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04篇“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相关文章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
杜景辉张志波
该技是据CT测量数值作三维立体定位,用YL-Ⅰ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碎吸针穿入血肿内,结合生物酶技,使血块液化,排除的技应用此技提高了此类疾病的治愈率及治疗有效愈降低了病死率及致残率,使医疗费用降低,此技具手创伤小...
关键词:
关键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
岩炳杨正华孙纯勇谭建忠他力辉
本项目于2002年5月以来开展“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是应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在 CT 定位下,于颅内血肿最大层面为穿刺点进行穿刺,配合血肿冲洗剂和血肿液化剂,对血肿进行冲洗、液化、引流,达到消除颅...
关键词:
关键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
软通道与硬通道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中的比较分析
2025年
本研究分析硬通道技与软通道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100例因颅内血肿接受微创清除的患者,按手治疗方式分为两组:A组为硬通道技组,B组为软通道技组。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各小组病患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提高程度,同时对各小组评估血肿清除时间、清除率及残余血肿体积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在血肿清除时间、清除率及残余血肿体积等方面,A组与B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B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时间显著短于A组,同时其血肿清除率较A组更高,残余血肿体积明显更小;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B组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A组;血清hs-CRP水平在治疗前后变化的结果表明,B组患者的hs-CRP水平下降幅度显著大于A组(P<0.05)。结论 此次主要针对颅内血肿微创清除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 表示软通道技的应用有明显的优势,能够缩短血肿清除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短时间内减小患者残余血肿体积,更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作用。
张朝辉
关键词:硬通道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神经内镜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2025年
研究分析脑出血以神经内镜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治疗患者临床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 脑出血采取神经内镜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治疗患者80例,入院时间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分配患者组别应用奇偶数法,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综合性护理开展于观察组,做效果分析。结果 后并发症发生率组别间统计,组别间观察组患者发生率在两组间占比低(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在采取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对照组改善略良好(P<0.05),后恢复情况,恢复相关指标项观察组用时均较对照组用时短(P<0.05)。结论 患有脑出血实施神经内镜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治疗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形式进行干预,有助于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恢复,利于增进其手安全性及后恢复进程。
潘怡延
关键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脑出血临床护理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4年
分析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12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大骨瓣开颅减压,观察组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手时间、住院时间短,再出血率低,后3个月GOS及ADL评分高,并发症总发生率低,后14d,MMP-9、NSE低。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血肿清除率和开颅手相当,同时具有创伤小、神经功能恢复好等优势。
陈晓武
关键词:颅内出血血肿清除术微创手术疗效观察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体会
2024年
研究旨在评估颅内血肿微创清除作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其与传统手方法的差异。方法 研究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对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指标包括颅内压力、神经状态、生命体征、神经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液体和电解质平衡以及颅内感染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颅内压力明显降低,神经状态改善,血压下降,血肿体积减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液体和电解质平衡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颅内感染方面,两组均未出现感染的迹象。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作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表现出明显的疗效。微创有助于降低颅内压力,改善神经状态,降低血压,减小血肿体积,并且在液体和电解质平衡以及颅内感染方面表现出较好的安全性。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前景。
卢浩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不同时机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我院HICH患者150例,均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根据患者不同手时机分为3组,超早期组发病6 h内实施手,早期组于发病7~72 h内实施手,延迟期组于发病72 h后实施手。比较3组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手前神经损伤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S100B)、神经肽Y(NPY)]、神经缺损程度(NIHSS评分)、预后状态(GOS评分)日常活动能力(ADL评分)及并发症。结果超早期组、早期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延迟期组(P<0.05),超早期组再出血率高于早期组、延迟期组(P<0.05);超早期组、早期组后血清NSE、S100B、NPY水平均低于延迟期组(P<0.05);后,超早期组、早期组NIHSS评分低于延迟期组,GOS、ADL评分高于延迟期组(P<0.05);早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超早期组、延迟期组(P<0.05)。结论HICH发病7~72 h内行YL-1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可取得与6 h内行手治疗相当的血肿清除率与远期效果,且能降低再出血与并发症风险,促进后神经功能恢复。
农胜德陆万流甘伟雄黄朝觉陆明雄
关键词:YL-1型血肿微创清除术手术时机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体会
2024年
分析颅内血肿微创清除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2年2月~2023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联合组患者提供亚低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指标、NIHS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预后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其睡眠质量,患者预后情况良好,建议临床应用。
贾爱军
关键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
早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治疗轻中度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分析早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应用在轻中度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中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轻中度的基底核区HICH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方式治疗,研究组实施早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与对照组77.50%相比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评分(13.64±2.12)分比对照组的(19.74±5.26)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注意评分(5.71±0.43)分、命名评分(2.76±0.24)分、语言流畅评分(1.99±0.37)分、定向力评分(5.97±0.45)分、延迟记忆评分(2.96±0.33)分、抽象思维评分(1.65±0.33)分、视空间的执行能力评分(4.79±0.53)分、总分(23.85±5.47)分与对照组的(4.12±0.49)、(2.04±0.03)、(1.52±0.08)、(4.06±0.32)、(1.76±0.14)、(1.14±0.21)、(4.02±0.46)、(17.28±2.35)分相比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50%与对照组25.00%相比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应用在轻中度的基底核区HICH患者效果较好,可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其神经功能,帮助患者提升认知功能,降低后并发症,能有效促进其早日康复,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魏峰李修龙张雷董国平崔燕
关键词:微创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基底核区
亚低温联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亚低温联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保护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对照试验中央注册库、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和中国科技期刊(VIP)数据库,基于已建立的关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微创血肿清除后应用亚低温治疗的临床研究数据库,对随机对照试验(RCT)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并进行质量评估,通过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全部为单中心RCT研究,共1093例患者。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微创清除后联合应用亚低温治疗(以下简称联合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对照组)相比,9篇文献显示,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MD=-4.29,95%CI-5.27~-3.23,P<0.001);3篇文献显示,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Fugl-Meyer评估表(FMA)评分(MD=27.66,95%CI 18.45~36.86,P<0.001);3篇文献显示,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MD=34.79,95%CI 33.19~36.39,P<0.001);8篇文献显示,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指数(MD=8.72,95%CI 6.89~10.54,P<0.001);纳入文献均显示联合治疗可提高有效率(RR=1.28,95%CI 1.20~1.36,P<0.001);5篇文献显示,联合治疗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降低作用(MD=0.52,95%CI 0.32~0.85)。结论:亚低温联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具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
唐兴霞邹伟健蒲卢兰李孟秦黄钲王思旺王家珍
关键词:亚低温微创血肿清除术神经功能META分析

相关作者

杨文东
作品数:468被引量:1,868H指数:19
供职机构:利津县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脂联素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原发性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吴振宏
作品数:32被引量:159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
研究主题: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 脑出血 微创清除术
谭守文
作品数:27被引量:126H指数:8
供职机构:六安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并发症 蛛网膜下腔出血 静脉溶栓 短期预后
张清忠
作品数:17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学院
研究主题:脑内血肿 微创穿刺治疗 高血压性脑出血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王旭东
作品数:11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肝素生理盐水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血肿清除术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治疗高血压脑出血