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0721篇“ 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相关文章
吴玉章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求索及贡献
2025年
作为资深的革命家和教育家,吴玉章在长期的本土教育实践和理论求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观。他不仅善于用革命精神引领多维办学实践的新民主主义方向,而且注重学习苏联先进教育经验与结合本土国情的持续探索,并自觉以唯物辩证法破解教育变革中的种种矛盾问题及其症结。其一生钟情办学的博大教育情怀和植根本土实际的开拓进取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崇高人格境界和独特教育智慧,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中国化求索和探寻贴合国情的教育现代化之路作出了杰出贡献。
黄书光
关键词:教育家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试论常春元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2024年
常春元是新中国最早学习与运用马克思主义开展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管理实践的教育学者之一。他的教育观以马克思主义为内核,立足于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成果。常春元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主要由教育目的论、教育过程论、教育体系论、师范教育论等内容构成,既包含教育基本理论,又涉及美育、高等教育、师范教育等诸多具体领域,对中国特色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以及教育现代化事业的建设产生了一定影响。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学三大体系以及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教育实践取向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刘来兵杨若怡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观高等教育师范教育美育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及其话语体系
2024年
在中国特色教育学“三大体系”建设中,话语体系是学术体系的反映、表达和传播方式,是构成学科体系之网的纽结。坚持马克思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必须构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产物,它是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扎根中国大地,吸收中国优秀教育文化,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现实出发,直面中国教育问题,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实践经验而建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
冯建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国式教育中国教育问题
成仿吾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观探析
2024年
作为新民主主义教育革命和社会主义教育建设的亲历者,成仿吾通过长期不懈的多样化办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观。他坚持以革命信念、务实精神推进“战火中”的教育实践,注重“结合中国情况”学习苏联高校的办学经验,强调在时代变迁中把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本质内涵,倡导用唯物辩证法引领学校教育系统的多维变革,努力探寻现代化的人才支撑和教育现代化的高水平发展。置身于中国社会剧变,长期倾情于教育实践变革的深层理论求索,彰显出教育家成仿吾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黄书光
关键词:成仿吾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
奥尔曼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辩证品格及其启示
2024年
当代英美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伯特尔?奥尔曼,长期坚持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形成了具有鲜明辩证品格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在这种辩证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观视域中,教育背景、教育主体、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无不具有辩证性质。这种教育观启发我们,在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教育者应当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应当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并贯穿始终;教育过程应当切实践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受教育者是否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并能有效运用,应当成为评价教育效果的重要依据。
田世锭顾保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观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新中国成立75年来马克思主义教育著作出版的回顾与前瞻
2024年
新中国成立75年来,马克思主义教育著作的出版工作为传播、普及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新中国初期,马克思主义教育著作的出版筚路蓝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经典著作的出版工作逐渐呈现体系化和科学化的特点,而且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时代化著作的出版工作不断深化。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出版了一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新成果,以及一批教育学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著作的出版应通过深入推进经典著作的修订再版、加强教材建设以及进一步加强大众化等方式,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杨燕刘立德
关键词:出版史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引入与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话语被引量:1
2024年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是密不可分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通过清末民初留日学生、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和介绍苏俄教育引入中国。在早期引入的基础上,经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洗涤,李大钊、陈独秀、恽代英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了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他们以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教育问题,20世纪30年代,出版了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钱亦石的《现代教育原理》、张栗原的《教育哲学》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主要是作为批判的武器,批判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教育理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
冯建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对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启示研究
2024年
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究其本源是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从学校制度设施、师资队伍到学生的自身能力都需要创新发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教育的蓬勃发展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关乎方方面面,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离不开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发展的人才离不开研究生的培育,在新时代如何培养高质量的高学历人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朱海棠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观
基于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策略研究
2024年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具体工作,其方式有“有形”和“无形”之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实效性不足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传统教育内容与当代大学生需求不匹配以及教育方法具有局限性。文章以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落脚点,基于马克思主义教育观,提出了采取深化哲学反思与认知、实施主体间性教育、融合实践与理论以及重构教育生态等措施。
王抗抗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教育观教育实效性青年大学生
潘懋元:杨贤江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的开创者与引领者
2024年
潘懋元是我国系统研究杨贤江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开创者和引领者,他倾注毕生心血带领广大研究者对杨贤江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进行挖掘、整理与应用,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潘懋元在研究掌握杨贤江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秉承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在潘懋元等人的不懈努力下,杨贤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得到了传承与发扬,教育家精神实现了薪火相传。潘懋元研究杨贤江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历程、成就及贡献对于我们今天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王廷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教育家精神

相关作者

周谷平
作品数:121被引量:1,607H指数:19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一带一路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 课程改革 教育
侯怀银
作品数:319被引量:1,584H指数:19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教育学 学科建设 中国教育学 话语体系 学术体系
顾明远
作品数:731被引量:6,695H指数:42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教育 教育改革 教育现代化 基础教育 中国教育
张兴海
作品数:24被引量:154H指数:8
供职机构:长春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大学生 价值观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大学生价值观 高校
刘苑
作品数:15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法政学院
研究主题:当代青年 科学信仰 马克思主义教育 实效性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