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4 篇“ 首次住院 “的相关文章
延迟诊断AIDS患者首次 住院 死亡现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究发生延迟诊断首次 住院 AIDS患者住院 死亡的现况,及与住院 首次 检查指标及合并症的相关性。方法对2016年1月-2021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首次 确诊并发生延迟诊断的住院 AIDS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采用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住院 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活组和住院 死亡组CD4值、心率、治疗方面存在差异(P<0.05);生存组和住院 合并消化道出血和肾功能受损存在差异(P<0.05);生存组与死亡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钠、尿素、血尿酸、甘油三脂、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存在差异(P<0.05)。延迟诊断AIDS住院 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感染性休克,研究对象住院 死亡与白细胞计数(OR=1.149,95%CI:1.045~1.262)、丙氨酰氨基转移酶(OR=1.005,95%CI:1.001~1.009)、输白蛋白(OR=3.957,95%CI:1.735~9.025)、输悬浮红细胞(OR=2.634,95%CI:1.002~6.920)呈正相关;与淋巴细胞计数(OR=0.438,95%CI:0.199~0.966)、出院前启动ART(OR=0.050,95%CI:0.021~0.120)呈负相关。结论延迟诊断住院 艾滋病患者死亡密切相关的因素众多,包括感染、肝功能、及出院前是否开始ART治疗、住院 期间是否需要输注人血白蛋白和悬浮红细胞,需要及时发现和确诊延迟诊断患者,并进行合理治疗。 黄蕤 杨艳 陈玲关键词:住院死亡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首次 住院 院内感染的风险评估 2024年 目的评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首次 住院 院内感染的风险。方法纳入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480例首次 住院 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统计治疗期间院内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未感染组,分析院内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分析预测模型的可靠性。结果480例首次 住院 患者中,院内感染发生率为31.25%。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年龄、ISS分期、控制性营养状况(controlled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粒细胞缺乏情况、血红蛋白、白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ISS分期、CONUT评分、粒细胞缺乏、血红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均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首次 住院 院内感染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8(95%CI:0.840~0.92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00%、76.36%。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首次 住院 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院内感染独立相关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对于院内感染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饶琦 罗婷 王丹丹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首次住院 LOGISTIC回归分析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首次 住院 天数对治疗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4年 目的基于多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分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获得最佳治疗质量的住院 天数,为提高治疗质量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非小细胞肺癌病例数据,选择16个诊疗过程指标;根据肺癌分期分层,构建多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患者特征,分析首次 住院 天数对综合治疗质量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收集1005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综合治疗质量得分中位数为0.60;根据肺癌分期,将患者分为早期组(Ⅰ~Ⅱ期)、局部晚期组(Ⅲ期)、晚期组(Ⅳ期),各亚组首次 住院 天数与治疗质量呈非线性关系;多项式模型结果显示,调整患者特征,各亚组患者住院 天数及住院 天数二次项对治疗质量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早期患者首次 住院 天数18天、局部晚期和晚期患者首次 住院 天数22天,获得高治疗质量的概率最大。结论不同分期患者因病情差异大、诊疗方案不同,获得高治疗质量概率最大时所对应的首次 住院 天数亦不同。医院可通过落实标准化诊疗指南,强化诊疗过程管理,合理控制不同分期患者首次 住院 时间,以提高治疗质量及医疗效率。 徐灵燕 李倩妮 李健 姚雪佩 刘美娜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首次 住院 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2024年 目的: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首次 住院 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2月在我院首次 住院 治疗的82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出院指导及随访模式,试验组应用出院准备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出院准备度、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出院后6个月内的急性护理事件和居家跌倒事件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照顾者的家庭照护能力;比较护士出院准备服务知信行水平。结果:出院时试验组的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个月时两组的慢性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评估量表得分均高于入院时,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6个月内试验组的非计划门/急诊就诊和急性加重再住院 等COPD相关急性护理事件的人均发生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居家跌倒事件人均发生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时,试验组患者照顾者的家庭照护能力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束时护士出院准备服务知信行问卷得分高于研究开始前(P<0.05)。结论:出院准备服务能够提高COPD首次 住院 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及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减少出院后COPD相关急性护理事件的发生,还能促进照护者的家庭照护能力和护士出院准备服务知信行水平的提升。 康花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护理 心理干预对首次 住院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 2023年 在首次 住院 精神分裂症家属中,给予心理干预,探讨该方式对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取宜兴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科为执行场所,研究对象以区间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首次 住院 精神分裂症家属70例为主,执行随机方式划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分别施予常规干预、心理干预,对其效果展开探析。结果 于心理状态的观测中,可见观察组数据更具理想性(P<0.05),评估各组知识掌握情况时,可见观察组掌握程度更为熟练(P<0.05),QOL中8项评分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情绪疏导等5项干预评价更高(P<0.05)。结论 与常规的护理方式相比较,心理干预可帮助患者家属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助于患者家属掌握更多的疾病知识,改善生活指标,满意评价更高。 曹婕关键词:心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患者家属 心理状态 抑郁症患者首次 住院 后再入院的相关危险因素 2023年 目的:探讨影响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患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利用电子病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收集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首次 住院 的MDD患者的住院 病历信息,以此来探索MDD患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电子病历404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精神病性症状、消极观念、白蛋白可能是首次 住院 的MDD患者发生再入院的独立影响因素。以上三个因素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显示,精神病性症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576,消极观念AUC为0.579,白蛋白AUC为0.548,三者组合以后,AUC升高为0.655。此外,伴或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伴或不伴有消极观念、白蛋白指标正常与否的两组间生存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伴有消极观念、白蛋白指标异常促进了首次 住院 MDD患者再入院的发生。这一结论可能会为MDD患者的治疗与预防提供新的方向。 郝新梅 于慧 黄莺莺 王圣海 孙平关键词:抑郁症 再入院 首次 住院 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冲动性的关系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探讨伴有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在冲动性方面的特征,分析NSSI行为与冲动性的关系,以便早期识别有NSSI行为风险的患者并及时干预。方法采取顺序入组的方式,选取在深圳市康宁医院首次 住院 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共53例,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评估患者有无NSSI行为,将患者分为伴NSSI行为组(n=30)和不伴NSSI行为组(n=23)。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和Barratt冲动性量表(BIS-11)评定患者抑郁情绪、自伤严重程度和冲动性。结果伴NSSI行为组HAMD-17评分[(25.50±4.10)分vs.(21.43±4.64)分,t=3.379,P<0.01]、BIS-11运动冲动性[(51.67±15.95)分vs.(38.70±14.90)分,t=3.018,P<0.01]、认知冲动性[(52.75±13.22)分vs.(43.37±18.40)分,t=2.161,P<0.05]、无计划冲动性[(68.00±15.32)分vs.(50.76±21.35)分,t=3.424,P<0.01]及总评分[(57.42±11.08)分vs.(44.27±14.83)分,t=3.695,P<0.01]均高于无NSSI行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伴NSSI行为组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评分与BIS-11运动冲动性评分呈正相关(r=0.691,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AMD-17评分(β=0.172,OR=1.187,95%CI:1.007~1.400)和无计划冲动性(β=0.044,OR=1.045,95%CI:1.002~1.091)与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NSSI行为有关(P均<0.05)。结论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和无计划冲动性增加可能是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NSSI行为的危险因素。 黄方珺 刘铁榜关键词:抑郁障碍 青少年 首次住院 首次 住院 冠心病患者流感疫苗知识认知、态度、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了解首次 住院 冠心病患者流感疫苗知识、态度及行为状况,为制定护理宣教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9年1月-2020年4月在丹东市中心医院采用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48例首次 住院 冠心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其进行流感疫苗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首次 住院 冠心病患者流感疫苗知识得分为(5.63±1.42)分,态度得分为(3.81±0.87)分,行为得分为(2.75±0.68)分;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个人月收入、流感疫苗接种史及接受过流感疫苗知识宣教为首次 住院 冠心病患者流感疫苗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t=3.088、F=28.616、t=3.308、F=10.495、t=3.662、t=3.822,P<0.05);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个人月收入、流感疫苗接种史及接受过流感疫苗知识宣教为首次 住院 冠心病患者态度得分的影响因素(t=2.218、F=38.515、t=2.566、F=22.640、t=3.590、t=3.487,P<0.05);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流感疫苗接种史及接受过流感疫苗知识宣教为首次 住院 冠心病患者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F=25.689、F=5.033、t=3.500、t=3.565,P<0.05)。结论2019年1月—2020年4月丹东市中心医院首次 住院 冠心病患者流感疫苗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应加强流感疫苗知识护理宣教,提高患者认知水平,转变态度和行为,从而提高流感疫苗的接种率。 徐娟 尤艳 董晓梅 姜洪普 慕翠翠关键词:冠心病 流感疫苗 知识 影响因素 心理理论能力对首次 住院 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探讨伴有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行为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心理理论能力特征,分析NSSI行为和心理理论能力之间的关系,以便早期识别有NSSI行为风险的患者并及时给予干预。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10月在深圳市康宁医院首次 入院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54例,通过DSM-5将其分为伴NSSI组(n=31)和不伴NSSI组(n=23)。所有入组对象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评估焦虑、抑郁症状;采用暗示任务(hinting task)、Yoni心理理论任务、眼区测验(reading the mind in the eyes test,RMET)评估心理理论受损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中的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心理理论能力对首次 住院 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NSSI行为的影响。结果伴NSSI组患者在HAMA-14[(21.48±4.92)分,(16.35±5.61)分]、HAMD-17[(25.61±4.08)分,(21.43±4.64)分]分值均高于不伴NSS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3.51,均P<0.05)。伴NSSI组患者在暗示任务[(16.10±2.84)分,(18.17±1.15)分]、RMET任务[(21.61±2.58)分,(23.61±3.07)分]、Yoni二阶认知测试[(18.90±3.70)分,(20.96±2.72)分]、Yoni二阶情感测试[(28.84±3.93)分,(31.04±3.04)分]分值低于不伴NSSI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2.59,-2.27,-2.24,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理理论能力情感成分(解码成分)(β=-0.306,OR=0.736,95%CI=0.552~0.982,P=0.037)、认知成分(推理成分)(β=-0.485,OR=0.616,95%CI=0.396~0.957,P=0.031)均与首次 住院 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NSSI行为有关。结论心理理论能力情感成分(解码成分)和认知成分(推理成分)受损程度增加可能是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NSSI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 黄方珺 刘铁榜关键词:抑郁障碍 青少年 心理护理干预对CCU首次 住院 患者心理状态、免疫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首次 住院 患者的心理状态、免疫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1日~2021年8月1日CCU首次 住院 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免疫指标、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实验组IgA、IgM、IgG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护士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首次 住院 患者免疫功能、护理满意度,改善其心理状态。 王彦傧 耿妍 赵永霞 张军 康西红关键词:心理护理 CCU 心理状态 免疫功能
相关作者
李文飞 作品数:35 被引量:116 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首次住院 精神分裂症患者 双相情感障碍 精神症状 白伟 作品数:9 被引量:23 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省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首次住院 心境障碍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 心境障碍患者 王瑞斌 作品数:11 被引量:38 H指数:4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首次住院 心境障碍 精神分裂症 精神卫生 心境障碍患者 孙丽丽 作品数:14 被引量:19 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研究主题:首次住院 患儿父母 心态 儿童 家属健康教育 王克永 作品数:41 被引量:115 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前瞻记忆 精神分裂症患者 妄想 首次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