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1篇“ 颞肌下减压术“的相关文章
- 悬浮骨瓣加颞肌下减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体会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悬浮骨瓣加颞肌下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取悬浮骨瓣加颞肌下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标准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术后的再出血,继发脑梗塞,中线偏移程度,死亡情况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在术后恢复情况的ADL分级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术后恢复良好(ADLⅠ~Ⅲ级)的患者比例接近(P>0.05)。结论:悬浮骨瓣加颞肌下减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既可以达到减压目的,又可以避免二次颅骨修补术,极大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 贾宝龙柴琳
- 关键词:去骨瓣减压术高血压性脑出血
- 额部骨瓣开颅联合颞肌下减压术防治中央型脑疝
- 2016年
- 目的:对比分析额部骨瓣开颅联合颞肌下减压术与单纯额部开颅减压术防治中央型脑疝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0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行动态头部CT检查,予相同保守治疗,在中央型脑疝代偿期,观察组行额部骨瓣开颅联合颞肌下减压术,对照组行单纯额部开颅减压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清创效果、并发症情况及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明显更长(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两组初始颅内压无明显差异,术后观察组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GOS评分分层对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额部骨瓣开颅联合颞肌下减压术对预防额叶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效果确切,有助于稳定患者颅内压,促进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值得关注。
- 张建国张晓峰张著孙异春
- 关键词:颞肌下减压术额叶脑挫裂伤中央型脑疝
- 超低位大骨瓣与常规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特重型颅脑创伤伴脑疝的效果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超低位大骨瓣与常规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特重型颅脑创伤伴脑疝的效果对比。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特重型颅脑创伤伴脑疝患者66例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超低位大骨瓣组(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33例和常规骨瓣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33例。观察两组特重型颅脑创伤伴脑疝患者颅内压、生活质量评分、Synek分级、CAN分级、华杨分级情况。结果两组特重型颅脑创伤伴脑疝患者术前颅内压、生活质量评分、Synek分级、CAN分级、华杨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7、0.37、1.59、1.15、1.15,P〉0.05),超低位大骨瓣组术后颅内压(18.6±3.9)mmHg、Synek分级(2.8±0.4)级、CAN分级(1.5±0.2)级、华杨分级(1.8±0.3)级均低于常规骨瓣组的(23.5±4.0)mmHg、(3.3±0.3)级、(1.8±0.3)级、(2.2±0.4)级,生活质量(88.8±11.0)分高于常规骨瓣组的(75.4±1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4、4.66、5.74、4.78、4.60,P〈0.05)。结论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特重型颅脑创伤伴脑疝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军晏瑾庭
- 关键词:脑疝
- 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的护理研究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采用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方式手术治疗的护理操作。方法选取近两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护理,观察组采用术前、术中、术后以及并发症护理,对比护理有效性。结果并发症及出血量是造成患者术后死亡的重要因素,采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无论是并发症产生几率还是护理效果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手术的临床护理中,应从术前、术中、术后以及并发症等多层面实施护理干预,注重护理中对患者的各方面观察,在综合护理下提升预后效果,达到对手术治疗的辅助效果。
- 罗霞王欣玲
- 关键词:颅脑损伤护理
- 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分析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2013年10月安阳市中医院神经外科确诊的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住院患者85例,将其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分为标准组42例和低位组43例.标准组患者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低位组患者行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术后<48 h和48~72 h对比两组患者颅内压变化、瞳孔回缩情况及脑池显示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低位组平均颅内压低于标准组(P<0.01).术后<48 h,低位组单侧瞳孔回缩率和双侧瞳孔回缩率高于标准组;术后48~72 h,低位组双侧瞳孔回缩率高于标准组(P<0.05).术后<48 h和48 ~ 72 h,低位组双池显示率高于标准组(P<0.05).低位组总有效率为97.7% (42/43),高于标准组的80.9% (34/42) (P<0.05).结论 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效果确切,能有效降低颅内压,促进瞳孔回缩和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 许长平
- 关键词:颅脑损伤
- 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救治重型颅脑创伤伴脑疝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时病情危重,临床上常采取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笔者采用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救治重型颅脑创伤伴脑疝患者67例,其中采用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3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孙里杨郭峰罗科辉王列张美彪郑河孙钒郭熙雄赵娟夏晓龙
- 关键词:颞肌下减压术大骨瓣开颅重型颅脑创伤超低位脑疝救治
- 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对重型颅脑创伤脑疝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和比较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并发脑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12年4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80例重型颅脑创伤并发脑疝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结果对照组颅内压(48.4±5.2)mm Hg,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9.6±3.1)分,实验组颅内压(30.9±4.1)mm Hg,GCS为(12.9±3.2)分,实验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中线移位恢复有效率72.5%,实验组有效率100.0%,实验组中线移位恢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死亡率(17.5%)低于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脑疝患者可以促使中线移位恢复,降低患者颅内压,显著改善患者预后,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杜建龙毛青
- 关键词:颅脑创伤脑疝
- 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辅助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我院采用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患者82例,其中辅助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4例,效果满意。
- 徐玮郑嵘王蜀江冯博何国栋潘金龙常学军
- 关键词:重型颅脑创伤颞肌下减压术亚低温治疗大骨瓣开颅疗效分析颅脑创伤患者
- 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1年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时,由于脑疝可致术后脑组织水肿、肿胀、缺血缺氧和颅内压高压等病理改变,大骨瓣减压可有效缓解上述病理性损害。我们采用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取得满意疗效。
- 徐黔蔡钧韦益停
- 关键词:颞肌下减压术大骨瓣开颅疗效观察超低位脑疝脑组织水肿
- 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病人的护理配合
- 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时因颅内压急剧增高,脑组织严重缺血缺氧,是导致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大宗临床报道GCS3—8分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在25%以上,而GCS3-5分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在50%以上。常规去骨瓣开颅术...
- 赵文英赵梁丹
- 关键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护理配合双侧瞳孔散大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刘刚

- 作品数:2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九〇三医院
- 研究主题:LOGISTIC模型 LOGISTIC回归分析 急性病 脑水肿 相关危险因素
- 刘沣

- 作品数:48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重型颅脑损伤 慢性硬膜下血肿 预后 胶质瘤 脑胶质瘤
- 孙异春

- 作品数:12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蛛网膜下腔出血 额部 中央型脑疝 腰大池引流 脑积水
- 向欣

- 作品数:66被引量:101H指数:5
-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解剖学 胚胎 CT 320排CT 预后
- 王昌源

- 作品数:82被引量:332H指数:10
- 供职机构:济南市传染病医院
- 研究主题:脑囊虫病 循环抗原 多房棘球绦虫 囊尾蚴病 脑囊虫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