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9篇“ 颈椎半脱位“的相关文章
类风湿关节炎伴颈椎脱位患者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总结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伴颈椎脱位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警惕性。方法选取RA伴颈椎脱位64例作为RA伴颈椎脱位组,另选取RA无颈椎脱位192例作为RA无颈椎脱位组,分析RA伴颈椎脱位临床表现,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治疗、RA疾病活动度、RA关节影像学检查情况。结果本研究入选的RA伴颈椎脱位64例,最常见形式为寰枢椎前后脱位(AAS)(90. 6%,58/64),其次分别为垂直脱位(VS)(20. 3%,13/64)、下颈椎脱位(SAS)(4. 7%,3/64)。RA伴颈椎脱位患者78. 1%(50/64)有颈痛,伴颈椎活动受限、枕后放射样疼痛;15. 6%(10/64)有脊髓、神经根损伤症状和体征;另有7. 8%(5/64)存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RA伴颈椎脱位组较RA无颈椎脱位组年龄小、病程长、大关节及小关节受累数目多及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RA伴颈椎脱位组骨侵蚀评分及X线下骨质破坏率均高于RA无颈椎脱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发病年龄小、病程长、关节受累数目较多(尤其是大关节受累)、外周关节骨破坏明显及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RA患者,需警惕颈椎脱位
邓丽李敬扬文振华田锋罗筱雯张靓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半脱位颈椎
颈椎类风湿关节炎术后下颈椎脱位X线分析
目的评估颈椎类风湿关节炎寰枢椎后路融合角度与术后下颈椎脱位之间的相关性,阐明术后SAS的特征,并确定最佳的寰枢椎固定角度。背景颈椎类风湿关节寰枢关节融合术后经常观察到下颈椎脱位的发生。许多学者注意到,寰枢椎角度的过度...
杨瑞峰
关键词:寰枢椎半脱位类风湿性关节炎
文献传递
类风湿关节炎引起颈椎脱位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了解RA颈椎脱位的发生情况、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特点,探索RA出现颈椎脱位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临床分析方法,纳入68例有颈椎相关症状并行影像学检查的RA患者.根据影像学表现分为颈椎脱位组和无脱位组,对比2组患者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特点.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x2检验及Pe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结果 纳入患者影像学证实为颈椎脱位者占同期我院RA患者的11.6% (39/335).最常见的症状为颈痛,占87% (34/39),其次为四肢麻木,占9%(23/39).颈椎脱位组CRP阳性率[89% (24/27)]明显高于无脱位组[59%(16/27)] (x2=6.17,P<0.01).影像学方面,RA颈椎脱位患者常见表现形式为寰枢椎前脱位[95%(37/39)]、垂直脱位[18%(7/39)]和下段颈椎脱位[(5%(21/39)].颈椎脱位组出现骨质破坏、椎管狭窄、脊髓受压比例明显高于无脱位组(x2=7.96,x2=6.12,x2=4.89,P<0.05),而颈椎脱位组更常出现骨质增生硬化(x2=6.21,P<0.05).在颈椎脱位组中,PADI与屈位片上的ADI具有相关性(r=-0.547,P=0.015).结论 RA合并颈椎脱位并不少见,其形式主要为寰枢椎前脱位.影像学特点为骨质破坏、椎管狭窄和脊髓受压.
孙琳张碧莹刘蕊赵金霞邓晓莉刘湘源
关键词:放射摄影术颈椎半脱位
儿童腺样体切除术后颈椎脱位原因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腺样体切除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主要用来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颈椎脱位不是常见并发症,但是在临床工 作中还是偶有发生的,现回顾性分析3例患儿腺样体切除术后颈椎脱位发生原冈、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孙欣柳斌王瑾王鑫启季文樾
关键词:颈椎半脱位腺样体切除切除术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儿童耳鼻咽喉科
一例初诊颈椎脱位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循证治疗
2013年
目的:借助循证医学的方法为颈椎脱位病患者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确定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案。方法: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后,提出临床问题,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50~2007年)、SUMSEARCH数据库(2007年1月)、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2007年第1期)、TRIPDA-TABASE数据库(1997~2007年)、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1994~2007年),并手工检索《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等相关的4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创刊~2006年),无语种限制。检索主题词为:temporomandibular;traction;subluxation cervical vertebra;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meta-analysis;systmatic reviews;RCT;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结果:共检索出与不同问题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63篇,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14篇。根据患者病情和通过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为患者制定颈托外固定,局部给予按摩、热敷,并对症治疗方案。经90d的随访证实,该方案适合患者。结论:采用循证治疗方法,为初诊颈椎脱位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确定合理的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宋志华
关键词:颈椎半脱位循证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引起颈椎脱位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分析
为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颈椎脱位的发生情况、临床、血清学和影像学特点,探索RA出现颈椎脱位的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于我院住院的335例RA患者中人选68例有颈椎相关症状并行影像学
张碧颖孙琳赵金霞邓晓莉刘湘源
关键词:颈椎半脱位类风湿关节炎影像学特点
单纯前路手术治疗无明显后方压迫的陈旧性颈椎脱位
2008年
目的探讨无明显后方压迫的陈旧性颈椎脱位行单纯前路手术减压内固定的可行性及手术方法。方法2004年5月至2006年7月收治陈旧性颈椎脱位患者1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均超过2个月,行前路减压,术中试图通过撑开螺钉及钛网钢板固定的运用,以获得减压固定、恢复正常序列。结果16例患者术后均恢复正常颈椎序列及椎间隙高度,随访6~11个月,平均8.5个月,无植骨未融合及钛板螺钉松动、断裂病例。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JOA评分由术前的平均13.4分恢复为最后随访时平均15.9分,改善率为69.4%。结论对于陈旧性颈椎脱位,后方结构已纤维愈合稳定,而且无明显后方脊髓压迫,前路减压技术完全能达到减压融合重建颈椎序列的目的。
赵必增袁文徐建广
关键词:颈椎脱位内固定前路手术
颈椎脱位的运动学评估被引量:7
2006年
运动学评估是判断上颈椎脱位的重要方法。临床评估内容包括头-肩体位变化,静态触诊,主动运动性质等方面内容。本文论述了上颈椎运动学评估的各方面原则。在体位评估和静态触诊的基础上,对上颈椎屈伸、旋转和侧屈运动及组成上颈椎的环枕关节、寰枢关节和C2-3关节各方向运动障碍进行充分的运动学检查,可获得上颈椎脱位的定位信息,对脊柱调整手法的有效实施提供依据。
程英武詹红生
关键词:上颈椎半脱位
食管异物误诊为颈椎脱位1例报告
2006年
魏玉梅石亚昕靳元嵘
关键词:颈椎半脱位食管异物误诊吞咽困难颈部疼痛持续高热
强迫喂药致幼儿第二颈椎脱位1例
2003年
段刚
关键词:幼儿颈椎半脱位

相关作者

孙琳
作品数:75被引量:422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多中心 类风湿 CXCL16
李义凯
作品数:489被引量:3,365H指数:30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研究主题:生物力学 旋转手法 推拿手法 颈椎 推拿
刘湘源
作品数:371被引量:1,652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强直性脊柱炎 类风湿
邓晓莉
作品数:46被引量:107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 抗体
赵金霞
作品数:182被引量:696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 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