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篇“ 骨髓病态造血“的相关文章
- 14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病态造血特征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病态造血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49例初治MD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重新诊断分型,按IPSS进行分组,观察骨髓形态学改变,包括病态造血累及系别以及常见病态造血特征,COX多因素分析骨髓发育异常与无白血病生存期(LFS)与总体生存期(OS)的关系。结果随访中位时间35(9~82)个月,随访期间66例患者死亡,34例患者转急性白血病。单因素分析骨髓发育异常累及系别与预后的关系,仅有粒红巨三系发育异常为LFS及OS预后不良因素。对诸多的病态造血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粒系核质发育失衡、假pelger核、红系核碎裂、多核红,以及小巨核、单圆核、多圆核均为LFS预后不良因素,而假Pelger核、多核红、小巨核、单圆核均为OS预后不良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粒红巨三系同时存在发育异常,以及多核红细胞、小巨核均为L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而假pelger核为OS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骨髓三系发育异常、假Pelger-Huer异常、小巨核细胞、多核红细胞等病态造血现象对于早期预测MDS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黄琴古再丽努尔王一淳李燕王增胜刘虹朱琳毛敏王晓敏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疾病预后
- 消癌平注射液改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模型动物骨髓病态造血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观察消癌平注射液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模型动物外周血象、骨髓象以及骨髓病态造血的影响。方法采用诱变剂DMBA复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大鼠模型。观察消癌平注射液对MDS造模大鼠外周血象、骨髓增生程度以及骨髓病态造血的影响。结果模型组WBC、RBC、HGB和PLT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 <0. 01)。消癌平大、中剂量组WBC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 <0. 01,P <0. 05),维甲酸组、益血生组、消癌平大、中剂量组RBC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 <0. 01,P <0. 05),维甲酸组、消癌平大、中剂量组HGB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 <0. 01,P <0. 05),益血生组、消癌平大、中剂量组PLT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 <0. 01,P <0. 05)。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明显降低(P <0. 05),益血生组胸腺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 <0. 01),维甲酸组、消癌平大、中剂量组脾脏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 <0. 05)。模型组骨髓增生程度评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 <0. 01),维甲酸组、消癌平大、中剂量组骨髓增生程度评分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 <0. 01,P <0. 05)。模型组骨髓病态造血评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 <0. 01),益血生组、维甲酸组、消癌平大剂量组骨髓病态造血评分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 <0. 01,P <0. 05)。结论消癌平注射液对MDS模型大鼠外周血象降低有提升效果,能调节骨髓增生状态与改善骨髓病态造血,并能增加脾脏指数。
- 黄晓张晓波宋延平祁宇张雅月王冲孙丽丽马薇
- 关键词:消癌平注射液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态造血
- 骨髓病态造血对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化疗疗效和生存预后作用研究
- 目的:分析骨髓病态造血对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化疗疗效和生存预后作用。 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的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资料,包括患者...
- 朱双丽
- 关键词:骨髓病态造血骨髓增生异常预后作用
- 文献传递
- 肝炎肝硬化血细胞减少与骨髓病态造血及脾功能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血细胞减少与骨髓病态造血及脾功能亢进的相关性,以及乳酸脱氢酶活性检查对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20例代偿期及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根据脾脏肿大情况将其分为脾大组及无脾大组,每组160例;另选同期健康献血者40名作为对照组,进行外周血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检测。并随机选取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脾大组及无脾大组各30例患者,进行骨髓祖细胞体外培养及骨髓血细胞形态学观察,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代偿期肝硬化脾大组与无脾大组的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及LDH活性值相比,均无差异(t=0.017,t=0.019,t=0.015,t=0.014;P>0.05);失代偿期肝硬化脾大组的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及LDH活性值降低明显高于无脾大组,其差异显著(t=8.364,t=2.442,t=3.542,t=4.542;P<0.05)。失代偿期肝硬化脾大组与无脾大组骨髓祖细胞不良生长率及骨髓血细胞病态造血率相比均无差异(t=0.798,t=1.754,t=0.618,t=1.575,t=0.302,t=0.881,t=1.060;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三系血细胞减少与骨髓病态造血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355,P<0.05),而三系血细胞减少与脾功能亢进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0.521,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外周血细胞减少与骨髓病态造血及脾功能亢进具有相关性,系由血细胞生成减少、成熟障碍以及破坏增多所致,而血细胞减少可作为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且三系血细胞减少提示预后较差。
- 陆光生景晔徐和福吴少华宋丽萍
- 关键词:肝炎肝硬化病态造血脾功能亢进
- 益髓理血饮对二甲基苯蒽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模型大鼠骨髓病态造血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益髓理血饮对二甲基苯蒽(DMBA)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模型大鼠骨髓病态造血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复方皂矾丸阳性组及益髓理血饮低、高剂量组,每组12只。用DMBA诱导建立大鼠MDS模型,于造模第14天开始分组给药,连续30 d。给药后第31天处死各组大鼠,检测各组大鼠骨髓增生程度、病态造血,血清IL-3、TNF-α含量,股骨CD34表达及原始细胞所占比。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骨髓增生程度和骨髓病态造血明显,各给药组骨髓增生和病态造血明显改善;模型组血清IL-3含量显著降低(P<0.01),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各给药组IL-3含量显著升高(P<0.05),TNF-α含量降低(P<0.05);模型组股骨CD34及髓CD45阳性表达(P<0.01),治疗后股骨CD34表达和原始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以上改善均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结论:益髓理血饮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能改善骨髓增生程度和病态造血,升高血清IL-3含量,降低血清TNF-α含量,减少股骨CD34阳性表达,降低股骨原始细胞比例。
- 黄玉静熊德上徐酉华于洁宪莹蔡锷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病态造血IL-3CD34
- 胎盘多肽对MDS患者骨髓病态造血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 研究胎盘多肽对骨髓病态造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3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3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造血细胞[骨髓细胞(Bone marrow cell Fas ligand,Fas)和骨髓细胞配体(Bone marrow cell Fas ligand,FasL)]的表达.体外培养使用胎盘多肽,并观察其对两组造血功能以及造血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MDS患者不同病种的Fas表达不同,幼红细胞性顽固性贫血(refractory anemia,erythroblastic,RAEB)患者明显低于难治性贫血(Refractory anemia,RA)患者,过量的幼红细胞性顽固性贫血(refractory anemia with excess blasts,RAEB-t)患者明显低于RAEB患者,三者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DS患者的CFU-GM和CFU-E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加入胎盘多肽对对照组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单位(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 Generating units,CFU-GM)和红细胞集落生成单位(Red cellsColony forming unit,CFU-E)无明显影响,但明显升高MDS患者的CFU-GM和CFU-E(P<0.05),浓度越大,升高越明显.MDS患者造血细胞凋亡明显高于对照组,加入胎盘多肽后明显降低MDS患者的细胞凋亡.结论 MDS患者的Fas和FasL的表达异常,胎盘多肽可能通过降低造血细胞凋亡从而促进正常造血.
- 王清丁倩黄竹芸
- 关键词:胎盘多肽MDS患者骨髓造血细胞凋亡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病态造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发血细胞减少的患者骨髓病态造血的出现概率及其与狼疮病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32例伴发血细胞减少的SLE患者资料,分析骨髓病态造血情况及其与临床病情的关系。结果 SLE例患者中15例存在骨髓病态造血。粒、红、巨核系均可出现,其中红系单系病态造血5例,粒系单系病态造血4例,巨核系单系病态造血2例,粒红两系病态造血4例。出现病态造血的患者其疾病活动度[(38.5±10.3)分]较未出现病态造血的患者[(7.6±4.6)分]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14,P<0.001)。3例患者狼疮病情好转后复查骨髓涂片,病态造血消失。结论 SLE伴发血细胞下降的患者出现病态造血的发生率不低,其病态造血随病情好转是可逆的。
- 曹红何秋连马春蓉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细胞减少骨髓病态造血
- 皮疹、发热伴白细胞升高、骨髓病态造血
- 2007年
- 吴润晖张永红杨双马洁
- 关键词:骨髓病态造血白细胞升高皮疹发热红色斑丘疹双下肢
- 急性髓性白血病伴骨髓病态造血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刘彦琴周凡吴丹彤白颖王吉刚刘景华郭步云
- 关键词:白血病粒细胞急性
- 急性髓性白血病伴骨髓病态造血临床及实验检查分析
- 2007年
- 刘彦琴周凡白颖王吉刚刘景华吴丹彤郭步云
- 关键词: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病态造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化疗
相关作者
- 刘彦琴

- 作品数:162被引量:303H指数:7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白血病 淋巴瘤 利妥昔单抗 利妥昔 尸检
- 周凡

- 作品数:193被引量:351H指数:8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白血病 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瘤 利妥昔单抗 骨髓活检
- 刘景华

- 作品数:115被引量:252H指数:7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白血病 利妥昔单抗 利妥昔 单抗治疗 淋巴瘤
- 白颖

- 作品数:93被引量:192H指数:6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白血病 利妥昔单抗 利妥昔 单抗治疗 淋巴瘤
- 王吉刚

- 作品数:101被引量:209H指数:6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骨髓基质细胞 白血病 利妥昔单抗 骨髓基质 利妥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