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22篇“ 骨科住院患者“的相关文章
超声新参数预测骨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
2025年
目的探讨超声新参数静脉管腔横截周长的平方(C^(2))与面积(A)的比值(C^(2)/A)对骨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无DVT的150例住院患者,术前采用超声检查股总静脉(CFV)、股浅静脉(SFV)和腘静脉(POV)的A、C、C^(2)/A、内径值、静脉流速及血流量,术后超声监测血栓形成情况。对比血栓组和非血栓组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参数,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参数预测DVT的效能及截断值。结果两组CFV内径、CFV血流量、CFV-C、CFV-A、CFV-C^(2)/A、SFV血流量、SFV-C、SFV-C^(2)/A、POV血流量、POV-C、POV-A、POV-C^(2)/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10.41,P均<0.05)。当超声参数CFV-C^(2)/A、SFV-C^(2)/A、POV-C^(2)/A的截断值分别为>16.01、>16.53、>16.54时,预测DVT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分别为0.906、0.920、0.870,敏感度分别为83.8%、78.4%、81.1%,特异度分别为82.3%、89.4%、85.8%。结论超声新参数C^(2)/A具有较高的DVT预测效能,可为临床开展早期DVT预防提供新的参考信息。
田丰安丽谷芬刘丽文陈曦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超声检查下肢住院病人
基于循证护理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方案在骨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探析基于循证护理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ET)预防方案在骨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骨外科住院患者2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40例,实施常规护理)与试验组(142例,实施基于循证护理的VET预防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指标、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及VET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水平升高,试验组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腘静脉及股静脉血流速度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VT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43)。结论:对骨科住院患者开展基于循证护理的VET预防方案,能够改善患者血液指标及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降低VET发生率。
谢晓芳武文亚林惠如成娅
关键词:循证护理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
关于骨科护理、健康教育对提高骨科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研究分析
2024年
评价骨科护理、健康教育对提高骨科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意义,希望能够将所研究理论应用至实践中去,为临床研究提供有效借鉴,更好的推进其发展进程,服务于患者。方法:选取2021年02月~2022年02月本院收治的86例骨科住院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均分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探析组实施骨科优质护理 健康教育干预策略。随之展开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归纳,整合比对,做全情阐述。结果:干预后,探析组护理服务综合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骨科住院患者提供骨科优质护理 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治疗效果,增进护患关系,进而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其影响意义深远,值得采纳与借鉴。
邵文珍
关键词:骨科护理健康教育骨科住院患者满意度
骨科住院患者跌倒恐惧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调查骨科住院患者的跌倒恐惧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10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骨科住院患者172例,评估患者跌倒恐惧发生情况,根据有无跌倒恐惧将172例住院患者分为跌倒恐惧组和非恐惧组,对2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和可能造成跌倒恐惧的因素(合并慢性病、低血糖、原发疾病等)进行信息收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科住院患者跌倒恐惧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的172例骨科住院患者中,有80例患者存在跌倒恐惧,发生率为46.51%。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情况、家庭收入、原发疾病、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年龄、日常运动情况、合并慢性病情况、既往有跌倒史、营养状态、合并衰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β=0.752,OR=2.121,95%CI 1.366~3.369)、不常运动(β=0.623,OR=1.865,95%CI 1.223~2.842)、合并慢性病(β=0.172,OR=1.188,95%CI 1.050~1.344)、既往有跌倒史(β=0.651,OR=1.917,95%CI 1.076~3.418)、营养不良(β=0.594,OR=1.811,95%CI 1.207~2.718)、合并衰弱(β=0.312,OR=1.366,95%CI 1.112~1.678)是骨科住院患者存在跌倒恐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5岁、不常运动、合并慢性病、既往有跌倒史、营养不良、合并衰弱是骨科住院患者存在跌倒恐惧的独立危险因素。
林莽市赵海军林珠豆
关键词:骨科住院患者影响因素
2019-2022年某三甲骨科医院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监测数据与趋势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2019-2022年无锡市骨科医院骨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现况。方法通过病历管理平台及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系统,分析2019-2022年骨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骨科各科室的医院感染情况,骨科住院患者的感染部位分布情况,主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结果2019-2022年骨科住院患者共68792例,发生医院感染1072例,医院感染率为1.56%;医院感染1161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69%;与2019年比较,2020-2022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及例次感染率均降低,且2020年、2022年医院感染率及例次感染率均低于2021年(P<0.05);2019-2022年骨科科室医院感染及例次感染最高的前三位分别为手外二科、创伤骨科、足踝外科;2019-2022年骨科住院患者感染部位最常见的前三位分别为手术部位、皮肤软组织、下呼吸道;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占比最高,而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占比最高;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呋辛的耐药率较高,而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呋辛、头孢唑林、头孢他啶耐药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西丁、青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均敏感;表皮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头孢西丁、青霉素、苯唑西林、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而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医院应针对骨科各科室、主要感染部位、主要感染病原菌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对策,以降低骨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
蔡磊芮永军糜菁熠王秋波葛新
关键词: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
骨科住院患者跌倒恐惧现状及关联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骨科住院患者跌倒恐惧(FOF)的现状及其关联因素,以期为以后的研究及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2023年1—2月东莞市某三级公立医院251例骨科住院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社会支持、医学应对方式及跌倒恐惧、跌倒风险等。结果47.0%的骨科住院患者存在FOF。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OR=2.416,95%CI:1.127~5.176,P<0.05)、最近一次发生跌倒的时间(OR=2.326,95%CI:1.154~4.689,P<0.05)、是否有慢性病(OR=2.311,95%CI:1.074~4.973,P<0.05)、是否存在跌倒风险(OR=3.587,95%CI:1.112~11.573,P<0.05)及医学应对方式(OR=0.335,95%CI:0.151~0.742,P<0.05)是骨科住院患者出现FOF的影响因素。结论骨科住院患者的FOF发生率较高,女性、最近一次发生跌倒的时间一周以上、有慢性病及存在跌倒风险是骨科住院患者FOF的独立影响因素。部分骨科患者倾向于选择回避/屈服的应对方式。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多关注患者的FOF情况,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促进康复。
林田琼王琳许燕昕陈静罗翱翔
关键词:骨科住院患者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骨科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三甲医院骨科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及分布情况,为骨科专科建设以及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前来医院骨科就诊患者住院病案首页资料,回顾性分析骨科住院患者疾病构成、顺位变化趋势、年龄和性别分布。结果共收集骨科住院患者96746例,其中男性48568例,女性48178例;60岁及以上患者人数最多(n=28898例),占比29.87%。前10位病种分别为膝关节病(9.34%)、取出骨折内固定装置(7.75%)、股骨骨折(6.49%)、小腿(包括踝)骨折(6.21%)、前臂骨折(3.89%)、其他脊椎病(3.61%)、在腕和手水平的骨折(3.33%)、肩和上臂骨折(3.11%)、髋关节病(3.11%)和其他椎间盘疾患(3.09%),累计占比49.92%。膝关节病和股骨骨折在女性和≥60岁年龄组患者中均位于第一顺位和第二顺位;取出骨折内固定装置、小腿骨折以及腕关节骨折在男性和20岁-39岁年龄组患者中均位于前三顺位。结论膝关节病、取出骨折内固定装置和股骨骨折为该院的优势病种。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骨科住院患者主要病种构成存在较大差异。
赵娜刘雪娇袁蕊
关键词:骨科住院患者病种构成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的天津市某三甲医院骨科住院患者费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骨科住院患者费用构成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住院费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对天津市某三甲医院2017年1月1日-2022年9月30日出院的12887例骨科患者的疾病构成比、住院总费用等指标进行分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对总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建模分析。结果12887例患者平均患病年龄(50.37±19.36)岁,患病高峰年龄在51~60岁,占患者总数的21.62%,住院总费用年平均增长率为6.29%;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显示,年龄增长、转科、住院天数增加、疾病诊断数和手术操作数增长与住院总费用呈正相关;少数民族、门诊入院、死亡标志以及31 d内再入院与住院费用呈负相关;调整R2为0.801,年龄、民族、疾病诊断数等指标能解释住院总费用变化的80.1%。结论民族、年龄、入院途径、是否转科、住院天数、疾病诊断数和手术操作数是影响骨科患者住院总费用的主要因素。
闫瑞振窦一峰
关键词:骨科疾病构成住院总费用
DRG对公立医院骨科住院患者的精细化管理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对公立医院骨科住院患者的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3年5月本院骨科进入DRG分组的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3160例患者,其中2021年1月—2022年2月的1580例骨科出院患者作为参照组,即未实施DRG分组的精细化管理,予以常规管理;2022年3月—2023年5月的1580例骨科出院患者作为干预组,即实施DRG分组的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的医疗服务评价指标(DRG分组数、总权重、病例组合指数CMI、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低风险死亡率)与住院相关指标(次均住院费用、次药品费用、平均住院日);比较两组DRG超支病例的总体情况(超支率、超支总住院费用、超支总药品费用);比较两组患者对医护服务的满意度情况(医疗技术、医师查房、治疗效果、廉洁行医;护理技术、介绍注意事项、服务态度、就医收费)。结果观察组的医疗服务评价指标病例组合指数CMI、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均较参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住院相关指标(次均住院费用、次药品费用、平均住院日)均较参照组的低(P<0.05)。观察组的超支率较参照组更低(P<0.05);但观察组的超支总住院费用与超支总药品费用较参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观察组住院患者在医疗技术、医师查房、治疗效果、廉洁行医与护理技术、介绍注意事项、服务态度、就医收费8个方面的满意度较参照组高(P<0.05)。结论对公立医院骨科住院患者实施基于DRG的精细化管理,可显著改善医疗服务体系指标,缩减住院费用、药品费用,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超支率,提升骨科住院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情况,值得推广及深入探讨。
何智芬王筱梁衍胜
关键词:疾病诊断相关分组骨科住院患者
白芍葛根汤联合黄连温胆汤应用于骨科住院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白芍葛根汤联合黄连温胆汤应用于骨科住院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民勤县中医院骨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白芍葛根汤联合黄连温胆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的焦虑及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睡眠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焦虑及疼痛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的(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睡眠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显著低(P<0.05)。结论:白芍葛根汤联合黄连温胆汤应用于骨科住院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刘冰李晓亚李威
关键词:黄连温胆汤骨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

相关作者

杨文斌
作品数:31被引量:155H指数:8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股骨颈骨折 骨质疏松 住院患者 骨科住院患者 中老年人
胡洪涛
作品数:53被引量:194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脑梗死 视神经脊髓炎 谱系 鉴别诊断价值
闫欣
作品数:31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
研究主题: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尤瑞克林 鉴别诊断价值 骨科住院患者
马志刚
作品数:27被引量:154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
研究主题:颈动脉狭窄 磁共振成像 长期随访 脑梗死 骨科住院患者
于佳佳
作品数:15被引量:75H指数:6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知情同意 医患双方 骨科住院患者 沟通 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