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111篇“ 饲料投喂量“的相关文章
一种饲料可调的自动料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饲料可调的自动料机,属于自动料机领域,其由小车、转动机构、升降机构、饲料储存斗、抛料斗以及控制机构构成,本方案中通过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转动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带动丝杆套上升,丝杆套上升带...
郭洪发郭玉鑫
饲料和微生物菌剂对稻虾养殖水体浮游植物群落及水质的影响
近年来,稻虾共作模式在我国各地发展迅速,其产、面积和规模逐年扩张。在众多传统小龙虾养殖大省之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湖北省存在高密度养殖、饲料、化肥、农药等大入的情况,由此引出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于202...
张露
关键词:浮游植物饲料投喂量微生物菌剂克氏原鳌虾
一种可根据鱼数调整饲料的苗鱼种鱼试饲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根据鱼数调整饲料的苗鱼种鱼试饲养装置,包括饲料存储盒和设置于饲料存储盒底部的滑道,滑道呈倾斜设置且与饲料存储盒底部相连通,滑道的顶部插接有调节板,调节板上开设有若干不...
尹国忠岳绍张正雄朱征荣
配合饲料和粒径对绿盘鲍稚鲍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在水温15.8~24.7℃下,将小规格(壳长为1.03±0.02 cm)和中规格(壳长为1.57±0.03 cm)绿盘鲍(GS-02-003-2018)(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绿鲍H.fulgens♂)稚鲍分成A、B、C和D 4个组,饲养在240 mm×170 mm×285 mm、容积8 L的水族箱内:A组粒径165μm的饲料,率为2%、3%、4%和5%;B组率为4%,用粒径198μm和165μm饲料混合,二者比例分别为1:0、7:3、5:5和3:7;C组粒径198μm的饲料,率为2%、3%、4%和5%;D组率为4%,用粒径245μm和198μm饲料混合,二者比例分别为1:0、7:3、5:5和3:7,研究了配合饲料和粒径对不同规格稚鲍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用壳长日增长(DLG)、体质日增长(WLG)以及壳长特定生长率(LSGR)、体质特定生长率(WSGR)4个指标来衡生长情况。结果显示:配合饲料对稚鲍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不同规格稚鲍适宜的不同。中规格稚鲍适宜的为体质的3%,小规格为体质的5%;用198μm和165μm颗粒配合饲料以3:7混合小规格稚鲍生长最佳,用245μm和198μm颗粒以1:0混合中规格稚鲍生长最佳;试验结束时各试验组稚鲍存活率均高于88.0%,具有较高的存活率。因此,育苗生产中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选用适宜的和粒径,以更好地促进稚鲍的生长发育。
万为民
关键词:投喂量
一种饲料可调的养鸡场用自动料机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家禽饲养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饲料可调的养鸡场用自动料机,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内部设有操作腔,且操作腔内设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的上端设有顶板,所述盒体的上表面设有饲料桶,饲料桶的上端设有进料管,...
郭振花郭林于杨艳芳
文献传递
咸淡水集约化草鱼池塘饲料与水质及浮游生物的关系被引量:4
2021年
对广州市诚一水产养殖有限公司3个咸淡水草鱼池塘的浮游生物、水质和饲料进行了为期1 a的调查,并利用SPSS和Canoco 5.0对数据进行相关性、排序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池塘饲料与水体总氮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14(P<0.05);与水温、pH、透明度、溶氧、亚硝酸盐、氨氮、总磷和盐度等水质指标无显著相关性。饲料与浮游植物生物呈显著正相关,r=0.354(P<0.05);与浮游动物生物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447(P<0.01)。将饲料和水质指标与浮游生物进行RDA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饲料和总磷分别是影响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生物的关键因子;且多元回归数据模型拟合较好,预测模型对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物解释率分别为65.4%和44.8%,模型分别为Y_(1)=16.07X_(4)+13.60X_(3)+11.10X_(2)+2.22X_(6)-2.20X_(5)-2.06X_(1)-51.57、Y_(2)=2243.92x_(4)+5.54x_(3)+0.90x_(2)+0.006x_(1)-57.48(其中Y_(1)是浮游植物生物,X_(1)、X_(2)、X_(3)、X_(4)、X_(5)和X_(6)分别是透明度、亚硝态氮、pH、总磷、氨氮和溶氧;Y_(2)是浮游动物生物,x_(1)、x_(2)、x_(3)、x_(4)分别是饲料、透明度、pH、盐度)。咸淡水集约化池塘饲料对池塘总氮浓度和浮游生物均有显著影响,浮游植物对池塘氨氮的吸收能力间接影响池塘饲料,且浮游动物生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饲料是否过。以上结果提示,在养殖生产中,饲料需结合池塘水质及浮游生物的情况进行调节,预测模型Y_(1)和Y_(2)可供参考;笔者认为该类池塘浮游植物生物在40~70 mg/L为宜,池塘水环境相对较好且稳定。
陈红雕赵丹丹杨浩顾泽茂
关键词:咸淡水水质浮游生物饲料投喂量
稻蟹模式下水层深度、追肥、放蟹密度及饲料最优组合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解决宁夏贺兰县稻蟹模式下水肥利用率不高,放蟹密度、饲料不明确等问题。【方法】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水层深度(5、8、11 cm)、追肥((60+1500+3000)kg/hm^(2))、(75+3000+4500)kg/hm^(2)、(90+4500+6000)kg/hm^(2)、放蟹密度(60、90、120 kg/hm^(2))、饲料(7.2、9、10.8 kg/hm^(2))对水稻与河蟹生长、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①四因素对水稻与河蟹产的影响顺序为追肥>水层深度>放蟹密度>饲料、放蟹密度>水层深度>追肥>饲料,且均达到显著水平。②水稻与河蟹产、蟹肉氨基酸总随水层深度和追肥增加而增加,稻米食味值随水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随追肥的增加先增后减,水稻产和蟹肉氨基酸总随放蟹密度与饲料增加先增后减,河蟹产和稻米食味值随放蟹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随饲料的增加而减少。【结论】通过极差、方差与主成分分析得出,四因素最优水平组合为:水层深度为11 cm,追肥为(90+4500+6000)kg/hm^(2)(尿素+沼渣+沼液)、放蟹密度为90 kg/hm^(2)、饲料为7.2 kg/hm^(2)时,水稻与河蟹产最高,分别为9799.8 kg/hm^(2)和444.6 kg/hm^(2),较CK分别增产24%和37.6%;同时,稻米食味值与蟹肉氨基酸总也最高,分别为83.71分和15.85 g/100g,较CK分别增加6.9%和24.8%。
曲兆凯田军仓闫新房
宁夏稻渔模式水肥调控、放蟹密度和饲料对水稻及鱼蟹产和品质的影响
针对宁夏贺兰县稻渔模式水肥利用率较低,无水肥调控、放蟹密度、饲料最优组合方案可循等问题,采用正交试验与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系统地进行了稻渔模式的(下)不同稻田水层深度、沼肥及氮肥施、放蟹密度、饲料对水稻与河蟹...
曲兆凯
关键词:水肥调控饲料投喂量
文献传递
不同饲料下生物絮团技术对草鱼养殖及水质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为研究不同饲料下生物絮团技术对草鱼生长及其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和水质的影响,设计了3个饲料水平的生物絮团技术养(添加碳源)试验,以非生物絮团技术养(不添加碳源)为对照,试验组的饲料分别为对照处理的100%(处理A)、85%(处理B)和70%(处理C),试验周期为36 d,试验期间每隔6 d测一次水质指标,试验结束后测定草鱼的生长指标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表明:处理A的终末均重、增重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B和处理C的终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低于对照,试验组饲料系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非特异性免疫机能方面,处理A和处理B的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处理C的这2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各处理的碱性磷酸酶差异不显著;养殖后期,试验组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都显著低于对照。综上所述,在该试验条件下,生物絮团技术能改善草鱼养殖水质,提高草鱼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但未能提高草鱼饲料利用率。
饶毅徐先栋丁立云章海鑫张爱芳周智勇阙江龙李涵
关键词:投喂量水质非特异性免疫草鱼
一种便于观察饲料的抗浪鱼养殖鱼池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于观察饲料的抗浪鱼养殖鱼池,包括养殖池,养殖池的内部开设有养殖槽,养殖槽内对称设有两个挡鱼网;该便于观察饲料的抗浪鱼养殖鱼池通过设有的透明材质的养殖池,从而可以更好的对...
殷树茂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何杰
作品数:375被引量:853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中华绒螯蟹 吉富罗非鱼 罗非鱼 池塘 河蟹
强俊
作品数:289被引量:707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吉富罗非鱼 大口黑鲈 罗非鱼 奥尼罗非鱼 黄颡鱼
傅洪拓
作品数:214被引量:377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青虾 日本沼虾 虾苗 养殖 分子标记
杨润清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养殖池塘 光度 投饵机 饲料投喂量 感受器
徐跑
作品数:834被引量:3,104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吉富罗非鱼 罗非鱼 刀鲚 池塘 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