.05, -6.51,-8.95,-7.58,P均<0.001)。由表3可见, 男性OP检出率髋部 高于腰椎,女性OP检出率腰椎高于髋部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4,0.082均>0.05)。男女腰椎+髋部 联合检查的OP检出率分别为23.3%和69.5%,均高于仅作腰椎或髋部 BMD检查的检出率,腰椎+髋部 联合检查可提高OP、BMD异常检出率。男女两组腰椎+髋部 联合OP及总BMD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5)。由表4可见,103例男性患者中,检查出骨 质疏松症的患者共24例,骨 量减少患者共44例,其中骨 质疏松组与骨 量减少组中骨密度 异常部位均以仅髋部 发病的人数最多,两组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101,P=0.35>0.05)。由表5可见,189例女性患者中,检查出骨 质疏松症的患者共137例,骨 量减少患者共52例。骨 质疏松组与骨 量减少组在各个骨密度 异常发生部位间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6.313,P<0.001)。结论 老年男性诊断原发性骨 质疏松症可以首选测量髋部 骨密度 ,女性应同时检查腰椎与髋部 骨密度 。如条件允许,无论男女都应该同时做腰椎及髋部 骨密度 检查,提高诊断准确率。本次研究样本量仅局限于本院,具有一定的偏倚,有待于进一步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 朱柏同关键词:腰椎 髋部骨密度 腰椎、髋部 骨密度 对腰椎骨 质增生伴OP的诊断价值 2021年 目的:探讨腰椎、髋部 的骨密度 、骨 量分布检测对腰椎骨 质增生伴骨 质疏松症(OP)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因腰痛在潮州市中医医院就诊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腰椎正侧位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DR)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腰椎骨 质增生伴OP患者,32例)和对照组(仅腰椎骨 质增生患者,28例)。比较两组患者腰椎、髋部 骨密度 ,分析两组患者腰椎与髋部 骨密度 T值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腰椎、髋部 骨密度 T值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髋部 密度 T值低于其腰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腰椎、髋部 的骨 质疏松率、骨 量减少率均大于对照组,骨 质正常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腰椎与髋部 T值均呈正相关关系(r=0.687,P<0.001;r=0.643,P<0.001)。结论:腰椎、髋部 的骨密度 、骨 量分布检测对腰椎骨 质增生伴OP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明忠 陈逸鑫关键词:腰椎骨质增生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唑来膦酸钠对老年骨 质疏松症患者疼痛评分、腰椎及髋部 骨密度 的影响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比较唑来膦酸钠与阿仑膦酸钠治疗对老年骨 质疏松症(OP)患者疼痛程度、骨密度 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院顺序使用单双号分组法将我院收治的106例老年OP患者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3).对照组采用阿仑膦酸钠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唑来膦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及髋部 骨密度 和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及髋部 骨密度 水平均显著上升,且治疗后观察组腰椎及髋部 骨密度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治疗后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9.43%)低于对照组(26.42%),P<0.05.结论唑来膦酸钠可有效缓解老年OP患者疼痛程度,能显著提高腰椎及髋部 骨密度 ,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其可作为临床首选用药. 张松山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唑来膦酸钠 阿仑膦酸钠片 骨密度 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绝经后T2DM患者腰椎及髋部 骨密度 与促甲状腺素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SH)与患者腰椎、髋部 骨密度 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的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82例绝经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受试者空腹静脉血,并测定生化指标、甲状腺功能及骨 代谢指标;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 仪测定腰椎及全髋部 骨密度 。以TSH中位数为分组依据,TSH<2.59μIU/mL记为低TSH组,TSH≥2.59μIU/mL记为高TSH组,均41例。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并与骨密度 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T2DM病程、体质量指数(BMI)及糖脂代谢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高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LDL-C)上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低TSH组TSH水平显著低于高TSH组的TSH水平。两组患者骨 代谢指标血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低TSH组总Ⅰ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水平均显著高于高TSH组(P<0.05)。两组患者骨密度 比较,低TSH组腰椎骨密度 、髋部 骨密度 T值均显著低于高TSH组(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TSH与PINP、β-CTx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294、-0.264(P<0.05);TSH与腰椎骨密度 、髋部 骨密度 T值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617、0.410(P<0.05)。结论: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绝经T2DM女性,TSH水平与骨 代谢指标PINP及β-CTx呈负相关,而与腰椎骨密度 、髋部 骨密度 T值呈正相关。 张苏皖 戴武 叶军 章容 曹永红关键词:甲状腺功能 促甲状腺激素 腰椎 髋部 骨密度 正常体重中年人体脂含量与腰椎和髋部 骨密度 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正常体重中年人体脂含量与腰椎和髋部 骨密度 (bone mineral density,BMD)相关性。方法选取499名成年受试者(平均年龄48.7岁),通过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测量受试者BMD和体脂含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协方差分析评估BMD与体脂含量之间的关联。结果按体脂百分比截止值进行分组。体质量指数为18.5~22.9 kg/m2的男性临界值分别为20.6%和25.7%,而女性的临界值分别为33.4%和36%。体脂百分比往往与BMD呈负相关。身体脂肪百分比的增加与正常体重中年人的BMD降低有关。正常体重人群体脂百分比对BMD的影响在男性中比女性更明显。结论体重正常的中年男性和女性体脂百分比与骨密度 呈负相关,这种关联在男性中比在女性中更为突出。 伍旭林 朱伟民 刘懋 唐本森 周广福关键词:体脂含量 体质量指数 骨密度 骨 质疏松女性股骨 颈骨 折与股骨 转子间骨 折的髋部 骨密度 差异分析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明确骨 质疏松女性股骨 颈骨 折与股骨 转子间骨 折的髋部 骨密度 差异,探讨骨 质疏松患者发生髋部 骨 折(股骨 颈骨 折、股骨 转子间骨 折)与骨 折部位骨密度 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于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住院治疗的骨 质疏松及髋部 骨 质疏松性骨 折患者172例,其中无病史的原发骨 质疏松患者109例、骨 质疏松性股骨 颈骨 折患者39例、骨 质疏松性转子间骨 折24例。分别统计3组患者年龄、体质指数、糖尿病患病情况、骨 折侧别、髋部 各部位骨密度 、血清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erminal crosslinking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CTX)、I型原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I N propeptide,PINP)、25羟基维生素D(25-OH-D)。分别进行三组间及两两组间比较。结果三组间年龄、体质指数、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667,P=0.072;F=0.882,P=0.416;χ^2=3.216,P=0.232),股骨 颈骨 折组与股骨 转子间骨 折组组间骨 折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8,P=0.328),三组间髋部 Ward区骨密度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937,P=0.056),髋部 骨密度 比较,股骨 颈、股骨 大转子、股骨 转子间、髋部 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25,P=0.001;F=8.668,P<0.001;F=9.657,P<0.001)。股骨 颈骨 折组、转子间骨 折组股骨 颈、股骨 大转子、股骨 转子间、髋部 整体骨密度 均小于骨 质疏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 颈骨 折组与转子间骨 折组股骨 颈、大转子、转子间、髋部 整体骨密度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β-CTX、P1NP、维生素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 颈骨 折组、转子间骨 折组β-CTX、维生素D均小于骨 质疏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子间骨 折与骨 质疏松组P1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股骨 颈骨 折组与转子间骨 折组股骨 颈、大转子、转子间、髋部 整体骨密度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骨 质� 吴少明 谢俊杰 刘夏莹 卢天祥 吴世强 吴文华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 股骨颈骨折 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密度
相关作者
任龙喜 作品数:280 被引量:951 H指数:17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 疗效观察 PLDD 激光 疗效 王洁颖 作品数:48 被引量:216 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研究主题:骨密度 腰椎间盘突出症 ILIZAROV技术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 治疗颈性眩晕 林华 作品数:256 被引量:1,594 H指数:2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 骨折 栗平 作品数:85 被引量:354 H指数:10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 骨密度 超声检查 冻结肩 脑电图分析 吴文华 作品数:58 被引量:308 H指数:10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 生物力学 骨质疏松性骨折 内固定 运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