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88篇“ 颈动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文章
外伤性颈动脉血栓形成血栓栓塞性脑梗死残疾等级评定1例
2024年
1案例1.1简要案情王某,男,16岁,某年3月12日晚骑电瓶车行驶过程中被电杆拉线绊住部摔倒,当即感头痛。急诊入院后行头颅CT检查未显示明显异常,遂对部右侧创口行清创缝合术。3月14日20:00许,王某在洗手时晕倒,后感头晕、头疼,左侧肢体无力,被送入院治疗。1.2病史摘要某年3月14日21:00许王某至某医院就诊,血压16/11 kPa(120/82 mmHg),既往体健,无高血压、动脉硬化史。专科检查:嗜睡,呼唤睁眼;两侧部对称,部右前有一挫裂创(已缝合),局部红肿、无渗出;左侧肢体肌力0级,肌张力高。
陈红羽刘凯洪仕君
关键词:法医学颈动脉血栓血栓栓塞残疾评定
水蛭联合全蝎冻干粉对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及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水蛭联合全蝎冻干粉对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三氯化铁诱导颈动脉血栓形成,实验分6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水蛭冻干粉组(水蛭组)、全蝎冻干粉组(全蝎组)、水蛭+全蝎半剂量组(半剂量组)、水蛭+全蝎全剂量组(全剂量组),每组6只大鼠。末次给药后计算两侧动脉血栓形成抑制率。采用血小板聚集及凝血因子分析仪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凝血酶原时间(thrombin time,TT)。采用ELSIA检测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I,PAI-I)。HE染色观察各组血栓形成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水蛭组、全蝎组、半剂量组和全剂量组中血栓湿重和干重均降低,全剂量组抑制血栓形成效果最佳。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APTT、PT、TT缩短,FIB含量增加,t-PA水平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中APTT、PT、TT时间延长,FIB含量减少,t-PA水平增加。PAI-I在各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血管内均可见大量血栓。与模型组相比,水蛭组、全蝎组和半剂量组血栓明显减少,全剂量组几乎没有明显血栓。结论水蛭联合全蝎冻干粉通过影响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抑制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
吴青松巨少华周凌付志彬谭友莉李平
关键词:水蛭全蝎冻干粉血栓形成凝血功能纤溶系统
天香丹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颈动脉血栓形成的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采用三氯化铁(FeCl_(3))诱导小鼠颈动脉血栓模型,研究天香丹对颈动脉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取 40 只 SPF 级健康雄性 C57BL/6 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蒸馏水)、模型组(蒸馏水)、天香丹组(2.7 g·kg^(-1)·d^(-1))、阿司匹林组(11.4 mg·kg^(-1)·d^(-1)),预防性给药 21 d 后,用 20%FeCl_(3)溶液损伤小鼠左动脉,建立颈动脉血栓模型。采用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检测各组造模前后血管管径变化;剪尾实验检测天香丹对小鼠尾出血时间、出血量的影响;取血浆采用酶标仪比浊法测定天香丹对二磷酸腺苷(ADP)刺激血小板后聚集率的影响;取左动脉 HE染色观察天香丹对颈动脉血栓形成的病理状态。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天香丹组造模后血管管径增大、ADP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阿司匹林组比较,天香丹组小鼠尾出血时间和出血量都有所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 染色显示天香丹可改善 FeCl_(3)诱导的左动脉病理状态。结论 天香丹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率,改善颈动脉血栓形成,并且对出血时间和出血量影响较小,为临床防治血栓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
何欢张亚洁吴丹丹谢晓柳辛锦钰古丽葛娜·萨吾尔安冬青
关键词:天香丹血小板聚集动脉血栓超声检测
西洋参与丹参配伍对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西洋参、丹参配伍对三氯化铁(FeCl3)诱导的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的干预作用。方法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阿司匹林组(ASA组),西洋参、丹参配伍水煎剂低剂量组(PSDL组)、高剂量组(PSDH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14 d后,应用含20μl 30%FeCl3的滤纸贴敷大鼠颈动脉诱导制备血栓形成模型;采用比浊法检测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血浆血栓素B_(2)(TXB_(2))、6-酮前列环素F_(1α)(6-K-PGF_(1α))和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GPIIb/IIIa)水平,计算TXB_(2)/6-K-PGF_(1α)比值。结果与Sham组比较,Model组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显著增高(P<0.05);与Model组比较,ASA组、PSDL组和PSDH组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SDL和PSDH组与Mode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A组、SPDL组和SPDH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分别为12.87%,15.92%和17.03%。与Sham组比较,Model组大鼠血浆中TXB_(2)、TXB_(2)/6-K-PGF_(1α)比值、血浆GPIIb/IIIa显著升高(P<0.01,P<0.05)。与Model组比较,ASA组、PSDL组和PSDH组血浆TXB_(2)、GPIIb/III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TXB_(2)/6-K-PGF_(1α)虽有不同程度降低,但ASA组与Mode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DL组和PSDH组与Mode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洋参、丹参配伍具有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聚集发挥防治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李丹丹黄烨徐凤芹殷惠军
关键词:西洋参丹参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
长脉冲超声和微泡联合rt-PA治疗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估长脉冲超声(ultrasound,US)和微泡(microbubble,MB)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在大鼠...
周抒璇
关键词:颈动脉血栓超声溶栓微泡RT-PA
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的定量MRI研究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兔动脉血栓模型制作与血栓MRI定量测量方法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兔动脉血栓模型制作与血栓MRI定量测量的方法及可行性。  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0只,采用改良...
毛旑川
关键词:颈动脉血栓
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的定量MRI研究
第一部分:兔动脉血栓模型制作与血栓MRI定量测量方法的初步研究目的:研究兔动脉血栓模型制作与血栓MRI定量测量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0只,采用改良的凝血酶法建立兔右动脉血栓模型。在建模后...
毛旖川
关键词:动物模型颈总动脉血栓磁共振成像
文献传递
牛蒡根寡糖通过调节动脉内皮细胞ERK/NF-κB信号通路对FeCl3诱导的颈动脉血栓形成的作用研究
目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动脉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复发率和致死率也逐年升高,是当代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其中内皮细胞损伤是诱导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活性氧(ROS)作为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重要...
邱甜甜
关键词:血栓形成
普伐他汀对C反应蛋白刺激下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C反应蛋白(CRP)刺激下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32只大鼠分为4组,普通对照组:常规饲料喂养;普伐他汀组:常规饲料喂养的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干预;CRP组:常规饲料喂养的基础上加用CRP干预;普伐他汀+CRP组:常规饲料喂养的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和CRP干预。采用20%三氯化铁浸润的滤纸包裹大鼠颈动脉建立血栓模型,记录形成闭塞血栓的时间并称量所形成血栓的重量。分离富血小板血浆,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体外给予PAR-4激动剂刺激的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循环中可溶性P选择素和凝血酶的水平。结果普伐他汀治疗后的大鼠颈动脉形成闭塞血栓时间有明显延长,CRP静脉注射对该模型的血栓形成时间无明显影响,而各组形成血栓的质量无明显差别。流式细胞检测各组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均较低且无明显差异。体外给予PAR-4激动剂AYPGKF-NH2(100μmol/L)刺激后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表达显著增加,普通对照组P选择素的阳性百分率从3.4%增加至46%。而与普通对照组比较,普伐他汀或CRP均使得GYPGKF-NH2刺激的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明显下降。在普伐他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RP注射的大鼠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更进一步下降至25%。大鼠血浆中基础可溶性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较低,CRP刺激后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增加约22%,普伐他汀治疗能明显降低CRP刺激的循环中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9.64±0.81)pg/mL vs(11.34±0.74)pg/mL,P<0.05]。静脉给予CRP注射4 h后血清F1+2水平较基础状态明显增高[(2.57±0.4)pg/mL vs(0.72±0.11)pg/mL,P<0.01];而预先给予普伐他汀治疗能明显降低CRP刺激的血清F1+2水平(1.93±0.25)pg/mL。结论普伐他汀能延长CRP刺激下氧化损伤所致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在炎症状态下他汀的抗血栓作用可能带来更多临床益处。
楚罗湘覃月秋周素娴杨帆梁志山莫昌干
关键词:普伐他汀C反应蛋白血栓
质子泵抑制剂与氯吡格雷联用对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及血小板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s)对氯吡格雷抗血栓形成及抗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氯吡格雷组、氯吡格雷与PPIs联用组(分别为奥美拉唑高剂量、奥美拉唑低剂量、埃索美拉唑、泮托拉唑),建立FeCl3诱导大鼠颈动脉血栓模型,测定血栓重量、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血管舒张剂刺激磷蛋白磷酸化(VASP-P)程度,评价PPIs对氯吡格雷疗效的影响。结果奥美拉唑高剂量、奥美拉唑低剂量、埃索美拉唑、潘托拉唑与氯吡格雷联合组的血栓重量、血小板聚集率、VASP-P程度与单用氯吡格雷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高剂量奥美拉唑联合组显著高于低剂量奥美拉唑联合组(P<0.05)。结论不同PPIs对氯吡格雷的抗血栓作用和抗血小板活性没有影响。在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同时可以联用PPIs,但是在联合使用大剂量奥美拉唑时仍需慎重。
郁琼张玉
关键词:动脉血栓血小板聚集率

相关作者

陈洲
作品数:62被引量:141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阿尔茨海默病 PTEN EXENDIN-4 药理学 生物制药
许建华
作品数:321被引量:961H指数:17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姜黄素 姜黄素衍生物 微波辐射 灵芝 雷公藤内酯醇
林文录
作品数:13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省金华市公安局
研究主题:法医病理学 法医鉴定 法医学鉴定 颈动脉血栓形成 脑梗塞
胡朝阳
作品数:7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省金华市公安局
研究主题:法医学鉴定 法医鉴定 颈动脉血栓形成 脑梗塞 浮性
黄自强
作品数:61被引量:301H指数:10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小鼠 糖尿病 糖脂平 四氧嘧啶 氨甲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