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5篇“ 骨膜瓣修复“的相关文章
鼻内镜下鼻腔带蒂黏骨膜修复鼻中隔穿孔
2023年
鼻中隔穿孔是耳鼻咽喉科较为常见且治疗棘手的疾病之一,主要治疗方式是经鼻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但如何选择用于修补的移植膜,目前并无公认的标准,大多取决于外科医生的经验。本文通过文献回顾以及作者本人的经验体会,就鼻中隔穿孔的相关问题以及几种常见的鼻腔带蒂黏骨膜的选择进行介绍,以期提高经鼻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的成功率。
吴硕简非同
关键词:鼻中隔穿孔耳鼻咽喉科黏骨膜瓣鼻内镜下经鼻内镜鼻腔
经鼻内镜鼻咽坏死清创联合带血管蒂鼻腔黏骨膜修复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被引量:7
2020年
背景与目的放疗后鼻咽坏死(postradiation nasophar yngeal necrosis,PRNN)是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放疗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威胁生命。仅有13.4%-28.6%的患者可以通过局麻下的内镜清创得到治愈。本研究设计了一项新的手术方法--全麻下经鼻内镜鼻咽坏死清创联合带血管蒂鼻腔黏骨膜修复术,旨在分析该术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72例手术患者,并采取标准化的手术治疗及细致、长期的随访,进一步明确该术式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主要研究终点为上皮化愈合率、中位数字疼痛指数以及总生存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或死亡。中位数字疼痛指数由术前8分下降至术后0分(P<0.001)。51(70.8%)例患者鼻咽坏死彻底上皮化。放疗疗程数优势比[(odds ratio,OR)=7.254,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35–50.821,P=0.046]、术后病理结果(OR=34.087,95%CI:3.168–366.746,P=0.004)、皮存活情况(OR=261.179,95%CI:17.176–3971.599,P<0.001)是鼻咽坏死上皮化愈合的独立风险因素。术后病理结果[风险比(hazard ratio,HR)=5.018,95%CI:1.970-12.782,P=0.001]为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所有患者的2年总生存率为77.9%。结论通过初步的临床观察,经鼻内镜鼻咽坏死清创联合鼻腔黏骨膜修复术是一项新颖、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邹雄王顺兰刘友平刘艳玲邹如海张奕暖游瑞杨琦谢玉龙林美黄培钰江柔张孟霞钱朝南麦海强郭灵洪明晃陈明远
关键词:坏死
经鼻内镜鼻咽切除联合带血管蒂鼻腔粘骨膜修复术治疗鼻咽坏死围手术期的护理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鼻咽切除联合带血管蒂鼻腔粘骨膜修复术治疗鼻咽坏死(post-radiation nasopharyngeal necrosis,PRNN)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以便为护理该类疾病提供护理经验。方法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对本院收治的48例PRNN患者实施经鼻内镜鼻咽切除联合带血管蒂鼻腔粘骨膜修复术,给予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结果48例PRNN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41例有头痛患者疼痛评分由术前中位数6.50分下降至术后0分,术后鼻臭消失,术前41例细菌培养阳性患者在围手术期无继发感染,无活动性出血、脑脊液漏等并发症。48例术后恢复良好,3~5d康复出院。结论对鼻内镜鼻咽切除联合带血管蒂粘骨膜修复术患者,围术期应做好心理护理,营养支持,预防感染,术后预防出血,做好呼吸道护理,疼痛护理,预防呼吸道感染及脑脊液漏,出院指导等,其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手术效果,对患者早日康复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夏乐萧燕华胡雯
内镜下应用带血管蒂的鼻中隔黏骨膜修复颅底硬膜缺损疗效分析
2017年
目的分析内镜下应用带血管蒂的鼻中隔黏骨膜修复颅底硬膜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7年4月收治40例颅底硬膜缺损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内镜下应用带血管蒂的鼻中隔黏骨膜组(修复组,n=20)和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手术组(切除组,n=20)2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修复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切除组的70.0%(P<0.05);修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切除组(P<0.05)。结论内镜下应用带血管蒂的鼻中隔黏骨膜修复颅底硬膜缺损较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手术效果更为显著,且具有较少的并发症,较低的复发率。
李青峰王嫒董瑞
关键词:内镜复发率
带血管蒂大转子骨膜修复儿童股骨颈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016年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大转子骨膜转位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本组30例儿童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并用旋股内侧动脉深长蒂大转子骨膜转位治疗。结果所有病例经1~5年随访,其中25例随访3年以上。30例患者x线证实骨折完全愈合,愈合时间4~6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定,优17例,良10例,差3例。结论带血管蒂大转子骨膜可促进骨折愈合,减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是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护士术前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和体位训练,术后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转位皮成活,指导患儿行有效的功能锻炼是儿童股骨颈骨折治愈的重要保证。
陈慧
关键词:儿童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腭大动脉岛状黏骨膜修复腭部洞穿性缺损的语音功能评价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腭部肿瘤切除术后采用腭大动脉岛状黏骨膜修复重建腭部洞穿性缺损对患者术后语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腭部肿瘤切除后的洞穿性缺损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修复的方式分成两组,修复重建组20例,即在手术切除腭部肿物同期运用腭大动脉岛状黏骨膜修复腭部洞穿性缺损;非修复重建组20例,即腭部肿物术后的洞穿性缺损未行手术重建。采用主观语音清晰度(SI)测试法评价患者术后SI,另选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修复重建组、非修复重建组和正常对照组的SI平均测定值分别为(95.5±1.82)%、(60.9±4.57)%、(97.6±1.19)%,单因素两两比较显示,非手术重建组SI显著低于手术重建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而手术重建组和正常对照组间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腭大动脉岛状黏骨膜修复腭部洞穿性缺损能更好地保持患者发音时口鼻腔的封闭,在语音功能恢复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孙海鹏黄盛兴黄盛兴汤剑明张国权
关键词:腭部语音功能
带血管蒂大转子骨膜修复儿童股骨颈骨折的护理
2012年
儿童股骨颈骨折占儿童骨折的1%左右,近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发生的并发症较多,如股骨头坏死、髋内翻、骨骺早闭等。尤其是移位的儿童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较高。随着显微技术的发展,发现骨膜比骨具有更好的成骨效果。我科采用带血管蒂大转子骨膜转位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刘惠玲朱红珍
关键词:儿童股骨颈骨折护理
腭大动脉岛状黏骨膜修复腭缺损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腭大动脉岛状黏骨膜修复腭缺损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采用腭大动脉岛状黏骨膜修复22例腭缺损,同期修复20例,二期修复2例,观察术后缺损愈合及语音情况。结果 22例患者无组织坏死,19例一期愈合,缺损区外形与语音功能恢复满意,3例组织部分边缘愈合不良。结论对4cm范围内的腭缺损采用腭大动脉岛状黏骨膜同期修复方法简便,疗效满意。
黄盛兴张国权孙海鹏汤剑明
上腭岛状粘骨膜修复腭贯穿性缺损的疗效观察
目的:腭部肿瘤占口腔颌面部肿瘤的2~5位[1,2],其中腭部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口腔癌的10%[3],目前腭部恶性肿瘤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腭部恶性肿瘤如鳞状细胞癌、粘液表皮样癌,多位于软硬腭交界处,累及一侧...
宋卓英
关键词:腭部肿瘤
带血管蒂大转子骨膜修复儿童股骨颈骨折的25例报告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大转子骨膜转位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25例儿童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折按DELBET分型:I型2例,II型13例,Ⅲ型9例,Ⅳ型1例。全部病例均行切开复位,克氏针或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并用旋股...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儿童

相关作者

郑和平
作品数:321被引量:1,510H指数:18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穿支 解剖学 解剖学基础
张发惠
作品数:343被引量:1,782H指数:22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解剖学 解剖学基础 营养血管 远端蒂复合瓣 移位术
殷善开
作品数:606被引量:1,760H指数:2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OSAHS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胆红素 内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张维天
作品数:123被引量:43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内镜 变应性鼻炎 颅底缺损 库欣病 经蝶手术
程付伟
作品数:30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内镜 外鼻 颅底缺损 额瓣 黏骨膜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