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4篇“ 骨延迟愈合“的相关文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延迟愈合的作用机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延迟愈合的潜在药效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数据库中获取益气化瘀补肾方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String数据库获取药物作用靶点,并在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及TTD数据库中获取延迟愈合的疾病靶点,后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靶点网络,使用拓扑学分析此网络获得核心活性成分,使用String数据库绘制靶点蛋白交互作用网络,使用拓扑学分析此网络获得核心靶点,采取Bioconductor数据库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讨潜在作用靶点可能具有的生物学功能及通路。结果:从益气化瘀补肾方中筛选出251个活性成分,核心成分56个;治疗延迟愈合的靶点84个,核心靶点24个;GO分析结果显示生物过程1980个、细胞组分60个和分子功能128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信号通路133条。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延迟愈合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为进一步阐释其药理作用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丁伟逸张霆林越严寅杰
关键词:骨延迟愈合益气化瘀补肾方网络药理学作用靶点
改良小夹板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胫中下段延迟愈合疗效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改良小夹板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胫中下段延迟愈合的疗效。方法62例胫中下段折且延迟愈合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小夹板外固定结合功能锻炼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愈时间及痂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理功能、生理功能、身体疼痛、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89.74±8.59)、(91.59±9.43)、(83.70±7.52)、(86.65±9.3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8.24±8.17)、(83.25±9.06)、(72.93±9.48)、(74.42±8.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时间(3.85±0.82)个月短于对照组的(5.73±1.08)个月,痂评分(9.24±0.46)分高于对照组的(7.24±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中下段延迟患者治疗中,采取改良小夹板外固定结合功能锻炼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加快痂形成,促进愈,提升生活质量,整体疗效显著。
文海峰任国雄李振东张维任兆锋
关键词:功能锻炼胫骨中下段骨折骨延迟愈合
两种植方式治疗延迟愈合不连的比较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比较微创精准植与传统开放植治疗延迟愈合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5月~2018年3月收治的延迟愈合不连患者30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常规组,每组15例。微创组采用微创精准植治疗,常规组采用传统开放植、更换或增加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愈合情况及患肢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见知名血管及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微创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2例患者出现局部血肿,术后7~10 d内均可自行消退。常规组术后2例出现伤口感染、愈合不良,1例出现患肢深静脉血栓。随访12~26个月,平均(16.93±3.41)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局部疼痛及下肢功能均逐渐好转,未发生内固定失效。患肢功能根据Johner-Wruch评价标准[7],末次随访时微创组优良率(86.67%)高于常规组(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评估方面,术后1年时愈合率微创组为73.33%(11/15),常规组为80.00%(12/1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精准植具有手术损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经济实用等优点。
屠永刚任绍东戚蕉妹叶柏林马邦兴张史飞
关键词:骨延迟愈合骨不连
延迟愈合不连的微创治疗现状被引量:1
2019年
延迟愈合不连一旦发生,处理起来相当棘手,往往需手术治疗。传统手术多为开放性植、更换或者增加内固定物,具有创伤大、费用高、恢复慢等缺点。随着微创技术及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对于一些力学稳定性良好且无大段缺损的延迟愈合不连患者,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微创的方法来治疗。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延迟愈合不连临床常用的微创治疗方法作一简要的综述。
屠永刚任绍东马邦兴戚蕉妹叶柏林
关键词:骨延迟愈合骨不连微创治疗
微创植结合髓内钉动力化治疗延迟愈合不连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微创取、精准植结合髓内钉动力化治疗交锁髓内钉固定后延迟愈合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7年10月,采用微创自体髂、精准植结合髓内钉动力化治疗交锁髓内钉固定后股延迟愈合、不愈合患者21例,观察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及随访观察愈合及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切口长1~2 cm,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2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83±4.24)个月。其中18例最终获得影像学上的愈合,愈合率为90.00%(18例/20例),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膝关节功能(屈曲均>100°,伸直0°)。[结论]微创自体髂、精准植结合髓内钉动力化是治疗延迟愈合不连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经济实用等优点。
屠永刚任绍东戚蕉妹马邦兴陈坚张史飞
关键词:骨延迟愈合骨不连微创植骨
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折行PKP术后延迟愈合的相关因素探讨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行PKP术后发生延迟愈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3-2016-03,行PKP手术治疗的238例OVCF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发生术后延迟愈合19例,将其作为延迟组,另219例愈合者作为愈合组,统计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并进行组间单因素分析;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进一步进行赋值,予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密度值、椎体内裂隙征、伤椎高度恢复率、水泥用量和后凸Cobb角改善度在愈合组与延迟组间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愈合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低于延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密度值偏低、伤椎存在裂隙、伤椎高度恢复率过高,均为导致PKP术后延迟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OVCF患者行PKP术后出现延迟愈合的相关因素较多,患者密度值越低、伤椎高度恢复率越高、术前合并椎体内裂隙征者,均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邱伟黄朝靖姜迪陈浩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折延迟愈合
电感耦合及射频理疗技术治疗延迟愈合不连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电感耦合及射频理疗技术治疗延迟愈合不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林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延迟愈合不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折复位后夹板、石膏外固定以及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组2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感耦合及射频理疗技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痂生长程度。结果观察组1周疼痛缓解率、1个月关节功能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1、3个月痂生长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电感耦合及射频理疗技术治疗延迟愈合不连,能迅速缓解或解除疼痛,并能不同程度恢复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李青江
关键词:电感耦合骨延迟愈合骨不连
经皮微创定点取、植治疗股、胫内固定术后不连、延迟愈合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使用经皮微创定点取器微创取、经皮微创植的方法治疗16例内固定术后股、胫不连或延迟愈合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7月采用自制经皮微创定点取器微创取、经皮微创植方法治疗的股、胫内固定术后不连或延迟愈合患者16例。对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统计,观察患者取量、取及植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愈合情况。结果:本组1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5个月,平均(14.8±1.7)个月。16例病例中单处单向取8例,单处双向取7例,多点取1例,平均取量(3.9±1.6)cm^3,平均取时间(6.8±1.3)min,植时间平均(13.5±1.2)min,平均取出血量约(5.9±1.1)mL,植平均出血量约(10.9±1.4)mL,平均住院天数为5 d。15例延迟愈合不连患者在术后5~11个月达到愈合,平均(7.3±1.1)个月。1例植部位出现浅表皮肤感染,1例出现取部位伤口血肿,1例胫中下1/3不连患者植后12个月X线片中折线仍然明显,无痂连接。所有病例均未出现髓炎、化性肌炎,内固定松动、钉板断裂等并发症。结论:经皮微创定点取器微创取、微创植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出血少、手术及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愈合快等优点,对治疗股、胫术后不连、延迟愈有良好的疗效。
马邦兴任绍东陈泽群屠永刚张史飞
关键词:骨不连骨延迟愈合
经皮自体髓移植治疗儿童四肢长折术后不连及延迟愈合
第一部分经皮自体髓治疗儿童四肢长折术后延迟愈合  目的:探讨经皮自体髓移植治疗儿童四肢长折术后延迟愈合的优越性、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2006-2014年我院应用经皮自体髓移植治疗的四肢长折...
郭宏溪
关键词: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外支架固定骨延迟愈合
文献传递
经皮自体髓治疗儿童四肢长折术后延迟愈合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经皮自体髓移植治疗儿童四肢长折术后延迟愈合的优越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06-2014年我院应用经皮自体髓移植治疗的四肢长折术后延迟愈合患儿53例(折端均稳定、无严重成角和短缩畸形),男性35例,女性18例,年龄1~16岁,平均年龄6.7岁。折部位:股20例,胫12例,肱10例,桡5例,尺5例,单纯腓1例,均为外伤性折术后延迟愈合。按照折术后至第1次髓移植的时间分组,4~6个月共23例作为A组,6~8个月共30例作为B组。从髂前上棘处抽吸髓穿刺抽取髓液5~20 m L,平均12.7 m L,经皮注入到X线定位的延迟愈合处。术后定期摄X线片,观察、比较愈合情况。结果本组所有延迟愈合均获得随访,并随访至拆除内、外固定后至少6个月,最终47例获临床愈合,愈合时间距第1次髓移植后3~10个月,平均5.8个月。未愈合6例,A组1例,B组5例,髓移植2次后折处无明显痂生长,改为其他方法治疗。两组愈合时间和髓注射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最终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自体髓移植治疗儿童四肢长折术后延迟愈合是一种操作简单、微创、安全、经济又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且早期行自体髓移植,可加快愈合,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郭宏溪刘星李明刘传康罗聪曹豫江瞿向阳周海翁刘其郑超
关键词: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四肢骨折延迟愈合

相关作者

王军茹
作品数:17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电感耦合 骨延迟愈合 骨不连 腰椎间盘突出症
周海
作品数:30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治疗儿童 疗效分析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骨延迟愈合
兰树华
作品数:111被引量:30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固定术 骨折 骨盆 髋臼 髋臼前柱
王福义
作品数:31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市骨科医院
研究主题:HERBERT 骨锚 显微外科手术 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足踝
史定伟
作品数:102被引量:736H指数:1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关节镜 骨折固定术 胫骨骨折 关节镜检查 微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