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761篇“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的嬗变与展望
2025年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没有止境。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人才、创新三大要素,究其根本都依赖生产力的发展。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首次使用“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并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湖南考察、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等场合多次提到新质生产力,可以看出新时代加快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仍然是当下我国面临的一项重要的历史课题。
常昊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绿色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原创性贡献
2025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为新时代全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推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标志着我们党对新时代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通过对生产力演进理论生产力范畴的原发性创新,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的问题;通过对生产力衡量标准理论和发展目的理论的推进性创新,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问题;通过对生产力要素理论和动理论的拓展性创新,回答了怎么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问题。
马福运李嘉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新质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原创性贡献及创新性发展
2025年
习近平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性发展,是生产力理论在新时代的重大推进。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原创性贡献展现了习近平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理论原创性贡献、实践原创性贡献和价值原创性贡献;创新性发展体现为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构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布局。习近平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指明了高质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新路径,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王杰森吴宏洛
关键词:生产力理论创新性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演化逻辑
2025年
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重大原创性成果,也是新征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实践探索,深入系统做好新质生产力的学理分析和总结概括意义重大。本文从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出发,试图从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的视角厘清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生成逻辑,明晰生产力的内涵本质,运用现代系统理论总结概括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在价值取向、发展动、条件保障三个维度的基本规定。在领导中国人民发展生产力的实践过程中,党中央践行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侧重点经历了跨维度转变的过程,并在经济发展实践中承继与创新,推动生产力理论不断丰富发展。新时代新征程,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质生产力应运而生,赋予了马克思生产力理论新的三重基本规定,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范欣李男
关键词: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2025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量。文章探讨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如何创新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丛小雨王晴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创新发展与实践要求——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解读
2025年
基于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变革、大国竞争加剧以及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理论基础。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要素,具有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的特征,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同时,新质生产力又从明确发展质态、创新发展动、深化规律认识等方面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发展。依据马克思关于广义生产关系的介定,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坚持和发扬改革精神,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形成新型生产关系,打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新动
刘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数智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的机理与检验——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2025年
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视角考察数智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智化可以显著促进乡村振兴,该促进作用通过农业生产效率、乡村产业升级、乡村治理效能传导,并表现出市场一体化、公共服务供给、城乡收入差距、地理区位的异质性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受金融集聚调节效应的影响,数智化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更强;在跨越城镇化水平的门槛后,数智化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会减弱。因此,应着推进数智化建设,发挥数智化生产力效能,优化金融市场和统筹城乡发展,以此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建设。
唐岳曦蔡湘杰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新质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被引量:1
2024年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拓展了我们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产力理论内蕴于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之中,为我们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总体性、社会性、时代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此,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一是立足唯物史观中的生产力理论,把劳动生产力、自我生产力、社会关系生产力作为人的生命生产的总体生产力的三个因素或环节;二是立足剩余价值学说中的生产力理论,研究人的生命生产何以沦为资本的生命生产的手段和工具、劳动生产力何以沦为资本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三是立足科学社会主义中的生产力理论,分析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如何回归人的生命生产、如何探索人的生命生产意义上的生产力路径。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产力理论结合中国实际可以看到,新质生产力特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后的生产力发展新路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实践特征。
马拥军
关键词:劳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境界
2024年
新质生产力范畴的提出和理论阐释是党的理论的又一创新,是“两个结合”的最新成果。新质生产力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等原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持续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理论新境界、实践新境界、历史新境界。
尚云竹音姜淑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新质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伟大创新
2024年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到了一个崭新的词汇,即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本质内涵体现在:以关键性核心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为驱动,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载体,发挥创新人才的支撑作用,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跃迁。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质生产力理论在强调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产业创新的载体作用和创新人才的支撑作用三个方面作出了重要创新。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提出对于开拓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境界,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战略指导意义。
陈蔷微王常柱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式现代化

相关作者

周文
作品数:335被引量:4,093H指数:2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生产力 中国式现代化 政治经济学 共同富裕 中国经济学
李晓红
作品数:34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院
研究主题:自立自强 科技强国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生产力 高校
黄群慧
作品数:473被引量:11,133H指数:49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研究主题: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制造业 工业化
葛长鲜
作品数:12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先进生产力 高职学生 信仰 马克思主义理论
唐正东
作品数:169被引量:661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 唯物史观 资本主义 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