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4篇“ 马铃薯疮痂病菌“的相关文章
马铃薯疮痂病菌拮抗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防效果测定
2025年
由链霉菌引起的疮痂病是马铃薯重要的土传病害,对马铃薯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研究从患疮痂病的马铃薯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2株对马铃薯疮痂病菌MDJ-1(Streptomyces scabies)拮抗作用较好的菌株NEJ-1和NEJ-5。结果表明:2株生防菌发酵菌液对疮痂病菌抑菌圈直径分别为43.72、40.89 mm。根据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NEJ-1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NEJ-5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对拮抗菌NEJ-1和NEJ-5生防因子检测结果表明:NEJ-1和NEJ-5均有产嗜铁素、分泌IAA、解磷、解钾、固氮促生作用,以及产纤维素酶、蛋白酶、β-1,3-葡聚糖酶、果胶酶等降解酶。采用LC-MS分析抑菌活性更强的NEJ-1的脂肽类抑菌物质,检测结果显示,其主要含有杆菌毒素D、伊枯草菌素A、表面活性素和芬芥素。盆栽防效测定结果表明:NEJ-1和NEJ-5均可降低疮痂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防治效果分别为66.11%和51.34%。
张铉哲李建国陈莹莹赵雪陈念洲周淑宁颜硕袁欣
关键词:马铃薯疮痂病生物防治抑菌物质
马铃薯疮痂病菌Streptomyces acidiscabies鉴定及抑菌有机酸筛选被引量:1
2024年
本研究旨在鉴定微型连作基质中疮痂病原菌的种类,筛选具有良好抑制活性的有机酸以利于控制疮痂病发生。研究从病上分离纯化病原菌,用片法、萝卜片法及温室盆栽接种法检测其致病性,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种类,对其耐盐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用纸碟法测定甲酸等有机酸对疮痂链霉菌生长的影响。链霉菌19311具有致病性,其致病岛毒力相关基因型为txtAB+/tomA+/necI+,根据19311菌株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鉴定为酸性疮痂链霉菌(Streptomyces acidiscabies)。甲酸、乙酸、丙酸、乳酸、柠檬酸、酒石酸可显著抑制S.acidiscabies的生长,甲酸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为45.43 mm,抑菌最低有效浓度为1%,可通过增加细胞膜通透性抑制S.acidiscabies生长。综上所述,本研究明确了微型生产基质中疮痂链霉菌19311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未来可考虑使用1%甲酸进行疮痂病的控制试验,并评估其对原原种生产的潜在影响。
黄勋丰加文何文睿徐亚锦邓琳梅周昆燕张潇方杨艳丽刘霞
关键词:马铃薯疮痂病微型薯有机酸细胞膜通透性
马铃薯疮痂病菌Streptomyces galilaeus 5T-1果胶酸裂解酶基因CP966RS08110的功能研究
由致病链霉菌(Streptomyces spp.)引起的马铃薯疮痂病(Potato Common Scab,PCS)是危害马铃薯的第四大病害,不仅影响马铃薯的商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严重时还会延迟出苗,甚至引起幼苗死亡,严...
张翠文
关键词:马铃薯疮痂病菌原核表达基因敲除
榆林市马铃薯疮痂病菌的鉴定与防控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为有效防控马铃薯疮痂病,在陕西省榆林市开展了基础研究和防控技术研究。采用形态学鉴定、基因测序和致病力测定进行了基础研究,同时开展了大田药剂防效试验和品种抗性比较。结果表明,榆林市马铃薯产区的疮痂病菌主要为欧洲疮痂链霉菌(Streptomyces europaeiscabiei),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存在差异。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复合芽孢杆菌菌剂和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这3种药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较好,分别是63.6%、56.65%和55.09%;其次是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处理和0.05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水剂,防效分别是50.30%和48.38%,防效较差的是12%噻霉酮水分散粒剂和20%噻唑锌悬浮剂,分别是23.54%和12.12%。陇7号和北茂8号对马铃薯疮痂病中抗,希森6号、秦119、沃土5号、冀张12、高原5号和V7均为感病品种。
赵艳群王晓燕冯新军石芸石勇张小兵梅成芳梅蕊
关键词:马铃薯疮痂病菌种鉴定品种抗性鉴定
马铃薯疮痂病菌Streptomyces scabies噬菌体的分离、表征及防治研究
疮痂病是一种严重影响马铃薯经济价值的土传性细菌病害,目前对于该病害没有相对有效的防治方法。噬菌体疗法是目前较为新型的、对环境友好的生物防治方法。该研究以全球分布较广的疮痂病致病菌Streptomyces scabies作...
车力格尔
关键词:马铃薯疮痂病全基因组分析
马铃薯疮痂病菌及防控手段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22年
马铃薯疮痂病(potato common scab)是由放线菌目链霉菌属疮痂病链霉菌(Streptomyces spp.)引起的土传兼种传病害,在世界各马铃薯种植区域广泛分布,已成为马铃薯生产上四大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商品性及加工品质,给马铃薯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在世界范围内,每年可造成千亿美元的经济损失。马铃薯疮痂病在我国很多省(自治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并有逐年扩大和加重的趋势。本评述对马铃薯疮痂病症状、发病规律、病原菌种类与分布进行了归纳,阐述了病原菌的鉴定及致病机理,总结了不同防治措施的特点,并对今后研究重点进行展望,以期为病原菌的深入研究和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夏善勇牛志敏李庆全张丽娟盛万民
关键词:马铃薯疮痂病链霉菌致病机制
马铃薯疮痂病菌在植株和田间的分布与动态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为探明马铃薯疮痂病菌在植株和土壤中的分布情况及种群动态变化特点,利用常规PCR和定量PCR(qPCR)技术对不同环境的马铃薯疮痂病株和田间植株不同生育期的土壤样品进行病原菌的定性定量检测。结果表明,病田、温室盆栽和微型苗床中马铃薯疮痂病重度发病植株的根、匍匐茎、块茎、地上茎、叶片等组织样品均可检测到184 bp的疮痂病菌特异性条带,健康植株相应组织均无该条带。病田/温室盆栽/微型苗床病株每克不同组织样品疮痂病原菌的孢子当量值分别为:叶片(7.63/8.06/20.49)×10^(3)、地上茎(2.67/4.75/73.35)×10^(4)、匍匐茎(56.84/3.78/79.88)×10^(5)、块茎(1.67/2.60/43.47)×10^(7)、根(2.51/51.79/8.31)×10^(5)。在田间病圃中每克土壤疮痂病原菌的孢子当量值变化范围为:自由土(2.12~9.18)×10^(4)、根际土(2.31~14.03)×10^(4),在块茎发病期间含量较高。病圃中马铃薯植株生长期间,对植株幼苗期、块茎形成初期、块茎发病期和马铃薯收获期的定量检测结果表明,每克组织疮痂病原菌的孢子当量值约为:叶部(4.62~23.76)×10^(3)、地上茎(6.12~77.08)×10^(3)、匍匐茎(2.75~4.57)×10^(4)、根部(1.41~2.36)×10^(5)、块茎3.43×10^(4)~2.04×10^(7)。本研究初步探明了疮痂病菌马铃薯植株上的分布特征和田间土壤中的种群动态变化,为进一步研究病害的侵染机制和发生规律奠定了基础。
马丹丹关欢欢李寿如贾景丽于秀梅刘大群赵伟全
关键词:马铃薯疮痂病菌分子检测
黑龙江省马铃薯疮痂病菌种群结构及PAI致病基因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2018—2020年,从黑龙江省6个市(哈尔滨市、佳木斯市、鹤岗市、绥化市、牡丹江市和鸡西市)采集马铃薯疮痂块,采用稀释分离法对马铃薯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利用萝卜幼苗法进行分离菌株致病性测定。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结合16S rDNA序列对疮痂病菌进行分类鉴定,并进一步分析了致病菌的PAI致病基因组成。结果表明,从6个市采集到的154份马铃薯样品中分离鉴定获得263株链霉菌致病菌株,共有5种,为S.scabies、S.acidiscabies、S.bottropensis、S.rochei和S.lavendulae。其中S.scabies是优势菌株,S.bottropensis、S.rochei和S.lavendulae是黑龙江省首次报道的马铃薯疮痂病菌。通过对致病链霉菌进行PAI致病基因(txtAB、tomA、nec1)的PCR扩增,共检测出2种致病基因类型txtAB^(+)/tomA^(+)/nec1^(+)和txtAB^(-)/tomA^(+)/nec1^(+)。
张铉哲赵雪陈苏慧徐浩然任雪琦朱二龙
关键词:马铃薯疮痂病
马铃薯疮痂病菌(Streptomyces galilaeus)的细胞壁降解酶及其致病机制研究
疮痂病是马铃薯的主要土传病害之一,在马铃薯主产区发生普遍且危害程度逐年加重,严重影响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疮痂病菌Streptomyces galilaeus 5T-1为研究对象,研究产生细胞壁降解酶种类、关键...
崔凌霄
关键词:马铃薯疮痂病细胞壁降解酶致病蛋白
生防链霉菌PBSH9对马铃薯疮痂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其代谢物培养条件优化被引量:3
2022年
采用平板对峙法探究了生防链霉菌PBSH9对马铃薯疮痂病菌加利利链霉菌PS1的抑菌活性,并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菌株PBSH9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PBSH9对PS1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传代培养3代,对PS1的抑制作用没有减弱,抑制率均大于70%;PBSH9代谢物也可抑制PS1的生长,抑制率为75.21%;PBSH9及其代谢物都可使PS1菌丝之间发生交联、断裂,气生菌丝变短、由弯变直、膨胀变粗,孢子变形,产孢量下降。PBSH9的培养条件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每100 mL液体高氏1号培养基中接入7 mL PBSH9的种子液,pH为7,28℃下恒温培养9 d时,PBSH9代谢物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23.67 mm。
王丽玮万中义宋亚迪修志君于世成杜美娥张笑宇
关键词:马铃薯生防链霉菌马铃薯疮痂病

相关作者

赵伟全
作品数:45被引量:157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马铃薯疮痂病 马铃薯疮痂病菌 马铃薯 链霉菌 毒素
刘大群
作品数:496被引量:1,973H指数:23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小麦叶锈病 小麦叶锈菌 叶锈病 玫瑰黄链霉菌
于秀梅
作品数:79被引量:244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小麦 马铃薯疮痂病菌 马铃薯疮痂病 条锈菌 基因克隆
张汀
作品数:115被引量:704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农学院
研究主题:链霉菌 MEN-MYCO-93-63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 玫瑰黄链霉菌 小麦
郭凤柳
作品数:9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马铃薯疮痂病菌 马铃薯疮痂病 分子检测 疮痂病 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