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90篇“ 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的相关文章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接受骨髓单个细胞移植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
2021年
目的探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接受骨髓单个细胞移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择选该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原则由计算机分组工具,自动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后,分别就两组患者的超声指标和心肌灌注缺损区面积变化情况实施对比,评价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LVEDV(101.5±7.1)mL、LVESV(56.3±5.8)mL、LVEF(43.8±5.7)%优于对照组的(106.3±8.8)mL、(61.7±6.7)mL、(56.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8、2.725、6.814,P<0.05);研究组患者心肌灌注缺损面积(15.2±6.3)%多于对照组(21.4±6.7)%,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t=3.014,P<0.05)。结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行骨髓单个细胞移植治疗,疗效较为显著,有利于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改善,且安全性良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回艳平
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心肌内注射疗效
骨髓单个细胞移植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miR-155表达的影响
2020年
目的:通过对骨髓单个细胞(BM-MNCs)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模型中miR-155的表达,探讨BM-MNCs移植对UC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72只小鼠取5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UC模型组、BM-MNCs移植组,对UC模型组和BM-MNCs移植组构建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余18只小鼠用于提取BM-MNCs,对成功构建UC模型的移植组小鼠进行BM-MNCs细胞移植,对移植前后的各组小鼠使用DAI评分,HE染色的方法观察肠道组织损伤情况,应用rt-PCR技术测结肠组织中miR-155的表达。结果:BM-MNCs移植组中,移植后小鼠结肠组织中miR-155的表达较UC模型明显降低,且DAI评分随之降低,与UC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MNCs移植对小鼠UC有治疗作用,并且考虑其通过抑制miR-155及其相关因子的表达而发挥效应。
张赫鲍秀琦韩宇鹏韩桂华陈曦布琼戚亚男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骨髓单个核细胞MIR-155
骨髓单个细胞移植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0年
目的:观察骨髓单个细胞(BMMCs)移植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右侧额叶缺血灶周围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Nogo-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可能机制。方法:从SD大鼠骨髓中分离BMMCs,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于缺血再灌注24 h后根据Longa评分选择入组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MCAO大鼠分为模型组及观察组,每组再细分为7 d、14 d及21 d共3个亚组。将BMMCs缓慢注入观察组缺血侧纹状体内,模型组则注入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PBS)。各组大鼠分别于干预后7 d、14 d及21 d时再次进行Longa评分,随后麻醉处死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亚组大鼠右侧额叶缺血灶周围脑区GFAP及Nogo-A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21 d时,发现观察组大鼠肢体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观察组大鼠在再灌注14 d及21 d时其GFAP表达数量均较模型组增多[(37.62±2.45)vs(27.62±1.69),(38.00±1.85)vs(27.25±1.83),P<0.05],而Nogo-A表达数量均较模型组降低[(28.88±2.64)vs(32.50±1.60),(23.87±2.36)vs(32.00±1.85),P<0.05];观察组大鼠在再灌注21 d时其Nogo-A表达量明显低于再灌注14 d时水平[(23.87±2.36)vs(28.88±2.64),P<0.05]。结论:BMMCs移植能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受损神经功能改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缺血灶周围脑组织GFAP表达及抑制Nogo-A表达有关。
刘建锋胡亚梅李刚张钱林张杰文
关键词:骨髓单个核细胞脑缺血胶质纤维酸性蛋白NOGO-A
骨髓单个细胞移植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miRNA-21和miRNA-155表达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骨髓单个细胞移植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微小RNA(miRNA)-21和miRNA-155表达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6~8周龄KM小鼠数字随机分为移植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移植组和模型组用葡聚糖硫酸钠(DSS)方法造模24 h,移植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入0.4 ml 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标记的P3-BM-MNCs细胞悬液(3.2×10^6个/ml);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大鼠注入0.4 ml磷酸盐缓冲液(PBS)。采用UC疾病活动指数(DAI)对小鼠的一般情况进行评分;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miRNA-21和miRNA-155信使RNA(mRNA)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移植组的DAI评分分别为0(0,1)、3.1(2.8,3.3)和2.7(2.4,3.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移植组小鼠DAI评分较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移植组小鼠DAI评分较低(P<0.05)。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移植组的组织损伤大体评分为0(0,1)、3(3,4)和1(1,2),组织损伤病理评分分别为0(0,1)、16(12,16)和6(6,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移植组小鼠组织损伤评分较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移植组小鼠组织损伤评分较低(P<0.05)。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移植组的miRNA-2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87±0.15、2.38±0.29和1.59±0.32,miRNA-155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87±0.46、7.38±1.97和3.92±0.8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移植组小鼠miRNA-21和miRNA-155 mRNA表达较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移植组小鼠miRNA-21和miRNA-155 mRNA表达较低(P<0.05)。结论:骨髓单个细胞移植可改善UC模型小鼠组织病理学评分和DAI评分,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iRNA-21和miRNA-155 mRNA表达相关。
杨松姜威鲍秀琦姚潍陈刚张赫陈曦布琼杨舒贺戚亚男王伟群韩宇鹏
关键词:单核细胞溃疡性结肠炎微小RNA-21
骨髓单个细胞移植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miR-21及炎症因子TNF-α的影响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骨髓单个细胞(BM-MNCs)移植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miR-21及炎症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并探究BM-MNCs移植在治疗UC中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72只合格的清洁KM小鼠随机分成三...
陈曦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骨髓单个核细胞MIR-21葡聚糖硫酸钠
骨髓单个细胞移植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miR-155及NF-κB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骨髓单个细胞(BM-MNCs)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小鼠模型中miR-155与NF-κBp65表达的影响,探讨BM-MNCs移植对UC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方法:将...
张赫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骨髓单个核细胞MIR-155NF-ΚB
骨髓单个细胞移植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miR-21及炎症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骨髓单个细胞(BM-MNCs)移植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miR-21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4只小鼠随机分成移植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和Control组,每组18只,将移植组和PBS组制备UC模型,对成功构建UC模型的移植组进行BM-MNCs移植,观察体质改变、进食、排便情况、体重及精神状态,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Western印迹检测结肠组织TNF-α的表达,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结肠组织miR-21的水平。结果移植组和PBS组DAI评分均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5),且移植组DAI评分较PBS组显著降低(P<0.05)。PBS组miR-21、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5),且移植组miR-21、TNF-α水平显著低于PBS组(P<0.05)。结论BM-MNCs移植对UC小鼠有治疗作用,BM-MNCs移植能通过降低TNF-α、miR-21而发挥治疗作用。
陈曦韩宇鹏陈刚苗秋实李锦伦姜威
关键词:骨髓单个核细胞溃疡性结肠炎
自体骨髓单个细胞移植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骨髓单个细胞对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性、安全性,进一步分析不同剂量的单个细胞和不同程度的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49例于就诊于我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
赵华
关键词:2型糖尿病自体骨髓移植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疗效
髓芯减压自体骨髓单个细胞移植联合打压植骨治疗双侧股骨头坏死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自体骨髓单个细胞移植联合打压植骨治疗双侧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中日友好医院骨关节科收治的双侧股骨头坏死患者44例(88髋),男35例,女9例;年龄(34.9±7.2)岁(范围22~48岁).双髋分别接受髓芯减压自体骨髓单个细胞移植和打压植骨手术.随访期间评估Harris髋关节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摄正位、蛙式侧位X线片及CT片行影像学评估.以需要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或其他外科手术干预,或Harris髋关节评分低于70分作为终点事件计算髋关节5年生存率.结果打压植骨侧随访(50.5±34.2)个月,髓芯减压自体骨髓单个细胞移植侧随访(54.0±33.1)个月.打压植骨侧15髋手术失败,髓芯减压自体骨髓单个细胞移植侧13髋手术失败,两侧髋关节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4.7%和72.1%[HR=1.178,95%CI(0.561,2.477)].打压植骨侧ARCOⅢB+ⅢC期与ⅢA期的髋关节5年生存率分别为42.9%和74.2%[HR=3.258,95%CI(1.172,9.059)];髓芯减压自体骨髓单个细胞移植侧ARCOⅠ期、Ⅱ期和ⅢA期的髋关节5年生存率分别为50.0%、75.3%和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7,P=0.685).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病因与髓芯减压自体骨髓单个细胞移植或打压植骨的髋关节生存率无关(P>0.05).打压植骨侧与髓芯减压自体骨髓单个细胞移植侧术前VAS评分分别为(4.80±0.62)分和(3.27±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25,P<0.001);末次随访时分别降低至(2.84±1.95)分和(2.25±2.0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12,P<0.001;t=7.087,P<0.001),两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9,P=0.017).两侧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分别为(77.02±5.03)分和(82.57±5.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22,P<0.001);末次随访时打压植骨侧增高至(81.57±12.8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9,P=0.021),而髓芯减压自体
张庆宇高福强程立明孙伟李子荣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骨移植自体骨髓移植
骨髓单个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脑梗死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8年
细胞治疗在急性脑梗死(acute ischemic stroke,AIS)中的应用是现阶段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众多细胞类型中,骨髓单个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NCs)因其易于从骨髓提取、含有多种干细胞、适合自体移植等优点,成为最适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细胞类型之一。大量基础研究表明,BMMNCs移植能够显著减少脑梗死体积、改善脑梗死动物模型的神经功能预后,可能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目前正处于基础向临床转化的关键阶段。本文从BMMNCs成分、提纯方法、移植途径、治疗机制以及基础向临床转化过程中待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对BMMNCs移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付晓杰管生徐浩文袁永杰李楠王建平
关键词:骨髓单个核细胞急性脑梗死

相关作者

葛均波
作品数:1,799被引量:7,830H指数:3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导管 冠状动脉 心血管病学 心力衰竭
邹云增
作品数:340被引量:736H指数:1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细胞 树突状细胞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钱菊英
作品数:445被引量:1,737H指数:1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疾病 冠心病 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造影
孙爱军
作品数:329被引量:632H指数:1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乙醛脱氢酶2 动脉粥样硬化 线粒体 心肌梗死 树突状细胞
姚康
作品数:85被引量:267H指数:9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树突状细胞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 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 冠状动脉 急性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