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篇“ 颌下腺切除术“的相关文章
- 经口内镜辅助颌下腺切除术的研究
- 目的:1)确定经口内镜辅助颌下腺切除术的解剖层次和肌肉、神经、血管结构,验证该手术方法在解剖学上可行性及安全性。2)重点研究术中颌外动脉处理方法,评估该手术临床实施的可行性及安全性。3)总结该入路的手术方法,为临床实施做...
- 袁舜棋
- 关键词:口内入路内镜颌下腺切除术颌下腺切除术经口入路内镜手术美容切口
- 耳后发际入路完全腔镜下颌下腺切除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经耳后发际入路完全腔镜下颌下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与美观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4月9日至2022年12月2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头颈肿瘤外科接受耳后发际入路完全腔镜下颌下腺切除术的46例患者,记录并分析其手术结果、术后满意度等指标。结果:4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患者平均年龄(31.3±11.7)岁,女性占65.2%。多形性腺瘤25例(54.3%),慢性阻塞性下颌下腺炎16例(34.8%),腺样囊性癌3例(6.5%),其它2例(4.3%);平均切口长度(4.7±0.4) cm;平均手术时间(110.5±29.2) min,随经验积累呈缩短趋势;术中平均出血量(13.6±5.8) mL;平均住院时间(6.8±1.8) d;患者术后美观满意度较高,满意度评分平均(8.9±1.2)分;术后随访4个月~2年,均未出现复发。除1例瘢痕增生,其余病例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耳后发际入路完全腔镜下颌下腺切除术安全可行,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提高了术后美观效果与患者满意度。
- 何佳潞陈塑杨帆王晓毅张壮李春洁李龙江朱桂全
- 关键词:下颌下腺
- 机器人辅助经腋乳入路下颌下腺切除术1例被引量:3
- 2023年
- 颈部遗留明显瘢痕是传统颈部开放入路下颌下腺切除术的痛点,内镜下颌下腺切除手术可有效避免此问题,达芬奇机器人更是凭借其三维立体高分辨率、具有7个方向自由度EndoWrist功能的机械臂及直觉同步操控技术等优势让内镜技术进一步发展。四川省肿瘤医院在完成了腋窝入路内镜下颌下腺及肿瘤切除术后,于2023年2月3日利用达芬奇机器人的加长机械臂完成了机器人辅助下经腋乳入路下颌下腺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快,切口甲级愈合,围手术期未见明显并发症。随访3个月患者无舌尖麻木、口底运动感觉异常等并发症,美观满意度高,疗效满意。
- 胡斌涛李超汪旭徐楠陈治宏王爱莲税春燕周雨秋马霖杰孙荣昊蔡永聪
- 关键词:机器人辅助肿瘤切除术达芬奇机器人口底内镜技术
- 腔镜辅助下经口内入路颌下腺切除术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下经口内入路颌下腺切除术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将20例颌下腺良性病损患者随机分为口内入路组(IOA组)和口外入路组(TCA组),均进行颌下腺良性病变切除。IOA组10例,在腔镜辅助下采用超声刀对颌下腺良性病变进行切除。TCA组10例,采用常规术式切除。比较两组在近期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美容效果,以及疼痛、口底肿胀和进食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IOA组手术时间长于TCA组(P<0.05),但两组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 d,IOA组疼痛、口底肿胀和进食VAS评分高于TCA组;术后第3天,口底肿胀和进食VAS评分高于TCA组;术后1周,口底肿胀VAS评分仍高于TCA组(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IOA组术后美容效果优于TCA组。结论:腔镜辅助下经口内入路切除颌下腺是一种安全、可靠和成本效益较高的手术方式。对于特定患者,它是替代口外入路的有效术式。
- 徐典许立志吴中明那思家丁明超魏建华杨新杰王维戚
- 关键词:颌下腺口内入路超声刀
- 经耳后发际切口行下颌下腺切除术的临床总结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经耳后发际切口行下颌下腺切除术的可行性、术后并发症及美容效果。方法:此次临床总结纳入的患者共计63例,均来自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市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于2015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以单侧下颌下腺良性病变为诊断收入院,均行患侧下颌下腺切除术。在这些患者中,38例采用传统的颌下手术切口入路(颌下切口组),25例采用耳后发际切口入路(耳后发际切口组)。我们记录并比较2组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神经损伤情况、术后面动、静脉出血及美容效果。结果:颌下切口组和耳后发际切口组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在手术时间上,颌下切口组平均手术时间是(42.47±6.59)min,耳后发际切口组平均手术时间是(89.28±9.69)min,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颌下切口组无神经损伤表现及术后面动、静脉出血,耳后发际切口组只有术后耳垂暂时性麻木3例,无面神经下颌缘支、舌神经及舌下神经损伤表现及术后面动、静脉出血。术后美容效果方面,颌下切口组的美容效果评分平均为4.42分,而耳后发际切口组的评分平均为8.04分,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经耳后发际切口入路行下颌下腺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而且相比传统的颌下切口入路,它的美容效果更好。
- 刘志刚王斌冯靓婧
- 关键词:下颌下腺
- 颌下腺切除术的护理方式分析与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了解颌下腺切除术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颌下腺切除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对于就诊的颌下腺切除术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全面化护理组对于就诊的颌下腺切除术患者开展全面化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围手术期颌下腺切除术实施时间、住院的天数;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颌下腺切除术治疗后出血、舌神经麻痹等的发生率。结果全面化护理组满意度、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围手术期颌下腺切除术实施时间、住院的天数、颌下腺切除术治疗后出血、舌神经麻痹等的发生率对比常规护理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下腺切除术患者实施全面化护理效果确切。
- 赵然然
- 关键词:颌下腺切除术护理方式
- 手术机器人辅助经口入路下颌下腺切除术二例被引量:9
- 2019年
- 应用手术机器人,对2例下颌下腺疾病患者,经口入路完整切除病变组织及腺体,术中保留舌下腺、舌神经并妥善处理颌外动静脉。术后无出血、无相关神经损伤、无舌下腺涎液潴留。在手术机器人辅助下可完成经口入路下颌下腺切除术,该术式可彻底避免面颈部瘢痕,美观优势明显。
- 梁立民林小臻邵小钧韩小东袁维秀王雪丽胡敏
- 关键词:机器人口腔外科手术颌下腺疾病
- 内镜下经口入路颌下腺切除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经口入路颌下腺切除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经鼻插管全麻后,沿颌下腺导管开口至磨牙后区的下颌舌颌沟做弧形切口,内镜辅助下分别沿下颌下腺导管,切断与颌下腺有关的神经、血管、导管,将颌下腺切除。结果 5例患者均顺利切除颌下腺,1例出现暂时性舌体麻木,2周后恢复。无面神经下颌缘支及舌下神经损伤,无其他并发症。颈部无瘢痕,美容效果好。结论内镜辅助下经口入路颌下腺切除术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杨培新吴创奇伍新苗刘及谢飞虎苏少武
- 关键词:内镜超声刀颌下腺
- 下颌下腺切除术手术方式的临床探讨被引量:2
- 2017年
- 慢性炎症和肿瘤是造成下颌下腺切除的主要原因。下颌下腺切除术也是口腔颌面外科最常用的手术之一。因下颌下腺位于颈部颌下区,手术切除势必形成瘢痕影响美观。而且下颌下腺的手术切口入路易造成面神经下颌缘支的损伤,从而引起口角歪斜,更加影响美观,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障碍,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交活动。因而如何选择一种最为合适的手术方式,以最大限度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广大口腔颌面外科工作者一直以来不懈研究的课题。
- 才越谭学新佟爽胡玉乾张仁儒刘宇
- 关键词:下颌下腺手术方法
- 全腔镜下颌下腺切除术和传统颌下腺手术的对照研究
- 目的:比较全腔镜下经锁骨下入路颌下腺腺叶切除术与传统颌下腺腺叶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其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实用性。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南华大学附属娄底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及口腔科经治的...
- 谭孟婷
- 关键词:颌下腺切除传统手术术中出血量
相关作者
- 黄晓明

- 作品数:158被引量:578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研究主题:内镜辅助 内镜 甲状腺切除术 注气 鼻咽癌
- 黄志权

- 作品数:165被引量:594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研究主题:术后缺损 腺样囊性癌 手术治疗 微血管密度 口腔肿瘤
- 潘朝斌

- 作品数:341被引量:935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研究主题:舌鳞癌 成釉细胞瘤 舌肿瘤 舌癌 舌鳞状细胞癌
- 张彬

- 作品数:133被引量:387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研究主题:成釉细胞瘤 MMP-2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细胞培养 移植瘤
- 周兵

- 作品数:446被引量:5,268H指数:4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研究主题:鼻窦炎 鼻息肉 鼻内镜手术 内窥镜检查 变应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