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6篇“ 飞地经济“的相关文章
关于“飞地经济”现象的逻辑梳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专题研究型教学侧记
2025年
文章旨在探讨“飞地经济”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分析“飞地经济”的概念、必要性、合作模式及其面临的风险,文章旨在为研究生教学提供一个关于现实经济问题的研究案例,以增强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对经济现象的深刻理解。
于代松谯思睿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招商引资
飞地经济空间生产的法律分析与制度建构
2025年
飞地经济本质上是地方政府之间因应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资源整合等需求而积极开展跨区域生产要素合作的重要产物之一,其在实践中蕴含着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然而,飞地经济的空间生产对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属地管辖原则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及财政事权的安排通常是以传统的行政区划及边界为限,飞地作为跨区域合作生产的新兴空间,天然的跨界属性导致其无法获得合法的主体身份。飞地经济内在的自下而上的地方制度试验性特征决定了中央权力参与其中并发挥统领作用的必要性。应当从确认府际协议法律效力、完善飞地行政管理体制、建立飞地财政合作规则等方面,优化飞地法治环境,为飞地经济的空间生产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刘珊
关键词:飞地经济行政管理财政合作
“成都研发、德阳制造”飞地经济模式实现路径思考
2025年
四川省委政府深入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打造以成都为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圈,把推进成德眉资(成都、德阳、眉州、资阳)同城化建设作为提高中心城市发展能级的支撑工程。为形成各具特色、分工协作、功能互补的联动发展格局,成都、德阳两市高位推进优势产业和产业新赛道创新合作,下辖七对区(市)县开展“一对一”共建产业合作园区探索,将设立“双向飞地”作为成德(成都、德阳)打造高质量紧密型创新共同体的重要举措。
柳姜王旭廖智立林倩任清怡
关键词:中心城市发展同城化优势产业分工协作
完善“飞地经济”利益共享机制方略
2024年
飞地经济”是新时期“先富带动后富”、以产业共建解决发展不均衡问题的重要载体。利益共享机制是“飞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缺乏国家层面的指导细则,受制于在地统计管理办法,协议承诺的产值、税收等经济指标分成难以兑现等掣肘,成为当前“飞地”园区普遍运行不畅和有可能难以为继的主要原因。对此,需要高度重视利益共享机制在“飞地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谋划控制投资的规模,减少利益共享资金压力;构建多元化的收益来源,做大利益共享“蛋糕”;加强顶层设计,为“飞地经济”提供政策指导;优化“飞出地”考核方式,设立利益共享激励指标等,出台“飞地”园区利益分成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构建多元化盈利模式和利益共享机制,打破跨区域管理制度与政策壁垒,促进“飞出地”“飞入地”的合作共赢,保障“飞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刘祥
关键词:利益共享可持续发展
以“飞地经济”探索山区生态县共同富裕之路
2024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对淳安提出了“实施异地发展”的要求。十几年来特别是近年来,淳安县努力拓展异地发展空间、突破发展限制,大力推进“飞地经济”,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绿色资产,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积极探索山区生态县共同富裕之路。淳安县是浙江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饮用水源地,全县可规划建设空间仅占土地总面积的1.35%,本土产业发展相对困难。
洪琼刘宇畅
关键词:飞地经济资源转化生态屏障
飞地经济促进乡村振兴发展集体经济的实践与建议
2024年
各地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形成了多种发展飞地经济模式,具有集体经济元素,有利于实现城乡共同富裕。飞地经济有助于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促进城乡要素资源的合理流动,实现跨区域的城乡产业空间重塑和布局优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受制于现有体制机制的约束,飞地经济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发展集体经济中面临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政府主导色彩过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不够,乡村产业用地供给不足,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育迟缓,飞地抱团项目投资配套不够等。进一步发展飞地经济、壮大集体经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需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培育完善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增强飞地投资项目配套。
杨旭杜鑫
关键词:飞地经济城乡融合
基于复杂网络演化博弈的飞地经济与共建园区研究
新时代中国面临着东西、南北与省际市域交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以行政区为产业布局的基本单元受地方政府竞争关系制约而加剧了边界地区的落后状况,在此情境下,飞地经济与共建园区正逐渐成为跨行政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然而,...
唐瑜
关键词:产业集群
中国特色对口帮扶及其效应研究:来自珠三角“飞地经济”的证据被引量:1
2024年
对口帮扶是发达地区帮助欠发达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方式。以行政性力量为主导的对口帮扶有其优势,但由于帮扶方经济激励不足,帮扶效果往往不佳。为此,地方政府结合“飞地经济”,以帮扶双方共建产业园区为载体,引入利益分享机制,探索出了一种激励兼容的对口帮扶模式。本文以珠三角城市对口帮扶粤东西北为背景,借助对口帮扶网络关系设计自然实验。基于工商注册数据和土地出让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对口帮扶加强了双边投资关联,利益分享机制增强了帮扶的激励。异质性分析表明,帮扶双方距离越近,帮扶效果越好。本研究有助于理解地方政府间合作的激励机制,为实现区域平衡发展、探索共同富裕提供了思路。
汤玉刚张鹤鹤
关键词:对口帮扶飞地经济
数智时代元宇宙赋能飞地经济税收利益分享:理论证立与制度调适被引量:1
2024年
税收利益分享争议是阻碍飞地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为促进区域协同发展,需通过制度调适平衡飞入地与飞出地的税收利益。当前我国飞地经济税收利益分享制度存在体系不健全、标准不明确、协同度偏低、监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数智时代元宇宙虚实共生、沉浸体验、群体创造等特性与飞地经济税收利益分享制度相契合,能够提升税收公平度与效率并优化税收秩序,实现飞入地与飞出地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因而,应运用元宇宙技术健全飞地经济税收利益分享制度体系,优化分享标准,提升税收利益分享协同度并完善监管机制,从而减少飞地经济税收利益分享争议,推动税收利益均衡分享,实现飞入地与飞出地的“双赢”,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胡旭
关键词:飞地经济税收利益
飞地互飞”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来自浙江丽水深化山海协作发展“飞地经济”的经验
2024年
浙江丽水“飞地互飞”是在全省深化实施山海协作工程重大背景下,基于“飞地经济”理论和“正向飞地”“逆向飞地”实践基础上探索出的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探索呈现出“刚性逆飞”到“加强逆飞”再到构建横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新互飞”的历史发展脉络。这一实践经验,有其发生的行动逻辑,体现出政府刚性与市场柔性的相机抉择,并取得了通过要素资源的“异地”“在地”双向流动和跳跃式“转移-输送-集聚”来增强区域发展新动能的初步成效。在当前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背景下,该模式可为全省26个山区县加快发展山海协作“飞地”建设的管理机制创新、横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构建等方面提供有益借鉴。
陈敬东
关键词:山海协作共同富裕

相关作者

易兵
作品数:9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商学院
研究主题:飞地经济 飞地 经济模式 武汉经济 产业链
文叶飞
作品数:475被引量:54H指数:2
供职机构:《当代贵州》编辑部
研究主题:群众 民心 苗乡 经济发展 侧记
任冬林
作品数:29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 飞地经济 科技成果转化 DEA
任浩
作品数:174被引量:1,422H指数:20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模块化组织 创新绩效 企业 产业园区 企业间
郭珉媛
作品数:50被引量:107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京津冀 跨境 电商 政治文明 飞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