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393篇“ 马克思辩证法“的相关文章
马克思辩证法的合理形态
2025年
辩证法的合理形态”是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马克思自己也将这个辩证法称之为“合理形态辩证法”。马克思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巨大阴影之下,勇敢地揭示出其“神秘形式”并将辩证法复归于合理形态,这一行为不仅为当时时代的更迭贡献出优秀的理论,而且为当今社会生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赵婧彤
关键词:黑格尔
重释马克思辩证法的“批判”本质
2024年
马克思在论述辩证法的“合理形态”时明确指出,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然而,关于“批判”本质的本体论根基、理论指向以及在现实运用中的表现形式,学界还尚未达成共识。在特定的叙述语境中,马克思论述了“社会存在”为辩证法的“批判”功能发挥本质性作用奠定根基,使得辩证法的批判性在社会存在的本体论根基上获证自身的本质地位;马克思在深入社会历史总体以揭示资本主义生成逻辑的过程中,呈现了辩证法“批判”本质的理论指向在于历史总体的批判性思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现实运用中,马克思揭露了劳动与资本之间的本质对立,并在审视人与人之间差异性统一关系中形成了应然批判的现实运用方式。只有回到马克思的“批判”理论与实践语境中,才能获得对辩证法“批判”本质的充分理解。
刘同舫
关键词:辩证法
马克思辩证法和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异同
2024年
马克思和阿多诺都在传统辩证法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的辩证法理论,他们都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关于“自我否定”的因素,但马克思提出“否定之否定”原则来为辩证法注入崭新的活力,而阿多诺则是强调绝对的“否定”,强调了他的“否定的辩证法”的批判精神中否定的彻底性和绝对性。虽然马克思辩证法中的否定因素和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有着相同的目的:推翻西方传统哲学——形而上学哲学,但从实现目的的方法和过程来看,马克思通过辩证法揭示了整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走向灭亡的趋势,完成了对整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而阿多诺则将则将视野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之中,着重批判资本主义文化,试图用“非同一性”破解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的禁锢,也就是希望人们能够正视在“同一性”的压迫下被忽视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虽然马克思辩证法和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都关注着现实,都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提出的理论,但是阿多诺的否定的彻底的,激进的,片面强调了否定,最后导致这个理论只停留在意识形态领域,带有乌托邦的色彩。所以将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与马克思辩证法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分析和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都具有十分重大而积极的意义。
邬金成
关键词:阿多诺辩证法
马克思辩证法中的自然观——基于《资本论》及其手稿的考察被引量:1
2024年
卢卡奇之后,学界普遍认同马克思辩证法是历史实践的辩证法的观点。然而通过考察《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关于椭圆运动等自然现象的论述,辨析Lösung(解决)、Vermittlung(中介)和Aufhebung(扬弃)的词义,吸收“代谢裂隙”说、“自然征用”说与“人类世”说的合理成分后,可以发现马克思辩证法的自然意蕴,为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新的视角。
王冬阳
关键词:辩证法《资本论》及其手稿
“对象性活动”:马克思辩证法的本体论基础——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辩证法思想的理解
2024年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的真正开端。在手稿中,马克思对非批判的运动以及非批判的形式进行了双重的批判,从而确定了辩证法的本体论基础——“对象性活动”。“对象性活动”内蕴了辩证法理论的三个基本原则,即建立在感性基础上的现实性原则、以主体性为基础的活动性原则、以对象性为基础的历史性原则。辩证法的三原则是建构“合理形态”的辩证法的前提,是批判性、革命性的本质展现,是现实性和力量性的地基。
杨淑静
关键词:对象性活动现实性
在与唯物史观的内在统一中阐发马克思哲学的辩证法及其理论变革——俞吾金教授对马克思辩证法的理论探索
2024年
将唯物史观把握为马克思哲学的核心内容,并在辩证法与唯物史观内在统一中理解和阐释马克思辩证法及其理论变革,这是俞吾金教授在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研究上的重要贡献。俞吾金教授认为,把马克思辩证法理论与其唯物史观外在割裂,必然导致对马克思辩证法理论本质的“遮蔽”。基于这一理论反思和自觉,俞吾金教授在辩证法与唯物史观的内在统一中开启了“问题域的转换”,揭示了马克思辩证法与唯物论上所实现的双重转换,使被抽象化解读的辩证法回归“生存论的本体论”的思想地平。俞吾金教授提出的“向生活世界的辩证法复归”构成了他理解马克思辩证法理论变革的理论纲领,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研究的纵深发展。俞吾金教授对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的探索是其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缩影,为推进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提供了一个典范。
贺来彭双贞
关键词:唯物史观辩证法生存论本体论
马克思辩证法的理论变革与后形而上学的哲学维度
2024年
如何确立“哲学终结”之后的哲学自我理解方式是现代哲学研究的前提性问题。在哲学史上,形而上学与辩证法长期存在着内在纠缠关系,且哲学的“完成”或“终结”是通过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共谋”实现的,这意味着辩证法的变革构成理解“哲学终结”的关键。对传统哲学的否定必然伴随着对辩证法的“改造”。通过确认“人即社会”的辩证运动,马克思变革了辩证法的“主体”和“场域”,从而恢复了辩证法的否定性和历史性,确立起彻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以此为出发点,马克思抓住了作为形而上学的“哲学”与资本主义“现实”的同构性,将“改造”辩证法视作“消灭哲学”与“改变世界”的路径,既消解理论生活方式的神圣性,也解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神圣性,重塑人的生活方式,在后形而上学的意义上确立起哲学的新面相,即面向现实生活本身的“活动论哲学观”。
彭双贞
关键词:辩证法形而上学
马克思辩证法的理论基础——基于实践生存论的当代新阐释
2024年
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理论,必然有其存在论基础和依据。从前的哲学,对辩证法的理解或是被消极地排除在知性范围之外,如康德提出的“先验幻象”;或是如黑格尔一般将辩证法理解为绝对精神自我实现过程之本身。尽管各式各样的理解促进了辩证法本身的发展,但就辩证法的批判本性及现实冲动而言,都是不合适、不恰当的。因为这样的理解,始终以一种知性思维的方式理解辩证法,其后果必然是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矛盾,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故辩证法始终受到轻视或误解。只有以实践作为人的本源性生命存在的生存活动,才能成为辩证法真实的理论根据,才能确保辩证法的合法性依据。辩证法只有在实践生存论基础上,才能彰显其向往自由与解放,充满超越与创造的人文精神与旨趣。Dialectic, as a philosophical theory, must have its existential foundation. In previous philosophies, the understanding of Dialectic was either negatively excluded from the scope of knowledge, as in the case of the “a priori illusion” proposed by Kant, or, as in the case of Hegel, understood Dialectic as the process of self-realisation of the Absolute Spirit itself. Although these various understandings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Dialectic itself, they are all inappropriate and inappropriate in terms of Dialectic’s critical nature and realistic impulse. Because such an understanding always understands Dialectic in a way of intellectual thinking, the consequence of which is inevitably a contradiction between metaphysics and Dialectic, and a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realistic and the ideal, Dialectic has always been despised or misunderstood. Only the existential activity of practice as the existential life of man can be the real theoretical basis of Dialectic and ensure the legitimacy basis of Dialectic. Only on the basis of practical existentialism can Dialectic manifest its humanistic spirit and interest, which asp
周子铭
关键词:辩证法生存论
马克思辩证法的实践意蕴
2024年
马克思辩证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蕴,它作为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内涵逻辑,克服了理论理性层面辩证法的局限性,推动了其超越理论哲学走向实践哲学的理路。马克思辩证法的实践意蕴首先体现在,它超越了古代本体论辩证法和近代认识论辩证法两极对立的存在观点和意识观点的思维方式,以否定性统一的辩证思维方式将两者统一于现实的人辩证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确立了辩证法的实践观点。其次,马克思辩证法的实践意蕴更进一步体现在,它通过揭示传统辩证法的无根性,将辩证法奠基于更为本源性的内在于实践活动的社会生活之中,为辩证法奠定了坚实的实践根基。最后,它超越传统辩证法以理论方式寻求对人与世界本质的解释,以批判和革命的实践活动方式,消解了人在“神圣形象”和“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破除了抽象对人的统治,改变了与人的生存发展不相适应的社会关系,彰显出人类解放的实践旨趣。
武姗姗
关键词:辩证法实践意蕴
浅析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的“合理形态”
2024年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黑格尔“神秘形式”辩证法的唯心主义实质进行了批判,他把“合理内核”部分与唯心主义哲学进行区分,将辩证法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形成了马克思“合理形态”辩证法。黑格尔辩证法存在一定的缺陷,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颠倒”,从而对其实现了超越,马克思“合理形态”辩证法的形式可以分为主体辩证法、否定辩证法、实践辩证法。这种“合理形态”辩证法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理解批判与运动的内在统一,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相协调,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辩证法的中国化、大众化。
陈子晴
关键词:辩证法

相关作者

高云涌
作品数:34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马克思辩证法 资本逻辑 《资本论》 哲学活动 资本
白刚
作品数:178被引量:507H指数:9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资本论》 辩证法 资本逻辑 政治经济学批判 形而上学
高广旭
作品数:79被引量:113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研究主题:辩证法 《资本论》 政治哲学 政治经济学批判 历史唯物主义
黄志军
作品数:17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辩证法 马克思辩证法 政治经济学批判 货币 《资本论》
葛宇宁
作品数:149被引量:181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辩证法 正义 形式逻辑 逻辑 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